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亂親嬰兒了!親吻病超致命 症狀像流感怎分辨?

(圖/記者Mamibuy攝)

▲別再亂親嬰兒了!親吻病超致命,症狀像流感怎分辨?(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你知道大人的一個吻可能害嬰兒喪命嗎?親吻病有致命風險,這到底是什麼病?我們再也不能親吻嬰兒了嗎?親吻病初期症狀跟流感很像,讓醫生告訴你,如何及時發現病癥!

一吻致命?快來正確認識「親吻病」

「親吻病」也就是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是由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感染所致,這種病毒會在鼻咽部附近終生潛伏,所以口水中常可見到它們的蹤跡。

由此可知,親吻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經由唾液傳染,舉凡接吻、共用餐具或盥洗用品、用口嚼碎食物餵食孩童等都能夠傳染。幼童或青少年是發病高風險群,幼童通常是口水、飛沫傳染,青少年則是接吻染病居多,目前醫學沒有針對EB病毒的特效藥,只能針對疾病症狀給予藥物治療。

EB病毒嚴重併發症

根據華人健康網報導,感染EB病毒嚴重時的併發症,以「噬血症候群」最危險,發病時組織球會吞噬掉和自己同一國的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進而造成貧血、血小板過低等症狀;此外,當EB病毒侵犯腦神經,可能會引起腦炎、愛麗斯夢遊仙境症候群。

黃瑽寧醫生:EB病毒幾乎每個人都得過!

不說你不知道,台灣民眾在進入青春期前,有90%的人已經得過EB病毒,各位可能會有點疑惑,如果每個人都得過EB病毒,為什麼自己不知道呢?原來,EB病毒感染之後,大多數人都無症狀,只有少數會有明顯症狀。

小兒科醫生黃瑽寧表示,EB病毒雖然感染率很高,但是重症的機率極低!EB病毒的肝炎大多自己會痊癒;EB病毒造成的噬血症候群發生率非常非常非常的低,而且只要醫生有早期診斷,也並非必死無疑的絕症。

因此,關於網路上流傳的「千萬不要親吻幼兒」說法,父母們可以更輕鬆看待,不必過度恐慌到連一個吻都拒絕給你的寶貝喔!

症狀像流感,如何即時發現?

親吻病初期症狀就如同流感一般,會發燒、咳嗽或流鼻水等,唯一不同在於EB病毒會造成扁桃腺腫脹化膿,嚴重時會腫到無法進食、呼吸困難;肝脾也會脹大,甚至有破裂、內出血的風險。

光田醫院大甲院區兒科醫師黃中明提醒,當孩子出現類似流感症狀,但在就醫投藥後3天,發燒症狀未改善,就要提高警覺。

腸病毒、齒齦炎、親吻病 小兒疾病分不清?

【親吻病】

由EB病毒感染所致,常好發於冬季,主要傳染途徑為唾液傳染。

【齒齦炎】

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沒有特定的好發季節且僅第一次感染較為嚴重,主要傳染途徑為直接接觸。

【腸病毒】

腸病毒不只是腸胃出問題,還會引發皰疹性「咽喉炎」,透過接觸水泡、糞便、飛沫都有可能感染。

▼ 小兒科醫師一張表解析三大常見小兒疾病。(圖/Mamibuy)

(圖/記者Mamibuy攝)

除了親吻,更應該注意這些事……

1. 避免共食、共用餐具

盡量別幫小孩咀嚼食物後,再餵食小孩的動作。建議可採用剪刀來剪碎食物,或用公筷母匙,如此可降低感染的風險。

2. 大人如有身體不適的情況,請減少接觸寶寶

當大人出現咳嗽、流鼻涕、喉嚨痛或皮疹等症狀時,不應與小嬰兒緊密接觸。另外,成人口腔中有很多種致病微生物存在,即便大人身體沒有不適,也盡量不要和寶寶嘴對嘴親吻(尤其是六個月以下寶寶),可以選擇親臉頰、親額頭、擁抱、牽手。(延伸:拜託不要隨便親吻小孩!寶寶才6個多月,臉上充滿紅疹…)

3. 照顧寶寶前,成人要洗手

洗手永遠都是最經濟、最簡便的預防疾病方法之一,每個人最好從小養成這個良好的衛生習慣。

4. 玩具要定期消毒

由於玩具中容易沾附寶寶口水,在共享玩具過程中會增加感染風險,建議爸媽可勤於幫玩具擦拭、消毒。

【延伸閱讀】

先檢查還是先投保?6大規畫原則,新生兒保險不買錯!

本文擷取自「媽咪拜編輯部」,由新手父母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青光眼就醫「5年成長22%」 醫揭國內患者半數自行停藥

青光眼就醫「5年成長22%」 醫揭國內患者半數自行停藥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可能讓人逐漸失明,根據健保署統計,青光眼就診人數從民國105年的35萬人,到110年上升至43萬人,五年成長22%。醫師指出,控制眼壓是治療青光眼的不二法門,卻有近半數患者自行停藥,80%因副作用在第一年停藥,呼籲建立正確觀念穩定治療,避免錯過黃金時期。

2025年08月27日 18:20

刮鬍也有禁忌?「洗澡前、運動後」最NG 恐害臉上冒紅疹

刮鬍也有禁忌?「洗澡前、運動後」最NG 恐害臉上冒紅疹

對許多男性來說,「刮鬍子」就像刷牙一樣,是每天必做的清潔步驟,但你知道嗎?刮鬍子要是抓錯時間,不但刮不乾淨,還可能讓皮膚紅腫、發癢,甚至增加感染風險,食藥署近日就在臉書粉絲團「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提醒,「洗澡前」和「運動前後」這兩個時段最好避免刮鬍,否則小心皮膚吃不消!

2025年08月27日 17:56

嘉義長庚「人工心臟」手術大成功 4寶爸植入輔助器獲重生

嘉義長庚「人工心臟」手術大成功 4寶爸植入輔助器獲重生

「鋼鐵人換心」並非指某一個具體事件,更可能是有關於心臟移植手術的相關資訊,而嘉義長庚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日完成新一代左心室輔助器(HeartMate3)植入手術,成功挽救一名長期飽受心臟衰竭折磨的37歲男性病人,患者換的新生,也為末期心臟衰竭帶來新的治療契機。

2025年08月27日 17:41

「主治醫師上下班要打卡」引熱議 衛福部:沒這規定

「主治醫師上下班要打卡」引熱議 衛福部:沒這規定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27)日表示,近期網上熱議有醫院要求主治醫師上下班需打卡,認為該項政策最可能與替醫師節稅、間接節省醫院人事成本有關,但若醫院應闡明立場、分析利害關係,始能令醫師願意配合。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應,衛福部沒有規定醫師要打卡,但正與賦稅署溝通相關定義,希望醫師比照勞基法加班費免課所得稅。

2025年08月27日 17:19

消暑別拿牙齒開玩笑!醫提醒:咬冰塊、古早味剉冰恐傷牙本

消暑別拿牙齒開玩笑!醫提醒:咬冰塊、古早味剉冰恐傷牙本

炎炎夏日,不少人喝完冰飲後,連剩下的冰塊都不放過;或者來一碗古早味粗顆粒的剉冰,邊嚼邊享受沁涼快感。然而牙醫提醒,這樣的「消暑習慣」其實暗藏危機,可能讓牙齒受傷甚至裂掉。

2025年08月27日 16:00

搬運工「大白肺」吸不到氣 竟是百萬分之一罕病上身

搬運工「大白肺」吸不到氣 竟是百萬分之一罕病上身

40歲的魏先生一向體格健壯,從事搬運工作多年,近2年來逐漸感覺力不從心,肺活量明顯下降,時常出現間歇性暈眩,甚至有數次突然吸不到氣。就醫檢查意外確診為極為罕見的「肺部蛋白質沉積症」,最終透過「洗肺」保命,醫師指出,此疾病在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容易與肺炎、肺纖維化等疾病混淆,導致誤診與治療延誤,恐危及生命。

2025年08月27日 14:22

莊人祥升任衛福部常務次長 羅一鈞接疾管署長呼聲高

莊人祥升任衛福部常務次長 羅一鈞接疾管署長呼聲高

內閣啟動必要人事改組,傳出衛福部長邱泰源確定去職,部長一職由現任健保署長石崇良出任,衛福部次長由疾管署長莊人祥升任。至於懸缺的疾管署長一職,「國民女婿」副署長羅一鈞接任呼聲高,不過羅一鈞表示「一無所悉」,強調事務官會依照新任部長任命辦理。

2025年08月27日 13:55

尿酸高原因大逆轉! 營養師曝「真正兇手」

尿酸高原因大逆轉! 營養師曝「真正兇手」

根據日本NHK在2025年6月報導的帝京大學研究結果指出,肥胖者體內的高胰島素濃度會「主動」刺激腎臟將尿酸重吸收,導致尿酸濃度居高不下。也就是說,這不是吃進太多,而是身體「自己不放人家走」!

2025年08月27日 12:26

石崇良將掌衛福部 醫界讚歷練完整「盼解3大挑戰」

石崇良將掌衛福部 醫界讚歷練完整「盼解3大挑戰」

外傳現任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將接任衛福部部長一職,引發醫界關注。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態相當看好,若石署長確實升任部長,相信他能帶領衛福部解決當前醫療體系的三大挑戰,包括「藥品關稅衝擊、健保改革永續、優化醫界執業環境」。

2025年08月27日 12:1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