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媽咪崩潰的猛長期來了! 寶寶3個難搞行為碰到該怎麼辦?

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嬰幼兒怎麼一下子就抽高長胖了,衣服轉眼間就穿不下了呢?因為嬰兒出生第一年會經歷8個「猛長期」,讓他們成長飛速,但這段期間會讓他們頻繁討奶、容易煩躁,如何應付猛長期的難搞寶寶?

什麼是「猛長期」?

嬰兒的成長不是線性的,大多數嬰兒在第一年會經歷多個「猛長期」。在這個階段,你會觀察到寶寶的身體以某種方式快速成長,好像一夜之間就長大了,衣服一下子就穿不下。

其實這一點非常吻合兒童健康手冊中的「寶寶成長曲線表」,從下圖可以發現,不論是寶寶的頭圍、身高或體重,在一歲前的成長曲線較陡直,一歲過後漸趨平緩。以亞洲足月出生的寶寶來說,出生後第一年身高平均會長高25公分左右, 體重也能成長到出生時的3倍重,都是因為猛長期的緣故。

▲▼             。(圖/記者mamibuy攝)

寶寶猛長期發生在何時?


一般來說,寶寶的猛長期會出現在以下這幾個時間點,分別是:
✓7-10天
✓ 2-3週
✓ 4-6週
✓3個月、4個月、6個月、9個月
✓ <1歲以上

而猛長期通常持續2到3天,有時也會持續約一個禮拜左右。這就是為什麼會覺得寶寶長得很快,因為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們就歷經了8個猛長期。

寶寶猛長期的3大徵兆

1. 頻繁討奶:寶寶喝奶量會增加,甚至喝奶的頻率也會增加。

2. 容易煩躁:會明顯地感覺到寶寶心情煩躁,可能會吃奶吃到一半就吐掉,或不斷含住和吐出乳頭。

3. 睡眠模式改變:有些家長表示寶寶在猛長期睡得更多、更香甜,但也有些表示寶寶反而老是醒來喝奶,睡眠時間比以前短,晚上夜醒次數會變多。

如何應付猛長期的難搞寶寶?

1. 按需求哺餵
寶寶突然頻繁討奶或是煩躁扯乳頭,肯定會讓媽媽感到困惑,擔心是否是自己的奶量不夠,或是奶水有什麼問題。不要讓猛長期干擾你餵奶的信心,請單純的按照寶寶需求哺餵,寶寶經常吃,就能吃到更多的奶量也會隨之增長。千萬別怕寶寶沒吃飽,就趕緊增添配方奶,這會導致媽媽泌乳量下降。

2. 適時向家人求助
媽媽一直被寶寶干擾作息,肯定也會開始煩燥,建議媽媽要學會向家人求助,比方說請老公分擔一點家務,或請公婆早上看顧一下孩子,自己好好補眠。只有媽媽的狀態好了,寶寶才能更平順地度過猛長期。

▲▼             。(圖/記者mamibuy攝)

更多安撫哭鬧寶寶的方法

1. 輕鬆溫柔地開口向他們說話
孩子苦鬧久久不停時,爸媽千萬要保持耐心,試著開口問他:寶貝怎麼了嗎?是不是想吃ㄋㄟㄋㄟ了?讓寶寶感覺到你正在關注他。

2. 轉移注意力

有些媽媽會試著開音樂或拿玩具出來的方式,轉移寶寶注意力,就能瞬間制止哭鬧。

3. 抱抱安撫
將寶寶用包布巾包起來抱住,讓寶寶有如回到媽媽子宮內的安心感,或是抱著寶寶到外面走走,輕輕搖晃,同樣能產生安撫效果。

4. 撫摸安撫
用雙手輕輕撫摸寶寶的臉龐與身體,能使寶寶漸漸感到安心。

5. 洗溫水澡
流水聲以及和媽媽的肌膚接觸能達到安撫效果。

推薦閱讀:原來寶寶半夜哭鬧原因這麼多,安撫寶寶5技巧快學起來!

延伸閱讀

零失敗又療癒!超夯史萊姆製作教學,膠水+硼砂搞定

本文擷取自「讓媽咪崩潰的猛長期來了!寶寶3個難搞行為,碰到該怎麼辦?」作者 MamiBuy編輯部,由新手父母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10大死因一半和三高有關!國健署列3習慣:年輕人別輕忽

10大死因一半和三高有關!國健署列3習慣:年輕人別輕忽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五項與三高有關。國健署提醒,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三高比例高達五成,但年輕人也不可輕忽,長期吸菸、飲酒或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三高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2025年04月27日 13:00

12歲童突劇烈頭痛!醫揪出「動靜脈畸形」示警4症狀快就醫

12歲童突劇烈頭痛!醫揪出「動靜脈畸形」示警4症狀快就醫

一名12歲男孩在吃完早餐後突然出現劇烈的雙側頭痛和前額頭痛,並伴隨2次嘔吐,緊急服用普拿疼後,劇烈頭痛仍未消失,於是送至急診就醫。檢查竟發現是「動靜脈畸形」造成腦內出血。醫師提醒,腦動靜脈畸形就是體內的不定時炸彈,若發現孩子有「不尋常的頭痛、言語不清、肢體無力、昏睡異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2025年04月27日 11:31

「厚鬆餅堡」碳水比滿福堡高!營養師曝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

「厚鬆餅堡」碳水比滿福堡高!營養師曝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

麥當勞「厚鬆餅堡」回歸,鹹甜鹹甜的味道受到不少民眾喜愛,但營養師提醒,厚鬆餅堡的碳水量比滿福堡高約1.5倍,而且厚鬆餅堡的鈉含量破千毫克。她也列出麥當勞早餐熱量排行榜,熱量最高的是雞塊鬆餅大早餐,而漢堡類早餐碳水排行榜是焙果堡>厚鬆餅堡>滿福堡。

2025年04月27日 10:45

春夏換季膚況差「脫皮、過敏」問題狂冒 護理師揭保養急救3關鍵

春夏換季膚況差「脫皮、過敏」問題狂冒 護理師揭保養急救3關鍵

春末夏初季節轉換之時,由於氣候變化、早晚溫差大、濕度不穩,正是肌膚最容易問題的時候。護理師指出,這時間往往會有乾燥、脫皮、過敏等問題,甚至會讓肌膚顯得乾荒、粗糙與老化現象。提醒民眾,春夏紫外線穿透力比冬季高,即便陰天也要注意防曬,如果膚況不穩,建議可以遵循3大解法來緩解狀況。

2025年04月27日 09:29

維持現狀=開始退步 日本暢銷禪師作家:對抗改變只會陷入痛苦

維持現狀=開始退步 日本暢銷禪師作家:對抗改變只會陷入痛苦

「變化」有對自己而言負面的變化,也會有正向的變化。如果只注意到負面的變化,害怕變化,就會錯過正向的變化。既然變化一定會出現,那就努力追求正向的變化,人生一定會更快樂。有一句話說,「維持現狀就是退步的開始」。

2025年04月27日 07:22

醫投書指新冠死亡率58.2% 衛福部數據反擊:將去函國際期刊澄清

醫投書指新冠死亡率58.2% 衛福部數據反擊:將去函國際期刊澄清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出一篇來自台灣醫事人員的投書,文章提及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面崩潰,引發醫界熱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6)日晚間受訪強調,面對外界批評,衛福部一向虛心檢討,但此篇投書內容多處錯誤,不僅讓國際誤會,也打擊一線醫護士氣,衛福部將正式向刺胳針提出回應與澄清。

2025年04月26日 19:27

台醫投書「健保崩壞」登國際期刊 台大院長不認同:數據錯誤百出

台醫投書「健保崩壞」登國際期刊 台大院長不認同:數據錯誤百出

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刺胳針」刊出一篇來自台灣醫事人員的投書,文章提及台灣健保體系瀕臨全面崩潰,急診壅塞、新冠疫情期間住院死亡率高、低薪過勞等,甚至出現最大規模的護理師離職潮,內容引發醫界議論。不過,知名重症醫陳志金認為文章有誤導之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表示數據錯誤百出。

2025年04月26日 17:02

30多歲OL下背痛只能站著上班!重訓增肌力仍無效 中醫3招改善

30多歲OL下背痛只能站著上班!重訓增肌力仍無效 中醫3招改善

一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下背痛嚴重只能站著上班,每天都要吃止痛藥,雖嘗試復健等多種治療效果有限,甚至想藉由重訓鍛鍊肌力,練到硬舉可達1百公斤仍無法改善,輾轉尋求到中醫協助。醫師分析,患者下背痛並非單純因重訓或椎間盤問題引起,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經過一個月用藥、針灸並教導患者練習用腹部呼吸,患者終於能一睡到天亮,也能坐著上班。

2025年04月26日 15:19

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至!醫揭體罰4大影響:孩子長不高、胖一圈

國際不打小孩日將至!醫揭體罰4大影響:孩子長不高、胖一圈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 Out Day)」,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分析,體罰不只影響心理,可能帶來4大影響包含生長受阻、內臟脂肪堆積。研究顯示,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下,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導致生長遲緩,但若提供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與情感支持,內分泌功能可逐步恢復,幫助生長回到正常軌道。

2025年04月26日 11:5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