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癢!癢! 蕁麻疹發作怎麼辦?

影音/游懿聖 醫師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我們今天很開心,在照護線上又邀請到了,皮膚科的游懿聖游醫師,來到我們的現場,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蕁麻疹,很多人都會說:「啊!我好生氣喔!」,為什麼我吃了一個東西之後,就這裡癢那裡癢,癢到全身都是啊!

游懿聖醫師:吃完東西後會莫名其妙地跑來跑去的那種癢,通常就是蕁麻疹。

白映俞醫師:蕁麻疹一定都是吃錯東西嗎?

游懿聖醫師:不一定喔!其實蕁麻疹的原因非常多,大部分人真的是吃到食物或藥物引起的過敏,可是小朋友有時候是跟感染相關,他可能是感冒、感染之後,開始有蕁麻疹的症狀。

白映俞醫師:小朋友會先有一個感冒,後來才跑出來蕁麻疹。

游懿聖醫師:統計上面很多小孩子是跟這個有相關。

白映俞醫師:那除了感染和吃錯東西之外,還有呢?

游懿聖醫師:有的是物理性的蕁麻疹,有的患者他們自己都知道,只要遇到天氣冷,就會發病,或者是只要出汗,就會發病。

白映俞醫師:喔!對自己的汗過敏。

游懿聖醫師:對其中一個成分過敏。

白映俞醫師:這些事情是一定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跑出來嗎?

游懿聖醫師:如果是物理性的話幾乎都會,所以通常都是患者告訴我們的,他們自己有觀察到這個現象,如果說是吃東西那就未必,甚至我們要替他找到可能的原因是哪些。

白映俞醫師:發作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辦比較好?

游懿聖醫師:很多人在蕁麻疹發作時就說:「我就擦藥啊!」或這是我抓一抓,過去就好了,但蕁麻疹的特色就是會反覆的發作,他在一天之內可能會好又會再發,所以很重要反而是要按時服藥,是吃藥不是擦藥。

白映俞醫師:哦!是吃藥不是擦藥,是要把過敏反應壓下來。

游懿聖醫師:慢慢等組織胺代謝掉之後,就會比較穩定了。

白映俞醫師:我們要怎樣去抓到這個,讓蕁麻疹發作的事物啊?因為很多人可能過去吃蝦子都沒事,但是這次吃蝦突然有事了,那要怎麼樣去抓?

游懿聖醫師:其實這個蠻困難的說實在,如果是急性蕁麻疹的話,通常我們不會叫患者去強求,說你一定要想出來是吃什麼東西過敏的,通常他也想不出來,但是我們遇到比較大的困擾,像慢性蕁麻疹的患者,一再反覆發作,很多人會說:「我要去抽過敏原。」,其實後來很多的實證醫學證明說,你去抽過敏原只是知道,你血液中對這個食物會有一些過敏現象,但不代表那就是誘發慢性蕁麻疹的原因,所以通常皮膚科醫師不會主動建議你,因為慢性蕁麻疹而去抽血測過敏原,有一半的人是特異性體質,是找不到原因的,確實有些是物理性,或吃某項東西有關。

白映俞醫師:一般來說,這件事情是有辦法預防的嗎?

游懿聖醫師:你說慢性蕁麻疹嗎?

白映俞醫師:我們有沒有辦法一開始就預防沒有蕁麻疹這件事情。

游懿聖醫師:我通常這樣教患者,你在急性蕁麻疹的時候規律地服藥,大部分病程三到五天,過了就好了,麻煩的是,有些人服藥不規律,他吃了不癢就不吃,隔兩天又癢再吃,這樣反覆反覆的發作,定義上是反覆發作超過六週的蕁麻疹,我們就叫慢性蕁麻疹,所以與其你拖到慢性一直吃藥,不如你在急性的時候規律的服藥,過了就好了。

白映俞醫師:像現在空氣汙染愈來愈嚴重了,這件事情會不會跟蕁麻疹有關係?

游懿聖醫師:確實是有,很多人去做大規模的追縱,發現空氣中的過敏原,跟皮膚的過敏,包括濕疹或是蕁麻疹,都會有關係。

白映俞醫師:會影響我們的皮膚狀況,真的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游懿聖醫師:沒有錯!

白映俞醫師:我們今天就謝謝游懿聖游醫師,來替我們講蕁麻疹這件事情,謝謝大家,掰掰!

同場加映:為什麼灰指甲不會好?六大誤區一次說給你聽

搜尋附近的診所:皮膚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婦人突發右側肢體癱軟,家人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進行一連串神經影像與心臟血管檢查後,意外找出真正元凶不是一般的血管性中風,而是一顆超過5公分、長在左心房的「心臟黏液瘤」。醫師指出,儘管心臟黏液瘤屬良性,但位置與特性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阻斷血流就會造成急性威脅,但只要及早發現並妥善處理,預後通常良好。

2025年07月06日 16:11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一名懷孕21週的準媽媽,在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胎兒體重小兩週,雖未出現其他症狀,卻在中期「子癇前症」篩檢中驗出,胎盤功能異常程度超標7倍,屬於高風險族群,所幸經監測與用藥,一路安胎到29週,寶寶順利出生。醫師指出,子癇前症全球每年造成超過7萬名孕婦死亡、胎兒死亡更逾50萬例,導致早產約260萬例。

2025年07月06日 14:52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吃甜品也能減重?減重醫師蕭捷健透露,當大腸裡的擬桿菌遇上由高纖食物、抗性澱粉發酵而來的乙酸,可減少肝臟與內臟脂肪,效果如同進行低碳飲食,而綠豆富含抗性澱粉與β-葡聚醣,是不錯的選擇,建議煮成綠豆湯食用,「更棒的是,這一切不需你忍受極端斷澱粉的痛苦與煎熬。只要換一下主食,你就能輕鬆地啟動身體天然的燃脂模式。」

2025年07月06日 13:50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及相關文獻統計,全球失眠盛行率約為10–30%,部分地區甚至高達50–60%,失眠已經是僅次於感冒的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師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使用量居亞洲之冠,失眠的原因並非單一,其中壓力是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其他也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睡眠債務」兩大因子影響。

2025年07月06日 12:13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早期徵兆以「陰道異常出血」最常見,包括「停經後再次出血、月經週期紊亂、經血量增多、持續性的紅色分泌物」,且國際研究指出BMI超過30,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大增。

2025年07月06日 11:42

全台2%人患此病!中風風險高5倍 醫曝心房顫動治療3大重點

全台2%人患此病!中風風險高5倍 醫曝心房顫動治療3大重點

「醫師,我感覺心臟蹦蹦跳,還忽快忽慢怎麼辦?」小心,這可能是心房顫動的徵兆,花蓮慈濟醫院參與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聯合41家醫院規劃心律不整衛教活動,在7月5日舉辦「心動列車」心房顫動衛教講座,由心臟內科謝仁哲主任、陳威佐醫師,透過宣導呼籲民眾注重心房顫動。

2025年07月06日 10:53

天氣多變皮膚出狀況「過敏、搔癢」都上身 超慢跑+中醫調理助改善

天氣多變皮膚出狀況「過敏、搔癢」都上身 超慢跑+中醫調理助改善

近日氣候多變,皮膚過敏、搔癢等問題頻傳。67歲黃先生長期飽受反覆性紅疹與搔癢困擾,經西醫治療雖能暫時緩解,卻屢次復發,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轉而求助中醫。在醫師建議下使用中藥、調整飲食並且按摩相關穴道,再配合超慢跑等緩和運動習慣,兩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皮膚搔癢與紅疹問題顯著減輕。

2025年07月06日 08:53

男被宣判罹腸癌「腫瘤塞住」轉移肝 只問醫:能出院?我要去上班

男被宣判罹腸癌「腫瘤塞住」轉移肝 只問醫:能出院?我要去上班

一名40歲男子因腹痛至急診求醫,經檢查後發現罹患大腸癌,並已轉移至肝臟。這名男子兩個月來持續腹部悶脹,近來甚至無法正常進食,但因無抽菸、無飲酒習慣,亦無家族病史,唯一明顯的危險因子是體重過重。胃腸肝膽科醫師張璨璿發文表示,幫男子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腸道中有一顆5公分大的腫瘤,幾乎完全堵住腸腔。

2025年07月06日 00: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