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的共同教養課 「餐桌」不只是吃這麼簡單!

▲到底該怎麼吃,才能真正對孩子的營養和教養有幫助呢?(圖/食力 foodnext)

▲到底該怎麼吃,才能真正對孩子的營養和教養有幫助呢?(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編輯部

從餐桌上菜餚的營養、行為,到每道菜餚背後的飲食文化,一張餐桌能教會你的絕對不僅只是「吃」這麼簡單!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2019年3月27日舉辦「餐桌上的教養課」講座活動,邀請營養、兒童發展、飲食文化專家共同分享餐桌上的親子飲食議題,暢談到底該怎麼吃,才能真正對孩子的營養和教養有幫助呢?

高醣高油脂 讓孩子的身高被偷走!

在一個家庭的餐桌上,家長最為關切的莫過於「營養」,但作為父母又該如何讓孩子能吃得健康、吃得頭好壯壯呢?

灃食智庫、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表示,台灣兒童肥胖盛行率位居亞洲前5名,過多的精緻糖類、高油脂等食品的攝取除了導致孩童的肥胖,更可能導致性激素的分泌上升進而使得孩童性早熟,讓你的孩子身高被偷走!

謝榮鴻也說到,一般家長常以熱量作為孩童飲食控制點,但事實上控制熱量攝取並不代表掌握了營養的攝取,而減少食用精緻糖類與高油脂,也並不代表完全拒絕醣類與脂質的攝取,各營養成分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有其作用,根據孩童各階段的生長所需均衡飲食與運動習慣的培養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發育!

餐桌非戰場 讓美味成為美好回憶

然而孩子營養攝取均衡容易解決,但孩童在餐桌上的行為卻也常讓家長頭疼,兒童發展專家廖笙光表示,餐桌並不是戰場,家長應運用智慧協助孩子找出原因並試圖改變,而非一昧責怪孩子吃飯速度太慢、挑食、坐姿難看、吃飯配手機。

以孩童的挑食為例,廖笙光說明,一般孩童的味覺及觸覺都相對敏感,而在2歲以前孩子對於食物的接觸也容易影響未來是否接受這些食物的意願,故家長從小就應培養孩子對於食物的嘗試與餐桌習慣的建立。此外,孩童的生理週期與成人並不相同,也應適時調整孩子進食的時間,避免親子之間的衝突。

最後廖笙光也提醒,媽媽的味道應該是孩子最美好的回憶,別讓這些回憶成為親子之間的壓力!

餐桌美味的背後 用故事讓你的孩子愛上吃飯

而除了餐桌上的營養與兒童行為外,透過台灣飲食文化的瞭解除了能培養孩子的文化涵養外,更能以這些背後故事讓你的孩子愛上餐桌。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郭忠豪說到,台灣的歷史文化雖然不長,但飲食文化卻極其豐富!從哥倫布大交換使得新舊世界的食物在當時也跟著大交換,而後來荷蘭殖民時期的經濟活動也使得台灣的食物跟著豐富多元起來!除了水牛、虱目魚連台灣的土芒果最剛開始都是由荷蘭人所引進。而隨著歷史文化的進展、族群的多元化,台灣除了傳統原住民的菜餚外,也漸漸有客家、閩南、泰式的菜系出現,而餐桌便是這些飲食文化的縮影。因此郭忠豪建議,可以透過這些飲食背後故事的瞭解,來激起孩子對於食物的熱情,讓孩子愛上吃飯這件事!

從這些專家的經驗分享可知,從餐桌上的「食物」、「人」到餐桌外的飲食「故事」,餐桌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吃」,更多的是生理、心理與文化知識涵養上的富足,與其翻遍親子養成書,不如找時間坐下來讓「餐桌」好好為你們上一堂課吧!

延伸閱讀
跟著孩子學「食育」玩出食農生活力!
孩子食量小,才吃一點就吃不下?日本冠軍營養師教你如何讓孩子吃得多又吃得好!
體驗式教育的學習讓孩童們「帶得走」!國教署署長:看似單純的校園午餐是飲食教育的最佳途徑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別再轉傳北車性侵案影片 衛福部已接獲申訴:最重可判5年

別再轉傳北車性侵案影片 衛福部已接獲申訴:最重可判5年

台北車站發生女子遭性侵害事件,相關影片在網路上遭轉傳、散布,衛福部今已收到申訴,並嚴正呼籲民眾請勿下載、重製、轉傳、分享相關性影片,並勿肉搜、討論、揭露被害人身分隱私,否則恐觸法,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年10月15日 18:32

超商APP涉違法廣告加熱菸 衛生局已發函調查「最重罰2500萬」

超商APP涉違法廣告加熱菸 衛生局已發函調查「最重罰2500萬」

某超商APP違法廣告加熱式菸品及組合元件等多種品項價格等資訊,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已接獲民眾檢舉,衛將依菸害防制法調查,釐清責任歸屬,最高可處製造、輸入業者新台幣2,500萬元罰鍰,處販售菸品業者新臺幣50萬元罰鍰。

2025年10月15日 18:26

「餓骨症候群」讓她劇痛難行走 靠AI揪嚴重骨鬆、多處微小骨折

「餓骨症候群」讓她劇痛難行走 靠AI揪嚴重骨鬆、多處微小骨折

67歲呂女士因為腎臟外傷導致慢性腎衰竭,20年長期透析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相關數值顯示都恢復良好,但卻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全身骨頭劇烈疼痛,包含咳嗽時肋骨疼痛,甚至不能站、不能走,用止痛藥也沒效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後續在三總腎臟內科團隊研發「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分析風險,確認屬於嚴重骨質疏鬆。

2025年10月15日 17:31

凍卵最高補助7萬 醫提醒「3類女性」越早做越好

凍卵最高補助7萬 醫提醒「3類女性」越早做越好

國健署今年9月起推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方案,針對因乳癌、血癌等重大疾病治療可能造成生育功能下降或喪失的患者,經專業評估後,女性可申請凍卵補助最高7萬元。對此,醫師也呼籲,「癌友與重大疾病患者」、「遺傳性疾病或卵巢功能異常女性」、「高壓職場族或晚婚女性」應特別留意生育保存的時機。

2025年10月15日 17:04

咖啡喝對方法更健康! 研究曝:每天1.5至3.5杯「有助長壽」

咖啡喝對方法更健康! 研究曝:每天1.5至3.5杯「有助長壽」

咖啡早已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而科學正持續揭示這項日常習慣與健康之間的微妙關聯。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只要調整沖泡方式、飲用時間與添加成分,咖啡不僅能提神,還能對身體帶來實質益處。

2025年10月15日 16:46

他靠改變「1飲食習慣」讓肌膚回春!醫實測僅1年:手上黑斑全消失

他靠改變「1飲食習慣」讓肌膚回春!醫實測僅1年:手上黑斑全消失

許多人發現臉上或手背出現黑斑時,往往以為那只是「年紀到了」的自然現象。不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這些被稱為「老人斑」的斑點,其實並非單純只是皮膚問題,而是全身老化與代謝失衡的外在訊號。李思賢醫師還分享美國心臟外科醫師岡德里(Steven Gundry)的案例,指這位醫師過去手上布滿黑斑,後來透過「低糖化飲食」與「調整腸道健康」,僅用一年時間便讓斑點幾乎淡化消失。

2025年10月15日 16:28

翻轉布丁糖分爆表!熱量只多13大卡 醫驚:碳水量=1/2碗白飯

翻轉布丁糖分爆表!熱量只多13大卡 醫驚:碳水量=1/2碗白飯

7-ELEVEN開賣「統一翻轉布丁」造成轟動,民眾出現搶購潮,都想一嚐超厚焦糖的滋味。消化內科醫師蕭偉成也收到友人送的「丁布」,開心歸開心,但他也揭露翻轉布丁隱藏的陷阱,雖然只比正常統一布丁多了13大卡,但碳水量卻從1/4碗飯增為1/2碗飯量,提醒糖尿患者或正在控糖的民眾要小心食用。

2025年10月15日 15:29

鏟子超人中暑、肌肉痠痛 中醫教「按7穴位+刮痧」自救

鏟子超人中暑、肌肉痠痛 中醫教「按7穴位+刮痧」自救

肌肉痠痛是現代人常見的身體不適,尤其前陣子到花蓮救災的鏟子超人,在天氣炎熱下長時間進行鏟除沙泥與搬運重物,可能也會因此出現熱傷害和痠痛情形。對此,中醫師推薦多按7大穴位幫助減緩肌肉疼痛,另外也可以透過「刮痧」讓經絡暢通,達到活血化瘀效果。

2025年10月15日 14: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