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搶西進! 建中生嘆: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

「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建中生西進點破:為何台生都搶去港陸(圖/記者楊雅琳攝)

▲香港學生籌辦絲路營隊,帶兩岸學生奔走,全由一人包辦。(圖/少女凱倫)

文/少女凱倫

今年考上香港城市科技大學的林煜哲,拿的是全額獎學金,對於未來這條路,他在高二就已經做過研究、參與大學博覽會,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

他說當時和台大學生聊過天,覺得學長姊的能力沒有到達自己的期望,像他們說他們在大一大二的書單,他早已讀過了,包含經濟學、股票、市場,因此讓他覺得台灣的大學,沒有培養屬於個人獨特的能力,才會選擇到香港,開拓視野。

很多像林煜哲的頂尖高校生,都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親自走一趟香港,發現香港學校比較重視實用技術而非理論,個性較為現實,比台灣更積極活躍更勇敢追自己要的東西,但台灣學生就像乖乖牌,並非不敢爭取,但相較起來就顯得退縮。

根據《今周刊》採訪統計,近五年高中生申請海外大學的人數,已超過五成,光是今年指考放榜,建中有120位應屆畢業生將出國讀書,其中香港大學 13人,香港科技大學 15人,香港城市大學多達23人,包含大陸、北京、上海 總共77人,占了出國讀書總數64%,就連北一女跟附中也有相同情況,北一女到香港和大陸讀書學生,總共27名占比48%,附中 總計24人赴港陸占比55%,而且這數字在前年都是掛零。

或許有許多人會問說,香港的物價高,學費高,沒錢怎麼去念書呢?但為了吸引大量優秀人才,兩岸三地的大學早已預備了各種應變措施,包括:學雜費減免及全額獎學金等優渥補助,讓台灣學生過去,除了免負擔學校費用之外,還能有生活費可以在當地過活,這就是搶頂尖人才的決心。

這些優惠,對於那些家中沒有足夠金錢支持孩子去念書的家庭,是實實在在的培養,然而,香港大陸學生及生活環境,真的跟台灣差很多嗎?

香港大陸的學生積極活躍,勇於追求生命中想要的事物

對於台灣學生來說,因為習慣聽命於父母輩,做決定參考別人意見,選填志願參考師長意見,從小到大,台灣對我們的的教育就是好好讀書,找一份工作,對我們而言,職場就侷限在台灣,不是國際化,因此兩岸學生個性與環境差異,恐怕是最難適應的地方。

不少港陸生唸書或是社團活動上都非常積極努力,上課要搶第一排座位,下課也要圍著老師狂問問題,我有位在北京清華交換過的朋友說,晚上九點自修教室總是滿滿的,而且是從開學第一天就是如此,並非期中、期末才這樣。

除此之外,在社團活動上,大二學生就會開始自己辦活動,但這個活動跟台灣學生所認知的系學會迎新、晚會等等小型活動不同,而是國際交流的活動。

「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建中生西進點破:為何台生都搶去港陸(圖/記者楊雅琳攝)

▲沿著絲路參訪活動,都是由大二生規劃。

一位清大學生和我分享,他到大陸交流時,沿著絲路參訪14天,全程的住宿,旅遊行程,還有豐富的交流活動,全部都是一個是蘭州大學二年級學生安排規劃。

這個活動一共將近有六十個學生參加,全是來自十幾所大學,個性、環境都不同,包含住宿、交通、景點安排,全都由他管理安排,沒有任何bug,讓人非常吃驚,這位台灣已經夠優秀的清大學生,就反過來檢討自己,「到底過得是怎樣的大學生活」。

「臺灣的大學沒有培養自我能力」建中生西進點破:為何台生都搶去港陸(圖/記者楊雅琳攝)

▲出去走走,才知道自己有多麼不足。

建中生說,在香港大陸校園內,國際學生的面孔比較多樣,尤其是香港,算是金融重鎮,許多來自歐美的學生,會到此做短期或長期的學術交流研討。

因此,選擇到香港讀書,遠比留在台灣認識不同國籍人士的機會來的多,另外是企業實習,台灣的實習通常都是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很多實習缺都是讓你跟在旁邊「看看就好」,不然就是跑腿買便當,根本不會有企業讓你真正從執行企劃當中去學習、去成長,因此這樣的實習根本就完全無用。

像我自己研究所時期的媒體實習,真的就是覺得在浪費時間,50個學生同時擠在一個部門實習,完全沒有進步與成長的空間,也沒有好好跟一個前輩學習的機會,因為每天、每周輪調部門,根本只是走馬看花,到現在這段實習,除了讓我肯定我不會回到這間企業之外,完全沒有任何幫助。

但是大陸或香港的企業實習是很不同的,他們能夠直接到企業內部執行大項目,像最近有一篇很紅的大陸企業實習文章,就說他被分配到的任務,是舉辦150名實習生的迎新,就他跟另外一個夥伴,這是不太可能發生在台灣的,但是大陸跟香港就是放手讓你去做。

職場環境面,大陸利用高薪招攬各界人才,因此更多學生會願意前往香港大陸發展,不僅資金足夠,也很願意花錢在人才身上,這樣的機會,對於大多數有志向的高中生,就是一個好跳板,因此,有機會前往香港大陸的學生,理所當然會願意抓緊這樣的機會。


少女凱倫/ETtoday專欄作家

分享職場、人生觀點,看更多請到粉絲團少女凱倫,或網站 http://karenyang.org/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男性關懷專線擴大「不只談家暴」 衛福部擬推AI分析心理健康風險

男性關懷專線擴大「不只談家暴」 衛福部擬推AI分析心理健康風險

男性面對心理問題求助比例低於女性,但自殺死亡率卻是女性的1.8倍,成為一大隱憂。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今(3日)指出,衛福部設置「男性關懷專線」,原本處理範圍以婚姻、家暴等問題為主,今年8月底開始擴大服務範圍,包含職場、霸凌、人際、感情等問題都可以撥打專線,由專業人員提供協談並進行分流,協助銜接後續資源。

2025年09月03日 20:03

新學期開始!家長注意:同儕吸菸影響大 青少年更易上癮

新學期開始!家長注意:同儕吸菸影響大 青少年更易上癮

新學年開始,孩子重返校園,也意味著社交圈擴大、接觸新朋友的機會增多。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容易受到同儕影響,尤其是吸菸行為。研究發現,如果身邊有吸菸朋友,孩子開始吸菸的機率比沒有的朋友高出17.5倍,國中生甚至高達22.7倍。

2025年09月03日 19:31

別再直接刷洗油鍋!專家揭恐怖後果:海綿變細菌溫床

別再直接刷洗油鍋!專家揭恐怖後果:海綿變細菌溫床

對許多喜歡下廚的人來說,煎、煮、炒、炸雖然樂趣十足,但事後清洗油膩鍋具卻往往令人頭痛。日本知名廚師Papuchan近日提醒,很多人習慣直接用海綿加洗碗精清洗油鍋,這種看似方便的做法其實是大忌,不僅會縮短海綿壽命,還可能讓家中排水管變成「臭水溝」。

2025年09月03日 19:03

病人堅持「又沒開藥」拒付看診費! ICU醫曝最慘下場

病人堅持「又沒開藥」拒付看診費! ICU醫曝最慘下場

一名醫師之前看門診時,花時間替病人解釋檢查報告,並詳細回答疑問;怎料,患者後來竟以「只是解釋報告又沒開藥」為由,拒絕繳費。對此,ICU醫師陳志金直言,此舉無疑是踐踏專業,「儘管省下診察費,失去的可能是健康甚至性命。」

2025年09月03日 18:16

台大醫院「輕症持轉診單才能加號」 院方:非新制也未強制

台大醫院「輕症持轉診單才能加號」 院方:非新制也未強制

國內醫療政策一直希望避免民眾輕症衝大醫院、落實分級醫療。有媒體報導指出,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配合健保署門診減量政策,門診額滿時,輕症患者需持醫療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表示,這並非新規定,相關宣導2019年就已經實施,且非強制僅為建議。

2025年09月03日 18:15

台大公告「輕症有轉診單才加號」 北榮院長曝管控門診做法

台大公告「輕症有轉診單才加號」 北榮院長曝管控門診做法

台灣醫療人力緊繃,政府持續在呼籲分級醫療,但民眾仍無法改變「直接衝大醫院」的就醫習慣。台大醫院近期公告「門診額滿時,輕症患者需持醫療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而同為國內醫學中心的台北榮總則表示,台大這樣做也不錯,但院內之前就開始管控門診量,禮拜六只留必須性的門診,晚診也是晚上9點一定要結束。

2025年09月03日 18:12

「心理健康急救員」拚年底培育200人 5行動及時避免憾事

「心理健康急救員」拚年底培育200人 5行動及時避免憾事

身體急症有CPR,心理也有CPR!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計畫訓練「心理健康急救員」,一旦周遭有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可早期發現並及時給予幫助,避免情況惡化或憾事發生。衛福部預計今年底前調訓近兩百名衛生人員成為心理健康急救員;華心基金會表示一般年輕人也可以報名接受培訓。

2025年09月03日 17:32

才30歲就腿軟!醫師驚曝肌少症年輕化 5大警訊你中幾項?

才30歲就腿軟!醫師驚曝肌少症年輕化 5大警訊你中幾項?

提重物吃力、單腳站不穩?小心不是累過頭,而是「肌少症」悄悄盯上你! 根據疾管署資料,肌少症雖常見於長者,但醫師提醒,從30歲開始肌肉就會逐漸流失。江坤俊醫師指出,肌少症正呈現年輕化趨勢。

2025年09月03日 17:04

一天不洗頭就很癢?專家揪「3大隱形兇手」 頭沒吹乾也中招

一天不洗頭就很癢?專家揪「3大隱形兇手」 頭沒吹乾也中招

不少人發現只要一天沒洗頭,頭皮就癢得難受,甚至還會出現油膩、刺癢、脫屑等困擾。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一天不洗頭就很癢,但又不確定問題到底出在哪?

2025年09月03日 16: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