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甜食恐影響身高! 把握長高黃金期及早治療

▲把握長高黃金期。(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位小女孩進到診間時,我以為她是國小一年級,但是翻開病歷才發現她已是國小五年級。」成長空間診所陳菁兒醫師表示,「她的父母親說,其實在更小的時候,她的身高百分位都是正常,但是進入幼稚園後,身高卻越來越落後,每次排隊就越排越前面。到了國小五年級,她的身高已經小於三個百分位了,比起同學矮了一大截」

抽血檢查顯示她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比較低,而且檢查發現她的骨齡有落後超過兩年的現象。陳菁兒醫師說,根據這兩個指標,再加上身高矮小、肌肉量較少,懷疑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導致的矮小,所以後續至醫院確診,開始進行生長激素治療。接受治療後,小女孩的身高明顯進步,最後的身高也順利在治療三年多後,接近她本身的預估成年身高。

怎麼判斷生長速度有沒有跟上?家長們需要積極測量身高體重

1、跟自己比,若小朋友長高速度一年少於4cm 

2、生長百分比是否落在同齡兒童後3%

3、另外還有出生時低體重也可能是日後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

若符合以上之一,建議及早諮詢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才能把握長高黃金期 !!

身高=長高的時間X生長的速度

「除了比較矮小、長太慢也是需要專科醫師介入評估的時候」陳菁兒醫師表示。




0-7歲孩童,衛生福利部有設計一個生長曲線計算機。可點擊以下連結,輸入出生日期和身高體重​​等​​​​基本資料,系統會自動幫您算出生長百分位喔!

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child

「陳醫師,那我家寶貝到底還剩多久時間可以長高?可以長多高?」是當家長們意識到小朋友生長落後時,最常出現的問題。

「很多人會誤以為青春期是長高的黃金期,所以便覺得國小或學齡前矮小沒有關係。」陳菁兒醫師說,「其實在進青春期之後,身高的成長只佔了整體成人身高約15%,所以在學齡前或小學時,每一年都很重要!如果一年落後2公分,經過5年後身高就會差10公分,千萬不能輕忽!

因為人體生長的時間有限,一旦骨頭生長板癒合後,便會停止長高,沒有成長的空間了,所以一發現有落後情形最好即早介入,建議至少在小學一年級前諮詢專科醫師,進行初步成長評估!

什麼是「生長激素治療?安全嗎?」

陳菁兒醫師說,生長激素治療是一種皮下注射針劑,目前臨床上用於生長激素缺乏( GHD,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遺傳疾病造成的身材矮小(如小胖威利、透納氏症…)及低出生體重兒(SGA)造成的身材矮小….等。

若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而導致生長變慢,在經過生長激素治療後,長高的速度就會回復到正常範圍。越早確定診斷,越早接受治療,成效也會越好。

生長激素治療在醫學應用上已經有數十年使用經驗,像是世界足球明星梅西小時候便接受過生長激素治療。雖然目前身高只有169公分,但若不是兒時積極接受生長激素治療,之後成年身高可能只有140公分!



一般來說,生長激素治療需要每天或每周注射,但使用的針非常細,注射時其實不太有感覺,比較像被蚊子叮,以平均門診案例來說,國小以上的小朋友,原則上都可以自己回家打。陳菁兒醫師說,施打生長激素需要有耐心,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一般建議持續治療至少2至4年,身高一年平均可多增加3公分。研究指出連續施打3至5年以上,平均可增加5至10公分,有些人甚至更多,可以說是每天都幫小朋友的身高做一些努力。

至於副作用,生長激素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的兒童已有長達15年以上的使用經驗,目前的臨床研究顯示是沒有明顯副作用,在專科醫師與照護團隊的監測下使用是非常安全的,也建議至少每三–六個月要定期追蹤監測,醫師會根據孩童成長的狀況適時調整劑量,幫助達到理想的身高,陳菁兒醫師補充。

另外,生長激素是人體本身就會分泌的激素,與兒童長高的速度有關,會隨著時間變化。陳菁兒醫師解釋,一般而言晚上10點到半夜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候,如果在這段時間好好睡覺,睡足8小時的話,對長高很有幫助;如果熬夜,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則會變低。



另外,高血糖則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陳菁兒醫師說,常喝糖飲、常吃甜食都會讓生長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所以提醒家長也要注意兒童吃甜食跟含糖飲料的頻率。

貼心小提醒

因為生長激素治療的成效與骨骼生長板剩下的空間有關,越早開始治療,骨齡越小,生長板空間越多,最後對於身高的成效越好。陳菁兒醫師叮嚀,兒童成長每一年都很重要,請務必至少每3-6個月定期測量並記錄身高,學齡前或小學一、二年級一發現有落後情形,請盡快至兒童新陳代謝科或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門診評估,及早發現及早啟動治療,更能充分運用長高黃金期!

醫師檔案-成長空間 陳菁兒醫師
【 現任 】成長空間診所副院長/禾馨醫療兒科主治醫師
【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 遺傳暨新陳代謝科總醫師
【 專長 】兒童成長、肥胖兒童相關代謝疾病、基因檢測遺傳諮詢
菁兒醫師的成長花園: https://drjillgrowthgene.blogspot.com/

參考資料:
1.Horm Res Paediatr. 2024 Apr 25:1-11. doi: 10.1159/000539068. Online ahead of print.
2.Veldhuis JD. Growth Horm IGF Res 1998;8:49–59; 2. Hartman ML, et al. Horm Res 1993;40:37–47;
3.Heuck C, et al. Pediatr Res 1999;45:733–6; 4. Johannsson G, et al. Endocr Connect 2018;7:R126–34
4.Aaron L. Carrel and David B. Allen Endocrine, 2000; vol. 12, no. 2, 163172.
5.Sandro Loche et al. Drug Des Devel Ther 2024 Mar 2:18:667-684
6.Hall, John E.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 Chap.75., W B Saunders, 2015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擔心孩子長不高?重要發育觀念與生長激素缺乏症,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詳解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北榮ESG創新推「AI回收」換魚飼料 1個月就累計破萬寶特瓶

北榮ESG創新推「AI回收」換魚飼料 1個月就累計破萬寶特瓶

台北榮總今舉辦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院長陳威明特別分享院內節能減碳的政策,其中更導入「空瓶回收機」,提供兌換忘憂湖魚飼料,現在有38隻禽鳥,另也推動節能建築、低碳飲食、無糖餐點、綠色採購和醫療廢棄物減量。

2025年08月17日 16:54

南台灣豪雨成災 專家示警留意「登革熱」:9月恐有一波疫情

南台灣豪雨成災 專家示警留意「登革熱」:9月恐有一波疫情

中國大陸「屈公病」疫情嚴重,引發國內關注,但專家指出,台灣要比較擔心的反而是登革熱,近期颱風等災害嚴重,台南、高雄若沒做好防疫,可能在9月左右就會出現一波疫情,會是「最危險的時刻」,嚴重恐重演2015年台南大規模傳染。

2025年08月17日 16:51

「三班護病比」今年入法?邱泰源:先獎勵會水到渠成

「三班護病比」今年入法?邱泰源:先獎勵會水到渠成

雙和醫院「急診護病比事件」引發關注,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受訪時直言,急診本身沒有護病比,不過雙和確實當地急診重鎮,負擔幫忙比較多,他們院內三班護病比預計在8月可以達到獎勵標準。另外,有關三班護病比今年是否有機會入法?他則表示,還是先獎勵,如果醫院都可以達到,法制化自然會水到渠成。

2025年08月17日 16:24

馬鈴薯害糖尿病? 研究曝:每周吃3份薯條「風險暴增20%」

馬鈴薯害糖尿病? 研究曝:每周吃3份薯條「風險暴增20%」

最新醫學研究揭露,每周食用薯條3次將使第2型糖尿病風險暴增20%,但同樣份量的馬鈴薯以水煮、烘烤或做成馬鈴薯泥等方式,卻不會造成顯著健康威脅。這項研究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共同進行,已於8月6日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

2025年08月17日 16:01

屢被點名下台「遭指當部長為名利」 邱泰源:我從不care

屢被點名下台「遭指當部長為名利」 邱泰源:我從不care

衛福部長邱泰源屢遭點名下台,他昨日出席活動時大吐苦水,直言自己「名利都沒有,做越多罵越多」。對此,他今日受訪時回應「昨天的活動場合都是自己人,是開玩笑講的,做行政工作一定會受到指教,有義務虛心承擔。」另外,被問及「壓力大不大?被名嘴周玉蔻點名為個人名利?」他則直言「我從來不care這部分,謝謝指教。」

2025年08月17日 15:26

產後別急瘦!醫教你「減重3階段」把握6個月黃金期

產後別急瘦!醫教你「減重3階段」把握6個月黃金期

不少產後婦女在坐完月子後,就急著瘦身,但中醫師提醒,產後不能過度激烈減重,以免導致因懷孕所耗損的氣血回復不足,造成其餘產後不適,產後減重要好好把握產後6個月的黃金期,建議分成「3大階段」,最後一個階段才是開始調整飲食和加入運動。

2025年08月17日 15:06

從小診所到醫學中心!花蓮慈院39年一步一腳印 守護愛的初心

從小診所到醫學中心!花蓮慈院39年一步一腳印 守護愛的初心

今年8月17日是花蓮慈濟醫院39歲的生日,不只是台灣東部唯一處理急、重、難症的醫學中心,更結合花東地區醫療院所翻轉偏鄉醫療,攜手守護鄉親的健康,提升平均餘命;因為全院同仁的努力,不斷提升醫療品質、培育人才承先啟後,醫療成就推向全台並連結國際,以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初心,向醫療40年邁進。

2025年08月17日 13:55

23歲男「皮膚差」確診糖尿病!醫見2致命習慣搖頭:一堆人中

23歲男「皮膚差」確診糖尿病!醫見2致命習慣搖頭:一堆人中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日前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即分享案例,一名準備研究所考試的年輕男子因不良生活習慣,年僅23歲就罹患糖尿病,並伴隨中度脂肪肝。

2025年08月17日 11: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