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乾癬惡化 中醫師的飲食口訣

▲我有乾癬,有什麼食物不能吃(圖/pixabay.com)

▲我有乾癬,有什麼食物不能吃(圖/pixabay.com)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秋冬將近,東北季風來襲,皮膚易乾癢,是乾癬的好發季節。有乾癬病史的患者都很害怕吃錯食物,會讓乾癬惡化。因此,很多乾癬患者都會問我:「乾癬到底有什麼飲食禁忌?」其實,禁忌食物記憶法很簡單!貼心的邱醫師已經幫大家想好口訣啦!請慢用。

口訣:冬暖/夏熱/海陸/酒/免疫!

聯想法:冬天很溫暖,夏天很熱的時候,當海陸的就可以免疫了!

▲我有乾癬,有什麼食物不能吃(圖/邱鵬誌)

口訣一:冬天吃了會很暖的東西不要吃!
比如:羊肉爐、薑母鴨、當歸鴨、燒酒雞、麻辣鍋、燒烤煎炸食物等等
(包含辛辣香料:蔥、薑、蒜、辣椒、花椒、胡椒、茴香、沙茶醬、芥末、肉桂)

口訣二:夏季盛產的熱性水果不要吃!
龍眼、荔枝、芒果、榴槤

口訣三:酒!
啤酒,調酒,雞尾酒,米酒,香檳...只要含酒精的都不行唷!

口訣四:海陸大餐不要吃!
海:蝦、蟹
陸:牛肉、羊肉

口訣五:增強免疫力的不要吃!
菇類:香菇、草菇、金針菇
健康食品:靈芝、牛樟芝、巴西蘑菇、薑黃

以上這些食物,以中醫的說法,前四項都是熱性食物(發物)。熱性食物(發物)進入我們的身體,產生的致敏物質會活化我們的免疫系統,讓乾癬的皮膚發炎得更厲害。同理可證,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也是相同的原理。

看!我有乾癬,還有什麼食物能吃?

▲我有乾癬,有什麼食物不能吃(圖/邱鵬誌)

大部分的蔬菜水果都可以吃!(除了上面的熱性水果以外)
五穀稻米都可以吃!
豬、雞、鴨、淡水魚可以吃!
解暑系列的也可以吃!(綠豆、紅豆、蓮子、薏仁、白木耳)

烹調重點:多蒸煮、少煎烤炸!

因為煎烤炸都要用到油,或是藉由高溫將油脂的香味逼出來;高溫狀態下,當油脂超過發煙點就會變性(罪惡的東西最香了!),產生自由基和致敏物質刺激免疫反應,造成乾癬病情加重。

所以啊!下次乾癬皮膚變嚴重時,我不希望在診間聽到:「醫生,為什麼我皮膚又變嚴重了?我又沒有吃什麼?」

我只有同學生日時,一起去吃PIZZA、烤雞和炸豬排而已,你不是說雞和豬可以吃嗎?」

可以是可以,但是請不要烤炸,好嗎?

同場加映:乾癬表現很多樣,正確診斷很重要

搜尋附近的診所:中醫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10大死因一半和三高有關!國健署列3習慣:年輕人別輕忽

10大死因一半和三高有關!國健署列3習慣:年輕人別輕忽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五項與三高有關。國健署提醒,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三高比例高達五成,但年輕人也不可輕忽,長期吸菸、飲酒或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三高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2025年04月27日 13:00

12歲童突劇烈頭痛!醫揪出「動靜脈畸形」示警4症狀快就醫

12歲童突劇烈頭痛!醫揪出「動靜脈畸形」示警4症狀快就醫

一名12歲男孩在吃完早餐後突然出現劇烈的雙側頭痛和前額頭痛,並伴隨2次嘔吐,緊急服用普拿疼後,劇烈頭痛仍未消失,於是送至急診就醫。檢查竟發現是「動靜脈畸形」造成腦內出血。醫師提醒,腦動靜脈畸形就是體內的不定時炸彈,若發現孩子有「不尋常的頭痛、言語不清、肢體無力、昏睡異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2025年04月27日 11:31

「厚鬆餅堡」碳水比滿福堡高!營養師曝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

「厚鬆餅堡」碳水比滿福堡高!營養師曝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

麥當勞「厚鬆餅堡」回歸,鹹甜鹹甜的味道受到不少民眾喜愛,但營養師提醒,厚鬆餅堡的碳水量比滿福堡高約1.5倍,而且厚鬆餅堡的鈉含量破千毫克。她也列出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榜,熱量最高的是雞塊鬆餅大早餐,而漢堡類早餐碳水排行榜是焙果堡>厚鬆餅堡>滿福堡。

2025年04月27日 10:45

春夏換季膚況差「脫皮、過敏」問題狂冒 護理師揭保養急救3關鍵

春夏換季膚況差「脫皮、過敏」問題狂冒 護理師揭保養急救3關鍵

春末夏初季節轉換之時,由於氣候變化、早晚溫差大、濕度不穩,正是肌膚最容易問題的時候。護理師指出,這時間往往會有乾燥、脫皮、過敏等問題,甚至會讓肌膚顯得乾荒、粗糙與老化現象。提醒民眾,春夏紫外線穿透力比冬季高,即便陰天也要注意防曬,如果膚況不穩,建議可以遵循3大解法來緩解狀況。

2025年04月27日 09:29

維持現狀=開始退步 日本暢銷禪師作家:對抗改變只會陷入痛苦

維持現狀=開始退步 日本暢銷禪師作家:對抗改變只會陷入痛苦

「變化」有對自己而言負面的變化,也會有正向的變化。如果只注意到負面的變化,害怕變化,就會錯過正向的變化。既然變化一定會出現,那就努力追求正向的變化,人生一定會更快樂。有一句話說,「維持現狀就是退步的開始」。

2025年04月27日 07:22

醫投書指新冠死亡率58.2% 衛福部數據反擊:將去函國際期刊澄清

醫投書指新冠死亡率58.2% 衛福部數據反擊:將去函國際期刊澄清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出一篇來自台灣醫事人員的投書,文章提及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面崩潰,引發醫界熱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6)日晚間受訪強調,面對外界批評,衛福部一向虛心檢討,但此篇投書內容多處錯誤,不僅讓國際誤會,也打擊一線醫護士氣,衛福部將正式向刺胳針提出回應與澄清。

2025年04月26日 19:27

台醫投書「健保崩壞」登國際期刊 台大院長不認同:數據錯誤百出

台醫投書「健保崩壞」登國際期刊 台大院長不認同:數據錯誤百出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刊出一篇來自台灣醫事人員的投書,文章提及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面崩潰,急診壅塞、新冠疫情期間住院死亡率高、低薪過勞等,甚至出現最大規模的護理師離職潮,內容引發醫界議論。不過,知名重症醫陳志金認為文章有誤導之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表示數據錯誤百出。

2025年04月26日 17:02

30多歲OL下背痛只能站著上班!重訓增肌力仍無效 中醫3招改善

30多歲OL下背痛只能站著上班!重訓增肌力仍無效 中醫3招改善

一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下背痛嚴重只能站著上班,每天都要吃止痛藥,雖嘗試復健等多種治療效果有限,甚至想藉由重訓鍛鍊肌力,練到硬舉可達1百公斤仍無法改善,輾轉尋求到中醫協助。醫師分析,患者下背痛並非單純因重訓或椎間盤問題引起,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經過一個月用藥、針灸並教導患者練習用腹部呼吸,患者終於能一睡到天亮,也能坐著上班。

2025年04月26日 15:19

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至!醫揭體罰4大影響:孩子長不高、胖一圈

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至!醫揭體罰4大影響:孩子長不高、胖一圈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 Out Day)」,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分析,體罰不只影響心理,可能帶來4大影響包含生長受阻、內臟脂肪堆積。研究顯示,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生長遲緩,但若提供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與情感支持,內分泌功能可逐步恢復,幫助生長回到正常軌道。

2025年04月26日 11:5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