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了的慢性咳嗽及喉嚨卡卡 可能是咽喉胃酸逆流

▲好不了的慢性咳嗽及喉嚨卡卡,可能是咽喉胃酸逆流(圖/pixabay)

▲好不了的慢性咳嗽及喉嚨卡卡,可能是咽喉胃酸逆流(圖/pixabay)

作者:耳鼻喉科 施淳文 醫師

陳小姐:「醫師,我的喉嚨時常覺得有痰會想咳嗽,卡卡的不舒服,偶而還會聲音沙啞,看過不同科醫師好多次,狀況時好時壞。」

施醫師:「這樣的狀況多久了呢?」

陳小姐:「大概快半年了,有時開會或向客戶作簡報時也會要咳嗽清喉嚨,讓我好困擾。」

施醫師:「是否喉頭還會有腫塊感,或是有灼熱或苦苦的味道?」

陳小姐:「對耶,醫師你說的感覺我都會有。」

施醫師:「最近半年是否生活作息比較不正常?會常吃消夜、氣泡飲料和含咖啡因的食物 嗎?」

陳小姐:「沒錯沒錯!最近半年工作壓力大要熬夜,很常很晚吃東西和喝咖啡,原來這和我一直咳嗽有關啊?」

這樣的情境在耳鼻喉科門診出現頻率非常高,許多病人會抱怨有久咳不癒及喉嚨卡卡的問題,直接張口觀察可見到咽喉輕微紅腫,內視鏡則顯示食道開口及喉頭水腫,這個狀況常常與咽喉的胃酸逆流有很大的關聯。

咽喉逆流與胃食道逆流都是胃酸逆流引起的,乍看之下是很相像的一個疾病,也時常讓許多人搞混,而事實上兩者的症狀差異極大。

咽喉逆流的原因

食道的兩端是由括約肌組成。正常情況下,這些括約肌會將食物及胃酸保留在胃部,但是當括約肌不正常的時候,胃酸可能逆流回到咽喉損傷聲帶,甚至會逆流到鼻腔後方。由於咽喉的黏膜無法抵抗胃酸侵襲,一旦發生這種狀況,久了容易造成咽喉發炎。

而嬰兒的咽喉反流是很常見的,這是因為嬰兒大部分時間都躺著,且括約肌不發達以及食道較短。

常見症狀

嬰兒和兒童的症狀可能包括:嘶啞及哮喘、慢性咳嗽、呼吸嘈雜或呼吸暫停、餵食困難,多痰及嗆食。

成年人的症狀多樣化且常描述不清,容易與其他問題混淆。常見症狀如:過度清喉嚨、持續咳嗽、嘶啞、喉嚨有腫塊感且反覆吞嚥無法消除、感覺鼻涕倒流或喉嚨黏液過多、吞嚥或呼吸困難、喉嚨痛,有的人可能在咽喉後面常有灼熱或苦味的感覺。

與胃食道逆流的區別則是沒有心口灼熱、上腹部悶脹或躺下症狀加劇等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

咽喉逆流併發症

胃酸長期刺激可能會引起咽喉的病變產生。

在嬰兒和兒童中,可能會併發聲帶下狹窄、聲帶接觸性肉芽腫、中耳炎及積液等等問題。

在成年人中,聲帶可能會被胃酸影響增加結疤的機會造成音質變差、增加咽喉癌症風險、影響肺部可能造成哮喘、肺氣腫或支氣管炎等病症。

診斷

除了基本的病史詢問及耳鼻喉相關局部檢查外,精確診斷需經鼻纖維內視鏡檢查,24小時pH監測儀等也是非常好的協助診斷工具。

治療

嬰兒和兒童的治療包括:少量多餐的餵食、餵食後將嬰兒保持在垂直位置至少30分鐘、嚴重者可加上藥物如H2受體阻斷劑或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等等。

成人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如:減肥、戒菸、戒酒;減少巧克力、薄荷、脂肪、柑橘類水果、碳酸飲料、辣椒和含咖啡因飲料。

在睡覺前至少三個小時不要吃飯、將床頭抬高約10公分、避免腰部緊身衣、可嘗試口香糖增加唾液來中和胃酸。 藥物可選擇如H2受體阻斷劑或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來減少胃酸、也可加上藻膠酸或制酸劑等等。大部分人只要改變生活方式及合併藥物使用都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

結論

慢性咳嗽困擾著很多人,若有許多咽喉的伴隨症狀且久治不癒,應該把咽喉逆流列入可能的原因。若您的症狀與生活習慣正好與文章描述接近,不妨諮詢耳鼻喉科醫師來協助與幫忙,說不定就解決了久咳這個惱人的老毛病。 

同場加映:十個有關胃鏡的小秘密

搜尋附近的診所:耳鼻喉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最方便!)

超過67萬人追蹤,值得信賴的護線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快訊/18化妝品驗出蘇丹紅「濃度極高」 歐萊德、古寶無患子都有

快訊/18化妝品驗出蘇丹紅「濃度極高」 歐萊德、古寶無患子都有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食藥署今公布第二批檢驗結果,同時也公布18項產品清單,其中包括「歐萊德男用養髮液/女用養髮液」、「未來美超級A醇緊緻煥膚卸妝膏」等產品都在清單內。

2025年11月24日 17:13

旗魚、海膽、澎湖丁香魚「鎘」超標 食藥署抽驗食品重金屬8件違規

旗魚、海膽、澎湖丁香魚「鎘」超標 食藥署抽驗食品重金屬8件違規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度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計畫7-9月執行結果」,總計有8件產品檢出重金屬鎘超標,包含「日本百合、巴西蘑菇、澎湖丁香魚、旗魚、海膽」等。食藥署表示,有業者無法提具來源資料,所轄衛生局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共裁處新臺幣15萬元整罰鍰。

2025年11月24日 16:23

心肌梗塞僅5成有徵兆 醫:疼痛放射肩背「逾10分鐘」叫119

心肌梗塞僅5成有徵兆 醫:疼痛放射肩背「逾10分鐘」叫119

根據氣象預報,氣溫自今晚起下降,到11月26日甚至只有14度。醫師說,高血壓等高危險群對於低溫要多注意,尤其提防心肌梗塞;根據國外資料,心肌梗塞病人僅約半數在發病前有症狀,預防不易,但如有胸悶或感覺疼痛往肩或背放射,且超過10分鐘沒改善即應警覺,這時不宜自行就醫,最好叫救護車。

2025年11月24日 15:05

吃藥後喝酒「間隔2小時也沒用」!藥師警告:嚴重恐休克

吃藥後喝酒「間隔2小時也沒用」!藥師警告:嚴重恐休克

許多人都知道吃藥時應避免飲酒,但部分民眾誤以為只要「錯開時間」即可無虞。對此,藥師洪正憲近日提醒,大眾對「藥與酒間隔2小時就沒事」的觀念是一大迷思,實際上即使間隔數小時,藥物與酒精仍可能在體內相遇產生交互作用,輕則藥效失衡,重則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甚至休克。

2025年11月24日 14:38

近親禁婚擬放寬至四親等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近親禁婚擬放寬至四親等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立法院法制局研議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適度限縮至「四親等」以內,引發關注。不孕症治療權威醫師對此堅決強調「萬萬不可」,除了有倫理問題,近親結婚生下的寶寶更容易有先天疾病、畸形風險。

2025年11月24日 14:15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直美風波」再度點燃社會對醫美安全的焦慮,衛福部日前已預告修法,並納入醫美診所需通過診所評鑑等政策。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指出,反對把醫美診所強制納入評鑑,因為診所不像醫院有教學、研究任務,只是提供服務,不用大費周章來處理診所,現行衛生局每年的督導考核已經足夠。

2025年11月24日 12:45

亮光環境入眠「糖尿病風險飆67%」 醫:睡前滑手機是隱藏破口

亮光環境入眠「糖尿病風險飆67%」 醫:睡前滑手機是隱藏破口

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幫讓身體累積風險。醫師指出,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 67%。

2025年11月24日 11:59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攝護腺癌害他痛到坐輪椅 放療+熱治療2周後能自己走樓梯

一名攝護腺癌患者發生骨轉移,痛到連皮膚被碰一下都受不了,平常只能坐輪椅,每天靠嗎啡仍難入睡,後來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深層熱治療,3天內疼痛明顯下降,1周下床走動,3個月後完全停用嗎啡,甚至能自己走進診間,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2025年11月24日 11: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