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圖/記者謝婷婷攝)

記者胡治言/台北報導

現代的人幾乎都是電腦族,「坐」這件事占生活中的比例也越來越大,但長期坐姿不良對身體是種慢性傷害,容易引發上班族最常見的肩頸痠痛,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現任超越復健診所院長王薏茜就來跟大家聊聊坐姿矯正,讓大家可以利用上班工作的時間調整姿勢,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將身體導向正確坐姿,長期下來一樣會有治療的效果,消除肩頸痠痛的困擾。

王醫師表示,現代人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肩頸痠痛,往往都是因為在使用電腦時姿勢不良,像是椅子太高造成我們的腳沒有辦法很好的著地,導致我們將所有重量用手肘放在桌子上,這時候肩胛骨就會有點往上抬,造成斜方肌(肩膀)的慢性緊縮與疼痛,接著手會習慣往前延伸使用滑鼠或鍵盤,造成肩胛骨往外飄,結果就是讓中背這塊區域長期被拉開,導致萎縮無力。

▼現代人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肩頸痠痛,往往都是因為在使用電腦時姿勢不良。(圖/記者謝婷婷攝)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圖/記者謝婷婷攝)

使用者也常因為手習慣往前延伸使用鍵盤,連帶頭也會往前靠然後再抬頭起來看螢幕,這時頭夾肌會過度使力來承載頭的重量,一連串的錯誤姿勢定型後就會變成斜方肌、中背與頭夾肌三個問題,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肩頸痠痛原因。

上述動作的描述有讓你突然覺醒,原來自己肩頸痠痛有可能都是這樣來的嗎?那就跟王醫師一起逐步調整坐法與坐姿,向肩頸痠痛說掰掰囉。

步驟一:調整椅子高度

坐下時,將椅子高度調整至大腿處於水平位置,小腿垂直,腳掌與小腿成90°角,腳掌平放在地板上。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圖/記者謝婷婷攝)

▲坐下時,椅子高度要剛好讓膝蓋呈現九十度,腳掌平放在地。(圖/記者謝婷婷攝)

步驟二:調整桌子高度

手肘放在桌子上時,肩膀放鬆讓肩胛骨不會抬起,若桌子無法升降,就試著將椅子墊高,若墊高後腳會懸空,就在放個小板凳墊腳即可。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圖/記者謝婷婷攝)

▲桌子高度要讓肩膀位置放鬆,肩胛骨才不會抬起來,若桌子無法升降就把椅子墊高,再踩個小板凳。(圖/記者謝婷婷攝)

步驟三:調整鍵盤與滑鼠位置

不要將鍵盤與滑鼠位置往前推,放置的位置要讓自己的核心與中背可以收縮,肩膀放鬆手肘彎曲約90°。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圖/記者謝婷婷攝)

▲調整好坐姿後,記得將鍵盤與滑鼠往身體方向靠近,讓手肘彎曲約九十度使用。(圖/記者謝婷婷攝)

步驟四:螢幕位置

標準的螢幕高度,是人的視線剛好在螢幕上緣的位置,調整好後只要稍微縮下巴就可以看到螢幕正中間。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圖/記者謝婷婷攝)

▲人的視線要剛好在螢幕上緣位置,只要稍微縮小巴就可以看見螢幕正中間。(圖/記者謝婷婷攝)

只要照著完成四個步驟,長期下來坐姿慢慢矯正,同樣會有治療的效果,也會讓肩頸痠痛逐步緩解,我們會再接下來幾篇文章中,教大家簡單的一分鐘伸展操與肌力訓練,緩解肌肉的疼痛,若還是好不了,記得一定要找醫生哦。

【相關新聞】

上班久坐肩頸痠痛好不了 台大醫師4招教你坐好坐滿

烏龜頸上身讓脖子緊繃痠痛 台大醫師2招讓你不再卡卡

肩膀痠痛總是又按又搥 台大醫師2招教你放鬆「斜方肌」

一分鐘伸展「三角肌」 台大醫師讓你坐著就能放鬆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有其他病因。

2025年11月27日 18: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膝關節疼痛竟是「結核菌」引起!74歲賴先生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檢查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安排住院並多科會診,結果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膝關節案例較為少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不到一成。

2025年11月27日 14:44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