爆炸性頭痛 腦動脈瘤很致命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蘇亦昌醫師:輕者大概只有頭痛、脖子僵硬、脖子痠痛、想吐或者真的嘔吐,但嚴重者有可能昏迷甚至死亡。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蘇亦昌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蘇亦昌醫師:大家好,我是蘇亦昌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蘇醫師,什麼是腦動脈瘤?

蘇亦昌醫師:腦動脈瘤就是在我們腦部裡面的動脈,它有時候在邊緣的牆壁上,會有一個脆弱點而膨出來的那個膨出物,我們就會說是動脈瘤。

劉育志醫師:哪些原因可能導致腦動脈瘤形成? 

蘇亦昌醫師:大部分的動脈瘤形成原因其實是不清楚,但是少數人會跟家族遺傳,或者一些特殊的疾病有關。

劉育志醫師:還沒破裂的腦動脈瘤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蘇亦昌醫師:目前因為健檢的發達,大部分沒有破裂的動脈瘤,都是沒有症狀意外被發現。但少數的是會有頭痛、眼睛睜不開,或者是其他一些跟腦部壓迫有關的症狀。

劉育志醫師:當腦動脈瘤破裂的時候,可能有哪些症狀? 

蘇亦昌醫師:最常見的當然就是腦出血,學名叫做蜘蛛膜下腔出血,這種出血可輕可重,輕者大概只有頭痛、脖子僵硬、脖子痠痛、想吐或者真的嘔吐,但嚴重者是有可能昏迷甚至死亡,是由救護車緊急送來醫院治療。

劉育志醫師:它破裂的時候的死亡率大概是多少?

蘇亦昌醫師:有的人統計大概,這種病人如果破裂以後到醫院,大概有快1/3的人出不了醫院,意思就是其實有20-30%的死亡率。

劉育志醫師:要如何確認是否有腦動脈瘤?

蘇亦昌醫師:目前最常見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因為健檢去做,大部分是做所謂的核磁共振的腦血管檢查,因為核磁共振是一個沒有輻射線的檢查,適合健檢。但有些人是因為有一些症狀來到急診,大部分是做電腦斷層,但不管是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這兩種都是屬於非侵入性的檢查,是現在診斷動脈瘤還蠻好的一個工具。

劉育志醫師:什麼時候需要做血管攝影?

蘇亦昌醫師:傳統的血管攝影大概因為是侵入性的,所以我們現在比較少當作第一線的檢查。但如果如剛剛所說,如果是非侵入性的檢查,不管是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我們看到有動脈瘤的時候,有時候就會考慮做這種傳統的血管攝影,去確認這個動脈瘤,二方面除了確認,更是要看看我們之後,如果要治療的計劃的一個設計,會依據血管攝影的結果。

劉育志醫師:腦動脈瘤能夠用藥物治療嗎?

蘇亦昌醫師:目前沒有辦法用藥物來治療動脈瘤,可是動脈瘤可能會變大,或破裂的一些原因,包括抽菸、高血壓等等…這個倒是可以用藥物來幫忙,減少動脈瘤再復發或破裂的一個原因。

劉育志醫師:腦動脈瘤到什麼程度會建議接受介入治療?

蘇亦昌醫師:動脈瘤是這樣,目前文獻上有一些打分數的方法,這打分數意思是說根據不同的面向,比方說性別、動脈瘤的位置、動脈瘤的形狀、動脈瘤的大小等等…會打一個分數,分數越高破裂機會越高,破裂機會越高,當然就越建議要治療,所以目前我們大概會抓在,如果破裂的機會打分數完,大概在1%到2%的破裂機會以上的這種我們都會建議要積極的治療。

劉育志醫師:腦動脈瘤的介入治療要如何進行?

蘇亦昌醫師:目前動脈瘤治療有手術跟栓塞兩大類,手術當然就是傳統開腦的手術。至於栓塞的話,我們大概可以分成一種是只放所謂的血管導流裝置,這種就是比較不用放線圈就可以治療動脈瘤,還有另外一種也是比較傳統的,就是我們會塞一些線圈到這個動脈瘤裡面來,讓血液進不了動脈瘤動脈瘤就不會破裂,通常我們就是從鼠蹊部穿刺這個動脈,把導管送到腦部以後,就開始把更小的導管放到動脈瘤裡。

蘇亦昌醫師:從這個最小的導管就會放一些線圈把這個動脈瘤給填塞住,這個就是我們所謂的傳統的拴塞,另外還有一種是我們剛說的血流導向裝置,這種就是我們幾乎不用進到動脈瘤,直接到含有動脈瘤這個血管,把一個剛剛講的這種特殊的支架,從血管放到經過這個動脈瘤的出口,然後再到近端比較正常的血管,然後就可以把這個支架釋放完畢。

劉育志醫師:整個手術的時間大概多長?

蘇亦昌醫師:如果以剛剛講的這兩種的話,我估計大部分應該是一到三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完成,當然是看動脈瘤的困難度來決定。我們有治療過一位五十幾歲的女性,他就是產生劇烈的頭痛,他其實本來是清醒的,但是到醫院的時候他就剛好昏迷了。所以我們就是經過緊急的檢查,就發現說他有一個非常大,大概快要到一公分大小的一個動脈瘤破裂,造成嚴重的腦出血。

蘇亦昌醫師:所以當場我們除了安排可能動脈瘤的治療以外,當時更重要的就是我們會做一些生命支持的一些緊急手術跟治療,這些最基本的支持跟緊急治療完成以後,我們就來對付這個動脈瘤。我都會跟病人家屬解釋說,治療動脈瘤特別是破裂那好像是在拆炸彈,這個炸彈已經破裂過一次,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它破第二次之前,趕快再幫他把這個炸彈給拆掉。

蘇亦昌醫師:所以當時我們就是用栓塞的方式,這個病人剛好栓塞方式很適合,因為第一個他的手術比較困難,第二個他的病情比較危急,栓塞因為是不用開腦的,它是一個比較低侵入性的一種治療方式,所以對他的恢復會比較有成效。所以後來我們就是用栓塞,也就是剛剛講的放線圈放支架的方式,來幫他把這個動脈瘤保護住,那保護住以後他不會有產生第二次的出血,之後就靠我們後來持續的內科藥物的一些治療,讓他慢慢地恢復正常。

劉育志醫師:什麼樣的頭痛建議要盡快就醫檢查?

蘇亦昌醫師:只要是劇烈性的,有些人是形容說好像爆炸,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嚴重的頭痛,第二個常常合併肩頸會僵硬,第三個當然就是噁心,或者是有明顯的嘔吐,只要有這三個症狀就建議盡快到醫院做檢查。

劉育志醫師:有哪些族群會建議去做腦動脈瘤的篩檢?

蘇亦昌醫師:第一個大概就是家裡面有曾經不明原因腦出血,或者是實際上知道有動脈瘤的一個家庭。我們一般都會說,如果直系血親有一個人有,或者是旁系血親有兩個人有動脈瘤的話,會建議這個跟他有血緣關係的直系跟旁系血親可以去做個檢查。

劉育志醫師:感謝蘇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

蘇亦昌醫師:掰掰!謝謝!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爆炸性頭痛、頸部很僵硬,當心腦動脈瘤破裂!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詳解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60幾歲的女性每次早上醒來,都會發現身體莫名出現抓痕,一開始只有幾條,後來抓痕卻越來越多,決定去廟裡祭改、喝符水;後來就醫檢查其實是膽結石引起的問題,原來有石頭掉進總膽管,但患者自己完全不知道。

2025年09月14日 06:57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指出,睡眠姿勢不僅影響休息品質,更可能對長期記憶力與大腦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專家表示,「側睡」相較仰睡與趴睡,更有助於大腦清除有害物質,進而降低認知退化風險,成為保護記憶的最佳睡姿選擇。

2025年09月13日 21:47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相關品項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國健署遲未公告菸品禁止添加物管理辦法就違法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表示,目前禁止加味菸相關草案仍在研議中,尚無公告時程,未來一旦公告,將一體適用於所有菸品。

2025年09月13日 18:34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這也意味加熱菸在國內上市之後,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同品項加熱菸回台。國健署今(13)日強調,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09月13日 17:18

放行「加味加熱菸」引發民團砲轟 國健署重申合法性:上市後嚴查

放行「加味加熱菸」引發民團砲轟 國健署重申合法性:上市後嚴查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強調,審查及核定所有程序均合法,並無違法情事,政府對青少年使用加熱菸採取零容忍立場,上市後將嚴格稽查。

2025年09月13日 12:07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疫情蠢蠢欲動,兒科醫師陳木榮在臉書分享臨床觀察,最近得流感的孩子有變多趨勢,過去幾天媽媽帶著高燒的孩子來診所,說著班上有多少人是流感,這種情況下只要出手檢驗,幾乎百分之百都是流感。他也提供簡易的判斷方式,只要有發燒合併肌肉酸痛,就要小心流感。疾病管制署日前提醒,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開打,符合資格民眾屆時可及早完成接種,獲得保護力。

2025年09月13日 11:36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中秋節將至,相關食安謠言又再度浮現,例如「柚子配優酪乳會中毒」,毫無醫學依據卻因反覆轉傳讓人誤信;其實吃柚子要當心的是和藥物的交互作用,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有使用6種特定藥品應該避免吃柚子,否則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2025年09月13日 09:09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吸引眾多企業參與,其中馬偕紀念醫院今年以「馬偕領航,永續健康」為主軸,展示國際醫療與人道關懷、AI創新發展與智慧教學、社區韌性與健康促進三大面向,展現醫ESG理念與在地實踐醫療永續行動力。

2025年09月12日 19: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