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不是「癬」! 中醫師詳解兩者不同之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一般人常會把乾癬與癬混淆,皮膚癬是由真菌感染的皮膚病,常出現小水泡,在悶熱潮溼的天氣特別容易感染,常見的如香港腳、灰指甲,但較容易治療,只要鞋子輪替穿、保持患部乾爽、多曬太陽殺菌,即可改善症狀。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乾癬則是免疫反應失調所致,不具傳染性,通常與遺傳有關,發作時紅腫、脫屑,病灶處會有一層又厚又硬的皮,因此乾癬又稱「牛皮癬」或「銀屑病」。

乾癬 常分布於頭皮、腹部、背部、四肢關節處

鄭愛蓮進一步解釋,乾癬常分布於頭皮、腹部、背部、四肢關節處,嚴重者甚至會關節腫痛,患者的皮膚會增生,造成一搔抓就皮屑滿地的現象,因此常給人觀感不佳,進而影響自信心,療程通常以「年」來計算,需要極大的耐心。

「中醫治療乾癬,有一定的規律。」鄭愛蓮指出,乾癬患者通常轉介中醫時,都已有1至2年的病史,已使用過西藥如類固醇治療,尤其像上述患者,因乾癬病史久,嘗試過各式西醫療法,故病症變得較為複雜,治療更棘手。中醫治療時一定會先經歷反彈期,此時症狀會加劇,患者務必要耐心撐過,之後病情就會慢慢好轉。

乾癬症狀通常在夏季會改善 多曬太陽、多運動出汗助代謝

鄭愛蓮說明,中醫用藥主要以調理肝氣,再加以藥性清、溫之用藥,如:三黃、茯苓、白茯,來健脾利溼,促進代謝。此外,由於乾癬患者的皮膚乾燥,故會選用質地較油的外抹中藥膏,清熱解毒,能幫助止癢。

曾有1位病人Henry(化名),乾癬病史長達10年之久,過去都以西醫治療,也使用過生物製劑治療2年,卻不見成效,後來轉由中醫治療,聽從醫師遵囑,為了多曬太陽,不惜從台北搬至南部居住,每半個月回診拿藥1次,如此持續治療3年,病情終獲大幅改善。

鄭愛蓮提醒,乾癬症狀通常在夏季會改善,因此建議患者要多曬太陽、多運動出汗,才能幫助體內代謝。飲食方面以豬肉、雞肉為主,病情改善後可酌量食用牛、羊、海鮮,但切忌螃蟹和飲酒。也要減少抽菸及糖份攝取,不熬夜,盡量在12點前上床睡覺,並適時舒壓,壓力也有可能會引發乾癬的潛在因子。(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連滑手機都困難! 乾癬性關節炎5病徵別小看

乾癬性關節炎早期有3大警訊! 亂吃補恐加重病情惡化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婦人胃痛1個月「狂排黑便」 醫一照胃鏡驚:已經破30個洞

婦人胃痛1個月「狂排黑便」 醫一照胃鏡驚:已經破30個洞

許多人都會服用胃藥來緩解腸胃不適。不過,腸胃科醫師蕭敦仁透露,一名70歲婦人先前上門求診,稱已連續服了一個月的胃藥來緩解胃痛,還連日排出「黑便」,結果他替對方照胃鏡,竟赫見老婦的胃有近30個洞,已經嚴重胃潰瘍。

2023年12月02日 22:55

超神「未來日記」寫了就中雲端發票!她實測:願望一直實現

超神「未來日記」寫了就中雲端發票!她實測:願望一直實現

日本創業家山田弘美原先是一位負債高達千萬的單親媽媽,某天收到兒子贈送一本筆記本,進而促成她開始實驗「未來日記」計畫;她以「完成式」口吻寫下心願,而日記內容居然逐一實現。台灣網友跟著實測也紛紛驚呼,「從沒中過雲端發票,寫了真的中獎!」如今《3分鐘未來日記【369天實踐版】》也來台發行中文版,由方智出版發行。

2023年12月02日 22:22

每年1.6萬人得肺癌!她「沒症狀也中鏢」 醫列6大恐怖因子

每年1.6萬人得肺癌!她「沒症狀也中鏢」 醫列6大恐怖因子

衛生福利部110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公佈,國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其中「肺癌」首次超越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人數首位,發生個案來到16,880人,更是男女性癌症發生數第二名。過去肺癌發生期數偏晚,導致死亡率高,存活率低,而早期肺癌幾無徵兆,如果進展為肺癌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恐只剩下一成。

2023年12月02日 21:32

政院動支51億元搶救健保點值惹議 醫界力挺:盼明年點值達0.95元↑

政院動支51億元搶救健保點值惹議 醫界力挺:盼明年點值達0.95元↑

新冠疫情降級解封之後,國內門診醫療爆量,連帶衝擊健保點值下滑,行政院確定動支51億撥補疫後點值,讓各分區平均點值至少達到0.9。其中43.3億元是涉及健保基金的公務預算,遭健保會非醫界代表批評,撒幣政策反讓健保難永續,健保會形同虛設。台灣醫院協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等醫界代表則共同發布聲明,支持用公務預算調節健保總額,另也盼明年起將點值穩在0.95元以上,不足則由公務預算補入。

2023年12月02日 20:24

手腳冰冷!吹風機「吹3部位」  中醫師:1體質進補更傷身

手腳冰冷!吹風機「吹3部位」  中醫師:1體質進補更傷身

一位20多歲的女性,平常很少運動,有整天待在冷氣房,因為怕胖不敢多吃,老是吃生冷的沙拉等當午餐,他10多歲剛來月經時就有經痛的問題,但最近經痛問題變得更為劇烈,經血顏色呈現淡紅且有血塊,排便軟散不成形,又相當怕冷,手腳更總是冰冰涼涼的。

2023年12月02日 20:03

高雄女打2劑AZ後「持續掉髮」獲1萬!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審議公布

高雄女打2劑AZ後「持續掉髮」獲1萬!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審議公布

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審議結果公布!疾病管制署今(2)日說明,本次審查總計有17案獲得救濟,救濟金額在5千元至20萬元不等。其中較為特別是一名40多歲女性,接種兩劑AZ疫苗之後都持續有掉髮情形,且曾因此就醫診斷壓力性落髮,由於症狀無法確定與疫苗關連,最後核予救濟金1萬元。

2023年12月02日 19:52

愛愛太猛突爆血!他一低頭…驚見「小肉條」斷了

愛愛太猛突爆血!他一低頭…驚見「小肉條」斷了

北部一名猛男自述近日激烈愛愛後突見GG上有血,一開始以為是伴侶生理期來了,還很紳士地關心對方,豈料對方更緊張地說「我沒有月經來」,這才驚覺是自己的「小肉條(陰莖繫帶)」斷裂在流血,嚇得他緊急就醫求救。

2023年12月02日 19:44

泡芙女孩注意走山!天后泰勒絲「忽胖忽瘦」 國內醫師提醒小心

泡芙女孩注意走山!天后泰勒絲「忽胖忽瘦」 國內醫師提醒小心

美國樂壇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舉辦了她人生最大的巡演「The Eras Tour」,讓全球颳起泰勒絲旋風,不過這幾年忽胖忽瘦的身形也備受討論,意外揭露可能是熱戀期所造成的幸福肥。對此,國內整形醫師邱浚彥提醒,「身形忽胖忽瘦」除了對健康可能有潛在影響之外,也要小心會影響到胸型。

2023年12月02日 15:18

染黴漿菌有6症狀!一定要吃抗生素嗎、有疫苗可打? QA一次看懂

染黴漿菌有6症狀!一定要吃抗生素嗎、有疫苗可打? QA一次看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大陸流行的病原體包括流感病毒、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5類,其中又以「黴漿菌」最多,對幼兒威脅最大。台灣部分,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示警,過去一個月來,院內黴漿菌檢測陽性個案有增加趨勢。黴漿菌該如何防範?《ETtoday新聞雲》整理QA提供參考。

2023年12月02日 13:53

4機場自願採檢分析21種病原!莊人祥揭「2階段檢驗」費用也曝光

4機場自願採檢分析21種病原!莊人祥揭「2階段檢驗」費用也曝光

中國大陸北方發生多重病原呼吸道疫情,疾病管制署從上月底開始在4處國際機場針對自中港澳入境有類流感症狀旅客實施鼓勵採檢,可以分析多達21種病原,民眾無須付費。衛福部長薛瑞元、疾管署長莊人祥今(2)日上午前往機場視察,被問及相關費用預算,莊人祥說,透過2階段篩檢方式,將成本控制在每人每次檢驗約6千元,目前初估每周花費約18萬元。

2023年12月02日 12:3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