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早期不當使用止痛藥 恐增加流產風險

▲懷孕早期不當使用止痛藥,恐增加流產風險(圖/pixabay.com)

▲懷孕早期不當使用止痛藥,恐增加流產風險(圖/pixabay.com)

作者:婦產科 曾翌捷 醫師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腰酸背痛和頭痛是常見的症狀。適當使用止痛藥物雖然有助於緩解不適,但是隨著驗孕棒出現兩條線起,止痛藥物的使用恐怕要格外當心。

長期且大量使用止痛藥可能造成流產

根據旅居美國的華裔科學家李德坤博士( De-Kun Li,音譯)所率領的凱澤基金會研究機構( Kaiser Found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團隊在美國婦產科醫學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的研究指出:常用於退燒止痛的非類固醇抗發炎類藥物(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如果在懷孕初期長期且大量地使用會增加流產的風險。

這項研究共納入了 1097 位孕婦,依照使用止痛藥物的習慣分為 NSAIDs 類藥物組, 乙醯胺酚( Acetaminophen,俗稱普拿疼)組,以及未使用止痛藥物三組。在排除了孕婦年齡,過去流產史,飲用咖啡因,使用綜合維他命,以及抽菸等可能干擾統計結果的因素後,研究團隊發現:使用 NSAIDs 類藥物的孕婦,其懷孕早期流產風險要比使用普拿疼及未使用止痛藥的孕婦分別高出 45% 及 59% ;而在懷孕 20 周前流產的發生率,使用 NSAIDs 類藥物的孕婦為 24% ,也比使用普拿疼及未使用止痛藥的 16% 及 17% 要高出許多。

流產風險與止痛藥使用方式有關

另外,統計結果也發現:使用 NSAIDs 類止痛藥的流產風險在懷孕八周以前或是療程超過兩周後會大幅上升,說明了 NSAIDs 類藥物的傷害與使用時機的早晚以及使用療程的長短有關。近來許多研究都指出,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是胚胎著床過程中的重要因子。由於 NSAIDs 類藥物的機轉是透過抑制特定酵素的活性以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來達到減輕發炎反應所造成的紅腫熱痛。因此,長期且大量地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類藥物可能會因為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影響胚胎的著床。

使用藥物前請諮詢專業意見

目前,常用的 NSAIDs 類止痛藥包含了 Ibuprofen , Diclofenac , Mefenamic acid ,以及 Naproxen 等藥物,而國人愛用的日本止痛成藥 EVE 也含有 Ibuprofen 成份。因此,懷孕婦女如果因病情需要而使用止痛藥,請務必徵詢醫師的意見,避免擅自服用成藥。如果不慎服用止痛藥,也請先停藥並告知您的產檢醫師,無需過度驚惶。

同場加映:懷孕能不能做愛?

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為何白飯不夠力?「全穀根莖類」才是真正健康主食關鍵

為何白飯不夠力?「全穀根莖類」才是真正健康主食關鍵

衛福部在最新「每日飲食指南」中,已將沿用多年的「五穀類」修正為「全穀根莖類」,強調選擇未精製、保留完整營養的全穀食物,才能獲得更多健康好處。

2025年08月04日 14:22

遠離頭痛及腦血管阻塞!牢記「123頭痛Free」 醫曝最佳護腦良方

遠離頭痛及腦血管阻塞!牢記「123頭痛Free」 醫曝最佳護腦良方

「突然劇烈頭痛,或是長期持續頭痛,哪個比較危險?」、「頸動脈阻塞的話,表示全身其他血管也有六成以上也阻塞了?」腦部就如人體的總指揮官,腦神經、腦血管健康也和全身疾病息息相關。2日上午於花蓮慈院舉辦的「腦系列健康講座」,神經內科部陳俞名主任分享「頭痛要不要緊?」,以及神經內科部一般神經科趙俊明主任介紹「頸動脈粥狀硬化及中風」,讓民眾在生活中就能掌握腦部與全身健康。

2025年08月04日 13:30

減脂不要誤入歧途!醫籲選對方法最重要 解析優缺點與適用族群

減脂不要誤入歧途!醫籲選對方法最重要 解析優缺點與適用族群

隨著盛夏將近,減脂成為民眾熱烈關注的健康話題。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莊茵淇營養師指出,減肥方式琳瑯滿目,從低醣飲食、斷食、代餐、瘦瘦針到抽脂手術,選擇眾多卻也容易誤入歧途。「其實減脂的關鍵不在速度,而在是否『撐得久、吃得健康、過得快樂』。」

2025年08月04日 13:14

中國「屈公病」疫情延燒 疾管署:明公布是否升級旅遊警示

中國「屈公病」疫情延燒 疾管署:明公布是否升級旅遊警示

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愈來愈嚴重,近1周暴增近3千例,今年累計已近7千例,引發關注。對此,疾管署表示,預計明天(5日)例行記者會公布是否調高等級。

2025年08月04日 12:44

大陸廣東屈公病暴增 台大醫揭2關鍵:疫情恐更難控制

大陸廣東屈公病暴增 台大醫揭2關鍵:疫情恐更難控制

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疫情愈來愈嚴重,近1周暴增近3千例,今年累計已近7千例,對此,美國昨已發出二級旅遊警示 ;醫師指出,由於氣候暖化,全球屈公病個案在今年明顯攀升,不過對岸疫情可能還要考量近來的經濟衝擊,恐已影響衛政部門的行政效率,若導致防蚊工作無法有效推動,疫情會更難控制。

2025年08月04日 12:22

12歲童「肌張力不全」全身扭曲 台大深腦刺激讓他重新挺直

12歲童「肌張力不全」全身扭曲 台大深腦刺激讓他重新挺直

剛成為大學新鮮人的江同學,在12歲因「嚴重肌張力不全」發病,導致軀幹肢體扭曲「身體不聽使喚,像扭毛巾一樣」,嚴重到脊椎側彎站不直。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利用高精確度且高難度的「雙側蒼白球內側核深腦刺激植入手術」,讓江同學恢復行動自如。

2025年08月04日 11:41

大雨下不停「頭痛炸裂」?醫揭元凶:氣壓、濕度是關鍵

大雨下不停「頭痛炸裂」?醫揭元凶:氣壓、濕度是關鍵

近日受西南氣流影響,全台大雨下不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就在臉書發文透露,自己這週的偏頭痛發生機率比平常還高,並解釋近年有新的研究發現,氣壓偏低或是濕度上升的環境,確實會影響偏頭痛的發作。

2025年08月04日 11:21

吃素醫親曝「補過頭」風險 6種營養素過量恐手麻、便秘

吃素醫親曝「補過頭」風險 6種營養素過量恐手麻、便秘

不少素食者為補足營養,每天吃下多種保健品,但本身也茹素的西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邱筱宸在臉書為文提醒,常吃的6種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12、B6、葉酸、鐵、鋅與脂溶性維生素等,一旦補過頭,反可能導致手麻、便秘,甚至與癌症風險相關,補充方式應更加謹慎。

2025年08月04日 10:54

研究證實「每天多站起來26次」 3個月血壓明顯下降

研究證實「每天多站起來26次」 3個月血壓明顯下降

每天「站起來」可以讓血壓下降!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PO文表示,有研究指出,每天只要多站起來26 次,三個月內就能讓舒張壓、收縮壓下降,代表光是在生活裡多幾次「起身的意識」,就能讓血管的壓力真的緩下來。

2025年08月04日 10: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