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離馬路近 兒童IQ低、發展遲緩風險提高2倍

▲小孩、馬路、紐約。(圖/pixabay)

▲《環境研究》期刊上一篇論文,研究顯示住家離大馬路近的兒童,IQ低與發展遲緩風險提高2倍。(圖/pixabay)

文/潘懷宗 博士

家住在大馬路或高速公路旁邊的父母,經常擔心小孩的安全,但你知道嗎? 除了安全之外,還要擔心小孩的智商。2019年4月8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當天發表在《環境研究》期刊上的一篇論文,研究顯示住家距離大馬路或高速公路近的兒童IQ低、發展遲緩風險提高2倍。

本研究的作者加州大學美熹德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rced)公共衛生系哈珊蒂副教授表示,住家距離高速公路或州際公路等主要道路比較近的民眾,會遭受到較高的空氣污染。也因此會造成兒童的智商、視覺與動作整合能力相對比住得遠的兒童來得差。該研究中之”距離近”指的是住家離大馬路500公尺以內,”距離遠”指的是1公里以外。目前北美城市居民有30%到45%是居住在距離高速公路或主要道路500公尺以內,顯示受到影響的兒童人數也相當高,因此特別提出呼籲。

▲▼清明連假國道返鄉車潮。(圖/記者陳家豪攝)

▲該研究顯示,住家距離高速公路或州際公路等主要道路比較近的民眾,會遭受到較高的空氣污染。(圖/ETtoday資料照)

哈珊蒂教授針對5,825名兒童在不同年齡之下進行「年齡與發育進程問卷」(Ages and Stages Questionnaire, ASQ)調查 ,ASQ問卷可以評估兒童在五大領域的發展情形: 細微動作、粗大動作、溝通、個人與社會功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藉著量測主要道路跟高速公路附近的空氣污染物,研究團隊評估每一個兒童暴露到臭氧以及細懸浮微粒(PM 2.5)這兩種主要由汽機車排放廢氣所引起的污染程度。其中臭氧會導致氣管肌肉收縮影響肺部健康,而PM 2.5 (直徑2.5 微米以下的細懸浮微粒,比頭髮細30倍),會刺激肺部,引起慢性發炎,長期暴露會進一步造成呼吸道、心血管的疾病及癌症。根據我國環保署的官方資料顯示,台灣PM2.5排放量前5名的活動分別為(1)車行及裸露地表揚塵23%、(2)公路運輸22.7%、(3)農業13.5%、(4)餐飲業8.5%、(5)營建業、礦場7.2%.。

▲▼機車族,空污,冬天,寒流,冷空氣,低溫,降溫,冷高壓,禦寒,冷氣團。(圖/記者林敬旻攝)

▲我國環保署的官方資料顯示,台灣PM2.5排放量第一名的活動是車行及裸露地表揚塵,佔了23%。(圖/ETtoday資料照)

哈珊蒂教授的研究分析發現有1,329名 (23%)兒童,ASQ五項能力中至少有一項表現出發展遲緩,比例相當高。結論是當母親懷孕期間或嬰兒生下來後暴露到空氣污染,特別是臭氧,都會造成兒童發展遲緩。另外,兒童生下來之後才遭受到空氣直接污染的影響比在媽媽肚子當中被間接污染的還要嚴重,哈珊蒂教授認為可能跟兒童出生之後不再受到媽媽子宮的防護有關。相比於住得離大馬路遠的同年齡兒童,幼兒在高濃度臭氧的環境下成長,在8個月大時測試,任一能力發展遲緩的風險高3.3%,在2歲以及2歲半時,五項能力都顯現發展遲緩的風險分別高了17.7%跟7.6%。

該研究是在紐約州北部進行,當地是美國空氣污染相對比較低的地區,哈珊蒂教授高度懷疑如果這個研究是在較高污染的地區進行的話,空氣污染對兒童發展遲緩的影響可能出現更加嚴重的情形。

▲小孩、馬路、紐約。(圖/pixabay)

▲該研究是在紐約州北部進行,圖為紐約時代廣場。(圖/pixabay)

空氣污染不只會影響兒童發展,甚至可以致命。CNN 在隔一天,也就是2019 年4月9號,也報導了另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有關空氣污染致命的研究。根據美國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約有11萬人因為PM 2.5的影響而早逝,估計造成8千7百億美金的經濟損失。研究發現,空氣污染的邊際損害(Marginal Damage, 亦即每增加一單位的污染物排放量,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以及死亡人數變化量)會因為排放源所在地點而不同。最大邊際損害的排放地點,雖然佔污染地點總數目的比率非常小,但卻會佔據整體損害(經濟損失以及死亡人數)的很大一部分比例。這跟80/20原則很像,也就是說只有20%的污染特別嚴重的排放地點,就可以貢獻80%的整體損害。研究顯示,全美排行前10% 的PM 2.5污染城市,如洛杉磯、西雅圖等大都市,貢獻整體損害的54%。除了PM 2.5 之外,其他來自這些大都市的空污物質,如氨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所造成的整體損害也很嚴重。可見針對這些高度污染城市的空氣品質改善,真的是刻不容緩。

報告更指出,空氣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中約有三分之一是住在距離污染源5英里(8公里)範圍內,四分之一的死亡人口居住在距離污染源超過150英里 (240 公里),可見即使住得這麼遠,還是會被影響到,真的是躲都躲不掉。

▲空污。(圖/Pixabay)

▲根據美國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約有11萬人因為PM 2.5的影響而早逝。(圖/Pixabay)

空氣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交通事故和凶殺案的總和還多。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華盛頓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馬歇爾教授(Dr. Marshall)呼籲人們採取積極作為以改善空氣品質。他指出,在這些死亡人數中,57%與能源使用排放廢氣有關(28%與交通運輸,14%與燃煤和天然氣發電有關),15%與農場活動(如動物糞便和肥料的施用和儲存)造成的污染有關。想要減少因空污死亡的人數,在這幾個方面的空氣品質都應該要大幅改善才行。在台灣,估計每年有9.02%死亡人數歸咎於空氣污染所致,若依照此數據估算,台灣每年至少有超過1萬人死於空污。美國肺臟協會發言人克里斯特曼醫師(Dr. Christmas)表示,空污沒有安全閥值,也就是”零容忍”,改善空氣品質仍需大家繼續努力!

空污造成的健康損害如此之大而且深遠,大家應如何自保呢? 潘老師建議大家除了下載空氣品質即時監測APP或每天到環保署空品即時網站上關心空氣品質外,出門戴口罩、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戒菸並且避免二手菸、烹煮食物時記得開抽油煙機、減少拜拜時燒香及燒紙錢等等,都是大家應該努力的方向。另外,在吃的方面,每天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富含β-胡蘿蔔素及玉米黃質的食物(如紅蘿蔔、紫高麗菜)、豆類食品(如豆腐、豆漿)以及香蕉、蘋果、番茄等,也都可以達到抗氧化以及提高肺部的功能。只要能夠做到這些,就一定可以降低空污對你的危害了。

▲空氣品質監測。(圖/翻攝空氣品質監測網)

▲潘老師建議大家可每天到環保署空品即時網站上關心空氣品質。(圖/翻攝空氣品質監測網)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今年6歲的茵茵,穿著小公主禮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時出生僅718公克,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茵茵爸爸今天帶著她參與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回想當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接受開胸手術,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半年才第一次回到家,到現在已經長成身高體重都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上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也順利進入小學,今天特別以「大學姐」的身分來鼓勵學弟妹們,也向醫護人員道謝。

2025年11月22日 18:21

蘇丹紅化妝品「鎖定12業者」 食藥署再驗原料濃度:確認是否蓄意

蘇丹紅化妝品「鎖定12業者」 食藥署再驗原料濃度:確認是否蓄意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食藥署今(22)日表示,追查新加坡原料輸入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下游業者,排除非國內與原料出口商,總共有12家業者列入調查,最快下週一公布受影響狀況。另外,正對問題原料進行「定量檢測」確認蘇丹紅濃度,釐清是否蓄意添加,也發文請新加坡政府協助調查。

2025年11月22日 16:16

胃炎用藥「溶離試驗不合格」恐影響藥效 回收145萬顆

胃炎用藥「溶離試驗不合格」恐影響藥效 回收145萬顆

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治療胃炎、膽石疝痛等疾病的處方藥「”強生”舒胃糖衣錠10毫克」,出現溶離試驗結果不符合檢驗規格,恐影響藥效,廠商將於12月11日前回收共2批、約145萬顆完成。

2025年11月22日 12:32

醫美修法衝擊近千家診所 醫憂「被迫失業」:只能打雷射、做微整

醫美修法衝擊近千家診所 醫憂「被迫失業」:只能打雷射、做微整

為加強管理醫美亂象,衛福部近日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卻引發部分醫美從業醫師反彈,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批評,此次修法程序粗糙未充分溝通,恐讓全台近千家診所、上萬名從業人員受衝擊,醫美手術相關專科限制,恐也讓過去屬於合法施作手術的醫師「被迫」失業,只能打雷射、做微整。

2025年11月22日 11:40

床墊睡10年!不只「養千萬隻塵蟎」還傷腰椎 醫曝汰換期限

床墊睡10年!不只「養千萬隻塵蟎」還傷腰椎 醫曝汰換期限

不少人買了床墊後就打算一路睡到壞掉,有人甚至自豪地說,「我的床用20年還很硬朗!」然而粉專「健康多1點」近日發文提醒,這種看似節省的做法,其實等於每天把身體交給「細菌窩」與「腰椎酷刑機」,長期下來健康恐怕比花錢換床墊更吃虧。

2025年11月22日 11:25

門診打抗生素緩急診壅塞 台大醫院啟用OPAT中心再推「遠距追蹤」

門診打抗生素緩急診壅塞 台大醫院啟用OPAT中心再推「遠距追蹤」

為了緩解急診壅塞,健保署今年8月祭出「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相關給付,讓部分感染症患者從住院轉門診接受治療。台大醫院21日正式啟用OPAT中心,提供需長期靜脈抗生素治療病患一站式整合服務,讓病患無需住院即可接受完整治療,維持正常工作與生活。

2025年11月22日 10:34

預防運動傷害、補充營養!長庚團隊一次教「吃超商也OK」

預防運動傷害、補充營養!長庚團隊一次教「吃超商也OK」

近來國人運動、健身意識抬頭,但是可能無形間讓自己受到運動傷害。復健科醫師指出,天氣冷就常常遇到民眾因為暖身不夠導致肌肉拉傷,還有扭傷等情況發生。其實透過相關運動防護可以避免受傷,長庚運動醫學團隊發表《拔河運動員健康手冊》,內容不僅拔河訓練適用,也很適合一般民眾避免運動傷害、強化鍛鍊的指南,例如運動營養篇章就提出「超商菜單」幫助補充營養、恢復體能。

2025年11月22日 09: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