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的共同教養課 「餐桌」不只是吃這麼簡單!

▲到底該怎麼吃,才能真正對孩子的營養和教養有幫助呢?(圖/食力 foodnext)

▲到底該怎麼吃,才能真正對孩子的營養和教養有幫助呢?(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編輯部

從餐桌上菜餚的營養、行為,到每道菜餚背後的飲食文化,一張餐桌能教會你的絕對不僅只是「吃」這麼簡單!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2019年3月27日舉辦「餐桌上的教養課」講座活動,邀請營養、兒童發展、飲食文化專家共同分享餐桌上的親子飲食議題,暢談到底該怎麼吃,才能真正對孩子的營養和教養有幫助呢?

高醣高油脂 讓孩子的身高被偷走!

在一個家庭的餐桌上,家長最為關切的莫過於「營養」,但作為父母又該如何讓孩子能吃得健康、吃得頭好壯壯呢?

灃食智庫、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表示,台灣兒童肥胖盛行率位居亞洲前5名,過多的精緻糖類、高油脂等食品的攝取除了導致孩童的肥胖,更可能導致性激素的分泌上升進而使得孩童性早熟,讓你的孩子身高被偷走!

謝榮鴻也說到,一般家長常以熱量作為孩童飲食控制點,但事實上控制熱量攝取並不代表掌握了營養的攝取,而減少食用精緻糖類與高油脂,也並不代表完全拒絕醣類與脂質的攝取,各營養成分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有其作用,根據孩童各階段的生長所需均衡飲食與運動習慣的培養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發育!

餐桌非戰場 讓美味成為美好回憶

然而孩子營養攝取均衡容易解決,但孩童在餐桌上的行為卻也常讓家長頭疼,兒童發展專家廖笙光表示,餐桌並不是戰場,家長應運用智慧協助孩子找出原因並試圖改變,而非一昧責怪孩子吃飯速度太慢、挑食、坐姿難看、吃飯配手機。

以孩童的挑食為例,廖笙光說明,一般孩童的味覺及觸覺都相對敏感,而在2歲以前孩子對於食物的接觸也容易影響未來是否接受這些食物的意願,故家長從小就應培養孩子對於食物的嘗試與餐桌習慣的建立。此外,孩童的生理週期與成人並不相同,也應適時調整孩子進食的時間,避免親子之間的衝突。

最後廖笙光也提醒,媽媽的味道應該是孩子最美好的回憶,別讓這些回憶成為親子之間的壓力!

餐桌美味的背後 用故事讓你的孩子愛上吃飯

而除了餐桌上的營養與兒童行為外,透過台灣飲食文化的瞭解除了能培養孩子的文化涵養外,更能以這些背後故事讓你的孩子愛上餐桌。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郭忠豪說到,台灣的歷史文化雖然不長,但飲食文化卻極其豐富!從哥倫布大交換使得新舊世界的食物在當時也跟著大交換,而後來荷蘭殖民時期的經濟活動也使得台灣的食物跟著豐富多元起來!除了水牛、虱目魚連台灣的土芒果最剛開始都是由荷蘭人所引進。而隨著歷史文化的進展、族群的多元化,台灣除了傳統原住民的菜餚外,也漸漸有客家、閩南、泰式的菜系出現,而餐桌便是這些飲食文化的縮影。因此郭忠豪建議,可以透過這些飲食背後故事的瞭解,來激起孩子對於食物的熱情,讓孩子愛上吃飯這件事!

從這些專家的經驗分享可知,從餐桌上的「食物」、「人」到餐桌外的飲食「故事」,餐桌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吃」,更多的是生理、心理與文化知識涵養上的富足,與其翻遍親子養成書,不如找時間坐下來讓「餐桌」好好為你們上一堂課吧!

延伸閱讀
跟著孩子學「食育」玩出食農生活力!
孩子食量小,才吃一點就吃不下?日本冠軍營養師教你如何讓孩子吃得多又吃得好!
體驗式教育的學習讓孩童們「帶得走」!國教署署長:看似單純的校園午餐是飲食教育的最佳途徑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病例死亡,引發關注。疾管署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評估,近年全球通報新型A型流感人類個案,多與直接接觸禽鳥、家畜或受污染環境有關,民眾要避免接觸禽畜,落實「5要6不」。

2025年11月23日 14:42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