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好癢!飲食上該注意什麼? 如何治療?

▲蕁麻疹示意圖。(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蕁麻疹示意圖。(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圖文/問8線上健康諮詢

在許多不同種類的疹子當中,蕁麻疹算是比較常見的類型,它又被稱為風疹,是一種因為過敏反應而產生的皮膚疾病,而觸發過敏反應導致蕁麻疹的因素很多,例如服用藥物、蚊蟲叮咬、病菌感染、生活壓力或飲食,其中以食物和藥物的過敏原為主,蕁麻疹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層,其中兒童由於免疫力較弱,較容易因為感染而引發。

蕁麻疹的症狀

蕁麻疹的出疹狀態有其特色,這些疹子會突出皮膚表面,紅腫、奇癢難耐,醫學上稱之為膨疹(wheal),這是因為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所導致的水腫,而且最為特別的是,蕁麻疹的疹子不會侷限在身體的某一處,而是會在身體各處游移,消退的地方通常不會留下痕跡,這些疹子大多會在一天內消去,只有少數案例會出疹超過一個月以上。

飲食上該注意什麼?

▲蕁麻疹飲食。(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蕁麻疹飲食。(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容易引發蕁麻疹的食物很多,引發食物過敏的幾樣「常客」都在當中,像是海鮮、蛋和牛奶等等,其他還有核桃和巧克力,飲品類包含酒和咖啡,某些水果像是草莓、芒果、奇異果和鳳梨等等,甚至菇類和竹筍都是可能的過敏原,另外某些食品添加劑也可能引發蕁麻疹,例如食用色素和防腐劑。

嬰幼兒和成人的飲食應注意的有些不同,嬰幼兒較可能有蛋、奶的過敏,但成人通常是急性蕁麻疹,與蛋、奶關係不大。

避免藥物過敏的發生

根據臨床醫師多年的用藥經驗,發現某些類別的藥物特別容易引發藥物過敏,這些藥物包括抗生素(尤其是盤尼西林)、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阿斯匹靈(Aspirin)以及某些鎮定劑和利尿劑等,值得注意的是,藥物過敏不只會引發蕁麻疹,藥物疹也是常見的皮膚症狀之一,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醫師在開立藥品前,會先詢問患者是否對哪些藥物過敏。

蕁麻疹的治療

誘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通常找不出來,所以治療上並不會著重在找出過敏原,但會請患者避免某些容易誘發及導致病況惡化的因子,像是藥物、食物、環境等等,並搭配口服的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進行治療,患者的穿著應以寬鬆透氣為原則,還應盡量避免曝曬到陽光。

本文為問8 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原文刊載於此

問8 線上健康諮詢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談「健康長壽」:不失能是關鍵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談「健康長壽」:不失能是關鍵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4月30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到高齡醫學權威、台北關渡醫院院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陳亮恭醫師分享「如何健康長壽又有生活品質」。陳亮恭直言,高齡、老化觀念必須重新調整,而高齡者是否能健康,其中最大關鍵就在於是否「失能」,建議可以從5大面向去著手改善。

2025年05月01日 10:06

醫師手把手教你摸蛋蛋!觸感如「茶葉蛋」硬硬當心睪丸癌上身

醫師手把手教你摸蛋蛋!觸感如「茶葉蛋」硬硬當心睪丸癌上身

男性要注意定期「自摸」!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分享,過去診斷過好幾個睪丸癌病人是自己先摸出來的,他還以「茶葉蛋」示範如何摸蛋蛋,應該由上往下摸,摸一下質地,壓一壓看是否很硬,如果硬得像茶葉蛋,可能有睪丸癌的風險。

2025年05月03日 12:44

食道癌年增近3千人!國健署曝3大危險習慣「罹癌風險飆2~3倍」

食道癌年增近3千人!國健署曝3大危險習慣「罹癌風險飆2~3倍」

台灣一年新發現罹患「食道癌」的個案人數接近3千人,國民健康署指出,食道癌患者近9成是男性,且新診斷個案中75.6%有吸菸行為、50.8%偶爾喝酒或習慣性喝酒、46.8%有嚼檳榔的行為,凸顯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影響罹癌,建議民眾應遠離菸、酒、檳等危險因子,以預防食道癌。

2025年05月03日 11:57

催機車油門也痛!女「手指操過頭」2年沒睡好覺 3C成癮退化快

催機車油門也痛!女「手指操過頭」2年沒睡好覺 3C成癮退化快

好發於中老年人的「拇指腕掌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患者常因長期過度使用或退化,導致拇指根部疼痛僵硬、抓握無力,嚴重時連帶影響工作與睡眠。一名61歲代工廠女作業員連騎車催油門、拿鑰匙、開門都會感到吃力,歷經2年復健都不見效果,經骨科醫師建議接受手術後,疼痛大幅改善,工作再也不會趕上流程線「掉鍊子」了。

2025年05月03日 11:35

大腸息肉不是切了就沒事 醫曝「5高危因素」仍可能癌變

大腸息肉不是切了就沒事 醫曝「5高危因素」仍可能癌變

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息肉並切除,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步驟。不過,醫師提醒,息肉切除並不等於永久無憂,若息肉本身屬於高風險型、數量多、未能完整切除,或者家族有大腸癌病史、生活習慣不佳,仍可能罹患大腸癌。

2025年05月03日 11:33

今年秋冬流感疫苗「四價改三價」 羅一鈞:B型山形株消失遭剔除

今年秋冬流感疫苗「四價改三價」 羅一鈞:B型山形株消失遭剔除

今年秋冬公費流感疫苗採購完成,總計採購686.4萬劑將於10月1日開打。不同以往買四價疫苗,這次改使用三價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這是因為B型流感中的「山形株」從2020年春天起就消聲匿跡,全球都沒有再偵測到,今年世界衛生組織疫苗也建議將其移除,選株結果為A型流感H1N1、H3N2以及B型流感的維多利亞株三種。

2025年05月03日 09:07

網憂:除濕機開整晚「人被除乾」?專家揭「人機同室」正確用法

網憂:除濕機開整晚「人被除乾」?專家揭「人機同室」正確用法

5月進入梅雨季,各地相對濕度動輒超過70%、80%,除濕機成了室內運轉最勤快的家電之一!網路上「除濕機會不會很耗電?」、「睡覺開著除濕機,人會不會被除乾?」等疑問,成為近期熱議話題。家電達人486先生出面解答,強調「人機同室」沒問題,只要正確使用,就能安全享受乾爽生活。

2025年05月02日 18:55

健保支付手術救命凝膠已為日本2倍價!石崇良:廠商應說明差在哪

健保支付手術救命凝膠已為日本2倍價!石崇良:廠商應說明差在哪

健保署5月起將「手術封合劑」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主動脈剝離等危急心臟手術,卻有醫師爆料其中一款「泰爾茂-AQUABRID」因為給付價格太低,恐退出台灣市場,怒批是救命藥被健保「賜死」。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日親自說明,泰爾茂在日本的健保價格為新台幣5796元,國內健保核價則為1萬1831元,直言價格已經高出不少,廠商應該說明相關成本,為何需要和日本差那麼多。

2025年05月02日 18:46

乳癌不只有硬塊!6個容易被忽略的早期徵兆 千萬別掉以輕心

乳癌不只有硬塊!6個容易被忽略的早期徵兆 千萬別掉以輕心

許多人對乳癌的印象是出現硬塊或乳房外型改變,但其實有些症狀非常隱晦,往往容易被忽視,也因此不少人錯過了及早發現的黃金時機。外國網站《Bright Side》整理出以下6個乳癌可能出現的輕微徵兆,雖然不明顯,但絕對不該忽略。如果身體出現任何不適,請盡快諮詢專業醫師尋求協助。

2025年05月02日 16:03

辛殿麻辣火鍋「冰淇淋有碎玻璃」 衛生局揪5缺失:器皿撞破釀禍

辛殿麻辣火鍋「冰淇淋有碎玻璃」 衛生局揪5缺失:器皿撞破釀禍

知名麻辣火鍋連鎖品牌「辛殿麻辣鍋」驚爆民眾吃冰淇淋吞到大量碎玻璃就醫,出現喉嚨出血、胸悶等症狀。北市衛生局今(2)日前往稽查確認有作業區出風口不潔、冰箱部分食材未覆蓋等5大衛生缺失,已經要求業者限期改善,否則可依照《食安法》開罰300萬。

2025年05月02日 14:5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