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讓你月經失調嗎?

▲度假讓你月經失調嗎(圖/照護線上)

▲度假讓你月經失調嗎(圖/照護線上)

作者:婦產科曾翌捷 醫師

經過一個精彩的連假,蕙靜(化名)精力充沛地回到了工作崗位準備再創佳績。可是每個月定期報到的好朋友卻遲遲沒來。憂心忡忡的她深怕自己是不是意外懷孕還是身體出了問題,趕緊來到婦產科檢查。

怎樣算是正常月經?

女性的生理周期受許多荷爾蒙共同調控,平均約為28天一次,但是月經周期一般在21到35天之間都算是正常範圍。只要周期大致規律,經血量正常,無其他伴隨之不適,都屬於正常月經的表現。如同一般大眾所知,生活的壓力會造成荷爾蒙的失調導致月經不順,可是。經歷了假期的休養生息,月經周期怎麼反而步調大亂呢?

與平日不同的生活習慣,可能影響荷爾蒙的調控

休息度假,雖然可以讓身心從日常的緊張生活中獲得喘息。但是假期中與平日不同的生活習慣,其實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荷爾蒙調控,而導致經期大亂,例如:

飲食習慣

不管是尋幽訪勝的小資旅行,或是充滿異國情調的跨國壯遊,享受美食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但是,不熟悉的食材,調味,甚至於搭配酒精飲品的習慣都會對體內的荷爾蒙掀起不小的漣漪。另外,放縱飲食的卡路里饗宴及不同以往的用餐時間也會增加飲食習慣對身體的衝擊。

運動習慣

規律運動已經是經營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妳是習慣早起慢跑,或是傍晚在健身房裡汗如雨下,旅行途中,受限於環境與行程的搭配,可能都無法如妳所願的暢快揮汗。此外,有些女孩平日雖然沒有運動習慣,但是自由行中的瘋狂血拼或是走訪名勝景點的健行之旅都是平日不常經歷的運動份量。因此,體內的荷爾蒙會因為不同的運動量而方寸大亂。

生理時鐘

跨國旅行的時區轉換是許多空服員月經失調的主因。體內所習慣的日照時間到了另一個時區常常得被迫調整。妳可能到了平常該上床的時間,卻得在風光明媚的早晨享受早餐。這使得體內的荷爾蒙們顯得不知所措。又或者平日不常熬夜的妳,為了體驗異地的精彩夜生活徹夜不眠。讓習慣早起的妳,反而睡到了日上三竿還呵欠連連。這些生理時鐘的干擾也很容易造成假期結束後的經期大亂。

用藥習慣

為了個人健康或是避孕需求,規則服用藥物或避孕藥是妳長久的習慣。然而,假期中的行程常常讓人服藥的順從性降低。要嘛忘記吃藥,不然就是沒有按時吃藥,這些異動都可能會讓體內的藥物濃度幅震盪而影響生理期,甚至可能因為一時激情而意外懷孕。因此,有常用藥物需求的妳,應該在整理保養品前先把藥物備妥。

壓力

有沒有搞錯?出來玩還有壓力?沒錯!當妳到了度假目的地,前所未見的景致,鴨子聽雷的語言,以及陌生的群眾,雖然帶給妳不同以往的體驗,但是無形中也讓妳身心戒備以因應突發狀況。若是旅程中還包含了複雜的轉機,待辦的公事,或是未定的住宿,更讓一切雪上加霜。

如何規劃一個無後顧之憂的假期?

所以,面對即將到來的假期,該如何規劃才能減少生理期的影響呢?

飲食節制,適度運動,充足睡眠

固定的用餐時間及合宜的飲食份量是旅行中重要的一環。適度飲酒避免酩酊大醉也能避免掃興的宿醉。另外,若是下榻旅館備有健身房,平日有運動習慣的妳不妨進去動動,讓淋漓的汗水洗去飲食的放縱。最後,規律的睡眠習慣並非一蹴可及。假期中所累積的睡眠債,會在日後連本帶利的反映在妳的失眠及月經周期。因此,避免過度的咖啡因攝取及搭配避光眼罩的使用將有助於妳假期中的作息調整。

寬鬆的行程安排

雖然只是走馬看花,但是舟車勞頓對體力的消耗也不容小覷。在旅程途中,不妨選擇一間小咖啡座輕鬆坐下,體驗一下當地氣氛,讓身心適度放鬆。別讓緊湊的行程無形中增加了身體的壓力。

備妥常用藥物

將常用藥品隨著外包裝及醫師指示隨身攜帶,並且按時服用。搭配服藥時建議和水吞服,不可用咖啡,茶飲,軟性飲料,甚至酒精飲品搭配以免影響藥效。

必備生理用品

雖然好朋友訪問的時間未必與假期衝突,但是旅程中仍可能提前到來。為了避免一身狼狽,習慣使用的生理用品也應該一併備齊以免掃興。如果擔心生理期會打亂假期規畫,不妨提前與妳的婦產科醫師諮詢如何避開經期。

完整且全程避孕

期待已久的小旅行是創造浪漫回憶的最佳方案。旅程中一同感受的喜怒哀樂也會讓小倆口的感情迅速升溫。但是激情之餘,安全的避孕措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許多人採用的安全期避孕法,在假期中使用將會變得更不安全。所以建議完整且全程避孕。

做好準備,月經不失調!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透過環境的轉換,一方面能讓身心更快地從平日緊張的生活中釋放,假期中不同以往的感官體驗也能活化身心,讓疲憊的妳重新充電。做好準備,讓我們度假去!

同場加映:月經不規則,排卵異常,哪裡出問題?

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美不再建議兒童孕婦打新冠疫苗 疾管署:6月討論是否跟進

美不再建議兒童孕婦打新冠疫苗 疾管署:6月討論是否跟進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27日宣布,美國疾病管制及預防中心將不再推薦健康兒童和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台灣目前新冠疫苗為出生滿6個月以上全民接種,是否會跟進美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6月中旬會召開ACIP專家會議討論秋冬新冠疫苗公費接種對象,屆時會再評估。

2025年05月28日 11:02

鈣片跟「鐵劑魚油一起吃」恐白費!醫曝4補鈣關鍵:單次500mg最好

鈣片跟「鐵劑魚油一起吃」恐白費!醫曝4補鈣關鍵:單次500mg最好

不少國人喜歡額外服用鈣片補充鈣質,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補鈣並非越多越好,時間與方式都需謹慎掌握。她指出,國人普遍鈣質攝取不足,因此除了喝牛奶外,直接服用鈣片也是常見選擇。然而,若服用方式不正確,可能導致吸收效率降低,甚至造成浪費。

2025年05月28日 10:17

新冠再爆發「急診壅塞」恐重演!衛福部:已動員醫療體系準備

新冠再爆發「急診壅塞」恐重演!衛福部:已動員醫療體系準備

新冠疫情快速升高「超乎預期」,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達到疫情高峰,屆時最高點單周就診恐達20萬人次,直逼前年剛解封時的疫情高峰,然而國內今年初才因為流感疫情釀急診嚴重壅塞,是否會重演當時慘況?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8)日受訪坦言「要注意」衛福部已動員所有醫療體系做好準備,這次會把過去新冠疫情建立的防疫體系、分級分流做好。

2025年05月28日 09:50

新冠飆高! 醫建議做3事:戴口罩仍是MVP

新冠飆高! 醫建議做3事:戴口罩仍是MVP

新冠疫情連續7周上升,上周就診突破4.1萬人次。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天提出三大防護建議,像是到醫院、搭大眾運輸戴口罩,並勤洗手,口罩仍是防疫MVP,「謝謝你戴口罩,減輕我們醫療人員的壓力。」

2025年05月28日 08:09

不是新冠! 她發燒「驗5種快篩」結果出爐

不是新冠! 她發燒「驗5種快篩」結果出爐

新冠疫情連續7周上升,上周就診突破4.1萬人次。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分享,一名4歲女孩有發燒、呼吸道症狀,驗了5種快篩,確認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他提醒爸媽,最近許多病毒在流行,流感和新冠不是唯二的病菌唷。

2025年05月28日 07:13

新冠連7周上升 醫「傳染力大增」示警3族群

新冠連7周上升 醫「傳染力大增」示警3族群

新冠疫情連續7周上升,上周就診突破4.1萬人次。對此,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提醒,主要流行株病毒NB.1.8.1傳染力大幅提升,傳播速度比早期病毒株快上2到3倍;目前重症與死亡風險雖較過去降低,但對嬰幼兒、免疫力較弱或具慢性疾病史的族群,仍不可掉以輕心。

2025年05月28日 06:06

近年女生罹癌率激增!醫揭背後「7大因素」

近年女生罹癌率激增!醫揭背後「7大因素」

近十年來,全球50歲以下女性的癌症確診人數明顯攀升,甚至超越同齡男性。醫師黃軒27日指出,美國最新人口健康數據顯示,50歲以下女性的整體癌症發病率是男性的1.82倍,顯著高於2002年的1.51倍,兩性間的差距正持續擴大。黃軒進一步歸納出導致女性癌症風險升高的七大潛在因素,呼籲社會不容忽視。

2025年05月28日 00:12

快訊/涉性騷遭台大懲處 C教授請辭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快訊/涉性騷遭台大懲處 C教授請辭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

前台大婦產部不孕症權威醫師C教授陳思原遭爆性騷擾住院醫師,院方調查判定性騷擾成立且情節嚴重,後續也遭台大懲處,但他卻仍持續擔任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引發各界爭議。陳思原今(27)日晚間在個人臉書發文宣布,「對於近日事件造成社會紛擾,本人深感歉意,即日起辭去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的職務。」婦產科醫學會深夜受訪證實,陳思原已口頭請辭。

2025年05月27日 20:54

林業博士「以身飼蚊」拍片!錄下蚊子吸血完整過程 科普影片爆紅

林業博士「以身飼蚊」拍片!錄下蚊子吸血完整過程 科普影片爆紅

大陸南京林業大學博士余文博時常拍攝科學科普影片,近日他「以身飼蚊」拍下了蚊子吸血的全過程,同時向大眾說明相關知識,包括蚊子如何吸食人類的血液、如何有效驅蚊等,讓影片瞬間爆紅。不少網友笑稱,博主是用生命在做科普。

2025年05月27日 18:4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