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搶西進! 建中生嘆: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

「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建中生西進點破:為何台生都搶去港陸(圖/記者楊雅琳攝)

▲香港學生籌辦絲路營隊,帶兩岸學生奔走,全由一人包辦。(圖/少女凱倫)

文/少女凱倫

今年考上香港城市科技大學的林煜哲,拿的是全額獎學金,對於未來這條路,他在高二就已經做過研究、參與大學博覽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

他說當時和台大學生聊過天,覺得學長姊的能力沒有到達自己的期望,像他們說他們在大一大二的書單,他早已讀過了,包含經濟學、股票、市場,因此讓他覺得台灣的大學,沒有培養屬於個人獨特的能力,才會選擇到香港,開拓視野。

很多像林煜哲的頂尖高校生,都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親自走一趟香港,發現香港學校比較重視實用技術而非理論,個性較為現實,比台灣更積極活躍更勇敢追自己要的東西,但台灣學生就像乖乖牌,並非不敢爭取,但相較起來就顯得退縮。

根據《今周刊》採訪統計,近五年高中生申請海外大學的人數,已超過五成,光是今年指考放榜,建中有120位應屆畢業生將出國讀書,其中香港大學 13人,香港科技大學 15人,香港城市大學多達23人,包含大陸、北京、上海 總共77人,占了出國讀書總數64%,就連北一女跟附中也有相同情況,北一女到香港和大陸讀書學生,總共27名占比48%,附中 總計24人赴港陸占比55%,而且這數字在前年都是掛零。

或許有許多人會問說,香港的物價高,學費高,沒錢怎麼去念書呢?但為了吸引大量優秀人才,兩岸三地的大學早已預備了各種應變措施,包括:學雜費減免及全額獎學金等優渥補助,讓台灣學生過去,除了免負擔學校費用之外,還能有生活費可以在當地過活,這就是搶頂尖人才的決心。

這些優惠,對於那些家中沒有足夠金錢支持孩子去念書的家庭,是實實在在的培養,然而,香港大陸學生及生活環境,真的跟台灣差很多嗎?

香港大陸的學生積極活躍,勇於追求生命中想要的事物

對於台灣學生來說,因為習慣聽命於父母輩,做決定參考別人意見,選填志願參考師長意見,從小到大,台灣對我們的的教育就是好好讀書,找一份工作,對我們而言,職場就侷限在台灣,不是國際化,因此兩岸學生個性與環境差異,恐怕是最難適應的地方。

不少港陸生唸書或是社團活動上都非常積極努力,上課要搶第一排座位,下課也要圍著老師狂問問題,我有位在北京清華交換過的朋友說,晚上九點自修教室總是滿滿的,而且是從開學第一天就是如此,並非期中、期末才這樣。

除此之外,在社團活動上,大二學生就會開始自己辦活動,但這個活動跟台灣學生所認知的系學會迎新、晚會等等小型活動不同,而是國際交流的活動。

「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建中生西進點破:為何台生都搶去港陸(圖/記者楊雅琳攝)

▲沿著絲路參訪活動,都是由大二生規劃。

一位清大學生和我分享,他到大陸交流時,沿著絲路參訪14天,全程的住宿,旅遊行程,還有豐富的交流活動,全部都是一個是蘭州大學二年級學生安排規劃。

這個活動一共將近有六十個學生參加,全是來自十幾所大學,個性、環境都不同,包含住宿、交通、景點安排,全都由他管理安排,沒有任何bug,讓人非常吃驚,這位台灣已經夠優秀的清大學生,就反過來檢討自己,「到底過得是怎樣的大學生活」。

「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建中生西進點破:為何台生都搶去港陸(圖/記者楊雅琳攝)

▲出去走走,才知道自己有多麼不足。

建中生說,在香港大陸校園內,國際學生的面孔比較多樣,尤其是香港,算是金融重鎮,許多來自歐美的學生,會到此做短期或長期的學術交流研討。

因此,選擇到香港讀書,遠比留在台灣認識不同國籍人士的機會來的多,另外是企業實習,台灣的實習通常都是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很多實習缺都是讓你跟在旁邊「看看就好」,不然就是跑腿買便當,根本不會有企業讓你真正從執行企劃當中去學習、去成長,因此這樣的實習根本就完全無用。

像我自己研究所時期的媒體實習,真的就是覺得在浪費時間,50個學生同時擠在一個部門實習,完全沒有進步與成長的空間,也沒有好好跟一個前輩學習的機會,因為每天、每周輪調部門,根本只是走馬看花,到現在這段實習,除了讓我肯定我不會回到這間企業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幫助。

但是大陸或香港的企業實習是很不同的,他們能夠直接到企業內部執行大項目,像最近有一篇很紅的大陸企業實習文章,就說他被分配到的任務,是舉辦150名實習生的迎新,就他跟另外一個夥伴,這是不太可能發生在台灣的,但是大陸跟香港就是放手讓你去做。

職場環境面,大陸利用高薪招攬各界人才,因此更多學生會願意前往香港大陸發展,不僅資金足夠,也很願意花錢在人才身上,這樣的機會,對於大多數有志向的高中生,就是一個好跳板,因此,有機會前往香港大陸的學生,理所當然會願意抓緊這樣的機會。


少女凱倫/ETtoday專欄作家

分享職場、人生觀點,看更多請到粉絲團少女凱倫,或網站 http://karenyang.org/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她喊快撐不下去! 醫揪元凶「整個人重生笑了」

她喊快撐不下去! 醫揪元凶「整個人重生笑了」

耳鼻喉科醫師蔡明劭分享,一名女性有「睡眠呼吸中止合併失眠」,這類病人最常被誤認為「只是失眠」,其實真正的兇手是整夜反覆的「無聲缺氧」,經使用陽壓呼吸器(CPAP),整個人也重新找回光彩與自信。

2025年07月01日 08:31

線上換護照放寬!7月新制一次看 家貓可不打狂犬疫苗

線上換護照放寬!7月新制一次看 家貓可不打狂犬疫苗

今天7月第一天,有多項新制上路,包括台北市提倡環保,280場所的免洗餐具將收費,還有台中科博館、高雄科工館門票調漲。另外,線上申換護照條件放寬,效期不足6月適用。客委會為鼓勵民眾走進客家文化,則推出1000元「數位客家幣」,共有28萬份開放登記。《ETtoday新聞雲》整理新制懶人包,供讀者參考。

2025年07月01日 08:01

大腸癌年輕化3警訊 醫:許多人就診已晚期

大腸癌年輕化3警訊 醫:許多人就診已晚期

消化內科、肝膽腸胃科醫師謝文斌提醒,大腸癌年輕化你也該留意,如果腹部常不適、大便習慣改變、體重異常下降,別以為是小問題拖著不看。

2025年07月01日 07:48

營養師示警「2危險食物」天天吃成隱形殺手 台灣十大死因藏共通點

營養師示警「2危險食物」天天吃成隱形殺手 台灣十大死因藏共通點

俗話說病從口入,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食物竟然默默奪命!」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最新研究發現,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病、肺炎、腦中風、糖尿病等看似難以預防的重大疾病,背後共通點都是「錯誤的日常飲食習慣」,其中尤以鹽分攝取過多、高頻率攝取加工肉品最為致命。

2025年07月01日 02:32

愛喝「1飲料」!28歲孕婦3度進ICU 早產嬰兒進重症監護室

愛喝「1飲料」!28歲孕婦3度進ICU 早產嬰兒進重症監護室

大陸河南鄭州一名懷孕32周的李姓女子,因妊娠期間飲食不當、頻繁飲用奶茶導致妊娠高血壓,最終必須提前剖腹產,早產嬰兒僅重約1600公克,目前仍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

2025年07月01日 01:24

泌尿微創權威吳俊德接基隆長庚院長 孫啟欽升副院長添眼科戰力

泌尿微創權威吳俊德接基隆長庚院長 孫啟欽升副院長添眼科戰力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今(30日)舉行新、舊任院長交接典禮,原任院長賴旗俊轉任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新任院長一職由林口長庚副院長吳俊德接任,監交人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期許兩位新任院長,持續推動各項院務並且創新發展,帶領團隊為病患開創最大的福祉。

2025年06月30日 18:29

陽明交大、台大兒醫開發「胎兒罕病」預測技術 登國際期刊

陽明交大、台大兒醫開發「胎兒罕病」預測技術 登國際期刊

提早診斷胎兒可能罹患的罕見疾病,是每對父母最深的期盼。陽明交大與台大兒童醫院開發一項預測罕病FOXG1症候群嚴重程度的檢測流程,透過動物實驗等方式,成功預測超過9成病患腦部異常的嚴重程度。

2025年06月30日 18:21

出國旅遊忘做1事!她「腿麻指甲發黑」嚇壞 醫示警:恐心梗截肢

出國旅遊忘做1事!她「腿麻指甲發黑」嚇壞 醫示警:恐心梗截肢

正值暑假期間,不少人會安排旅行,然而近期天氣炎熱,出門在外務必記得定時補充水份。一名女子近日去澳門自助旅行,旅行中常忘記「喝水」,回飯店後發現整隻腳麻到不行,且腳指頭開始發黑,整個指甲就像撞到黑青一樣,回台灣就醫檢查,竟是「脫水」產生血栓,導致血液沒辦法送到肢體末端,引發壞死。

2025年06月30日 18: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