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痛子宮內膜異位 中醫師來幫忙



▲超痛子宮內膜異位,中醫師來幫忙。(圖/林舜穀醫師提供)

作者:中醫科 林舜穀 醫師

「超極痛!痛到冒冷汗在床上打滾,一個月裡面有半個月都在經痛,月經來之前痛、結束後好一點但還是痛!」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許多婦女的夢饜,正常的子宮內膜只會在子宮腔內生長,但有些內膜脫離了子宮,在腹膜、大腸和卵巢上面四處生長,並隨著月經週期而反覆增厚及剝落出血,這些出血無法像正常的月經一樣流出體外,反而會累積在身體裡面引起發炎與沾黏,引發經期或行房時嚴重的疼痛,也會導致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西醫治療有荷爾蒙治療和外科手術,荷爾蒙治療可以暫時抑制生長並解除疼痛,但是會有荷爾蒙失調的副作用,例如腦下垂體阻斷劑 (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 GnRHa)會導致潮紅、發熱、多汗等更年期症狀;而男性激素 Danazol 則可能導致痤瘡,油性皮膚,多毛等男性化症狀。外科手術可以移除增生的組織,也能大幅增加受孕的機會,但相應的也要承受手術的風險,以及術後沾黏的可能。

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中醫可以幫上甚麼忙呢?下面我將介紹兩篇臨床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個研究是由中國醫藥大學蘇珊玉教授領導的團隊,於2014年發表在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雜誌的研究,總共收錄了22,488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在經過配對後,選取了8283對除了中醫使用與否外,其他條件均相似的病患。

研究團隊選擇接受手術治療為評估療效的差距,因為在台灣大多數患者還是希望先接受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只有真正痛到無法忍受、或是有懷孕壓力才會考慮接受手術治療,因此手術率可以作為衡量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成效的間接指標,治療效果越好則需要手術介入的必要性就越低,手術率也會下降。



經過長時間的追蹤顯示,接受中醫治療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風險較低,在校正年齡、職業、分娩狀態、痛經、缺鐵性貧血等變項後,其風險比仍為 0.47 (0.42 - 0.53)。對於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醫治療也顯著延遲手術施行的時間,平均手術時間由1.6年延長到2.2年。

雖然研究中沒有分析哪一種複方或單味藥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最有效果,但整體而言接受中醫治療可以降低需要手術的風險,顯示中醫治療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另一個研究是奧地利維也納的Katharina Rubi-Klein醫師,於2010年發表在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雜誌,探討針灸減緩子宮內膜異位症經痛的效果。總共招募了101位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所有人都經過內視鏡檢查確診,且經痛的視覺疼痛指數超過 5 分(跟最痛的滿分十分相比至少超過一半)。

患者隨機分派接受兩種不同的針灸,一組是中醫理論認為有效的穴道組合,另一組則刻意選取傳統上認為跟經痛無關的穴道作為對照。

兩組除了穴道不同外,操作的醫師、治療的時間與下針方式完全一樣,以避免患者知道自己是身在治療組或對照組。這樣的研究稱之為單盲測試,可以減少因為期待治療所產生的安慰劑效應,讓研究結果更貼近真實的結果。

此外,在經過五週共十次的治療後,治療組和對照組會互換,再接受一次不同的療程,也就是每一個人都會接受兩種治療,只是時間先後不同。這樣的研究方法稱之為交叉法(Crossover),由於每一個人都當過治療組與對照組,因此研究樣本數量可以放大兩倍,在分析結果時,自己跟自己比也可以避免許多變數影響。缺點則是每個患者治療時間都會變成兩倍,等於是用時間換取試驗人數。

在治療前後都會用視覺疼痛指數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評估經痛嚴重度,並測量因為疼痛喪失生活能力(Pain Disability Index),以及生活品質(Quality-of-Life Score Short Form 36)。



治療的穴位包含手、腳、腰、腹部的穴位,腳上的穴位以脾經的三陰交、陰陵泉、血海穴和腎經的陰谷穴,特別之處在於並沒有使用止經痛常用的地機、漏谷與太衝穴;手部穴位則取同屬大腸經的合谷穴和下廉穴,下廉穴雖然主要功效是疏泄陽明經熱造成的頭痛、唇乾、目痛,但同時又有通下焦的作用,算是比較少用的配穴;腹部的中極穴和歸來穴均未於恥骨上一寸,和薦椎上的次髎穴一樣是經痛常用穴位。

治療方式為每周兩次,持續五周後兩組互相交換,但作者並沒有寫明每次的治療時間多久,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研究結果顯示同樣接受針灸治療,治療組選取的穴道能有效改善經痛程度,且換用對照治療後仍然可以維持;相對的先對照治療的患者則沒有明顯改善,直到研究後半段接受了治療組的穴位針灸後,才有明顯的下降。



兩種針灸治療方式都能改善疼痛造成的生活能力喪失(Pain Disability Index),而且在研究治療結束後三個月仍然能維持,此外兩種治療也都能改善生活品質。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針灸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生活品質和因疼痛失能都會有幫助,但只有選取正確的穴位才能有夠好的止痛效果。


結論

針灸有效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的嚴重經痛,並能減少因為經痛導致無法工作與生活失能,長時間大規模研究則發現規律中醫治療能有效降低開刀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Su SY, Muo CH, Sung FC, Morisky DE. Reduction of surgery rate in endometriosis patients who take Chinese medicine: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Complement Ther Med. 2014 Aug;22(4):632-9. doi: 10.1016/j.ctim.2014.06.010. Epub 2014 Jul 7.2. Rubi-Klein K, Kucera-Sliutz E, Nissel H, Bijak M, Stockenhuber D, Fink M, Wolkenstein E. Is acupuncture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medicine effective as pain treatment for endometriosi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0 Nov;153(1):90-3.  

 
搜尋附近的診所:中醫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疫情蠢蠢欲動,兒科醫師陳木榮在臉書分享臨床觀察,最近得流感的孩子有變多趨勢,過去幾天媽媽帶著高燒的孩子來診所,說著班上有多少人是流感,這種情況下只要出手檢驗,幾乎百分之百都是流感。他也提供簡易的判斷方式,只要有發燒合併肌肉酸痛,就要小心流感。疾病管制署日前提醒,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開打,符合資格民眾屆時可及早完成接種,獲得保護力。

2025年09月13日 11:36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中秋節將至,相關食安謠言又再度浮現,例如「柚子配優酪乳會中毒」,毫無醫學依據卻因反覆轉傳讓人誤信;其實吃柚子要當心的是和藥物的交互作用,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有使用6種特定藥品應該避免吃柚子,否則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2025年09月13日 09:09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吸引眾多企業參與,其中馬偕紀念醫院今年以「馬偕領航,永續健康」為主軸,展示國際醫療與人道關懷、AI創新發展與智慧教學、社區韌性與健康促進三大面向,展現醫ESG理念與在地實踐醫療永續行動力。

2025年09月12日 19:33

桃市府跨局攜手企業、醫學會 提升學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

桃市府跨局攜手企業、醫學會 提升學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

桃園市政府今(12)日下午於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桃園超敢動-肉肉桃走中」記者會,副市長王明鉅宣布今年再度攜手台灣諾和諾德藥品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並全面升級「健康體位管理2.0」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治合作方案。此次有台灣肥胖醫學會加入,以專業醫療為基礎,透過衛教資訊、校園競賽及運動資源,共同推動兒童與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也籲請社會正視「肥胖是疾病」,並於黃金防治期及早介入,終結歧視與污名化。

2025年09月12日 19:12

國健署核准加熱菸10月上市 民團批「違法放行加味菸」涉圖利

國健署核准加熱菸10月上市 民團批「違法放行加味菸」涉圖利

加熱菸上市成定局!國健署今(12)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有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載具)於10月11日生效。董氏基金會怒批,國健署通過「加味」加熱菸,公然違背《菸害防制法》第10條立法目的,質疑此舉圖利菸商,且加味加熱菸極易吸引年輕人使用,恐造成不可恢復性的傷害,疾呼監察院應該主動介入調查。

2025年09月12日 18:50

藥局「神效鼻噴劑」別亂用 台中廚師狂噴下場慘…醫揭恐怖循環

藥局「神效鼻噴劑」別亂用 台中廚師狂噴下場慘…醫揭恐怖循環

台中一名35歲莊姓廚師,長年受鼻塞、打噴嚏與流鼻水所苦,尤其在高溫廚房工作時症狀更為加劇,不僅影響睡眠,長期張口呼吸也造成喉嚨不適。他自行至藥局購買血管收縮型鼻噴劑使用,卻出現愈噴愈塞的情況,最後就醫確診為鼻中膈彎曲合併肥厚性鼻炎及藥物性鼻炎,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後鼻塞症狀大幅改善,終於恢復順暢呼吸。

2025年09月12日 18:49

加熱菸最快10/11上市!國健署核定「8品項、3載具」合法販售

加熱菸最快10/11上市!國健署核定「8品項、3載具」合法販售

國健署日前通過2家加熱菸業者審查,今(12)日進一步宣布其中1家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有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載具)於10月11日生效,也就是說,只要業者時程上可配合,最快10月11日起加熱菸就可以在市面上販售。國健署也強調,上市後中央與地方政府將合作執行稽查專案,加強加熱菸的監管。

2025年09月12日 16:5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