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收到一份韓國人寄的包裹 打開來滿是「洋蔥」

圖文/傅家慶

2019年的第四個上班日,雙和醫院急診室收到一份國際包裹,署名要給「急診室所有人」。櫃檯護理師收到包裹後轉給護理長,護理長有點擔心,不知內容物為何?而當她打開包裹後,發現是從韓國帶來的「洋蔥」。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雙和醫院第十四號手術室的手術台,多少生命曾在這裡來來去去,我竟能成為最幸運的那個。(圖/傅家慶)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雙和醫院收到一份韓國旅客寄來的包裹,裡頭是從韓國特意帶來的海苔,感謝醫護人員。(圖/雙和醫院急診室提供)

兩年前的跨年日,2016年的12月31日,上午約九點到十點之間,一位隨家人來台旅遊的韓籍男童,因為在旅店吃拉麵,不慎被湯汁燙傷左腳和手指。男童家人立刻叫了計程車送往雙和醫院急診室,雙和醫院啟動燙傷救治程序,完成醫治,病人也出院回國了。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包裹外觀可以看出從機場寄來,這位韓國旅客是特別離台前寄出,讓雙和醫院醫護人員分外感動。(圖/雙和醫院急診室提供)

整整兩年後,這個家庭再次來台跨年旅遊,特意帶了幾包韓國海苔,在離開台灣前,從松山機場寄到雙和醫院,放了一封親筆的英文信,說出這段醫護人員早已遺忘的「小事」。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韓國旅客以親筆英文信說明兩年前,兒子被雙和醫院急救的過程和謝意。(圖/雙和醫院急診室提供)

信中提到雙和醫院急診室的「所有人都以善意和真誠對待我們,尤其有位婦人,應為志工,還給我兒子一份餅乾安撫關心他。我要對你們和那位志工說聲感謝。這是我們第二次來台旅遊,特意從韓國買這份禮物,希望你們感受到我們的謝意。喔,對了,我兒子復原得很好,沒有留下疤痕。謝謝你們。我和我的家人們會記得你們對我們的好。

雙和醫院急診室的同仁們表示,其實已經忘記這個案例,然而,病人的感恩之心,是肯定我們這份工作的價值,讓我們知道我們認為沒什麼的,可能都是別人心中的大事情。對於過了兩年病人都還記得,還特意準備禮物帶來台灣,臨上飛機前寄給大家,真是歲末年終的暖暖包。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同樣曾被雙和醫院搶救回來的我,前年也親自到急診室感謝林正欣醫師和急診護理師們奮力救我。(圖/傅家慶)

僅只例行公事中的平凡「小事」卻能得到落實,這就是最不平凡的事,也是我最尊敬的。因此,即使只是如常開車的公車司機,如常招呼的店員,對於那些落實服務精神的人,我不只欣賞他的態度,更會找機會落實感謝,盡我所能寫信予以表揚,請該單位務必嘉獎這些基層員工,他們都是單位的資產。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這是前年感謝雙和醫院加護病房1A區的護理師們,當時正哭過一場才終於說出感謝的話。(圖/傅家慶)

還有這位韓國旅客為了感恩的「刻意」舉動,更是非常觸動我。因為我自己也是在2017年在中和經歷嚴重車禍,股動脈斷裂,失血過多,呈現「到院前死亡」,被送進雙和醫院急診室搶救後奇蹟存活下來。我非常理解不管是「大事」或「小事」,在人遭逢急難時,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別人當下的善意即使只是照常,都是最溫暖的。然而,不能因為別人只是「照常」就視之為理所當然,「刻意」的感謝只是受人恩澤的最基本回饋方式。

雙和醫院的這則小故事,讓我再次回想起自己被送進同一個急診室時候的樣子。後來看到消防員拍的影片,那個已經失血過多而昏迷,呈現「白眼翻翻」的自己。雙和醫院的急診室,我後來回醫院復健時曾經不敢正眼直視,直到後來終能鼓起勇氣走進去,跟救過我的醫護人員親自致謝,自己也走過一大段心理復健的路程。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前年回到雙和醫院,感謝幫我動手術的雙和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林正欣。林主任是臨危受命,從別的手術室趕來幫我縫合斷裂的股動脈血管。(圖/傅家慶)

歲末年終之際,再次藉由此文感謝曾經將我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義消張慶龍先生、中和消防隊張加靖與李文龍隊員、雙和醫院李飛鵬前院長、程毅君副院長暨麻醉科主任、為我手術的心臟外科主任林正欣醫師、心臟外科柯玉誠醫師、急診值班醫師許力云、某位不肯說自己是誰的急診醫師,以及急診到開刀房,再到加護病房和8A普通病房的護理師們。

▲▼             。(圖/記者傅家慶攝)

▲ 雙和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柯玉誠,是我的主治醫師,我非常感謝他和林正欣主任決定賭一把,以他們的專業帶著醫療團隊將我斷裂的股動脈縫合回來,賜我重生。(圖/傅家慶)

謝謝各位,犧牲自己,日夜輪班,做為我們社會安全的防線。從我能到院前死亡還被一群人救回,更凸顯的是,救護環節,缺一不可。正因人生無常,所以保障軍警消醫護人員的工時與工質,是保障我們自己身而為人的基本價值。

原文引自傅家慶個人臉書專業 「每天來點FU能量」(https://www.facebook.com/傅家慶個人網頁每天來點-FU-能量-854065057955151/)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便秘吃益生菌沒用?醫揭1觀念錯了 做到4件事拉超順

便秘吃益生菌沒用?醫揭1觀念錯了 做到4件事拉超順

許多人一肚子大便,想著盡快解決的方式就是吃青菜或益生菌,但吞下肚卻不見有改善的跡象,原因是你吃錯了!外科醫師江坤俊說,益生菌主要是幫助改善腸胃道菌叢,但並不是一吃下肚就會馬上改變,一般需要幾周的時間,因此當下處於便秘狀態,臨時抱佛腳吃好幾包也是沒用的。醫師強調,想改善,平常就有4個元素要做到,排便也就不會成為難事。

2023年03月27日 20:26

醫大推4種奶「最佳飲用時間」!燕麥奶是澱粉 喝對還能增肌

醫大推4種奶「最佳飲用時間」!燕麥奶是澱粉 喝對還能增肌

每次到咖啡廳點拿鐵時,看到可以換成燕麥奶、豆漿或杏仁奶,讓你陷入選擇障礙嗎?近年來吹起一股植物奶風潮,事實上喝這些奶製品,有「最適合的時間」。天菜減重醫師蕭捷健直言,燕麥奶是精緻澱粉、杏仁奶就是油脂,無糖豆漿蛋白質與纖維含量最高,牛奶則熱量最高,針對這4種常見奶飲品,他一一分析其特色與最佳飲用時機。

2023年03月27日 19:32

下肢水腫「可能是1症候群」!嚴重恐肺栓塞 左腳痛小心了

下肢水腫「可能是1症候群」!嚴重恐肺栓塞 左腳痛小心了

「打麻將久坐,一覺醒來竟覺得下肢腫脹不適。」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嗎?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找上身喔!人體的靜脈與動脈相比,管壁彈性較差、管腔壓力較小,易受到外力壓迫而影響血液回流,造成水腫、酸脹等症狀,而當髂靜脈受到壓迫時,即為髂靜脈壓迫症後群(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 ILVC),嚴重起來甚至會引發肺栓塞、靜脈高壓等疾病。

2023年03月27日 18:28

還沒打的快來!北市釋出8款疫苗、4萬名額 3/28起開放預約

還沒打的快來!北市釋出8款疫苗、4萬名額 3/28起開放預約

新冠疫情步入尾聲,指揮中心自3/6至4/30實施「疫苗+1」全民新冠疫苗接種活動,提升群體免疫保護力。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新冠疫苗接種預約平台第57期將自3/28(二)至3/31(五)上午9時至晚間9時開放預約,接種日期為4/3至4/9。本次提供逾4萬個名額,其中莫德納次世代雙價BA.4/5提供2萬6000個名額。

2023年03月27日 18:10

喝「紙杯裝熱咖啡」恐變胖! 日本醫點2關鍵:沒比較安全

喝「紙杯裝熱咖啡」恐變胖! 日本醫點2關鍵:沒比較安全

我們每天必用的日常用品中也潛藏「致胖因子」的風險。比方說你在可以外帶的咖啡店或超商買了杯熱咖啡。這個無意識的舉動,會讓你暴露在把致胖因子攝取至體內的風險中。如果不在店裡享用,通常店家會用紙杯裝熱咖啡,讓你外帶回家。

2023年03月27日 17:33

18歲女髖關節不適以為生長痛! 竟是「巨大細胞瘤」佔滿股骨

18歲女髖關節不適以為生長痛! 竟是「巨大細胞瘤」佔滿股骨

18歲的許小姐右邊髖關節不時產生疼痛感,原本以為是生長痛,後來痛到走不動也睡不著,終於到醫院求診,經X光與磁振造影檢查後,發現其右邊股骨近關節處有50X35毫米的巨大細胞瘤,嚴重侵犯骨頭結構,甚至已經大到超過股骨頸的三分之二以上,所幸發現得早,經過輔助冷凍治療後已恢復正常生活,定期回診追蹤也皆無異狀。

2023年03月27日 17:07

蘿莉塔男友「殺價外遇賠償金」!她點出1最大問題:別勉強

蘿莉塔男友「殺價外遇賠償金」!她點出1最大問題:別勉強

蘿莉塔年初接受男友戴偉智求婚,並在情人節驚喜證實懷孕一事,但令人訝異的是,她最近坦言尚未登記結婚,因在婚前協議加了一條「外遇方須賠償300萬」的條款,豈料未婚夫居然殺價,問她能否賠200萬就好,此舉讓她傻眼又生氣。對此,兩性作家艾姬在粉專直言,該條款看出雙方信任值有問題,認為雙方若不適合,就別勉強踏入婚姻。

2023年03月27日 15:56

遊戲場不合格!北市親子餐廳「大樹先生的家、Rich Daddy」遭停用

遊戲場不合格!北市親子餐廳「大樹先生的家、Rich Daddy」遭停用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112年上半年10家親子餐廳稽查結果,共有2家不合格,分別為位於大安區的「大樹先生的家」和金山北路的「富爸爸餐飲會所 (Rich Daddy cafe & kids)」,因無法檢具附設兒童遊戲設施安全檢驗報告,已依消保法第36條命其暫停使用,若未依規定停用,最高可處150萬元罰款,並按次處罰。

2023年03月27日 15:10

今增50例本土「創新制上路新低」 周三討論調降專責病房開設數

今增50例本土「創新制上路新低」 周三討論調降專責病房開設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新增50例本土病例、0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另增21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日本土個案為3/20輕症免隔離措施以來新低,今日也是舊制補通報最後一天,通報件數歸零。由於專責病房空床數高達7成,周三也將討論調降開設上限至2~3%。

2023年03月27日 14:01

劉宏恩/再生醫療法草案忽視病患風險造成醫院利益衝突 不應倉促通過

劉宏恩/再生醫療法草案忽視病患風險造成醫院利益衝突 不應倉促通過

《再生醫療法》草案本周正在立法院審議當中,衛福部及執政黨立委並希望能儘速予以通過。但是,相關法案不僅是產業或產值問題,而是直接涉及民眾權益與安全,以及醫政、藥政管理二者的分野,所以在立法院以及醫藥界已經爭議多年。

2023年03月27日 13: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