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汗皰疹 先找出原因!

▲根治汗皰疹,先找出原因。(圖/照護線上)

作者/ 蔡逸群 醫師

「汗皰疹」是一種極癢無比的水泡,好發在手指、腳趾和掌側。病程反反覆覆,吃藥擦藥好了,往往不久又復發。

本文介紹一篇法國120位汗皰疹病患,三年的「病因分析」結果。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這篇研究是針對「病因分析」,而不是「相關性分析」。換個白話說就是「不用就好,用就不好」。

舉例一

當貼布測試,發現妳對香料及使用的沐浴乳呈現陽性反應。那必須要妳完全不用這沐浴乳,汗皰疹就好了,一旦重新使用就復發,這樣才會把你算入接觸過敏組。

舉例二

當腳趾皮屑檢查有黴菌,必須要妳接受三週抗黴菌治療,香港腳好了,而且汗皰疹也好了,不復發,才會算入黴菌感染組。

當然,裡面提到的數據有可能會根據不同的國家有所不同,但我覺得還是有參考價值。而且只有在找出病因的情況下,汗皰疹才能真正「根治」。
讓我們開始吧!

▲汗皰疹要好,先找出原因!(圖/蔡逸群醫師)

汗皰疹是一種極癢無比的水泡,好發在手指、腳趾和掌側。70% 只出現在手、10% 只出現在腳、20% 手腳都有。

汗皰疹病因分析結果

根據嚴謹的測試結果,最常見的原因是接觸過敏,佔 67.5%。黴菌感染,佔 10%。食藥物過敏,佔 6.7%。其他,佔15%。

我們一一來介紹

◎ 接觸過敏

接觸過敏的過敏原,最常見的就是個人衛生盥洗用品,諸如沐浴乳、洗髮精、乳液裡面的香料及防腐劑。

第二常見是金屬,鎳、鈷、鉻過敏,可能存在於項鍊、耳環、眼鏡、皮帶扣環等飾品中。

確定診斷的方式

1. 接受過敏原貼布測試

2. 若呈現陽性反應,可先移除懷疑的過敏原

3. 在汗皰疹好了後,再做誘發測試作為病因確認

▲汗皰疹要好,先找出原因!(圖/蔡逸群醫師)

◎ 黴菌感染

這篇研究在每位病患右腳第四趾縫和其他手腳趾縫有脫屑處作黴菌皮屑檢查,檢查陽性的病人給予三週抗黴菌治療。若黴菌感染好了,而且汗皰疹也不再復發的病人就被計算入黴菌感染誘發的汗皰疹。

▲汗皰疹要好,先找出原因!(圖/蔡逸群醫師)

◎ 食藥物過敏

關於吃入藥物或食物,從體內造成過敏反應的病患佔6.7%。診斷方式就是吃入後汗皰疹發作,避免使用後,就緩解。

藥物方面:
抗生素: 2人
靜脈注射抗體: 1人

食物方面:
辣椒: 2人
柳丁汁: 1人

金屬方面:
高鎳食物: 2人(給予2.5 mg 硫酸鎳 NiSO4,作為誘發測試)
高鎳食物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巧克力及豆類,請參考全身性接觸性皮膚炎–金屬食物過敏

▲汗皰疹要好,先找出原因!(圖/蔡逸群醫師)

◎ 其他

最後有15%病患找不出特定的原因,但研究發現他們不是有異位性皮膚炎就是有多汗症。所以治療的部分,一個是照標準治療,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另一個可以使用電泳,處理手腳多汗的問題。

▲汗皰疹要好,先找出原因!(圖/蔡逸群醫師)

重點提醒

讓我們做個回顧,最常見導致汗皰疹的原因有

1. 接觸過敏

2. 黴菌感染

3. 食藥物過敏

4. 其他(多汗症或異位性皮膚炎)

吃藥和擦藥可以暫時控制症狀,但若要真正根治,必須作完整的病因檢查才有辦法讓它不復發!

參考資料:A 3-year causative study of pompholyx in 120 patients. Arch Dermatol. 2007 Dec;143(12):1504-8.

同場加映:讓人胯下好癢的陰蝨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10大死因一半和三高有關!國健署列3習慣:年輕人別輕忽

10大死因一半和三高有關!國健署列3習慣:年輕人別輕忽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五項與三高有關。國健署提醒,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三高比例高達五成,但年輕人也不可輕忽,長期吸菸、飲酒或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三高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2025年04月27日 13:00

12歲童突劇烈頭痛!醫揪出「動靜脈畸形」示警4症狀快就醫

12歲童突劇烈頭痛!醫揪出「動靜脈畸形」示警4症狀快就醫

一名12歲男孩在吃完早餐後突然出現劇烈的雙側頭痛和前額頭痛,並伴隨2次嘔吐,緊急服用普拿疼後,劇烈頭痛仍未消失,於是送至急診就醫。檢查竟發現是「動靜脈畸形」造成腦內出血。醫師提醒,腦動靜脈畸形就是體內的不定時炸彈,若發現孩子有「不尋常的頭痛、言語不清、肢體無力、昏睡異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2025年04月27日 11:31

「厚鬆餅堡」碳水比滿福堡高!營養師曝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

「厚鬆餅堡」碳水比滿福堡高!營養師曝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

麥當勞「厚鬆餅堡」回歸,鹹甜鹹甜的味道受到不少民眾喜愛,但營養師提醒,厚鬆餅堡的碳水量比滿福堡高約1.5倍,而且厚鬆餅堡的鈉含量破千毫克。她也列出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榜,熱量最高的是雞塊鬆餅大早餐,而漢堡類早餐碳水排行榜是焙果堡>厚鬆餅堡>滿福堡。

2025年04月27日 10:45

春夏換季膚況差「脫皮、過敏」問題狂冒 護理師揭保養急救3關鍵

春夏換季膚況差「脫皮、過敏」問題狂冒 護理師揭保養急救3關鍵

春末夏初季節轉換之時,由於氣候變化、早晚溫差大、濕度不穩,正是肌膚最容易問題的時候。護理師指出,這時間往往會有乾燥、脫皮、過敏等問題,甚至會讓肌膚顯得乾荒、粗糙與老化現象。提醒民眾,春夏紫外線穿透力比冬季高,即便陰天也要注意防曬,如果膚況不穩,建議可以遵循3大解法來緩解狀況。

2025年04月27日 09:29

維持現狀=開始退步 日本暢銷禪師作家:對抗改變只會陷入痛苦

維持現狀=開始退步 日本暢銷禪師作家:對抗改變只會陷入痛苦

「變化」有對自己而言負面的變化,也會有正向的變化。如果只注意到負面的變化,害怕變化,就會錯過正向的變化。既然變化一定會出現,那就努力追求正向的變化,人生一定會更快樂。有一句話說,「維持現狀就是退步的開始」。

2025年04月27日 07:22

醫投書指新冠死亡率58.2% 衛福部數據反擊:將去函國際期刊澄清

醫投書指新冠死亡率58.2% 衛福部數據反擊:將去函國際期刊澄清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出一篇來自台灣醫事人員的投書,文章提及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面崩潰,引發醫界熱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6)日晚間受訪強調,面對外界批評,衛福部一向虛心檢討,但此篇投書內容多處錯誤,不僅讓國際誤會,也打擊一線醫護士氣,衛福部將正式向刺胳針提出回應與澄清。

2025年04月26日 19:27

台醫投書「健保崩壞」登國際期刊 台大院長不認同:數據錯誤百出

台醫投書「健保崩壞」登國際期刊 台大院長不認同:數據錯誤百出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刊出一篇來自台灣醫事人員的投書,文章提及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面崩潰,急診壅塞、新冠疫情期間住院死亡率高、低薪過勞等,甚至出現最大規模的護理師離職潮,內容引發醫界議論。不過,知名重症醫陳志金認為文章有誤導之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表示數據錯誤百出。

2025年04月26日 17:02

30多歲OL下背痛只能站著上班!重訓增肌力仍無效 中醫3招改善

30多歲OL下背痛只能站著上班!重訓增肌力仍無效 中醫3招改善

一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下背痛嚴重只能站著上班,每天都要吃止痛藥,雖嘗試復健等多種治療效果有限,甚至想藉由重訓鍛鍊肌力,練到硬舉可達1百公斤仍無法改善,輾轉尋求到中醫協助。醫師分析,患者下背痛並非單純因重訓或椎間盤問題引起,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經過一個月用藥、針灸並教導患者練習用腹部呼吸,患者終於能一睡到天亮,也能坐著上班。

2025年04月26日 15:19

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至!醫揭體罰4大影響:孩子長不高、胖一圈

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至!醫揭體罰4大影響:孩子長不高、胖一圈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 Out Day)」,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分析,體罰不只影響心理,可能帶來4大影響包含生長受阻、內臟脂肪堆積。研究顯示,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生長遲緩,但若提供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與情感支持,內分泌功能可逐步恢復,幫助生長回到正常軌道。

2025年04月26日 11:5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