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常嗆到! 針灸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

▲好好吃頓飯為什麼這麼難?!針灸增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圖/林舜穀)

▲好好吃頓飯為什麼這麼難?!針灸增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圖/林舜穀)

作者/林舜穀 中醫師

吃東西喝飲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咀嚼然後吞下的動作每天都要進行幾十次,一般人甚至不需要花費心力去控制咽喉的肌肉,就自然而然的完成了。

但對於中風患者來講,每一次吞嚥都可能是生死交關的危機,因為感覺和運動功能受損,喉嚨肌肉協調不順,吃東西特別容易嗆到;嚴重的患者甚至會造成吸入性肺炎,而必須住院治療,長時間無法恢復的患者甚至需要插鼻胃管來進食。

▲好好吃頓飯為什麼這麼難?!針灸增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圖/林舜穀)

中國武漢新華醫院研究團隊發現針灸治療可以有效的提升中風後的吞嚥功能。研究團隊招募了124位中風後出現吞嚥困難症狀的患者,隨機分派成兩組後,試驗組接受語言治療師的吞嚥訓練與針灸治療,對照組則單純接受吞嚥訓練。

在治療前與治療期間,每隔一個禮拜會做一次吞嚥評估,由不清楚患者屬於哪一組的人評估患者的進步情形,這種實驗設計稱為觀察者盲性操作,能夠減少因為對治療成效有預期,產生的評估誤差。

除了標準的吞嚥測試以外,患者還需要接受下列評估:吞嚥困難嚴重度測試、巴氏量表,以及與吞嚥困難相關的生活品質量表。

▲好好吃頓飯為什麼這麼難?!針灸增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圖/林舜穀)

治療穴位包含頭頂的百會穴,這大概是所有中風用腦部疾病一定會針到的穴位,具有提升腦部認知與運動功能的效果;其次為下巴處的廉泉穴,位置在喉結正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能夠有效的刺激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以及舌頭本體,提升舌體舌頭的靈活度,以及口腔部位的肌肉力量。此外也針灸後頸的風池穴與華佗夾脊穴,夾脊穴位置在脖子兩側沿著脊椎分佈。

針灸每次治療30分鐘、每星期六天、持續四週,也就是一個月內總共治療24次,較台灣健保限定一個病患每月最多針灸15次來的多,其實像中風這種需要抓緊黃金時間治療的疾病,本來就是需要在早期密集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也是為何許多臨床研究採用每天一次的原因。

▲好好吃頓飯為什麼這麼難?!針灸增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圖/林舜穀)

經過四週的治療以後,可以發現兩組的標準吞嚥評估分數均顯著的下降,顯示吞嚥的功能顯著的恢復。而單純接受吞嚥訓練的患者雖然也有改善,但下降的幅度與速度均較針灸組來的少,且兩組差距達到統計顯著。

▲好好吃頓飯為什麼這麼難?!針灸增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圖/林舜穀)

吞嚥困難嚴重度測試也發現了類似的改善趨勢,兩組患者治療後都有顯著的改善,但是加上針灸後改善效果更加明顯,且兩組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好好吃頓飯為什麼這麼難?!針灸增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圖/林舜穀)

針灸與吞嚥訓練都可以有效增加與吞嚥相關的生活品質,量表分數在治療後都很明顯的上升,但針灸組的效果更好。

▲好好吃頓飯為什麼這麼難?!針灸增改善中風患者吞嚥功能(圖/林舜穀)

巴氏量表評估也發現針灸加上吞嚥訓練能更有效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這對於中風患者來說尤為重要,巴氏量表分數的提升顯示患者更往生活自理的目標邁進。

結論

中醫針灸配合語言治療師的吞嚥訓練,能夠讓中風患者的吞嚥功能恢復得更快更好,也一併能改善生活品質與生活自理能力,但治療的頻率建議每天一次持續四個禮拜,患者需要承擔較多的針灸痛苦與金錢花費,特別是在台灣健保現行每月不能超過15次的規定下,需要自費負擔一定的金額。

參考文獻

1. Xia W, Zheng C, Zhu S, Tang Z. Does the addition of specific acupuncture to standard swallowing training improv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 Rehabil. 2016 Mar;30(3):237-46. doi: 10.1177/0269215515578698. Epub 2015 Mar 26.

搜尋附近的診所:中醫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台大兒醫拍影片揭真實醫療場景 「兒科才有的風景」盼找回初心

台大兒醫拍影片揭真實醫療場景 「兒科才有的風景」盼找回初心

因為少子化、醫療環境惡化等衝擊,國內兒科醫師人力拉警報,台大兒童醫院今(5)日召開記者會推出首部兒童醫療短片「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透過醫師與病友家庭的故事,盼喚起社會對兒科醫療價值的重新理解與支持。吳爸爸的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幾度經歷生死難關,他感動直言「連醫師都沒有放棄,我們作為爸爸媽媽,更不會放棄。」

2025年11月05日 19:46

40歲以下糖尿病增逾2成 醫界籲提高「含糖飲料稅」

40歲以下糖尿病增逾2成 醫界籲提高「含糖飲料稅」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天(5日)發表最新《台灣糖尿病年鑑》,並提出減糖建言。專家指出,年輕人喝含糖飲料越來越多,現在40歲以下族群糖尿病發生率增加25%,政府應借鏡英國、南非、新加坡等國經驗,實施包裝上營養警示圖文和提高含糖飲料稅。

2025年11月05日 18:08

補充保費「利息、股利、租金」年結2萬就要繳 480萬人受影響

補充保費「利息、股利、租金」年結2萬就要繳 480萬人受影響

股票族、房東的補充保費避不掉了!衛福部長石崇良接受專訪時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現行門檻為單筆逾2萬元就源扣繳,為了杜絕拆單規避保費,將針對利息、股利、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預估影響480萬人,可為健保增加財務約1至200億。

2025年11月05日 15:02

北市3處UCC「假日開診到午夜」 3類不適症狀皆可看

北市3處UCC「假日開診到午夜」 3類不適症狀皆可看

衛福部在11月開始試辦「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台北市的點設置由北市聯合醫院協助執行。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在假日若遇有「呼吸道症狀(發燒、感冒、頭暈、頭痛及暈眩)、腸胃不適症狀(腹瀉、嘔吐及腹痛)及輕度外傷傷口處理」,都可先前往看診。

2025年11月05日 14:47

新北爆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無關其他縣市群聚「感染源待釐清」

新北爆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無關其他縣市群聚「感染源待釐清」

新北市爆登革熱疫情!疾病管制署今(5)日公布新北市新增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新北市汐止區60多歲女性,目前了解個案潛伏期無國內外旅遊史,主要活動地點為住家,研判為本土病例,且與國內其他縣市群聚無關,感染源待釐清。

2025年11月05日 14:07

「麻醉狀態」是眼皮手術自然關鍵 陳建宗:術中要能即時調整

「麻醉狀態」是眼皮手術自然關鍵 陳建宗:術中要能即時調整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逆齡相關手術,演講後面對民眾提問「為什麼有些人做完眼皮手術很不自然?」,他強調,很多人怕痛會選擇舒眠麻醉,但上眼皮是動態的,其實應該採局部麻醉,才能在術中及即時調整。

2025年11月05日 13:23

黃明志案搜出「愛他死」 醫揭常混K他命、冰毒「一粒也能奪命」

黃明志案搜出「愛他死」 醫揭常混K他命、冰毒「一粒也能奪命」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紅謝侑芯猝死案,警方在案發現場搜獲9顆可疑藍色藥錠,初步研判為搖頭丸「愛他死」(Ecstasy)。對此,醫師指出,愛他死通常指的是MDMA(亞甲基雙氧甲基安非他命),有些製造者為了增加藥效或降低成本,會將MDMA混雜K他命、冰毒等5種成分,即便只服用一粒都可能猝死。

2025年11月05日 12: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