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最新抗流感藥物貴到嚇人 1顆比克流感貴45倍

台大醫院,醫療,看病,口罩,流感,生病,看醫生(圖/記者季相儒攝)

▲流感疫苗的保護力會因為年齡和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而有異。(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潘懷宗博士

2018年10月24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治療12歲以上無併發症的流感新藥Xofluza (baloxavir marboxil),此藥是由日本鹽野義製藥(Shionogi & Co.)和羅氏(Roche Group)藥廠共同研發。因為是20年來FDA第一個核准上市的抗流感病毒新藥,因此國際媒體大篇幅報導。其實早在2018年2月日本就已經用「率先審查制度」在日本搶先上市,相較於老藥克流感,這顆新藥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服用Xofluza後可將生病的時間從3.3天減少到2.5天,並將發燒時間從42小時縮減到24小時,這點和克流感同樣有效,並無差異。但是,Xofluza可以迅速減少病毒排放期(viral shedding)―也就是流感病毒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的能力 ― 從4天降到1天,而克流感卻沒有這麼快速的抑制力。

另外,新藥Xofluza比起克流感,可以更有效緩解流感症狀,雖然如上所述,在徹底康復的時間上,兩者差不多,但在降低患者的不適感,新藥更加優越。更值得驚訝的是,新藥Xofluza只需服藥一次(粒),即可畢竟全功,而老藥克流感,卻需早晚各服藥一次,共服五天,總共服藥十次,相較之下,新藥的服藥順從性與方便性,可以說是達到用藥的顛峰,非常厲害。

潘老師特別要強調,即便新藥有效又方便,但它們仍然無法取代流感疫苗接種的重要性。美國CDC也建議10月底前接種疫苗,因為季節性流感疫苗是保護自己、家人和社區避免流感病毒侵襲最有效和最安全的預防方法。雖然台灣今年已出現兩起疫苗變色事件,造成民眾接種率下降,潘老師仍呼籲要大家踴躍施打。

▲▼公費流感疫苗接種 。(圖/記者洪巧藍攝)

▲潘老師仍呼籲要大家踴躍施打流感疫苗。(圖/記者洪巧藍攝)

目前因為極少數流感病毒已經對克流感產生抗藥性,因此發展出更多以不同機轉抑制病毒的抗流感藥物就變得非常重要。此新藥可以完全封鎖住病毒製造下一代的能力,也就是說,病毒沒有辦法生產出下一代。而老藥克流感則是把已經生產出來成千上萬的病毒子孫,封鎖在小房間內,不讓他們跑出來,因此,二者的抗病毒機制,完全不同。新藥Xofluza目前僅核准用於12歲或以上被確診為急性流感患者(12歲以下仍在研發用藥劑量與方式)。另外,該藥應該在出現發燒、頭痛和流鼻水等流感症狀兩天內服用,服用後可以減輕疾病的症狀和持續時間,用藥時間也和克流感完全相同。但該新藥售價卻貴得嚇人,一顆約為150美元,折合台幣約4,500元,相較克流感10顆約1,000元,差距很大。

美國近幾年來每年死於流感的人數從12,000人~56,000人不等,同時流感每年也會造成全球65萬人死亡,由於去年流感疫苗猜錯,因此2017年有8萬名美國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這也是流感在美國近40年內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可見抗流感藥物拿來當作疫苗後補的重要性。

根據第二期臨床試驗 (PhaseⅡ) 400位受試者及第三期臨床試驗 (PhaseⅢ) 1,436名共1,836位流感患者的人體臨床試驗,患者主要被分為兩組,分別服用Xofluza和安慰劑,結果發現,與服用安慰劑的流感患者相比,患者於發病48小時內服用僅僅一次Xofluza,就可以有效緩解症狀和縮短病程。其療效竟然與必須每天服用兩次,持續5天的克流感完全相同。
Xofluza的作用機轉是抑制病毒複製時不可或缺的一種酵素―聚合酶酸性核酸內切酶(Polymerase Acidic Endonuclease)。據鹽野義藥廠指出,在非臨床研究中,Xofluza亦證明對Oseltamivir出現抗藥菌株和禽類菌株(H7N9及H5N1)等流感病毒也有效。另外,服用Xofluza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輕微的腹瀉(3%)、噁心(1.3%)、鼻竇炎(1.1%)和支氣管炎(2.6%)。

▲流感藥 。(圖/潘懷宗提供)

▲圖1、Xofluza之化學結構式。(圖/潘懷宗博士提供)

根據兩家共同開發的藥廠協商後,台灣的新藥市場已經讓渡給日本,而非由瑞士羅氏藥廠所擁有。也就是說,他們在協商利益大餅時,日本與台灣的銷售權,歸日本擁有。而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銷售權都歸羅氏擁有,因此,台灣何時會有新藥上市,就要看日本鹽也義藥廠的進度和台灣衛福部審核的速度了。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有A、B、C三種,其中只有 A型及 B型會引起季節性流行,而C型流感病毒症狀較輕微。目前施打的流感疫苗多針對A、B兩種病毒。A型流感容易變異,隔段時間就造成大流行,科學家依據不同抗原的血球凝集素 Hemagglutinin(1-18)及神經氨酸酶 Neuraminidase(1-11)將A型再細分成許多亞型,在人類較常見的是 H1N1、H3N2,另外新型 A型流感則是禽傳人的 H5N6、H7N9。B型流感只感染人類,分為「山形株」(Yamagata)和「維多利亞株」(Victoria)。預防流感可以參考潘老師今年2月發表的文章,國際公衛專家教你在家如何防流感?

▲最新抗流感藥物貴到嚇人 1顆比克流感貴45倍。(圖/潘懷宗提供)

▲表2、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區別。(圖/潘懷宗博士)

▲最新抗流感藥物貴到嚇人 1顆比克流感貴45倍。(圖/潘懷宗提供)

▲表3、A型流感與B型流感之比較。(圖/潘懷宗博士提供)

根據疾管署流感速迅顯示,今(2018)年流感季於第46週自2018年10月1日起至11月17日共累計71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5例死亡(3例H1N1、2例H3N2);重症病例以感染A型H3N2為多(佔63%);各年齡層病例數及年齡別發生率均以65歲以上為高。

流感疫苗的保護力會因為年齡和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而有異,平均可達到30%~80%,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有70%~90%的保護效果,老年人接種疫苗後如果罹患流感,可以減少50%~60%的嚴重度和併發症的發生,並減少80%的死亡率。所以潘老師建議,在流感季來臨之前,高風險族群還是一定要去施打流感疫苗,保護自己及家人,切勿因為今年有流感疫苗變色而不去施打喔!切記。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肝基會走入嘉義阿里山鄉!逾300人接受保肝篩檢「6人轉診」

肝基會走入嘉義阿里山鄉!逾300人接受保肝篩檢「6人轉診」

肝病一直是我國國病,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仍有7000多人死於肝癌,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持續推動腹部超音波檢查,今(19)日深入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衛生室,幫原民朋友做免費肝病、癌症指數抽血篩檢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有超過300人接受檢查,更發現6名需轉診進一步治療民眾,希望達到根除肝病的目標。

2025年04月19日 19:15

「扭傷難好、傷口久不癒」竟都是肥胖惹禍 醫曝原因:恐惡性循環

「扭傷難好、傷口久不癒」竟都是肥胖惹禍 醫曝原因:恐惡性循環

一名28歲女性BMI長期處於過重,嘗試過針灸埋線、減肥食譜都瘦不下來,加上護理工作高壓讓她報復性飲食,體重攀至人生巔峰,某次意外扭傷發現自己腳傷拖很久沒好,小傷口也不容易癒合,醫師示警,這些其實都是肥胖衍生症狀,但卻被當成日常生活的不適感,逐漸累積恐導致更嚴重的慢性病。

2025年04月19日 18:43

他快速減重20公斤!腹部超音波一看「膽結石大又多」 醫解析原因

他快速減重20公斤!腹部超音波一看「膽結石大又多」 醫解析原因

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問題根源,減重有助於恢復健康,不過肝膽胃腸科醫師提醒,短時間快速減重可能會增加膽結石風險!近期就有一名50多歲脂肪肝的患者,原本體重超過100公斤而接受減重療程,短時間內就瘦下20公斤,沒想到定期半年回診做腹部超音波卻發現,膽結石變得又多又大。

2025年04月19日 16:21

馬鈴薯變綠了?  廚師警告「最好直接丟掉」:恐食物中毒

馬鈴薯變綠了?  廚師警告「最好直接丟掉」:恐食物中毒

馬鈴薯是不少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不過你是否曾在烹調前發現馬鈴薯表面泛著淡淡的綠色,心中產生疑問,「這樣還能吃嗎?」近日專業廚師Papuchan對此做出說明,吸引大量網友回應。

2025年04月19日 15:35

春季濕熱女性「私密處」問題就診多 醫揭日常保養秘訣4招一次看

春季濕熱女性「私密處」問題就診多 醫揭日常保養秘訣4招一次看

春天天氣溫暖潮濕,讓女性私密處問題就診增加,婦產科醫師分享春季私密處保養4大原則,包含內褲應該選擇透氣材質,避免悶熱,下身正確清潔避免過度搓洗,也應該避免久坐習慣讓私密處乾爽,最後可以多攝取富含益生菌、花青素等食物也會有幫助。

2025年04月19日 13:21

「過度成就者」總是忙計畫下件事!以為成功=安全 休息反而恐慌

「過度成就者」總是忙計畫下件事!以為成功=安全 休息反而恐慌

過度成就者相信:我的成就即是我。我如果可以做到更多,達到所有的目標,盡可能地高效多產,並確保每個人都知道,就能免於被批評、評價和拋棄。我的價值完全建立在個人成就,以及人們如何看待我的成就和成績之上。「過度成就者」的腦中只想著一件事:成就=安全與愛。

2025年04月19日 12:05

穀雨來到濕氣重!過敏、腸胃不適找上門 中醫傳授除濕消水腫秘訣

穀雨來到濕氣重!過敏、腸胃不適找上門 中醫傳授除濕消水腫秘訣

明天將迎來穀雨,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中醫師指出,穀雨後大氣的濕度及溫度兩相提升,濕邪及熱邪也將交織作亂,可能原有的腸胃不適會加劇、呼吸器官相關問題也會演變成皮膚搔癢、打噴嚏、氣喘咳嗽等過敏反應。養生方面建議可以透過藥膳、茶飲食補排除濕氣,多按豐隆穴、三陰交穴、太衝穴等3穴位也有助穀雨時期保養,擺脫體內的陳舊濕氣,維持身體正常代謝運作。

2025年04月19日 11:44

海鳥寶寶「塑膠腦」現失智症狀 專家曝人類風險:日常3行為慎防

海鳥寶寶「塑膠腦」現失智症狀 專家曝人類風險:日常3行為慎防

塑膠製品使用便利,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然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大量攝食塑膠的海鳥寶寶,腦部竟出現類似人類失智症的神經退化疾病的表現。專家表示,雖然這項結果還無法直接推論到人類身上,但是過往研究已經證實塑膠微粒會堆積在人體,尤其是腦部,相關風險不容忽視。

2025年04月19日 11:00

暈倒了「掐人中」有用嗎? 重症醫:恐釀更大傷害!正確做法曝光

暈倒了「掐人中」有用嗎? 重症醫:恐釀更大傷害!正確做法曝光

民眾在街頭遇見他人突然昏倒時,第一反應往往可能是掐人中,試圖讓患者清醒過來。然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這樣的行為不僅無效,更可能延誤搶救時間,甚至對患者造成更大傷害。

2025年04月19日 10:1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