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腦科》全方位治療帕金森氏症

▲中醫全方位治療帕金森氏症(圖/劉師宏中醫師)

編者:劉師宏 中醫師

高爾夫球越打越差的林先生

林先生,台北人,一早門診與他太太來到診間求助。林先生從門口來時表情有點冷淡,似乎不太想理醫師。林先生進診間時走路活動似乎沒有太大異常,但當他無意識的將手放在膝上時,手會不自主微微的顫抖,太太和患者都沒有察覺到。

接著林太太表示他先生這半年來動作、反應越來越慢。睡眠狀況越來越不安穩,而且記性越來越差。王先生也表示他字寫得越來越慢。以前他最喜歡打高爾夫球,自豪每場平均桿數都可以打 80 桿以下,但現在擊球表現越來越差,現在已經不常去打高爾夫球了。

林先生表示他應該只是最近睡眠品質變差,情緒不穩才會這樣。太太卻很緊張擔心會不會是中風還是失智症,希望能藉由調理身體和針灸來改善林先生的症狀。

在看診的時候,林先生說話十分流暢。但當請他站起來做動作時,他卻好像反應慢一拍,頓了一下才站起來的小動作。根據以上的症狀表現。我和患者表示林先生可能是得了帕金森氏症( Parkinson Disease )。建議他同時進行頭皮針和中藥調理,同時去腦神經內科追蹤治療狀況。

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後,林先生很高興的表示他現在記憶力改善許多,同時高爾夫球也逐漸恢復以往的水準。太太也表示林先生睡眠、反應和記性改善許多,不會再一直抱怨他老記不住東西了。

帕金森氏症要如何治療?

帕金森氏症主要是因為中腦內的「黑質」的區域裡,分泌「多巴胺」的神經持續退化、死亡所造成的,神經多巴胺主要會影響身體的控制和平衡。因此當黑質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經細胞減少到 50% 以上時,帕金森氏症的症狀就會陸續出現。

西醫的治療中,針對以上的病理機轉,藥物治療主要也是圍繞在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上。無論是各式左旋多巴(Levodopa)、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B Inhibitor)、抗膽鹼藥物(Anticholinergics)…等等多種的藥物,亦或是神經外科的「深層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都是圍繞著刺激黑質神經分泌多巴胺為主。

由於導致帕金森氏症的真正原因仍是不明,所以常見患者在上述的治療後起先症狀改善許多,但是之後動作仍會變的僵硬遲緩。而且患者常會苦於治療的副作用,西醫也視為是難以根治的疾患。

這時候就覺得老祖宗留下來的醫術偉大之處了。中醫治療可從調體質入手,來穩定改善患者症狀與體力。同時再透過頭皮針的神經刺激和中藥來改善神經退化的表現,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讓患者從根本改善症狀表現。

如何全方位改善帕金森氏症症狀?

首先先從我擅長的頭皮針講起:

頭皮針針刺從動物實驗中就發現:透過針刺百會和神庭穴,可讓老鼠腦中的多巴胺和正腎上素的含量增加。同時還可以增加腦波的強度。

實際上頭皮針的選位,可以考慮下列幾組穴位:

1. 主穴:靳氏腦三針( 腦戶、腦空穴向下針刺 1~1.5 寸 )可搭配電針刺激。
    平衡區、四神聰,或靳氏四神針。
    戴氏感覺四神針:處理手足僵硬麻痛。

2. 配穴:手腳抖甚:加大杼、風門。癲狂區(腦戶)需強刺激。
   走路碎步:配重子、重仙,可明顯改善。

3. 耳針:取腎上腺點、內分泌、腦下垂體、丘腦等點。(耳穴的思路為增加腎上腺素分泌以防腎上腺素的不足去搶多巴胺)

注:日本安保徹醫師取十二井血放血。及大杼、風門。

治標的中藥方面可用銀杏葉和紅景天。銀杏葉萃取物臨床研究發現可以有效改善腦內多巴胺含量(記得用銀杏的葉子、銀杏果實沒有這方面的功效)。紅景天則可改善腦中正腎上腺素不足去搶多巴胺來轉換成正腎上腺素的問體。

注:紅景天有許多種。一般常見的有西藏大花紅景天和長白山庫頁紅景天。一般認為長白山庫頁紅景天藥效較強,但價錢也較貴。臨床患者也常覺得庫頁紅景天效果較好。銀杏葉使用上則需注意用量,每次服用不超過 240mg 。以防影響血小板功能,同時最好不要和抗凝血劑和大蒜一起服用。

中醫要如何治「本」?

中醫治療方法十分多樣化。主要是要從患者臨床表現、患病的危險因子與舌診脈診來考慮。

下面是幾個常有的治法:

• 先天腎氣不足(有巴金森氏症的家族史、年紀在 50到 70 歲之間):

許多腦神經退化的問題中醫都會思考腎陽、腎陰不足的問題,仔細分析完舌脈之後,腎陽不足可考慮像真武湯加磁石、五味子,或倪海厦先生提到用金液丹加乾薑附子湯。腎陰不足可考慮滋腎陰法,如大定風珠,或李可老中醫運用龜鱉膠合腎四味等等治法都有不錯療效。

• 腎陰不足,水不含木、肝風內動明顯者:可考慮加減熄風止痙藥來處理。

• 活血化瘀,通竅活血法(特別是運用在有頭部外傷史的患者):

李政育醫師認為本病初期為熱瘀,後期為寒瘀。強調應該從化瘀的角度入手。本人認為如果有特別的外傷史的話,活血化瘀藥應優先考慮。桃紅四物湯、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或合雲南白藥長期內服效果都不錯。

• 長期暴露在農藥、重金屬或化學溶劑的環境:

有類似的問題則較難治療。臨床上治療效果也比較差。一般來說重金屬累積的問題可用土茯苓、川七、銀花、萆薢、等等藥物來幫助毒物代謝來幫助治療。

整體來說,由於會影響帕金森氏症的危險因子本來就很多,所以臨床上的治法也是千變萬化的。身為一個中醫師應該要對患者的臨證作出相應的治療,而不應有專病專方的想法。

中醫腦科

在現代醫學如此昌明的年代,我們對大腦的認知卻仍是十分渺小。腦細胞的數量,可比宇宙的星辰。許多大腦的疾病,現在仍無很有效的治療法。

中醫無論在針灸、和天然藥物的運用上,常常在臨床治療上有不錯的表現。希望能在現代神經生理的基礎上,針對有實證療效的治療方法做深入研究,來為病人達到最好的健康福祉。

搜尋附近的診所:中醫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專訪/陳亮恭推5項防老措施 關渡居民失能風險3年降低3%

台灣面臨高齡化浪潮,健康老化成為重大課題。國內高齡醫學重要推手、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分享自己投入高齡醫學領域其實有點「陰錯陽差」,不過從研究、驗證效果,現在已經來到「真正改變社會」的階段。他在關渡地區進行社會導入性實驗,把預防身心功能下降的5項措施推廣到社區之中讓民眾參與,三年下來,當地居民失能失智風險下降3%,確實看到成效。

2025年05月07日 17:24

「樹葡萄」可抗發炎、控血糖 醫:每天吃20顆能助攻性能力

「樹葡萄」可抗發炎、控血糖 醫:每天吃20顆能助攻性能力

外皮酸澀、果肉飽滿的樹葡萄,近年因抗氧化與抗發炎效果,被視為養生水果新星,對此有泌尿科醫師說,樹葡萄含有豐富的多酚與花青素,男性每天吃10到20顆,對於常見的心血管問題、代謝失衡與性功能障礙等,都可望發揮保護力。

2025年05月08日 16:07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職場勞心勞力竟可保護大腦 研究曝「工作單調」提高失智風險

職場勞心勞力竟可保護大腦 研究曝「工作單調」提高失智風險

不少上班族夢想「錢多、事少、離家近」,希望職場壓力愈小愈好,但某些勞心又勞力的工作,事實上可能保護腦部。國內專家長期追蹤55歲以上族群逾4千人,發現工作自主權較高、技能多元、需要一定體力的職業,罹患失智症風險較低,顯示上班的忙碌與挑戰,或許是意想不到的「大腦保鑣」。

2025年05月09日 09:13

高醫岡山醫院1歲了!王金平祝賀 盼金字招牌造福北高雄鄉親

高醫岡山醫院1歲了!王金平祝賀 盼金字招牌造福北高雄鄉親

籌建長達10年的高醫岡山醫院,今(8日)歡慶一周年院慶,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各界嘉賓特別現身祝賀。院方回顧,自試營運以來,已開設35個醫療專科、服務近20萬門診人次,並迎接130位新生兒,逐步實踐成為大岡山地區民眾健康堡壘的承諾。高醫院董事長陳建志表示,期待高醫大金字招牌帶來岡山繁榮,讓在地人看診不在舟車勞頓。

2025年05月08日 18:23

連3個月聞到屍臭味!他鼻內「挖出黑松露」 醫驚:恐感染大腦

連3個月聞到屍臭味!他鼻內「挖出黑松露」 醫驚:恐感染大腦

一直聞到奇怪異味要注意了!一名巡山員不知為何持續嗅到屍臭味,且情況長達好幾個月,直到某日他赫然發現打出「黑色鼻涕」,嚇得趕緊就醫,沒想到竟是「常見1疾病」惹的禍。

2025年05月08日 18:05

多縣市加強萊豬抽驗 專家憂「台糖豬肉」重演:挑起社會不安

多縣市加強萊豬抽驗 專家憂「台糖豬肉」重演:挑起社會不安

近期確認3批澳洲冷凍豬腳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部分縣市為此加強豬肉檢驗。專家表示,這三批豬肉遭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都屬安全食用劑量之內,食藥署列入統計並且依法放行,並沒有剝奪民眾「知」的權利。她憂心各縣市檢驗萊克多巴胺,只會挑起更多社會的動盪與不安,有如先前台糖豬肉遭驗出禁用瘦肉精案件,付出諸多社會成本。

2025年05月08日 17:44

7旬嬤吞嚥困難「氣管被擠歪」 醫手術摘「芭樂大」甲狀腺結節

7旬嬤吞嚥困難「氣管被擠歪」 醫手術摘「芭樂大」甲狀腺結節

74歲黃女士10年前因右側甲狀腺結節問題,在他院接受手術切除,3年前又發現左側結節逐漸增大,出現吞嚥困難、頸部腫脹,再度檢查發現結節已經侵犯胸腔,氣管已經被13公分大,如果「芭樂般大」的結節壓迫偏移至右側,進一步安排手術切除。

2025年05月08日 17:30

不和成人混治!台大設全台首座「兒少心智病房」 拚年底完工

不和成人混治!台大設全台首座「兒少心智病房」 拚年底完工

打破兒少與成人精神病人混合收治住院狀態,台大兒童醫院建立全台首座專為18歲以下兒少打造的心智病房,預計今年底啟用。衛福部今(8)日公布第二期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在特殊發展項目中推動「兒少心智病房計畫」,斥資6590萬元打造心理困擾或精神疾病兒少的專屬治療空間,除北部的台大醫院之外,中部、南部也正在接洽,將陸續完成佈建。

2025年05月08日 15:58

「酒癮」是慢性病 醫曝國人病識感低:無法靠意志力戒除

「酒癮」是慢性病 醫曝國人病識感低:無法靠意志力戒除

「酒癮」在醫學上正式名稱為「酒精使用障礙症」,屬於一種疾病。醫師指出,酒癮並非僅靠「意志力」即可戒酒,酒癮就像慢性疾病一樣,需要透過持續的各類治療及重塑遠離酒精的生活型態,但酒精成癮認知不足,個案往往低估治療需求,缺乏改變動機或即使接受治療也極易中斷。

2025年05月08日 15:5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