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 到底「新制」還是「舊制」比較划算?

▲房地合一,到底「新制」還是「舊制」比較划算?(圖/好事一二三提供)

▲房地合一,到底「新制」還是「舊制」比較划算?(圖/好事一二三提供)

圖文/House123

大家好!我是邱愛莉。我是house123的執行長。

「房地合一」終於底定,並於(6月5日)迅速三讀通過。上個周末,收到代書整理的稅制圖覺得很簡單易懂,提供給大家參考:

▲房地合一,到底「新制」還是「舊制」比較划算?(圖/好事一二三提供)

(Source:金門代書)

對於想買房或賣房的人來說,最好奇的應該是:「到底舊制比較划算還是新制呢?」常有仲介說:「新制上路後,要繳的稅變多,最好在年底前買房子才划算」是真的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針對不同的房屋類型與特性,試算了幾種情況,歸納出以下幾個心得:

一般的華廈或大樓:

舊制之下,由於房地未合一,所得稅僅針對房子的部分計算,所以獲利必須先乘以「房地比」(房屋評定現值佔房地評定現值總和的比例),再乘以「個人稅率」,才是所需要繳的稅額。都會地區的「房地比」通常不高,所以繳的所得稅一向不高,賣屋主要的稅務壓力主要是土增稅,而非所得稅。不過,房地合一之後,雖然無法藉由「房地比」來降低所得稅額,卻有一個金額可以從獲利中先扣除再計算稅額:「土地漲價數額」。「土地漲價數額」是土增稅的「稅基」,如果「優惠住宅稅率」下,土增稅要繳 10 萬,就表示獲利可以扣除 100萬(因為土增稅的「優惠住宅稅率」是 10%)對於降低所得稅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對於一般的華廈或大樓,如果是自住且滿 6 年,因為有「土地漲價數額」可以從獲利中扣除,加上有 400 萬的免稅額,超過 400 萬的部分也才課 10%,所以,雖然「房地合一」後不像舊制一樣可以藉由乘以「房地比」來降低稅額,但如獲利扣掉土地漲價數額在 400 萬內,完全免稅,就算超過 400 萬,試算結果仍顯示新制繳的稅比較少。

如果不符合自住滿 6 年的約定,則依持有時間決定稅率為 45%(1 年內)、35%(1-2 年)、 20%(2 年以上)或 15%(10 年以上)。如持有 2 年以內,因舊制有搭配「奢侈稅」,有二屋以上者,2 年內出售需以出售價格被課總價的 10%-15%,而新制是依所得課稅,稅率雖高,但比舊制好,如果平盤賣出,也沒有奢侈稅的逞罰性高稅額。

不過,如不符合自住條件,但持有期間在 2 年以上,到底新制還是舊制比較划算呢?答案是:依「房地比」和「土地漲價數額」而異。如「房地比」高,且「土地漲價數額」高,則新制較為划算,如「房地比」低,或「土地漲價數額」低,則舊制較划算。

特殊精華地段的大樓:

如果是精華地段或建設多的區域,因為政府的土地評定現值調的很快,將「土地漲價數額」計入扣項後,會大幅降低報稅所得,甚至報稅所得會變負的,不管是自用或投資,都不用繳所得稅,新制比較划算。

不過,如果是 2014 年前就買的物件,只能用舊制。然而,即使如此,由於是在特殊精華地段,即使是新大樓,「房地比」一般都偏低,財產交易所得需乘以「房地比」,再乘以個人所得稅率,才是要繳的稅,所以用舊制所繳的稅也不會太高。

在精華地段,不管是新制還是舊制,「土增稅」應該比「所得稅」有感,且新制和舊制繳的金額都一樣(高)。由於政府的土地評定現值調很快,所以繳的土增稅會蠻可觀的。建議可以分三種情況處理:

1. 如果出售前的兩年內或出售後兩年有買其他房子,價格比出售的這間還高,且該屋五年內都當自用住宅,那麼就可以申請「重購退稅」,則所繳的土增稅會全退或退部分金額(如新買那間的土地現值比賣的那間的土地現值還高,則可全退。反之,則只能退「新買房屋的土地移轉現值總額」減掉「賣舊屋的移轉現值總額扣除所繳納土地增值稅餘額」的部分)

2. 如果出售前的兩年內或出售後兩年有買其他房子,但價格比出售的這間還低,且該屋五年內都當自用住宅,新法的規定是仍然可以申請「重購退稅」,但只能依新買的價格佔出售價格的比例來計算可退還的稅。 上述的兩種情況,如果可全退,則「土增稅」可辦一般就好,不需用「優惠住宅稅率」。如只能退部分,需依情況試算一下用「優惠住宅稅率」是否會比較划算(有「一生一屋」或「一生一次」的限制,所以要謹慎使用)

3. 如果出售前的兩年內或出售後兩年不會買其他房子,那建議可以先長期持有這間房子,讓增值幅度大一點,出售使用自用優惠住宅土增稅可省一半以上的稅。

要特別注意,因自用優惠住宅土增稅和重購退稅都有規定,賣的前一年不可以出租或營業。一般來說,這樣條件的物件,就算本來出租,最後一年收回來空屋或自用都還很划算,因為所省的稅非常可觀,建議可以這樣規劃。

中古無電梯公寓:

中古無電梯公寓的土地持份高,房子屋齡通常又高,所以「房地比」通常比較低,有些公寓的「房地比」甚至在 5% 以下,使得舊制下的所得稅很划算。如果是新制下,建議符合 6 年自住條件或長期持有,讓稅率變低,或藉由土地漲價數額來扣抵報稅所得,才會比較划算!

看到這裡,你可能發現了:其實「新制」所繳的稅不見得比較多,政府希望房地合一稅收可以成為「長照」的主要財源,是否真能如期增加稅收,我持保留態度。

對消費者來說,不管是上面哪一種情況,在「房地合一」新制下,建議買賣時所有的費用單據(如:契稅、印花稅、代書費、履保費用、設定費、仲介費、合約、裝潢發票等)一定要妥善保存。而在新制與舊制接軌過渡期間,建議針對你想找屋的類型,詳細試算哪一個比較划算,再來決定是要趕在年底前找到好房子,並持有兩年以上,以適用舊制,還是要等明年再來看,直接適用新制喔!

(本文作者為 House123 執行長 邱愛莉,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瞭解更多house123:https://lihi.vip/3ocvB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八仙塵爆助傷患止痛「無人成癮」 孫維仁:治病也要治痛

八仙塵爆助傷患止痛「無人成癮」 孫維仁:治病也要治痛

今年是八仙塵暴10周年,那場災難造成近500名年輕人燒燙傷,重傷患者換藥過程宛如酷刑,而孫維仁醫師身為台灣麻醉醫學專家,當時力倡「止痛等於生命支持」,推動急診開放嗎啡不限量,結果成功協助大量傷患獲得充分鎮痛,且無人因此成癮,他的努力不僅實際造福民眾,也締造台灣醫療重要突破。

2025年08月29日 10:04

腳踝腫脹竟是「2大致命病」前兆 醫示警:快就醫檢查

腳踝腫脹竟是「2大致命病」前兆 醫示警:快就醫檢查

你是否曾發現自己在炎熱天氣或走路久了之後,腳踝突然腫了起來?雖然多數人可能認為這只是身體對高溫的自然反應,但根據英國每日鏡報近日報導,這種「不舒服的腳踝腫脹感」有時卻可能是脂肪肝與心臟衰竭發出的早期警訊。

2025年08月31日 20:33

台灣人每天吃!「這款調味品」超傷血管 害心梗、中風、罹癌

台灣人每天吃!「這款調味品」超傷血管 害心梗、中風、罹癌

在日常餐桌上,醬油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調味靈魂,它可以讓清淡的食材瞬間升級成「下飯神器」,更是中餐烹飪中不可取代的存在。不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透露,看似無害的幾滴「提味小幫手」,其實可能暗藏著對血管的慢性威脅,尤其醬油經高溫烹調,會產生雜環胺(HCAs)等潛在致癌物,因此,建議民眾應該在炒菜後再放醬油,避免長時間高溫烹調。

2025年08月31日 17:05

9成胃癌患者染「幽門桿菌」!醫示警7大高風險族群

9成胃癌患者染「幽門桿菌」!醫示警7大高風險族群

許多民眾對胃部不適早已習以為常,如脹氣、反胃、胃酸逆流、食慾不振等,但醫師提醒,這些症狀背後,可能潛藏會致癌的細菌「幽門螺旋桿菌」,研究顯示,有9成胃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驗得出此細菌,建議7大族群要及早篩檢。

2025年08月31日 16:32

接吻有助心血管健康 研究曝每月「7次以上」能降血脂

接吻有助心血管健康 研究曝每月「7次以上」能降血脂

「親吻」竟然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有研究顯示,每月親吻 7 次以上的人,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較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較高,間接有助於心血管與代謝健康。不過醫師提醒,這項效應的關鍵在於「降低壓力」,若平時飲食高油高糖、作息紊亂或體重過重,就算增加親吻頻率,健康狀況只會持續惡化。

2025年08月31日 14:48

跟酒駕一樣危險!藥師示警9類「藥駕」藥物:反應速度會變慢

跟酒駕一樣危險!藥師示警9類「藥駕」藥物:反應速度會變慢

「藥駕」不輸酒駕!服用某些藥物後再開車,可能反應速度變慢或出現疲勞、暈眩、專注力與判斷力。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師郭奕宏列出「9類藥物」使用後,就跟「酒駕」一樣危險,其中也包括眼科散瞳劑眼藥水。

2025年08月31日 12:17

卸任前最後一天上班 邱泰源:離開不會不捨

卸任前最後一天上班 邱泰源:離開不會不捨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31)日是最後一天上班,今上午出席活動受訪時被問及心情,他表示,「非常快樂的過每一天」,這兩天衛福部會辦歡送會,大家都是平常心,未來無論在哪個位置,都會盡力幫國家做事。至於離開是否會不捨,他則直言「一點也不會。」

2025年08月31日 10:26

她雙眼乾澀每天用人工淚液難緩解 針灸3個月改善逾5成

她雙眼乾澀每天用人工淚液難緩解 針灸3個月改善逾5成

64歲李女士,長期受到雙眼乾澀與久視疲勞困擾,尤其在閱讀時症狀加劇,儘管每日使用人工淚液4次,仍難以緩解不適,尋求中醫治療協助,在接受針灸3個月後,眼部乾澀與疲勞改善超過5成;持續治療至第4個月已無需依賴人工淚液,眼睛舒適度大幅提升。

2025年08月31日 09:14

吃甜點有苦味 他一查癌症末期了!醫示警兩大症狀:初期不明顯

吃甜點有苦味 他一查癌症末期了!醫示警兩大症狀:初期不明顯

一位71歲的老翁因長時間食慾不振與全身搔癢,並且經常感覺到甜點有苦味,直到就醫後才得知自己已罹患肝癌末期。這名老翁的案例引起醫界關注,醫師錢政弘提醒民眾,肝臟疾病初期可能會出現不明的症狀,包括味覺改變、皮膚異常等,應儘早進行檢查。

2025年08月30日 23:3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