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弟「脖子黑一片洗不掉」被笑髒!醫搖頭:快變糖尿病

小時候胖要注意!國中生肥胖出現「黑色頸紋」 嚴重恐演變成糖尿病

▲醫師用藥合併治療協助改善病患健康,黑色棘皮症狀也消失。(圖/健康醫療網)

圖、文/健康醫療網 吳儀文

14歲國中生小樂身材較胖,媽媽相當擔心他的健康狀況。但小樂並不在意,個性活潑有趣的他自封是「有活力的胖子」不需要看醫生。直到脖子後方出現洗不掉的「黑色斑紋」,朋友開始開他玩笑說他沒洗澡,小樂才漸漸在意體重問題。

「黑色棘皮症」與胰島素阻抗有關 產生黑色斑紋

為什麼小樂脖子後方會出現「黑色斑紋」呢?光田醫院減重門診鄔翔帆醫師指出,小樂後頸的黑色斑紋並不是洗澡洗不乾淨殘留的汙垢,事實上是黑色素沉澱引起的皮膚異常,當胰島素濃度偏高,胰島素作用於角質細胞促使細胞增生,因而造成局部皮膚粗黑的狀況,醫學上稱為「黑色棘皮症」。

「黑色棘皮症」是由胰島素阻抗所引起,如果胰島素阻抗持續偏高不加以控制,最終容易演變成糖尿病。而小樂經檢查後發現其血壓高達154/79mmHg、總膽固醇數值289mg/dL、低密度膽固醇240mg/dL,其中糖化血色素更是超標達6.5%。

鄔翔帆醫師表示,小樂的指數若是在成年人身上,幾乎已可判定為糖尿病,雖然相關指數顯示小樂的健康狀況不甚理想,但他還是青少年仍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改善。

黑色棘皮如何治療?體重控制該怎麼做?

由於原本小樂一直拒絕運動又愛吃速食、手搖飲等,因此在診療初期鄔翔帆醫師建議體重控制,先從運動搭配飲食菜單調整著手,但體重降幅緩慢、無明顯效果。所以經過醫師評估後,後續決定使用12歲以上孩童也適用的減重藥物合併治療。

一個半月後小樂瘦了6公斤,脖子後方的黑色棘皮症也明顯改善,持續配合4個月後,體型逐漸小了一號,再瘦了約15公斤,黑色棘皮症已消失,再次測量血糖和血壓都逐漸穩定,有了明顯的進步,後續仍然持續進行控制當中。

重視兒童、青少年肥胖 避免性早熟、三高等問題

鄔翔帆醫師強調,「小時候胖不是胖」這是一種迷思,根據國健署研究結果指出,有50%肥胖兒童長大後仍然是肥胖的,肥胖青少年甚至有三分之二會變成肥胖成人,研究數據都顯示小時候胖就是胖。

孩子若從小就有肥胖問題千萬不可以輕忽,鄔翔帆醫師提到,肥胖和「性早熟」很有關係,目前已知基因、肥胖和環境荷爾蒙對於性早熟的影響很大,性早熟的小朋友成年後,也較容易有三高和性腺的問題。

此外,肥胖與孩子的身高更是有關,鄔翔帆醫師呼籲,家長們真的不得不注意,若頑固性肥胖及青少年的體重管理單靠飲食和運動效果不彰時,可與醫師討論考慮藥物介入合併飲食監控,量身訂做個人專屬計畫,推動整體減肥、改善健康。

延伸閱讀:

早上忙到像打仗! 營養師設計3種兒童快樂早餐
8成肥胖學童吃飯配3C 親子無共餐過胖風險恐增加3.7倍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小弟弟送急診哭叫滿身汗 醫說2句話乖乖安靜了

小弟弟送急診哭叫滿身汗 醫說2句話乖乖安靜了

急診科醫師白永嘉分享,他和一名來急診的小朋友說,「弟弟我覺得你很勇敢,躺上去好嗎」,結果小朋友就乖乖躺上去,打麻藥和縫的過程中沒哭也沒動。

2025年08月26日 07:32

睡滿8小時也沒用!研究揭女性「這睡法」死亡率暴增至78%

睡滿8小時也沒用!研究揭女性「這睡法」死亡率暴增至78%

南韓最新一項長期研究指出,光是「睡滿時間」並不足以確保健康,若睡眠時間缺乏規律,即使每天睡7至8小時,仍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與過早死亡的風險。研究更發現,女性若在長時間睡眠的同時作息不規律,死亡風險甚至比一般人高出近八成。

2025年08月25日 19:00

今年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高雄「社區群聚」4人感染

今年爆首例本土登革熱 高雄「社區群聚」4人感染

疾管署今(25)日公布國內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為一起社區群聚疫情,共計4例確定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鼓山區,高雄市除了指標個案外,其他3例含同住2人、鄰居1人,均為衛生局主動擴採檢出。

2025年08月25日 17:43

最常見心律不整 醫示警「心房顫動」5症狀:危險性常被低估

最常見心律不整 醫示警「心房顫動」5症狀:危險性常被低估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0萬名心房顫動患者,其中65歲以上族群平均每20人就有1人罹病。一名80歲的李伯伯因居住在山上,每天必須爬上107階樓梯,常常走到一半就因心悸、胸悶而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甚至連搬個花盆、修理家裡的小東西,也可能突然發作,讓他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2025年08月25日 16:27

女友突染菜花!爆哭喊冤「都是公司廁所」 他退伍1個月崩潰了

女友突染菜花!爆哭喊冤「都是公司廁所」 他退伍1個月崩潰了

一名男網友昨(24)日在PTT發文,透露他今年3月退伍後,只隔1個月,女友突然被診斷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即為俗稱「菜花」的,讓他陷入天人交戰,崩潰直呼「該果斷放生嗎?但我真的很愛她。」

2025年08月25日 15:52

網購第一泡菜「冷藏用常溫送、標示不實」 遭重罰38萬

網購第一泡菜「冷藏用常溫送、標示不實」 遭重罰38萬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醃漬蔬菜製造業稽查專案結果,其中號稱「網購第一泡菜品牌」的知名產品「協發行泡菜」遭查獲「以常溫運送冷藏食品」、「3項產品被發現成分標示不實」,遭罰38萬元。

2025年08月25日 15:24

檢查照出「一串珍珠項鍊」是2、30顆肺結節!醫曝真相:安啦

檢查照出「一串珍珠項鍊」是2、30顆肺結節!醫曝真相:安啦

一名60歲患者日前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時,竟在肺部發現多達2、30顆結節,畫面猶如珍珠項鍊;不過,胸腔科名醫蘇一峰表示,這種情況不用太擔心,「這是常見肺結核和有些特殊病毒感染後,痊癒的疤痕。」

2025年08月25日 14:50

生物年齡倒轉11歲! 專家曝「長壽3習慣」每天必吃維生素D

生物年齡倒轉11歲! 專家曝「長壽3習慣」每天必吃維生素D

美國老化醫學教授、肥胖症專家洪克特(Kurt Hong)透過生物年齡檢測發現,現年52歲的他生物年齡僅有41歲,成功逆轉11年歲月痕跡。這名3寶爸沒有任何慢性疾病,身體狀況媲美年輕人,並將他的成功秘訣歸功於3大日常習慣。

2025年08月25日 14:05

餐具藏毒!譚敦慈:人人腦裡一支塑膠湯匙 增失智風險

餐具藏毒!譚敦慈:人人腦裡一支塑膠湯匙 增失智風險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筷」功不夠好,就靠竹筷來幫忙!雖然華人社會使用筷子是必備技能,但不少家庭還是習慣使用木筷或竹筷,認為摩擦力大、容易夾起食物,但卻忽略了這類餐具,受潮發霉後暗藏的致命風險。中國就曾有多起案例,家庭因長期使用發霉筷子,全家人相繼罹患肝癌,而元凶正是筷子上滋生的黃麴毒素。此外像是常常使用塑膠容器餐具,也可能導致塑膠微粒在腦部沉積,提升失智風險,不可不慎!「無毒教母」譚敦慈受訪時就指出,大家針對每天要接觸食物的器皿如筷子和餐具,都應該慎重選擇材質。

2025年08月25日 11:5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