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昊璋醫師/謠言破解 一味古方治療耳鳴、耳聾?!

▲一味古方治耳鳴?你還要被騙多久?(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一味古方治耳鳴?你還要被騙多久?(圖/問8線上健康諮詢提供)

文:余昊璋 屏東明正耳鼻喉科診所主治醫師/柳營奇美醫院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

臉書廣告「一味古方治療耳鳴、耳聾,已治癒十萬人!」,要不要買來試試?有沒有效啊?

最近臉書上很常看到一則廣告,宣稱其配方茶可以治療耳鳴、耳聾,文案中提及「耳鳴一喝就停,耳聾一喝就靈!3副藥耳鳴消失,耳聾還聲,聽力如常人⋯⋯」,廣告動輒就有幾千個讚、幾十個回覆、幾百個分享,看在耳鼻喉科醫師的眼裏,真是一個憾動世代的產品、華人之光、大推申請諾貝爾醫學獎!前提是⋯⋯,真有那麼神的話!

醫療要能宣稱療效其過程是相當嚴謹的,要有足夠的研究證據,臨床資料,及分析病人反應,經過一次次藥物試驗方可上架,並不是隔壁的王太太說吃了什麼病就全好了,就能宣稱有療效甚至公然販賣,筆者私下並不反對民俗療法或其他另類醫療(前提是不違法),但還是有程度上的分別,像是小孩收驚,其實也安慰了不少為人父母的心,就當作是收父母的驚吧!但是隨著教育普及,總不會還贊成用喝符水、吃香灰的方式來收驚吧?

目前,治療耳鳴的主流是行為認知治療、聲音減敏治療、及評估使用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此外,也會鼓勵患者藉由打太極拳、靜坐、瑜珈等活動來放鬆,由於耳鳴的病因很多、差異性大,都需要醫生進一步檢查及諮詢。

大多數的耳鳴病患都可經由適切診治慢慢變好或漸漸習慣,當然首先必需排除如聽神經瘤、鼻咽癌、突發性耳聾等具危險性的耳鳴,藥物部分是用來佐以治療耳鳴相關症狀如失眠、焦慮及其他如鼻塞、胃食道逆流等綜合症狀。

以往醫師習慣開立的銀杏等血管循環藥、維他命B群,或是退黑激素、鋅、鎂等補充品,可能可以提供部分病人改善,但由於實證醫學証據等級不足,也不能當做常規的治療,放眼世界尚無任何一種藥物或食品被認定可完全治癒耳鳴,像這種來源不明、境外移入、未經審核的什麼茶,其成份、添加物、重金屬含量什麼都可能有,什麼都不奇怪,民眾買來喝了賠錢事小,別賠了健康、喝壞肝腎才好!

廣告中的文案也提及「久鳴必聾,久聾必癡呆」,這是藉由散播恐懼來促進銷售的講法,首先,「久鳴必聾」説法源自於中醫古籍,當時的時空背景雖然有其價值,但隨醫學演進,耳鳴是肇因於內耳與聽力系統的損傷,但耳鳴並不會造成耳聾,此乃倒果為因的謬論。

至於「久聾必癡呆」,不少文獻認為大腦聽覺中樞的退化,可能間接提升失智風險,有研究指出其風險可增加至五倍之多,提醒民眾莫輕忽長者的聽力障礙,但更不可因此病急亂投醫才是!

身為醫生,病人的疾患沒能治好,還讓民眾求助無門、甚至請鬼抓藥單,實令我輩汗顏,看到這類不實的廣告,其實也早有熱心的同道向醫學會反應,醫學會也即時行文衛福部,衛福部也迅速回應指出,廣告已涉嫌違反食品安全衞生管理法相關規定,惟查該網站架設於國外,非屬我國法域可及之管轄範圍,行政調查受限⋯⋯,因此,衛福部中醫藥司也在網站上提醒建議消費者若有相關健康問題,應循正規管道找合格專業醫師診治為妥,不宜購買來路不明的商品做為預防或治療疾病之用,提醒您勿信勿隨意購買!

▲(圖/食藥廣告膨風專區:古方舒耳茶)

▲食藥廣告膨風。(圖/食藥廣告膨風專區:古方舒耳茶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對此回應,「古方舒耳茶」產品網站宣稱「耳鳴一喝就停,耳聾一喝就靈!!已幫助上千人告別耳鳴耳聾,100%真實案例!頭不暈、耳不鳴、聽力恢復如常!」等詞句,已涉嫌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惟該網站架設於國外,非屬我國法域可及之管轄範圍,行政調查受限,提醒國人切勿輕信。

面對野火燒不盡的假消息,需要您的智慧詳加判斷,勿按讚、勿分享,同時也呼籲政府相關單位重視,既然要致力打擊假新聞,何不先消滅天天出現在你我FB、Line上騙點擊的假健康消息,來保護國民的身體健康,至於像本篇這種由專科醫師撰寫的健康資訊,才是可以幫助他人避免上當受騙,值得瘋傳的好消息啊!

延伸閱讀

耳鳴真的不會好嗎?治療耳鳴一定要吃藥嗎?耳鳴久了一定會耳聾嗎?

本文為問8 線上健康諮詢提供,原文刊載於此

問8 線上健康諮詢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耳鼻喉科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還是可以看感冒

衛福部預告修法將「耳鼻喉科」改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原來耳鼻喉科會進行外科手術,甚至擔心以後是否不能去看感冒。衛福部醫事司今(19)日表示,相關醫學會多年前已經改稱耳鼻喉頭頸外科,較為符合實際業務內容且與國際接軌,更名後完全不影響該科醫師看診,實務上也沒有規範醫師只能看哪一科,有些成人感冒也會到兒科去看。

2025年11月19日 18:32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衛福部擬修法「醫師需受訓才能做醫美」 醫事司揭受影響人數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初步掌握約600名醫師未經過PGY訓練就直接在執業,至於其中有多少人是在美容醫學從業,還需要進一步比對分析。

2025年11月19日 17:44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一名50多歲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竟出現手腳麻木、大片紅疹,且痛到難以行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進行西醫治療也接受中醫調理,約2周後症狀顯著改善;醫師說,乳癌病人併用中藥,須與西藥間隔至少1小時,且化療期間切勿補充蜂王乳、胎盤素等含「類荷爾蒙」成分保健品,以免影響療效。

2025年11月19日 16:20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時明確表態「明年漲保費機會很低」,健保會今(19)日公布健保費率審議結果,建議115年度維持現行費率5.17%,健保會解釋,健保明年度收入試算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安全準備還有餘裕的情況下,不用漲保費。

2025年11月19日 16:08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1名30歲高姓孕婦日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昏眩,被家人緊急送往安泰醫院急診。她自述剛懷孕不久,急診團隊立即啟動婦產科會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外孕且已有大量內出血,收縮壓甚至低於80,情況相當危急。醫療團隊火速啟動大量輸血與手術準備,由婦產科楊淳翔醫師執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成功止血並搶回孕婦生命。

2025年11月19日 15:19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71歲高先生投入動物保護30年,今年 8 月因呼吸急促、下肢水腫,被送至耕莘醫院,確診攝護腺癌末期。經醫療團隊詢問,發現他最掛心狗園裡那些陪伴多年的流浪狗,決定協助他圓夢,也讓他得以在生命的最後獲得溫暖慰藉。

2025年11月19日 15:07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將於明(20)日接任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針對國內缺藥問題,林憶君表示,這是複雜且連動的問題,包含健保藥價過低讓製造成本高於給付價格,廠商因而退出市場,必須從結構上去改善,包含推廣學名藥、扶植國內製藥產業,確保藥品供應的穩定性。

2025年11月19日 13:54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土城家暴男於保護令期間,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兇殘震撼全台。對此,立法院針對「家庭暴力防治法」進行修法,今有多名立委不分黨派一致表達,應加強對於加害人的電子監控,及對於被害人的風險通知;衛福部回應,傾向強化監控相關作業,但應注意受害人隱私等問題,將持續與各主管機關研商。

2025年11月19日 13: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