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抓耳朵、用手打頭 怎麼辦?

▲寶寶喜歡抓耳朵、用手打頭,怎麼辦?(圖/pixabay.com)

▲寶寶喜歡抓耳朵、用手打頭,怎麼辦?(圖/pixabay.com)

作者:兒科 歐俊彥 醫師

把耳朵抓到流血、用力打自己的頭?

常常會有父母帶著未滿兩歲的寶寶,走進門診後問我「這幾天寶寶一直伸手抓耳朵、還把耳朵都抓到流血了,只是耳朵癢、還是耳朵裡面有問題?」還特別把寶寶轉過身讓,讓我看看寶寶抓傷耳朵的傑作。

「這幾天洗澡,不小心耳朵有進水,是不是因為寶寶耳朵裡有水不舒服啊?」「而且還聞到寶寶的耳道聞起來有些臭味,是不是耳朵進水發炎、導致中耳炎啊?」父母通常會連珠砲的告訴我發現寶寶這幾天一直抓著耳朵的理由。

會不會是腦袋秀逗了?!

或是有些父母在看診結束後,面露難色地問問著我「這幾天寶寶會伸出手,用力的打自己的頭,這樣有沒有關係啊?」「是不是腦袋發育有問題啊?」其實寶寶會伸手抓耳朵、打自己的頭,大部份都不是耳朵裡面有感染、或是「腦袋秀逗了!」而是寶寶一種無意志的動作。

若是寶寶耳朵進水、感染了,或是導致中耳炎,在脆弱的寶寶身上不久後溫度會慢慢地上升。所以發現寶寶抓耳朵,即使耳朵聞起來有臭味,只要溫度沒有上升,第一個我不會想到寶寶是中耳炎。溫度正常,沒有生病感染,當然也不會有腦膜炎等「腦袋秀逗了!」的問題。

喜歡咬東西、抓耳朵、打自己的頭滿足「口慾期」

寶寶約兩個月大後進入「口慾期」直到1~1.5歲,這時候能吸引寶寶的任何新奇有趣、能引起注意東西都會想「咬」,所以父母會發現寶寶無時無刻地邊咬著自己的手指、邊流著口水,或是看到身旁的東西,就會伸出手抓過來咬。



「口慾期」時,寶寶也是嘴巴分泌激素刺激牙齦、長牙前準備的時期,這些準備長牙分泌激素的過程,會因為刺激寶寶牙齦不舒服,張嘴流口水、並且咬手指、看得到的東西來減少不舒服的疼痛感。



有研究指出,口慾期不只會想咬手指,抓耳朵或是有些寶寶一直拍打自己的頭部,這樣的行為也能滿足口慾,所以會發現除了咬手指,有些父母會告訴我發現寶寶偶爾會打自己的頭,或是抓自己的耳朵。這是因為咬手指、打自己的頭、抓耳朵可以讓寶寶滿足「口慾期」的好奇「口慾期」,讓寶寶感到舒服。

最常見的是耳道裡耳屎阻塞

除了「口慾期」,寶寶會抓耳朵、打自己的頭,另外要想到的是耳朵通道因為耳屎阻塞、不斷地刺激耳道讓寶寶感到耳朵不舒服引起。這時候寶寶因為耳屎刺激耳道感到不舒服,就會伸手抓耳朵,或是伸手拍打耳朵上的頭部、想要止癢。



外耳道皮膚的皮脂腺能分泌黃色、黏稠物質來保護外耳道,乾燥後就是耳屎。寶寶的耳屎大部分為小塊狀,會自行掉落不容易造成阻塞,我家的柚子桃子小時候睡覺起床後,常常會發現褐色的耳屎,就是耳朵裡面的耳屎會自己掉出來最好的證據,所以並不建議常常幫寶寶清理耳朵、讓耳屎自己掉出來就好了。

少部分寶寶的耳屎會在耳朵裡隨著頭部的移動滾動,或是耳屎過多,掉不出來而不斷刺激外耳道,這時候便會引起寶寶抓耳朵。這時候可以用棉棒塗凡士林,輕輕的轉動耳道來清理。

耳廓前後方濕疹

寶寶耳廓前後和耳朵皮膚周遭因為乾燥,父母全身都塗了乳液,但是就是常常忘記幫寶寶耳朵附近的皮膚擦乳液保養,這時候耳朵皮膚周遭就可能出現脫屑的紅色濕疹,嚴重會有黃色結痂,出現糜爛、漿液性滲出液的異位性皮膚炎。



無論是濕疹或是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表現就是又乾又癢,因為癢讓寶寶感到不舒服,就會抓耳朵,同樣也有可能抓、打到耳朵上面的頭部了。這時候只要塗上嬰兒乳液保濕,或是塗藥物治療,就可以改善寶寶抓耳朵的習慣。

長牙時牙齦腫脹不舒服

「口慾期」的寶寶,又剛好處於長牙的時候,因為位於寶寶長牙過程中,牙齦下方的牙齒準備長出來、牙齦腫脹會不舒服,牙齒穿過牙齦時更是會讓寶寶嘴巴疼痛。



所以長牙時期的寶寶除了容易發怒外、也會咬東西,錯把牙齦腫脹的疼痛當成了耳朵或是耳朵上的頭部不舒服而拍打、拉扯自己的耳朵打頭。此時可以買安撫奶嘴或是固齒器讓寶寶咬、減緩牙齦腫脹的不舒服感。

中耳炎感染也會讓寶寶抓耳朵打頭

寶寶感冒時,連接口腔和耳朵的耳咽管尚未成熟,感染細菌容易沿著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發炎,寶寶會因為中耳發炎疼痛抓耳朵、打自己的頭部。



寶寶中耳炎會除了有咳嗽流鼻水感冒症狀,大部分會發燒,耳朵時有時會出現臭味,所以發燒、耳朵臭又抓耳朵或是打自己的頭,可能是中耳炎,這個時候就必須用抗生素治療中耳炎。

滿足口慾期、減少吸手指抓耳朵和打頭

所以父母發現寶寶抓耳朵、打自己的頭,可以先排除耳屎阻塞、耳廓前後方濕疹、長牙時牙齦腫脹不舒服或是生病中耳炎的可能性,針對不同的狀況處理。



若是排除以上症狀,就是寶寶因為「口慾期」來吸允手指、抓耳朵和打自己的頭來滿足口慾感。這時可以嘗試讓寶寶吸安撫奶嘴、咬固齒器來滿足口慾來減緩抓耳朵或是打頭的狀況。



但若是寶寶還是不自覺的吸允手指或抓耳朵、打自己的頭,這時父母只能費心地把手洗乾淨,或是把指甲剪短一點,避免寶寶吸到不乾淨的手指生病了,或是將自己的臉部、耳朵抓傷。

 
搜尋附近的診所:兒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至!醫揭體罰4大影響:孩子長不高、胖一圈

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至!醫揭體罰4大影響:孩子長不高、胖一圈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 Out Day)」,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分析,體罰不只影響心理,可能帶來4大影響包含生長受阻、內臟脂肪堆積。研究顯示,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生長遲緩,但若提供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與情感支持,內分泌功能可逐步恢復,幫助生長回到正常軌道。

2025年04月26日 11:53

不是發芽、長褐斑! 大蒜「出現1變化」最好整顆丟掉

不是發芽、長褐斑! 大蒜「出現1變化」最好整顆丟掉

蔥薑蒜可以說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的食材,農糧署近期就針對大蒜保存過久的變化進行解釋,如果大蒜出現發芽、褐班、黃化等變化,基本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是「軟化」就要特別注意,因為有可能因此滋生細菌,最好不要食用。

2025年04月26日 11:18

新北再爆麻疹本土病例「曾到台北吃西堤」 3天足跡曝光

新北再爆麻疹本土病例「曾到台北吃西堤」 3天足跡曝光

新北市新增第2例麻疹本土確定病例,北市衛生局今(26)日表示,經衛生單位疫調,確診個案可傳染期間曾於台北市活動,分別是18日中午到西堤牛排台北羅斯福店、19日晚間到R9 coffee (百花台),提醒曾經與確診者足跡重疊者,請自主健康監測18天。

2025年04月26日 10:08

過量恐害腎結石!營養師揭「維他命C」建議量

過量恐害腎結石!營養師揭「維他命C」建議量

維生素C是人體無法自行生成的營養素,也是最廣為人知的維生素,有抗氧化、維持正常膠原蛋白合成的功能,許多現代研究也認為維他命C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或癌症。

2025年04月26日 10:00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大陸浙江省一名35歲程式設計師因長期熬夜,日前突腦出血緊急送醫,整整昏迷了15天,消息曝光後引起關注。對此,中醫生提醒,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睡眠黃金時間」,盡量把握在這個時段躺床睡覺。

2025年04月25日 19:30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淡水三協成餅舖傳出因涉入罷免活動查水表挨罰20萬,新北衛生局今(25)日再次提出四點聲明,重申「沒有開罰20萬」並還原該餅舖兩度遭檢舉、開罰情況。其中標示不實並非外傳蛋種問題,業者也坦承疏失,還在查處中,另一樁則是陳列販售過期食品遭稽查屬實,裁處6萬元。衛生局疾呼,有心人士不要惡意造謠攻擊,抹滅所有基層公衛人員的努力。

2025年04月25日 18:39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護理師不是捕鼠隊!」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在臉書發文怒指,院內護理部下達指令要求護理師在開診前、用餐後等上班時間,執行工作區域環境整理與清潔,言下之意,是要求展開「滅鼠大作戰」。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今(25)日回應有誤解,院方不可能要護理師抓老鼠,該做法是提醒大家維持護理站的整潔,相關使用者都有責任。

2025年04月25日 17:54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現代人愈來愈喜愛使用AI系統,國外一名女子在網路上分享,她因為好玩拍了一張手部的照片給ChatGPT,希望AI能幫她看手相,沒想到ChatGPT看了以後卻建議她立即去醫院做檢查,才驚覺大事不妙。

2025年04月25日 15:58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去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即將要滿1年,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至今年2月底已經申報2041件,又以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最多。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表示,正著手讓NGS報告標準化,最快5月公布指引,讓各家醫院、實驗室檢測結果可以互通,不僅是增加效率,後續更進一步讓重大傷病申請、用藥事前審查等都可數位化,也能建立國內相關臨床療效的大資料庫。

2025年04月25日 15:3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