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空軍一號復活 「中美號」內部首曝光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重新開放參觀,入場酌收每人一百元清理費,同時得到一張「登機證」當紀念。(圖/乘翼吻旅)

圖文/乘翼吻旅

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專機是波音737-800型客機,是由前任總統李登輝時代編列預算,斥資4,500萬美金,於西元2000年2月7日交機。當時為藍白塗裝,之後陳水扁就任時曾將專機機底漆上青綠色,到了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再度漆回原本的藍白塗裝。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客艙內逃生門上註明著總統專機字樣。(圖/乘翼吻旅)

時至今日,由於中華民國外交凋零,這架專機實際飛出國機會不多,即便總統真的出訪也都是租用民間航空公司專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是岡山航空科學教育館展出的各式飛機中,最大的一架。(圖/乘翼吻旅)

然而,回顧歷史,在1991年以前,中華民國還跟鄰國越南、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維持外交關係,當時的空軍一號可以說是叱吒風雲,而那架專機就是這架白銀雙色機身,搭配土黃橫條的「中美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從西北航空購得的中美號,上頭供餐設備仍保留「NWA」設備,也就是「North West Airways」。(圖/乘翼吻旅)

這架「中美號」專機是波音720機型,於1961年5月26日出廠,原本服役於美國西北航空。中華民國空軍於1971年12月5日自西北航空購入,改裝成為總統專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保留原本西北航空使用的供餐設備。(圖/乘翼吻旅)

從1972年服役至1991年9月26日,以零缺點的光榮紀錄完成專送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四任前總統,以及政府官員和各國元首任務共306架次,包含7次國外專送任務。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位於岡山航空科學教育館展場正中央,相當顯眼。(圖/乘翼吻旅)

1992年9月,中美號完成最後一趟任務後,專機飛到岡山空軍官校,於9月27日零時正式除役。此後就一直被放置在空軍官校大門口的軍機展示場露天展示。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顯眼的國旗,說明歷任總統專機的身份。(圖/乘翼吻旅)

直到後來官校新建航空教育館展示館,中美號才被移到室內展場,成為現在航空教育展示館的鎮館之寶,並且在今年2018年9月首次對外開放內部,讓人窺探當年一般人還無法搭機出國的年代,能搭一趟飛機是什麼感受!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上方的逃生裝置。整個客艙刻意改成藍色冷光以免古蹟受損。(圖/乘翼吻旅)

走進中美號內部,目前館方將室內佈置冷色的藍色燈,避免過亮光源傷害「古蹟」。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駕駛艙。當時航空科技得有航空工程師隨行,因而駕駛艙有五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駕駛艙。當時航空科技得有航空工程師隨行,因而駕駛艙有五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踏進內部,首先一定要看駕駛艙。當年駕駛艙可以乘坐五人,也就是有兩組正副駕駛可以輪替,另外加上一位航空工程師。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往客艙前有隨扈專屬座位,保護全機乘客。(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接著

▲隨扈座位旁就是總統專屬空間,就近保護總統安危。(圖/乘翼吻旅)

走進客艙前,會看見兩個座位,這是保衛總統侍從官的位置,接著踏進的才是總統專屬客艙。

▲▼             。(圖/記者傅家慶攝)

▲整架中美號內部僅總統專屬空間有獨立衛生設備。(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歷任總統都曾睡過的專屬單人床位。(圖/乘翼吻旅)

總統客艙裡有獨立衛浴,特別的是馬桶蓋上之後還能當作普通座位。接著才會看到衛浴旁,總統的專屬床位,單人床型,整架飛機就只有這床位,也就是只有總統能在機上平躺。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總統專屬辦公空間,旁邊是隨行官員座位,後方可坐隨行秘書。(圖/乘翼吻旅)

然後再看到總統辦公的區塊,總統坐在靠窗區塊,官員坐在旁邊的沙發,後方還有兩個座位給隨行秘書記錄要事。總統的座位旁,有隨控的播音設備,座位後方還有麥克風架可以對全機廣播。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第一排客艙,屬於高級官員區,座位數僅十六位。(圖/乘翼吻旅)

總統客艙後方是高級官員的「商務艙」,裡面是左右各兩個,每排四個座位,共四排,也就是十六個座位,這裡是高級官員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後段客艙,屬於隨行記者或其他官員或職員區,一共三十個座位。(圖/乘翼吻旅)

而客機最後段是「經濟艙」區塊,每排五個座位,共三十位,這裡是隨行記者或其他官員區塊。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當年的標誌,看得出來當時中文書寫格式還是從右到左。(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全機一共十三排座位。目前內部雖然開放,但座位可不能試坐以免破壞。(圖/乘翼吻旅)

不管是哪段客艙,實際上與現今客機的規格不相上下,從冷氣空調到夜燈設施,還有安全逃生裝置一應俱全。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內座位,如今雖然斑駁,但以當年來說已經屬於高級設施。(圖/乘翼吻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的客艙座位材質,當年都算高級貨。(圖/乘翼吻旅)

雖然這些配備看上去老舊,但以這架飛機出場的1961年來說,是民用航空剛起步的年代,當時搭飛機還是種奢侈,這樣的客機已經相當豪華。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座位旁的煙灰缸,說明當年機上竟然可以抽煙。(圖/乘翼吻旅)

而和現在客機不同的是,當年在飛機上「可以」吸菸!於是會看到不管哪段客艙,座位旁邊都還有隨座的「煙灰缸」!

▲▼             。(圖/記者傅家慶攝)

▲「禁止吸菸」標誌會在起飛降落時亮起,那段期間機上又變成禁菸。(圖/乘翼吻旅)

然而,客艙還是有「請勿吸菸」的燈號,這是每當起飛和降落時會亮的燈,因為那時飛機不穩,抽煙怕煙蒂掉落地面,飛機會燒起來呀!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入口處標誌,說明這架專機的任務卓著。(圖/乘翼吻旅)

走一趟岡山的航空科學教育館,看盡各式戰功彪炳的飛機被妥善保存,其中這架最傳奇的空軍一號,是研究宋美齡與蔣介石和台海分治較勁歷史的重要歷史見證者。因此當這架飛機內部終於「首度」重現世人面前,再度吸引很多歷史迷前往朝聖。

▲▼             。(圖/記者傅家慶攝)

▲中美號首次開放參觀內部,吸引歷史迷朝聖。(圖/乘翼吻旅)

旅行的真相與假象,那些部落客說不出的故事,盡在乘翼吻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40歲男宵夜愛吃「一物」!起床「胸口像被壓住」險猝死

40歲男宵夜愛吃「一物」!起床「胸口像被壓住」險猝死

真的母湯!一名40歲男子明明有高血壓,卻長期未按時吃藥,加上工作應酬多、常常熬夜,宵夜還特別愛吃泡麵。結果有一天起床,他突然覺得胸口痛到不行,胸口傳來如千斤重石般的壓迫感,才驚覺不對勁,嚇得緊急前往新店耕莘醫院急診就醫。醫生一檢查,發現心電圖與心肌旋轉蛋白都異常,判斷為心肌梗塞,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才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

2025年09月14日 10:31

《獵魔女團》歌成CPR神曲!醫認證「完美節奏」穩定按壓能救命

《獵魔女團》歌成CPR神曲!醫認證「完美節奏」穩定按壓能救命

Netflix動畫電影《Kpop獵魔女團》主題曲「Golden」紅透半邊天,近期更被發現和心肺復甦術CPR 的按壓節奏一樣,被推為「新一代CPR神曲」。急診醫學專家、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受訪指出,民眾施行CPR時常見「壓得太快」而影響急救效果,搭配音樂節奏確實可更加穩定。他提醒民眾,患者倒下後每分每秒都很重要,切記「有做一定比沒有做好」應該儘早施行CPR提高存活機會。

2025年09月14日 09:05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60幾歲的女性每次早上醒來,都會發現身體莫名出現抓痕,一開始只有幾條,後來抓痕卻越來越多,決定去廟裡祭改、喝符水;後來就醫檢查其實是膽結石引起的問題,原來有石頭掉進總膽管,但患者自己完全不知道。

2025年09月14日 06:57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指出,睡眠姿勢不僅影響休息品質,更可能對長期記憶力與大腦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專家表示,「側睡」相較仰睡與趴睡,更有助於大腦清除有害物質,進而降低認知退化風險,成為保護記憶的最佳睡姿選擇。

2025年09月13日 21:47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相關品項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國健署遲未公告菸品禁止添加物管理辦法就違法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表示,目前禁止加味菸相關草案仍在研議中,尚無公告時程,未來一旦公告,將一體適用於所有菸品。

2025年09月13日 18:34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這也意味加熱菸在國內上市之後,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同品項加熱菸回台。國健署今(13)日強調,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09月13日 17:18

放行「加味加熱菸」引發民團砲轟 國健署重申合法性:上市後嚴查

放行「加味加熱菸」引發民團砲轟 國健署重申合法性:上市後嚴查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強調,審查及核定所有程序均合法,並無違法情事,政府對青少年使用加熱菸採取零容忍立場,上市後將嚴格稽查。

2025年09月13日 12:07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疫情蠢蠢欲動,兒科醫師陳木榮在臉書分享臨床觀察,最近得流感的孩子有變多趨勢,過去幾天媽媽帶著高燒的孩子來診所,說著班上有多少人是流感,這種情況下只要出手檢驗,幾乎百分之百都是流感。他也提供簡易的判斷方式,只要有發燒合併肌肉酸痛,就要小心流感。疾病管制署日前提醒,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開打,符合資格民眾屆時可及早完成接種,獲得保護力。

2025年09月13日 11:3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