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家裡煮!他膽固醇超標 「1烹調方式」惹禍:不少人這樣吃

 

圖、文/常春月刊

 

廖太太偕同家人至醫院健康檢查,當日檢查結果出爐,一家子5個人竟意外地很有默契在血液報告中的總膽固醇項目顯示全數超標,甚至是平日就相當注意自己體態BMI指數為17(體重過輕)且今年才剛滿30歲的小兒子也不例外。

 

血脂異常原因多 飲食佔多數

 

就在醫師與廖太太一家解說健檢報告時,廖太太表示全家人的總膽固醇全數超標,這樣的結果讓她十分震驚;對此,醫師解釋血脂發生異常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家族遺傳、老化、飲食、抽菸、其他疾病造成等,而飲食的部分,大部份的原因還是來自於現代人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等。

 

而依照廖太太一家檢前諮詢中得知,家中並無相關遺傳病史,排除遺傳、老化、抽菸、不良生活習慣及其他疾病等因素,最可能的原因來自於飲食出了問題。後續營養師加入健康諮詢,意外得知重視健康的廖太太,都會自行到市場購買豬板油與豬背油來自製豬油當作日常烹調料理用油,她認為自製油乾淨、無其它添加物,也較新鮮健康,不管煎、煮、炒、炸、涼拌等任何烹調方式都使用自製豬油,而且使用豬油炒出來的菜又香又好吃。

 

 

自製豬油當料理用油 當心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聽到這樣的烹調方式直搖頭,並說明自製豬油雖乾淨新鮮,但不等於適用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及可無限量的使用豬油來料理飲食。因豬油(動物油)含較多飽和脂肪,食用過多易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異常增加,而長期高膽固醇的狀態下,易使低密度脂蛋白沉積在血管壁,導致血管內壁增厚、血管彈性降低,並使血壓上升,恐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使用植物油 避免這些狀況減少癌物質

 

在油品的選擇上,潘富子說明,一般常見的植物油,如芥花油、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等,屬於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研究發現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在使用植物油時應避免高溫起鍋,可用於涼拌、低溫油水炒等料理方式,以減少自由基及致癌物質的生成。

 

 

動物油較適合高溫油炸 適量使用勿過量

 

不過,這也不表示豬油就等於是不好的油,部分飽和脂肪含量(34%以上)較高的油品,動物油如牛油、豬油、雞油等,熔點高,氧化安定性佳,較適合作為高溫油炸油使用。

 

根據美國最新發布的「2015-2020飲食指南」建議健康飲食應限制飽和脂肪的攝取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潘富子強調,烹調選適用油、油脂攝取勿過量,烹調方式盡量以清蒸、水煮、川燙、清燉與涼拌等可減少攝取過多油脂的機會。

 

 

避免高血脂 日常飲食+定期檢查很重要

 

國民健康署指出,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是男性70g與女性55g,飽和脂肪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是男性23g、女性18g(男、女性分別以體重70、55公斤之靜態工作者估計)。

 

潘富子提醒,「高血脂」已成為現代國人流行的文明病之一,從簡單快速的血液檢查就可初步檢視是否發生異常,血液報告裡的血脂肪狀態除了注重總膽固醇之外,也要注意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若前三者的濃度長期過高而後者過低且未加控制改善,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就會增高。

 

延伸閱讀:
·拌麵、炒菜加「油蔥酥提味」恐害高膽固醇、心臟病! 營養師授「2吃法」有救了
·亞麻仁油、紫蘇油、橄欖油,保存方法別弄錯!營養師提示4方法,以免好油變壞油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台大院長分析美國關稅衝擊 只怕健保藥價不調「買不到藥」

台大院長分析美國關稅衝擊 只怕健保藥價不調「買不到藥」

美國總統川普拋出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經濟,引發供應鏈危機,讓部分專家憂心恐爆缺藥問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11)日受訪表示,目前評估關稅政策對國內醫療層面影響有限,不過台灣藥品及醫材仰賴國外進口,如果國外藥廠因成本上升提高售價,健保對藥價調整不易,價格壓太低才恐怕「買不到藥」。

2025年04月11日 19:59

健保擬「保障醫事人員薪資」未達標不予特約 最快6月預告

健保擬「保障醫事人員薪資」未達標不予特約 最快6月預告

國內醫療環境常被質疑「血汗」、「低薪」!健保署研擬修改「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其中一項是針對醫事人員薪資去規範,若未達每月公告最低工資2倍的醫院、1.5倍的診所,將列入「不予特約」的對象,也就是民眾到該院所就醫將無法使用健保。健保署強調,這是希望大家為改善醫事人員薪資待遇一起努力,辦法最快6月底報衛福部預告。

2025年04月11日 18:31

台股「上沖下洗」股民好煎熬!中醫2招快速緩解壓力:3穴位可常按

台股「上沖下洗」股民好煎熬!中醫2招快速緩解壓力:3穴位可常按

受美國總統關稅政策衝擊,近期台股上沖下洗、市場震盪劇烈,面對股市災情,許多投資人面臨高壓情境,擔憂可能因財富損失而導致情緒低落、焦慮甚至失眠。中醫師指出,可以透過中藥茶飲及穴位按摩,幫助民眾和緩心神、緩解壓力。

2025年04月11日 17:37

孩子哭鬧不止家長好崩潰!專家揭育兒應對「5步驟」避兒虐危機

孩子哭鬧不止家長好崩潰!專家揭育兒應對「5步驟」避兒虐危機

造成兒虐的情況相當複雜,有時家長情緒的一時失控,卻可能讓兒童受到永久性嚴重傷害。心理師指出,通常是寶寶哭鬧導致父母煩躁,為了讓孩子停止哭泣而出現不當對待。建議家長可以透過5步驟應對,把孩子先放置在安全處,透過空間轉換、動一動,甚至可以適度按摩放鬆等,讓自己冷靜下來調適心情重開機。

2025年04月11日 15:42

5年63件兒少受虐性腦傷!2歲以下最多 醫揭「不當對待」警訊

5年63件兒少受虐性腦傷!2歲以下最多 醫揭「不當對待」警訊

1歲多男童剴剴遭保母凌虐致死引發國內關注,然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5年中134件重大兒虐死亡,50%有受虐性腦傷,9成都是2歲以下小朋友;且受虐性腦傷的孩子有25%經治療仍不治死亡,75%則為不可逆的永久傷害。醫師指出,研究已經證實一般居家的搖晃或是安撫、或跌落意外等等,不會導致受虐性腦傷的傷勢。

2025年04月11日 13:02

血型不同也能捐!他急換腎「妻搶第一喊捐」 術後夫妻感情UP

血型不同也能捐!他急換腎「妻搶第一喊捐」 術後夫妻感情UP

血型不相容以往被視為器官移植的一大考驗,不過部分天選之人,雖然血型不同,也可接受移植延續生命。高雄63歲宋姓男子罹患腎病,透過免疫抑制治療,太太將一顆腎捐給他,完成了血型不相容的腎臟移植手術,術後近4年,夫妻身體狀況都不錯,家庭和諧融洽,宋先生感激地表示,現在是全心全意在愛太太,感謝愛妻救他一命。

2025年04月11日 13:02

她下巴逐漸長歪臉變型!竟是「骨軟骨瘤」罕見長到顱顏面骨

她下巴逐漸長歪臉變型!竟是「骨軟骨瘤」罕見長到顱顏面骨

一名40歲女性近年下巴逐漸歪斜,顏面變得不對稱,不只影響咬合功能,自信心也受損,至林口長庚經影像檢查後發現,竟是右側顳顎關節髁頭腫瘤導致。在接受右側顳顎關節髁頭腫瘤切除及人工顳顎關節置換手術,並結合正顎手術後,改善了上下顎歪斜問題,順利解決長期困擾的咬合問題與顏面不對稱,術後恢復良好,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2025年04月11日 11:52

90%案件來自熟人! 心理師揭戀童癖「親密偽裝術」

90%案件來自熟人! 心理師揭戀童癖「親密偽裝術」

最近關於戀童癖的討論非常多,也有很多家長會問:「到底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知道如何遠離戀童癖?」對此,也是媽媽的心理諮商所余佳容所長分享,怎麼教孩子,讓孩子知道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2025年04月11日 11:16

戀愛腦、暈船仔可能是「愛情成癮」!心理師分析6大特徵和陷阱

戀愛腦、暈船仔可能是「愛情成癮」!心理師分析6大特徵和陷阱

急脫單、怕寂寞、依賴另一半,很可能是「愛情成癮」,雖能獲得一時滿足,長期卻會導致傷害、負面影響。心理師楊雅筑提醒,成癮有幾個特徵與陷阱,但不想將這視為一種問題、一種疾病,而是希望能用較宏觀的角度來整理脈絡,探索渴求的背後,不安、恐懼是什麼,才能貼近自己,進而找回自己的需求和價值。

2025年04月11日 10:5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