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好癢!飲食上該注意什麼? 如何治療?

▲蕁麻疹示意圖。(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蕁麻疹示意圖。(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圖文/問8線上健康諮詢

在許多不同種類的疹子當中,蕁麻疹算是比較常見的類型,它又被稱為風疹,是一種因為過敏反應而產生的皮膚疾病,而觸發過敏反應導致蕁麻疹的因素很多,例如服用藥物、蚊蟲叮咬、病菌感染、生活壓力或飲食,其中以食物和藥物的過敏原為主,蕁麻疹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其中兒童由於免疫力較弱,較容易因為感染而引發。

蕁麻疹的症狀

蕁麻疹的出疹狀態有其特色,這些疹子會突出皮膚表面,紅腫、奇癢難耐,醫學上稱之為膨疹(wheal),這是因為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所導致的水腫,而且最為特別的是,蕁麻疹的疹子不會侷限在身體的某一處,而是會在身體各處游移,消退的地方通常不會留下痕跡,這些疹子大多會在一天內消去,只有少數案例會出疹超過一個月以上。

飲食上該注意什麼?

▲蕁麻疹飲食。(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蕁麻疹飲食。(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容易引發蕁麻疹的食物很多,引發食物過敏的幾樣「常客」都在當中,像是海鮮、蛋和牛奶等等,其他還有核桃和巧克力,飲品類包含酒和咖啡,某些水果像是草莓、芒果、奇異果和鳳梨等等,甚至菇類和竹筍都是可能的過敏原,另外某些食品添加劑也可能引發蕁麻疹,例如食用色素和防腐劑。

嬰幼兒和成人的飲食應注意的有些不同,嬰幼兒較可能有蛋、奶的過敏,但成人通常是急性蕁麻疹,與蛋、奶關係不大。

避免藥物過敏的發生

根據臨床醫師多年的用藥經驗,發現某些類別的藥物特別容易引發藥物過敏,這些藥物包括抗生素(尤其是盤尼西林)、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阿斯匹靈(Aspirin)以及某些鎮定劑和利尿劑等,值得注意的是,藥物過敏不只會引發蕁麻疹,藥物疹也是常見的皮膚症狀之一,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醫師在開立藥品前,會先詢問患者是否對哪些藥物過敏。

蕁麻疹的治療

誘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通常找不出來,所以治療上並不會著重在找出過敏原,但會請患者避免某些容易誘發及導致病況惡化的因子,像是藥物、食物、環境等等,並搭配口服的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進行治療,患者的穿著應以寬鬆透氣為原則,還應盡量避免曝曬到陽光。

本文為問8 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原文刊載於此

問8 線上健康諮詢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腸病毒奪命!台中1月大早產女嬰1天身亡 惡魔伊科11型肆虐

腸病毒奪命!台中1月大早產女嬰1天身亡 惡魔伊科11型肆虐

國內腸病毒疫情正式拉響警報!疾管署監測數據顯示,上週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已突破1萬1000人,正式宣告台灣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在此敏感時機,台中市衛生局日證實,一名家住龍井區的1個月大女嬰,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不幸於11月10日病逝,成為今年台中市第6例腸病毒重症個案。

2025年11月19日 10:28

「直美」醫補訓練挨批「修理小孩給大人看」 衛福部:會給時間

「直美」醫補訓練挨批「修理小孩給大人看」 衛福部:會給時間

近年部分年輕醫師未完成PGY(不分科)等訓練,直接到醫美診所工作,俗稱「直美」現象。衛福部日前公布修法,擬加嚴規範光電治療等醫美處置,但遭醫師質疑「修理小孩給大人看」,強調應「不溯及既往」;衛福部回應,能力訓練是政策核心,若補正,會給相關醫師一定時間完成PGY等必要訓練。

2025年11月19日 10:09

網傳「花生+紅茶」致癌 專家闢謠:沒發黴變質就不用擔心

網傳「花生+紅茶」致癌 專家闢謠:沒發黴變質就不用擔心

近日網路再次流傳「最不適合配花生的飲料是什麼」貼文,國內某專科醫師引述研究稱「吃花生吐司配紅茶」會增致癌風險。但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向專家查證後,發現該研究仍是非常初步的動物實驗,有偽陽性偏高的問題,且不能擴大解釋為在人體也是同樣效果,建議民眾只要不食用發黴的花生,就能避免傳言所說的問題。

2025年11月19日 10:07

年輕妹「睡沙發像天使」打呼就消失 醫揪關鍵線索破案

年輕妹「睡沙發像天使」打呼就消失 醫揪關鍵線索破案

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分享,一名會打鼾的女子,只要睡沙發就睡得像天使,一覺到天亮;後來「睡眠檢查」的關鍵線索出現,不是沙發有魔力,是姿勢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只要一側睡,呼吸道就不容易塌陷,但一平躺立刻鼾聲雷動。

2025年11月19日 07:12

「蘋果病」最近很多 醫:日本返台出現機會變高

「蘋果病」最近很多 醫:日本返台出現機會變高

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提醒,從日本回來出現「蘋果臉」?近日真的在診所看到很多「蘋果病」(傳染性紅斑),最近「蘋果病」在日本確實有增加趨勢,近期旅遊回來的孩子出現「蘋果臉+網狀紅疹」的機會也會相對變高。

2025年11月19日 06:28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抽菸喝酒、生活放縱的人」醫師黃軒18日發文指出,他在門診中遇到的一位40歲男性病患卻完全不同,這位病人不抽菸、不喝酒,自認飲食清淡,但生活卻充斥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體檢發現,竟為早期大腸癌。

2025年11月19日 00:10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縣萬丹鄉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個案分布屏東、高雄,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林明誠今(18)日特別南下屏東視察當地防治情形。林明誠表示,目前為萬丹鄉本土登革熱疫情控制的關鍵期,在屏東縣府積極防疫動員防治,本土群聚仍維持累計3例,最近7日也無新增病例,預計需監測至12月8日,疾管署也會持續派員加強疫情熱區孳生源巡察及監測疫情發展。

2025年11月18日 18:02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一名32歲王姓司機與太太結婚2年卻數度求子失敗,到台中茂盛醫院求助,經抽血檢驗發現,王男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爆表、胰島素分泌當機,已患糖尿病導致不孕,細問才知,王男幾乎每天一杯珍奶!經家醫科醫師呂昀珊施打胰島素,2個月後血糖恢復正常,後續才能接受試管療程。

2025年11月18日 17: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