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政大心理系教授錢玉芬的研究,孩童的眼淚都有其意義,絕非「長大就好了」。(圖/傅家慶)
文/傅家慶
蘆洲男子因兒子買肉圓沒加辣就暴打兒子,招來社會一片撻伐。這種顯而易見的暴力,大家都知道不對,然而我反而想到一年前同樣一支爆紅的影片,這影片裡看似盡是歡樂,但我卻覺得一點點不好笑,那樣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影響,不亞於肢體的暴力。
▲影片中男童哭喊,父親反而更加加碼「拔鼻」。(圖截取自即新聞)
影片中的父親,以「這魔術很厲害喔」來用手指「假裝」拔走兒子的鼻子,自覺有趣地「隔空抓鼻」,兒子當真,不斷哭喊「快裝回去」,父親不但不制止,反而加碼「舔食」,讓孩子哭喊到失控求饒,父親更覺好笑,還把這影片分享出去,把孩子的痛苦當成自己經營社群媒體的「工具」,讓孩子成為眾「笑」之的。
當「把鼻」變成「拔鼻」,你也覺得「很好笑嗎」?對於我說這可能造成孩子負面成長經歷,你也覺得「還好吧,明天很快就忘了」嗎?
▲政大心理系教授錢玉芬從大學生的童年陰影中,歸納出不同「人生腳本」,將影響孩子一生。(圖/傅家慶)
我自己親身的經歷是經歷一場「到院前死亡」的嚴重車禍,奇蹟被救回後,所遭遇的「創傷壓力症候群」,不是喚醒車禍本身,而是童年的負面經歷,這些經驗讓我印證一件事情,那些以為忘記的其實深埋在某處,如果一帆風順可能真的忘記了,不巧我天生高敏感,加上經歷一場生死交關,誘發內心深層恐懼,結果將這些以前的「恐懼」都喚醒。最終讓我深信,童年的一切絕非「長大就好了」。
在「肉圓男」施暴影片中,兒子問媽媽說「為什麼要生下我?」這句話就是警訊!符合政大心理系教授錢玉芬統整童年負面經驗中,孩子可能因為不同經歷在心裡做出不同的「早年決定」,也就是孩子依據自己經驗,找出一套自認理解這世界運作的理論,並依此生活。換言之,孩子會漸漸在內心演繹出一套「人生腳本」,例如這位男孩將來很可能在內心這麼想「父母的不合都是因為我的不乖(沒加辣),如果我乖就好了」。
「人生腳本」如果是正向的演繹,當然能讓孩子順向長大。然而,如果是負面的,可能出現哪些版本?錢玉芬教授的分析,目前歸納九大項:
1、反正不會有人喜歡我(渴望愛卻拒絕愛)
2、我一定不行的(不敢做決定)
3、拒絕長大(孩子氣而過於依賴)
4、我不可能成功的(成就的壓力很大且常感受到挫折感)
5、我最好不要存在(沒存在感或沒自我價值感)
6、別靠近我(別人對我太好會不自在)
7、這裡不屬於我(有家但沒有歸屬感)
8、但願我不是我(不喜歡成為自己現況樣子)
9、我最好不要存在(憂鬱沮喪而沒存在價值感甚至有輕生念頭)
在錢玉芬教授所執教的政大和台大,她經常遇到明明外在看來已經很有成就的學生,內心卻是充滿諸多負面腳本,尤其常遇見「不想活的學生」,認為自己「不該存在」, 跟「肉圓男」的兒子很類似。而每每遇到坦白自己有這劇本的學生,她都會私下約談,試圖避免「憾事」。錢教授也指出,這種負面人生劇本的可怕之處在於,既然被稱之為劇本,就表示必須「照本演出」,人會因此認為自己就是那樣,不相信自己其實可以怎樣。
▲即時導正孩童的「人生腳本」,克服內心恐懼,才能讓孩子有快樂人生。(圖/傅家慶)
更可怕的是,為了「演好演滿」,做一個「稱職的演員」,還會演繹出好幾套「心理遊戲」。為了支持這種「決定」,心理會進行隱藏式的溝通,也就是自己跟自己說了些話,但自己根本也沒察覺。一切「自問自答」都是為了符合那個「劇本」:我是怎樣怎樣的,我不可能怎樣怎樣...使人生真的按這「劇本」走,讓生命空轉,沒發揮潛力和影響力。
「肉圓男」和「拔鼻男」兩段影片,前者是顯而易見的錯誤,後者則是包裝在大人以為「喜悅」,孩子卻感受到「不悅」的隱形暴力。兩者共同之處都在於在孩子心中產生了「恐懼」。更甚者,如果拔鼻情況發生在公眾場合,尤其是親友家族聚會場合,孩子甚至會將生羞愧,轉而憤怒等等更多「不悅」,加深負面心理影響。錢教授強調無端的使孩子恐懼、害怕或承擔過大的壓力,都會造成孩子負面自我對話,產生不當的「早年決定」。
▲為人父母,切勿忽略孩子成長中的許多細節,陪伴孩子子長大,讓孩子有面對未來的勇氣。(圖/傅家慶)
像這樣大約三歲的孩子,在耶魯大學的研究中指出,正是「最沒安全感」的時候。我認為讓這階段的孩子如此深切感受到「失去」,還是「不該失去」而且又對其生命「極為重要」的鼻子,這就是「無端使孩子恐懼」。孩子的一生要面臨的恐懼不勝枚舉,做「把鼻」的若聽到孩子的「內心獨白」,又怎忍心下得了那隻「拔鼻」的手呢?
更多親子相處的真實故事,請看「每天來點FU能量」(https://www.facebook.com/傅家慶個人網頁每天來點-FU-能量-85406505795515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