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甲狀腺癌治療方式 1張圖表教你看懂



圖、文/NOW健康 陳木森

據國健署國人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每年確診甲狀腺癌的患者數約4500名,死亡人數很少,死亡率約0.5%,僅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0.39%。因此,甲狀腺癌又有「善良癌症」之稱。臺北癌症中心甲狀腺癌團隊召集人許重輝教授表示,臨床上85%的甲狀腺癌患者在接受醫師完整的治療後,有機會達到治癒。但仍有約15%的患者屬於容易局部復發,頸部淋巴轉移或遠處轉移,持續病症或復發風險可能發生在較高年紀、男性、發現較晚、初診時腫瘤較大,及基因相關。

許重輝分享,復發且有鎖骨上較大的淋巴轉移的甲狀腺患者,由於腫瘤靠近大血管,為控制病患腫瘤大小、避免病況惡化,或有局部復發侵犯食道、氣管或轉移到骨頭或肺的病患,可給與新一代標靶藥物治療,此藥物可健保專案申請。給該病患服用,腫瘤仍可控制、少副作用,可維持穩定的生活品質。

認識晚期甲狀腺癌治療 新一代標靶藥物來助陣

許重輝說明,除了復發的甲狀腺癌外,初次診斷即為「晚期甲狀腺癌」的患者也較難治療,顯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而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甲狀腺癌治療與時俱進,目前的治療方式,大致可分為以下3種,能協助患者治癒或晚期病患延長生命,更能維持生活品質,不應輕易放棄治療。



▲認識甲狀腺癌治療方式。(資料來源/許重輝教授口述,編輯整理;圖/NOW健康製作)


口服的新一代標靶藥物為例,許重輝說明,其適合用於晚期甲狀腺癌治療,作用較快、副作用較少,且為目前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引(NCCN guideline)建議的第一線用藥。據國際研究顯示,使用後相較於服用安慰劑(未用標靶藥治療)的患者可多出約20個月的存活期。

晚期甲狀腺癌延命有望 應配合醫囑積極治療

許重輝接著分享,日前有一位晚期甲狀腺癌且骨轉移的患者,治療前非常疼痛,在建議下接受碘131治療並口服新一代標靶藥物。目前疼痛已經緩解,病況維持得還不錯,推估可以再延長壽命,有更多時間掌控人生不是問題。

倘若不幸確診為晚期甲狀腺癌,因治療首重效果與副作用的權衡,介入時機及藥物劑量調整都很關鍵,應把握最佳時機配合治療,仍有機會同上述個案延續正常生活品質!另外,提醒民眾,結節是甲狀腺癌的最重要病因,但結節是惡性的比率低於5%,不須過度緊張,但仍需遵從醫師指示定期追蹤,千萬不可隨意輕忽!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免搓洗」隱形眼鏡清潔藥水真有那麼神? 醫師曝盲點
▸眼周問題戴口罩也擋不住!如何解決? 醫師1次告訴你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失智症10大警訊「和正常老化不一樣」 降風險方式一次看

失智症10大警訊「和正常老化不一樣」 降風險方式一次看

近期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失智新藥開放使用,象徵失智症從症狀治療進入改變病程惡化時代,不過如何早期發現、介入仍為重點。醫師指出,正常老化與認知功能異常有所區別,例如在記憶力方面,老化是記得自己忘了什麼,可以回想,失智症則是忘了自己記得什麼,彷彿沒有發生過,提醒民眾要注意十大警訊,儘早就醫諮詢專業醫師。此外,也建議民眾從日常生活中改善14項風險因子,有助於預防或延遲45%的失智症個案的發生。

2025年08月26日 11:53

食品大廠「金車」進口中國八角粉 檢出致癌蘇丹色素

食品大廠「金車」進口中國八角粉 檢出致癌蘇丹色素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金車股份有限公司」從大陸進口的「八角粉」檢出蘇丹色素一號,依規定在邊境直接銷毀,不得退運。另「魚金貿易有限公司(上引水產)」從日本進口的「蔥」檢出農藥殘留違規,依規定退運或銷毀。

2025年08月26日 11:12

「六鵬魚油軟膠囊」塑化劑超標 衛生局要求全面下架

「六鵬魚油軟膠囊」塑化劑超標 衛生局要求全面下架

台北市衛生局今公布「114年度市售食品塑化劑含量監測」結果,其中1件「六鵬魚油軟膠囊」檢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超標,衛生局已要求販售地點全面下架。

2025年08月26日 11:02

「太田胃散」主成分刊登有誤 食藥署宣布回收37批

「太田胃散」主成分刊登有誤 食藥署宣布回收37批

知名日本品牌「太田胃散(OHTA'S ISAN )」因藥品不良,啟動回收。食藥署表示,回收主因是相關批號藥品主成分刊登有錯誤,總計回收75克包裝16批、140克包裝16批、210克包裝5批,總計召回37批。

2025年08月26日 10:33

南台灣首例!屏基用震波打開鈣化血管 高難度心導管手術創突破

南台灣首例!屏基用震波打開鈣化血管 高難度心導管手術創突破

屏東基督教醫院心導管團隊近日成功施行「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成為屏東縣率先完成這項新技術的醫院。這項突破,象徵心導管治療在南台灣邁入更安全、精準的新里程碑。

2025年08月26日 09:44

小弟弟送急診哭叫滿身汗 醫說2句話乖乖安靜了

小弟弟送急診哭叫滿身汗 醫說2句話乖乖安靜了

急診科醫師白永嘉分享,他和一名來急診的小朋友說,「弟弟我覺得你很勇敢,躺上去好嗎」,結果小朋友就乖乖躺上去,打麻藥和縫的過程中沒哭也沒動。

2025年08月26日 07:32

睡滿8小時也沒用!研究揭女性「這睡法」死亡率暴增至78%

睡滿8小時也沒用!研究揭女性「這睡法」死亡率暴增至78%

南韓最新一項長期研究指出,光是「睡滿時間」並不足以確保健康,若睡眠時間缺乏規律,即使每天睡7至8小時,仍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與過早死亡的風險。研究更發現,女性若在長時間睡眠的同時作息不規律,死亡風險甚至比一般人高出近八成。

2025年08月25日 19:00

今年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高雄「社區群聚」4人感染

今年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高雄「社區群聚」4人感染

疾管署今(25)日公布國內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為一起社區群聚疫情,共計4例確定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鼓山區,高雄市除了指標個案外,其他3例含同住2人、鄰居1人,均為衛生局主動擴採檢出。

2025年08月25日 17:43

最常見心律不整 醫示警「心房顫動」5症狀:危險性常被低估

最常見心律不整 醫示警「心房顫動」5症狀:危險性常被低估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0萬名心房顫動患者,其中65歲以上族群平均每20人就有1人罹病。一名80歲的李伯伯因居住在山上,每天必須爬上107階樓梯,常常走到一半就因心悸、胸悶而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甚至連搬個花盆、修理家裡的小東西,也可能突然發作,讓他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2025年08月25日 16:2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