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狂吃羊肉爐!醫示警「愛加4類食材」害痛風 木耳、金針菇上榜

 

圖、文/常春月刊

冬天到了,許多人喜歡吃羊肉爐或薑母鴨,好好「進補」一番,但跟吃火鍋要注意一樣,吃羊肉爐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

吃鍋進補 4大注意事項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戴定恩主治醫師在《熱血暖男 戴定恩醫師|台北信義區泌尿科 疝氣 結石 攝護腺推薦》分享4大注意事項:

1、不要太常吃 :羊肉爐跟薑母鴨都熱量很高,一餐隨便吃都可能超過1000大卡,如果不想過完冬天就要減肥,就控制一下吃的次數吧。

2、先吃菜再吃肉 :跟火鍋一樣,如果怕胖,建議先吃菜,再吃肉類跟蛋白質,最後才是澱粉。

3、少吃加工食品 :像是肉丸、豆皮等加工食品熱量跟油脂都比較高,建議配料以蔬菜、菇類等原型食物為主。

4、主食少吃麵線 :羊肉爐跟薑母鴨本身鈉含量就很高,如果再加上麵線就輕鬆超過一天建議攝取量,建議麵線最多一碗,盡量以白飯當作主食。

 

普林超標恐致高尿酸  嚴重恐釀痛風、腎臟病

 

此外,一個火鍋普林就超標,高普林造就高尿酸。戴定恩說,尿酸過高是台灣人常見的老問題,特別是煮火鍋的湯一喝下去真的普林爆表;尿酸高會導致關節疼痛,引起尿酸代謝異常、腎臟排泄尿酸受阻、痛風和腎臟問題。

雖然不是說完全不能吃,但戴定恩提醒,如果是痛風高危險群,像是愛喝酒、常大魚大肉、中老年人、肥胖者、痛風家族史或病史等,就要控制攝取量,在痛風急性期則是最好完全避免這些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吃火鍋要喝湯,可以在前15分鐘先喝,下了肉類和海鮮後就不要再喝了。

 

高普林食物一覽

 

.肉類:肉類的普林都偏高,內臟(肝臟、腰子、腦、腸等)最高

. 海鮮類:馬加、白鯧、鰱魚、虱目 魚、吳郭魚、皮刀、四破、 白帶、烏魚、鰻仔、鯊魚、 小魚干、沙丁魚、扁魚干、 蚌蛤、蛤蜊、干貝、海鰻、 牡蠣

. 蔬菜類:蘆筍、乾豆類、蘑菇、金針菇、木耳、豆芽菜

. 液體類:火鍋鍋底、熬煮很久的肉湯(汁)、牛肉汁、雞精、啤酒

延伸閱讀:
·吃完薑母鴨、羊肉爐失眠、嘴破小心上火! 醫點名必加「10樣食材」降燥助消化
·吃鍋進補小心鈉含量比熱量可怕! 「5口味湯底排行」:第1看起來很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北市聯醫護理人力增219人 「三班護病比」達標獲1561萬獎勵金

北市聯醫護理人力增219人 「三班護病比」達標獲1561萬獎勵金

衛福部在113年3月1日起實施三班護病比政策,台北市聯合醫院今表示,配合政策推動後,113年在職護理人員人數較112年成長219人,更在三班護病比達標獎勵名單中,獲獎勵金15,613,846元,專款用於白班獎勵、夜班獎勵及留任獎勵。

2025年08月11日 16:22

雙胞胎姊姊也罹患卵巢癌 抗癌鬥士勉勵病友勇敢對抗病魔

雙胞胎姊姊也罹患卵巢癌 抗癌鬥士勉勵病友勇敢對抗病魔

癌症希望基金會日前在台中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到多名卵巢癌病友現身分享。一名女病友玲玲(化名)透露,自己歷經18小時手術與多次療程,始終樂觀不放棄,她的雙胞胎姊姊同樣罹患卵巢癌,目前仍在治療中。雖曾因體力下降難以應付日常生活,但她仍穩定工作、積極面對,「抗癌這條路沒有想像中可怕,重點是要願意配合,相信醫師,也相信自己。」

2025年08月11日 16:17

有運動卻瘦不了 營養師揭「2大心理因素」害你吃錯了

有運動卻瘦不了 營養師揭「2大心理因素」害你吃錯了

運動後吃錯,小心燃脂全白費!根據調查,許多人雖然有固定運動習慣,但體重仍遲遲無法下降,甚至反而上升,其實是「吃錯」食物,拖累整體代謝效率。營養師指出,,不論運動強度為何,所有人運動後皆出現顯著的飢餓感,因此會出現「補償心態」和「許可效應」,縱容自己攝取高熱量食物的傾向就會變得更明顯,容易讓燃脂成效大打折扣。

2025年08月11日 15:55

57歲沈玉琳拚骨髓移植 醫揭治療3挑戰:成功率隨歲數下降

57歲沈玉琳拚骨髓移植 醫揭治療3挑戰:成功率隨歲數下降

藝人沈玉琳罹患血癌,傳將在台大醫院進行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有網友擔心他近60歲,會不會影響治療成功率;醫師說,據統計,大於65歲的移植成功率才會明顯下降,不過年紀愈大,確實風險愈高,50多歲移植便比40多歲容易失敗,且移植成功後,復發機率可達75%,患者須持續密切追蹤,也需親友不斷支持。

2025年08月11日 15:31

夏天浮腫、肚子鼓?這樣吃助代謝 綠豆、苦瓜上榜

夏天浮腫、肚子鼓?這樣吃助代謝 綠豆、苦瓜上榜

一到夏天,冰箱的門就特別常打開。飲料先來一杯,飯後再來點冰品甜點消暑,幾天下來發現褲子變緊、肚子變大,才開始懷疑是不是吃太多了什麼。但你要知道——問題不一定是「吃多了」,而是「代謝失衡」讓你排不掉。

2025年08月11日 15:06

頸部疼痛年輕化 醫:暑假後學生「龜頸族」大增

頸部疼痛年輕化 醫:暑假後學生「龜頸族」大增

「龜頸族」大增!醫師指出,頸部疼痛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甚至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每年暑假過後,都會湧現一批年輕學生族群因頸部疼痛前來就醫,問其原因,不外乎暑假期間宅在家吹冷氣,長時間姿勢不良玩手遊、看漫畫所致,且不少人外觀明顯呈現駝背坐姿、頭前傾,像極「烏龜頸」的姿勢。

2025年08月11日 14:56

男性常犯「4個戴套錯誤」!泌尿科醫:皮夾存放最危險

男性常犯「4個戴套錯誤」!泌尿科醫:皮夾存放最危險

準備好燭光晚餐、浪漫驚喜,還有……保險套?氣氛對了,身體準備好了,別讓「意外」打亂計畫!泌尿科體系戴定恩醫療長破解「戴套」的4大迷思,讓你安全性福不翻車!

2025年08月11日 13:07

創新緩和醫療照護模式!運用VR沈浸感互動性 為末期病人圓夢

創新緩和醫療照護模式!運用VR沈浸感互動性 為末期病人圓夢

在緩和醫療領域,虛擬實境(VR)逐漸晉身為陪伴、溝通與療癒的新語言。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邀請心理學家、虛擬實境圓夢療法創始人胡潔玲博士,以臨床實例分享「心願成真:虛擬實境陪伴生命的最後旅程」、奇美醫院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謝宛婷分享以VR促進民眾預立醫療照護諮詢成效,花蓮慈院鄭偉君醫師以「戴上VR.釋放醫學生的同理心」分享教學經驗。

2025年08月11日 12:5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