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C型肝炎 減少肝癌、肝硬化!

影音/邱宏智、白映俞 醫師

白映俞醫師:大家好,今天來到我們現場的是肝膽腸胃內科的邱宏智醫師,我們要來請教一些C型肝炎的問題。到底大家是怎麼被傳染到C型肝炎的?

邱宏智醫師:一般來講,C型肝炎傳染途徑還是「血液」,最常見的途徑我們認為是不乾淨的針頭,像共用針筒,或消毒不乾淨的醫療器具。性行為或母體垂直感染,懷孕的時候會不會傳染?基本上來講這兩個還是有機會傳染,但傳染的機會相對來講不像B型肝炎這麼高。但C型肝炎和B型肝炎不一樣的是B型肝炎有疫苗,C型肝炎沒有疫苗,所以很重要的就是盡量要去避免這些不乾淨的針頭共同使用,還有就是說,我們生活上會遇到的血液傳染像是刮鬍子,這些可能會有血液的,當然要盡量避免共用,以免被傳染。

白映俞醫師:感染C型肝炎之後,會有什麼症狀嗎?一般人好像都覺得沒事對不對?

邱宏智醫師:這些慢性肝病常常都是這樣,C型肝炎除了急性感染時,少數人會有症狀,大部分得到C型肝炎的人,被感染到慢性肝炎其實是沒有症狀的。C型肝炎這些慢性肝炎可怕的地方就在這裡,你有慢性肝炎,但你沒有症狀,等有症狀的時候,可能來不及了。

白映俞醫師:大家是怎麼知道自己有C型肝炎的?

邱宏智醫師:基本上來講,C型肝炎的檢查和診斷還是要靠「抽血」,一般的抽血檢查肝指數GOT、GPT是不夠的。我們還是要去做C型肝炎血清的檢查,C型肝炎很特殊的是我們檢查的是C型肝炎的抗體。大家可能會想,抗體就是「我有抵抗力」,但我都跟病人講說,C型肝炎的抗體是「沒路用」的抗體,它對你根本沒有任何保護效果,它只能告訴你「你得過C型肝炎了」。什麼叫做「得過了」?就是說有15%到20%得到C型肝炎的人運氣很好,我們身體免疫力把它清除掉了,通常會發生在感染的前三個月。可是有80%的人,得到之後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這樣的人得到慢性C型肝炎之後,常會沿著肝炎、肝硬化肝癌,我們叫肝炎三部曲。根據統計,20%的人20年後會變成肝硬化,這個比例其實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一旦知道你有C型肝炎抗體,我們要確定病人是不是慢性感染,下一步要做的就是C型肝炎的病毒量檢測,一定要測量病毒量。

白映俞醫師:聽起來有點麻煩,病人自己可能沒有症狀,不小心才會被檢查到自己有C型肝炎,很多人是不是就會覺得說,我也沒事啊!我需要治療嗎?

邱宏智醫師:現在的觀念,只要有C型肝炎且有病毒,不管你肝指數是否正常,統統建議應該要做治療。因為現在的研究告訴你,就算你肝指數正常,也不代表你肝臟裡面完全沒有發炎或完全沒有纖維化。肝指數的正常,病毒量的高低,不能代表疾病嚴重程度。更何況,C型肝炎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概念是,C型肝炎是一個可以根治的疾病,把它治療完,就沒有了。所以基本上來講,所有人都應該要做治療。

白映俞醫師:治療C型肝炎的選項究竟有哪些呢?

邱宏智醫師:這幾年因為一些新的口服抗病毒藥,全口服抗病毒藥,就只要吃藥,有些一天只要一顆、或兩顆、三顆,治療的成功率可以高達95%,大部分的人三個月的療程就結束了。我們會認為,這樣的突飛猛進之後,有一天我們應該可以把C型肝炎撲滅。

邱宏智醫師:另外一件事情要跟大家提醒的,你確定你有病毒量後,還要知道你是哪一個基因型的。你要知道是第一型到第六型中的哪一型,第一型還有分1A和1B,這個都會影響我們治療的選項。

白映俞醫師:今天就謝謝邱宏智醫師替我們講解C型肝炎,我們下次再見!

同場加映:發生率、死亡率都很高的肝癌(懶人包)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

超過66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北榮婦產科、急診、外科都招滿!院長談留人才:要做不同工不同酬

北榮婦產科、急診、外科都招滿!院長談留人才:要做不同工不同酬

國內接連發生急診醫師出走,神經科醫師招募困難等情況,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14)日表示,急重難症是國家級醫學中心應該去努力的方向,「不同工不同酬一定要做」。他也提到好消息,今年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科、外科、急診住院醫師全部滿招,甚至還有人在排隊。陳威明說,醫院必須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給予好的環境、合理的薪資,要把年輕人的熱情喚回。

2025年06月14日 20:04

器捐10年逾萬人重獲新生 仍有萬人在等待救命「最多人排腎臟」

器捐10年逾萬人重獲新生 仍有萬人在等待救命「最多人排腎臟」

衛福部自2015年起將6月19日訂為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入十週年,統計全台器官(含組織)移植受贈人數已突破萬人(10,171人),上萬受贈者與其家庭因此重獲新生。不過截至2025年5月底,仍有超過1.1萬名病患在等待器官移植,等候人數前三名的器官類別分別為腎臟(約78.5%)、眼角膜(約8.8%)及肝臟(約7.9%)。

2025年06月14日 18:46

乳癌篩檢新選擇! 聖馬爾定醫院導入AI智慧判讀系統

乳癌篩檢新選擇! 聖馬爾定醫院導入AI智慧判讀系統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根據統計,若能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凸顯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近期全面升級乳房X光攝影設備,導入最新3D數位乳房攝影技術與AI人工智慧輔助判讀系統,提升乳癌篩檢的精準度與舒適度,守護婦女朋友健康。

2025年06月14日 18:02

沙拉油的「沙拉」是什麼? 87%人不知意思 廚師揭驚人真相

沙拉油的「沙拉」是什麼? 87%人不知意思 廚師揭驚人真相

日本專業廚師Papuchan特地說明,原來沙拉油一詞最早由食品公司「日清」創造,代表這款油品質好、達到生食等級,可以用來拌生菜沙拉。

2025年06月14日 17:50

北榮恐遭健保「輕微斷頭」 院長曝首季觀察:未發生急診人球

北榮恐遭健保「輕微斷頭」 院長曝首季觀察:未發生急診人球

健保今年全面實施個別醫院總額新制,醫療服務申報超出一定量會遭「斷頭」不予給付,台北區於本月底將進行首次結算。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14)日表示,院內政策完全沒有因為新制改變「馬照跑、舞照跳」,首季實施狀況到目前尚屬穩定,可能會被扣一點,「輕微的斷頭,我覺得還可以,營運沒有問題」。他也透露好消息,觀察急診未因新制出現醫療人球,這都仰賴雙北十大醫學中心非常自律。

2025年06月14日 16:47

百歲翁主動脈剝離險!北醫附醫創「最年長」手術救回

百歲翁主動脈剝離險!北醫附醫創「最年長」手術救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期完成一項高難度的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成功為一位年屆百歲的病人進行手術治療。醫療團隊歷經8小時的奮戰,順利完成手術,病人不僅在極高風險下倖存,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甚至能以輪椅推著家人一同行走進行復健,創下全台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最年長成功案例。

2025年06月14日 15:00

免費大腸癌篩檢擴大「已87萬人受檢」 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免費大腸癌篩檢擴大「已87萬人受檢」 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衛福部今年起下修免費大腸癌篩檢年齡,擴大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以每2年接受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國健署統計,今年截至5月底已經有近87萬人次接受大腸癌篩檢,整體篩檢量也較去年同期提升43.57%。國健署也提醒,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能在第0期、第1期發現,5年存活率超過9成,但到了第4期,5年存活率僅剩不到2成。

2025年06月14日 10:28

2大習慣恐釀「兒童高血壓」 早期無症狀、長期傷心腦腎

2大習慣恐釀「兒童高血壓」 早期無症狀、長期傷心腦腎

高血壓往往讓人覺得應該是中壯年族群的健康問題,但其實也可能出現在孩子身上。醫師指出,現代許多孩子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幅減少,加上高熱量、重口味的飲食習慣,使得高血壓不再是大人的專利問題。雖然多數兒童高血壓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傷害心臟、腦部與腎臟,影響健康。

2025年06月14日 09:50

被打、被罵、被跟蹤 「耕莘趙麗穎」曝護師辛酸仍不棄崗位

被打、被罵、被跟蹤 「耕莘趙麗穎」曝護師辛酸仍不棄崗位

醫院護理工作高壓,更煎熬的是,護理師常被要求保持「愛與專業」,自己卻隨時可能面對醫療暴力,例如新店耕莘醫院一般病房護理師許雅萍,便曾遭患者肢體、言語攻擊,這些經驗讓她不只一次想走,但最終選擇留下,是因為她相信自己還能對病人發揮影響力,並得到正面回饋,能量或許不大,她卻仍願堅持。

2025年06月14日 09:2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