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經常胃食道逆流 請你這樣做

作者:白映俞 醫師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寫為GERD)讓人「火燒心」,原來胃與食道之間,有叫做「賁門」的環形肌肉構造,食物通過食道進入胃時,賁(ㄅㄣ)門會打開讓食物通過。結束進食賁門關起來,避免胃裡面的食物逆流向上。

若賁門作用不良、無力、開關不適當,讓胃酸與食物逆流向上到食道喉嚨,則會刺激食道,帶來痛與燒灼感,甚至增加食道癌的機率。

萬一胃食道逆流突然發作時,可以先嚼無糖口香糖,促進口水分泌,中和胃酸,或喝少量低脂牛奶緩解不適。但重要的是要調整生活型態,尤其要注意「吃」!怎麼吃,吃什麼,何時吃都很重要。

平時不要吃大餐,別狼吞虎嚥,常這樣做會打壞賁門的調節。減少高脂、油炸、甜食、柑橘類水果、氣泡飲料、香檳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飲品。剛吃飽別躺下來,最好進食兩個小時後再躺下,並把床頭弄高一點。

抽菸會加重胃食道逆流的病情,患者請記得戒菸。胃食道逆流患者還可以讓衣著寬鬆一點,不要穿馬甲、束褲、束腰等緊身衣物壓迫胃部。改變生活型態後,若一星期感覺胃酸逆流的次數超過兩次,或有吞嚥困難、疼痛,持續噁心的症狀,要找醫師診治檢查並用藥物治療,別自行購買成藥!

同場加映:十個有關胃鏡的小秘密

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家庭醫學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爲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2025年05月07日 10:03

連假胖的「一半體重會被保留」 醫揭研究:長期下來減重更難

連假胖的「一半體重會被保留」 醫揭研究:長期下來減重更難

連假胖是真的!端午節連假將至,不少人準備應景享用粽子,醫師指出,每逢節慶後,診所都會湧現一波「節後減重潮」,然而根據國際研究顯示,節日期間增加的體重,平均只有一半能成功減去。也就是說,每次連假亂吃,身體都會默默多存一些脂肪,日積月累讓減重變得越來越難。

2025年05月24日 11:06

確診驚人!只有微燒「醫見特別1症況」 女病患快篩超深2條線

確診驚人!只有微燒「醫見特別1症況」 女病患快篩超深2條線

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指出,光是一個白天門診就有10幾位確診病例,令他直呼「非常驚人!」新冠常見症狀以「發燒、倦怠、肌肉酸痛」表現為主,李典憲還遇到一位特別案例,只有輕微發燒,但有嚴重腹瀉,因此提醒大家持續發燒合併「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是確診了。

2025年05月24日 10:01

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10萬」 醫示警:4病毒同時流行

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10萬」 醫示警:4病毒同時流行

最近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升溫,上周(11至17日)新冠門急診就診逾1.9人次,較前一周上升88.2%,疾管署預估6月中下旬達高峰,單周就診人次上看10萬人。對此,小兒感染科醫師李尚謙指出,近期新冠疫情再度上升的原因,包括病毒變異更強、群體免疫力下降、疫苗涵蓋不足與社會行為改變等,加上目前同時有流感、副流感、hMPV等病毒流行,共病感染與交叉感染機率升高,也會使COVID-19更易傳播與被檢出。

2025年05月24日 09:38

新冠急竄升「3症狀最明顯」 台大醫曝觀察:喉嚨痛到像砂紙磨

新冠急竄升「3症狀最明顯」 台大醫曝觀察:喉嚨痛到像砂紙磨

這波新冠疫情又急又猛,感染科權威、台大醫師黃立民直言是去年至今「比較厲害的一波」,而這次比較明顯症狀分別是喉嚨痛、肚子痛、頭痛,可能是病毒變異株特性,臨床觀察發現個案咽喉發炎狀況明顯,所以容易喉嚨痛,嚴重程度甚至會到像「被砂紙磨過」,也提醒若有類似症狀懷疑新冠應該盡快確診,有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物,避免演變為重症。

2025年05月24日 08:30

輔大醫療科技拚外交!致贈整合式智慧磅秤讓帛琉總統狂讚

輔大醫療科技拚外交!致贈整合式智慧磅秤讓帛琉總統狂讚

輔仁大學與輔大醫院攜手推動健康外交,由輔大校長藍易振代表致贈二台輔醫技轉研發的「輔大醫院棒磅秤」給友邦帛琉共和國,作為深化雙邊醫療合作的象徵。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S. Whipps, Jr.)親自率團出席儀式,並表示對台灣醫療實力與民間交流的高度肯定。

2025年05月23日 20:26

新北新增2例麻疹!4天足跡曝 曾逛新莊好市多、搭中和新蘆線

新北新增2例麻疹!4天足跡曝 曾逛新莊好市多、搭中和新蘆線

新北市今(23)日公布新增2例麻疹個案,分別是一起境外移入,為中和區男性曾赴越南旅遊,另一起則是本土病例,是泰山區3歲女童。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這兩名個案可傳染期間總計有4天活動足跡,男性曾搭客運、公車還有捷運中和新蘆線,女童則有逛新莊好市多、桃園花市,提醒同時間出入該場域民眾自主健康管理。

2025年05月23日 17:29

羅一鈞認這波新冠「又急又猛」 上修疫情高峰恐10萬人就醫

羅一鈞認這波新冠「又急又猛」 上修疫情高峰恐10萬人就醫

國內新冠就醫人數激增!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3)日證實,這一波疫情的上升速確實「又急又猛」,過去幾天就醫人數已經超過上周的1.9萬人次,預期本周增幅恐會翻倍成長;疾管署預估疫情高峰落在6月中下旬,原本預期單周最高就診6.5萬人次,按照目前增加速度,恐怕會上修就診人次「單周上看10萬人」。

2025年05月23日 16:46

快訊/好消息!三峽車禍又一女學生出院 2學生順利轉普通病房

快訊/好消息!三峽車禍又一女學生出院 2學生順利轉普通病房

三峽重大車禍釀3死12傷,目前還有多人住院。亞東醫院今(23)日說明有好消息,一名15歲女學生今天出院;土城醫院表示,收治2名國中生今日已轉普通病房。至於外界最關心肇事駕駛78歲余男,今日一度傳出安排接受第3次手術,亞東醫院否認安排手術規劃,目前傷者持續在加護病房救治,意識狀態仍待觀察。

2025年05月23日 15:45

小S女兒17歲Lily靠「耳穴貼」養生排毒 每天按30下失眠、便秘都有解!

小S女兒17歲Lily靠「耳穴貼」養生排毒 每天按30下失眠、便秘都有解!

小S(徐熙娣)17歲的二女兒Lily(許韶恩)不只外貌亮眼,對健康養生也相當有研究。她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日常,近日更公開自身的養生秘訣,包括每天吃早餐、服用中藥調理體質,以及使用「耳穴貼」進行排毒與紓壓,引發網友熱烈關注。

2025年05月23日 14:5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