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張力是什麼?

▲肌肉張力是什麼?(圖/侯鐘堡醫師)

▲肌肉張力是什麼?(圖/侯鐘堡醫師)

作者:侯鐘堡醫師、吳孟潔職能治療師

你會不會覺得運動是一件特別費力的事?很容易彎腰駝背、站著的時候會想找牆壁或東西靠著。你有想過是為什麼嗎?這些特徵其實很有可能和較低的肌肉張力(Muscle Tone)有關。

肌肉張力是什麼呢?

人的身體能夠動作或是維持姿勢,是因為肌肉、骨骼、關節的共同運作,肌肉負責拉動骨頭,骨頭則帶著身體組織們一起移動。你可以想像人體的骨頭就像是一根一根的小木棒,而肌肉是綁在上面的橡皮筋。

▲肌肉張力是什麼?(圖/侯鐘堡醫師)

這個橡皮筋在用力的時候會收縮,但是完全放鬆的時候也會有基本的彈性與拉力。肌肉放鬆時本身的彈性就是肌肉張力了 (Muscle Tone)。

如果你的肌肉張力很正常,那你應該可以在放鬆的狀態下,輕易做到拿起眼前的咖啡杯,以適當的力量把咖啡杯靠近嘴巴,喝一口,過程中力道適中、速度剛好,沒有讓咖啡撒濺出來。別小看這個動作,其實人體需要很多精細的控制才能夠完美達成。

但是如果是肌肉張力較低的人,因為需要更大的能量讓肌肉開始動作,很有可能會不小心使用過大的力量,使咖啡晃動甚至撒出來。

而肌肉張力太高的人,則常常全身肌肉緊繃,柔軟度較差,感覺硬梆梆的。礙於篇幅,高肌肉張力的部分我們下次談。

▲肌肉張力是什麼?(圖/侯鐘堡醫師)

肌肉張力對動作與姿勢造成的影響

低肌肉張力的人會:

1. 柔軟度較好,因為肌肉可以被拉得比較長。可能比較擅長體操、瑜珈等運動,但是關節穩定度可能較差較容易受傷,要注意。

2. 做事情特別費力,因為需要更大的能量去做一個動作。

3. 力氣較小、耐力較低。雖說肌肉張力和力氣是兩回事,但是這兩者常常一起出現。

4. 很難站正,容易彎腰駝背。

5. 雙腿肌肉較鬆軟,所以站著的時候喜歡卡住膝蓋,膝蓋容易過度伸直。

6. 容易疲勞、耐力較低。

7. 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

當你身邊有人看起來總是軟趴趴、懶洋洋、一天到晚喊累,他有可能只是天生肌肉張力較低。

為什麼肌肉張力會變低呢?

造成肌肉張力較低的原因通常有兩種:第一種是天生的,沒有任何神經學的症狀,生下來本是如此。另一種是因為中樞神經疾病造成的,例如腦性麻痺、肌失養症。

如果你是天生肌肉張力較低的,在嬰兒時期會有以下特徵:

1. 抱起來比其他的嬰兒感覺更柔軟,像是軟趴趴的棉花糖。

2. 比較慢學習抬頭這項動作。

3. 躺著的時候雙手雙腳較常伸直打開,比較少玩手手。

你在幼兒時期可能會:

1. W 坐姿 (一般人在這個姿勢下比較不舒服)

2. 肌肉摸起來較軟,但不是脂肪的那種軟,是真的肌肉軟。

3. 學習獨立坐、爬、走路等動作的速度比較慢。因為會消耗更多能量。

4. 常見以膝蓋過度伸直,用骨頭來卡住的方式站著,因為比較不費力。

5. 走路、跑步時,肢體看起來像是甩來甩去的。

6. 嘴巴常張開、流口水,不喜歡吃較硬的東西,因為很累。

▲肌肉張力是什麼?(圖/侯鐘堡醫師)

國小時期時可能會:

1. 可能不擅長體育。

2. 動作比較不靈活,比較容易累。

3. 可能有扁平足。

4. 寫字容易手酸,喜歡撐著頭、趴著寫作業。

5. 常彎腰駝背、站三七步,比較省力,因此常被罵坐沒坐像、站沒站像。

所以你可以怎麼做呢?

如果是嬰幼兒還小的時候有這些徵兆,可以先去醫院找小兒專長的醫生、門診做檢查,假如診斷後確定是低肌肉張力的問題,通常在醫院或一些復健科診所都可以找到專門的醫生與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

由於肌肉張力是天生的,無法完全改變,但是可以透過一些治療來暫時提升張力,並且在適當張力的肌肉狀況下,以特定方式促進動作發展、增加肌力與耐力。這其實相當重要,因為有更好的身體動作能力,也會讓心理社會發展更好!

那如果你已經長大了,像大樹一樣大了的話呢?其實透過培養運動習慣、重量訓練都可以改善一些肌肉張力過低造成的問題。需要的時候可以找專業的醫療人員開立運動處方,或是教你如何正確使用肌肉。雖然運動過程會比其他人稍微辛苦一點點,但是不只可以讓你更健康,還能讓你的體態看起來更有精神!

同場加映:肩膀好痛! 肩夾擠症候群與五十肩

搜尋附近的診所:復健科

超過67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快訊/又有4萬顆芬普尼蛋流入台中!畜牧場遭管制仍非法販售

快訊/又有4萬顆芬普尼蛋流入台中!畜牧場遭管制仍非法販售

國內爆發「芬普尼」毒雞蛋事件,管制中竟還有毒蛋流入市面!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5)日公布,文雅畜牧場5日起雞蛋就已經移動管制,卻在9日非法販售200箱共4萬顆雞蛋至台中市「龍忠蛋行」,經台中市食安處現場抽驗,確認仍檢出芬普尼代謝物 0.05 ppm超出標準,目前已經將未售出雞蛋退回牧場,台中市正追蹤售出流向,食藥署另已同步函送彰化地檢署偵辦。

2025年11月15日 14:33

他車禍右肩痛半年還「劇烈偏頭痛」 新生異常微細血管惹禍

他車禍右肩痛半年還「劇烈偏頭痛」 新生異常微細血管惹禍

一名46歲男性,半年前騎機車發生車禍,連人帶車摔倒右肩著地受傷,雖有吃藥、復健,但晚上睡覺翻身壓到仍會痛醒,還因為肩頸痠痛造成劇烈偏頭痛,再度就醫才確認,疼痛是來自於關節處新生的異常微細血管,進而導致長期不適,後續透過血管攝影精準找出異常微血管並進行栓塞,才大幅紓解。

2025年11月15日 11:56

嘉義長庚達文西手術中心正式成立 國際認證提升嘉義醫療水平

嘉義長庚達文西手術中心正式成立 國際認證提升嘉義醫療水平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長年深耕雲嘉南地區,持續引進先進技術。近年隨著微創手術與機械手臂技術的快速發展,耳鼻喉科徐正明教授憑藉豐富臨床經驗與技術成果,通過國際認證,成立「達文西耳鼻喉頭頸手術示範教學中心」,為雲嘉南地區優先獲此認證的耳鼻喉科醫師,也象徵嘉義長庚在高精密微創手術領域邁入新里程。

2025年11月14日 19:46

高血壓年奪4.5萬人性命 國健署推每年一周「722量血壓」

高血壓年奪4.5萬人性命 國健署推每年一周「722量血壓」

根據衛生福利部113年死因統計,高血壓疾病死亡率近年來首次不再攀升,但每年仍有約4.5萬人因高血壓相關心血管疾病而失去生命,仍須正視。國健署今(14日)攜手醫界啟動「千人響應護血壓,三大資源守護網」,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診間血壓通常無法反映個人實質血壓狀況,希望推廣民眾「722量血壓」,在一年之中找一週,早晚各量兩次血壓取平均,可以作為與醫師溝通、用藥的依據。

2025年11月14日 18:06

再談老婦殺腦麻兒案 石崇良:不可取但覺得很不捨

再談老婦殺腦麻兒案 石崇良:不可取但覺得很不捨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婦人親手悶死照顧超過50年的腦麻兒子,一審法官輕判她2年6個月徒刑,並建請總統特赦。衛福部長石崇良昨日在立法院表態支持總統特赦,今日再被問及此事時語重心長表示,這樣行為不可取,也不應該成為免除司法的理由,但「我個人情感上,還是會覺得不捨。」

2025年11月14日 16:18

代孕修法「暫持保留態度」 石崇良:還需凝聚共識

代孕修法「暫持保留態度」 石崇良:還需凝聚共識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侷限在單身女性、女同志,不包含代理孕母。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4)日受訪表示,代理孕母議題還有很多需要討論與凝聚共識的地方,所以在修法、立法仍屬與保留態度。

2025年11月14日 15:12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愈來愈多,醫界估計全台可能已有280萬人。因應今天世界糖尿病日,台灣神經學學會在臉書提醒,糖友的失智風險比多數人想像更高,相較一般人,發生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分別增2.4 倍、1.6 倍,如曾出現低血糖,未來失智機率也會加倍,糖友平常務必注意控糖,以免認知功能不知不覺流失。

2025年11月14日 11:21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有男同志赴美國代孕還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畫面,更傳出身份疑似為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國健署署長沈靜芬今日出席活動受訪回應,《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是有納單身女性、女同志,修法主要重點在於強調「女性自主權」,至於爭議事件,沈靜芬不予評論,但強調應該尊重代理孕母本身的隱私。

2025年11月14日 10:5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