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凱鈞老師教你「抗老心法2+1」

▲想讓歲月不在肌膚留下痕跡,該如何做才好呢?(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想讓歲月不在肌膚留下痕跡,該如何做才好呢?(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老」對許多人來說,是種不想面對的事情,尤其對女性而言更是在意。隨著年紀增長,肌膚的膠原蛋白就如同歲月般的一去不復返,難道擁有凍齡肌是名模和明星的專屬權利嗎?其實若不希望讓歲月在臉上留下殘忍痕跡,讓小鮮肉都扺擋不了的凍齡密技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你吃對食物、用對產品,再加上適時運動,想讓肌膚逆齡非癡人說夢喔!

▲美容保養專家凱鈞老師。(圖/凱鈞老師提供)

▲美容保養專家凱鈞老師。(圖/凱鈞老師提供)

保養是讓皮膚保持良好狀態最直接也最快的方式,但並非所有保養品都可以幫助你改善肌膚。具有多年經驗的美容專家凱鈞老師提到,「想要肌膚凍齡並不是等到年紀大後才開始注重抗老的保養,而是要從年輕時就做起,持續保養才能讓肌膚達到真正的『延緩』老化。」

凱鈞老師表示,「想擁有逆齡美肌,一定要先注重保濕。當肌膚角質層水分充足,肌膚表面會呈現透亮感,擦保養品時也會更好吸收。接著依據自己的膚質挑選合適的抗氧化、抗老型產品,例如含有沙棘油或海藻膠等成分的精華液,加入保養程序中使用,有助於保養品為肌膚築起鎖水修護網,防止水份散失,並能讓膚觸變得柔嫩、緊緻有彈力,展現迷人的自信光澤!抗老產品分為「預防型」及「修復型」,初期抗老的預防型較多抗氧化成分主要是減少肌膚被破壞;針對已有老化徵兆則可挑選修復型成分,以增加膠原蛋白增生,使肌膚恢復緊緻活力為主。」

▲嬰兒時期的嬌嫩肌膚總是充滿豐富的膠原蛋白。(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嬰兒時期的嬌嫩肌膚總是充滿豐富的膠原蛋白。(示意圖/Pixabay免費圖庫)

想要保持青春,除靠保養外,飲食也是讓肌膚凍齡的一大因素。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曾在節目中提到,「吃對食物能夠越吃年輕!想維持年輕,第一步就是要吃健康且營養豐盛的早餐。每天一定要喝足2000 c.c.的水,多吃新鮮蔬果及全穀類會帶來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B群,幫助身體代謝運作,並且提高抗氧化和抗癌的保護;像香蕉富含礦物質、營養素、纖維,及三大抗氧化物質維生素E、維生素C、β-胡蘿蔔素,想要常保年輕,香蕉是最方便的水果!」

不管是志玲姐姐,或是永遠的美魔女周慧敏,他們維持年輕的一大要素就是堅持運動。適時適當的運動保持好身材,從內而外的放鬆,利用運動排汗又排毒養顏,還能對抗肌膚衰老。美國麥馬士達大學曾公布一份研究報告,每週運動3小時以上,可讓血液中含氧量增加,改善心肺功能,讓皮膚變得更年輕。想要讓肌膚保持年輕,可別忘了運動的重要性。

NIKE女子半馬1萬8千名女性跑步展現正能量a(圖/ETtoday新聞雲示意圖)

▲由裡到外的保養才是維持肌膚年輕的關鍵。(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現代社會生活步調緊湊,難免因為各種壓力而無暇疼愛自己。但不要擔心,只要可以擁有充足睡眠並搭配適當保濕,多吃健康蔬果和固定運動,並妥善挑選抗老商品幫你維持肌齡,讓皮膚保持最好狀態,就不用擔心走在路上被叫阿姨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年輕人大腸癌暴增 醫揭「45%患者首個症狀」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幾年前大腸癌還被視為中老年疾病,但近年醫學界震驚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分享「最容易被忽略的五大腸道警訊」,包括大便中有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莫名下降、腹痛腹脹、貧血卻找不到原因,而45%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

2025年11月18日 06:51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啟用!就診省1小時車程...12/2起可預約

南投縣幅員遼闊、各種醫療資源明顯匱乏,如全縣只有88家牙醫診所,牙醫師也未超過 200位;縣政府衛生局與南投縣牙醫師公會及臺中市牙醫師公會合作推動「仁愛鄉精英牙醫醫療站」及「中寮鄉北中寮牙醫醫療站」,今日揭牌啟用,為完善南投縣偏鄉醫療再跨進一大步。

2025年11月17日 19:48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溫差大「幼兒氣喘」爆高發期!發作年齡逐年下降 兒醫曝症狀警訊

隨著秋冬接近,兒科醫師提醒,氣候溫度轉換下,日夜溫差變化成了隱形威脅,「幼兒型氣喘」正進入高發期,值得家長關注的是,幼兒氣喘發病年齡因現今生活習慣因素正逐年下降,以往常見於3、4歲以後確診的氣喘病,現在也有不到1歲就發作。醫師建議,久咳不癒、餵食困難出現嘔吐、活動力差都是關鍵警訊,若長期曝露空污環境更會刺激呼吸道,呼籲新手爸媽要重視。

2025年11月17日 16:42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全女醫門診護隱私 亞東乳醫中心1天完成乳房攝影、超音波及判讀

亞東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今正式啟用,其中跨科整合的「全女醫女性乳房特別門診」備受關注。院方指出,該門診從報到、檢查到諮詢,皆由女性醫療團隊處理,並設置獨立候診區及專屬檢查動線,陪同男性僅能在報到區等候,希望女性在接受檢查、治療的過程中都能感到安心。

2025年11月17日 16:19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B肝「恐變癌」帶原者多不自知 醫示警6族群要主動篩檢

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其中「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醫師指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B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體液以及母嬰垂直傳播等途徑傳染,除未施打疫苗世代外,包括洗腎、免疫不全、 器官移植、家人有B肝感染以及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等都要主動進行篩檢。

2025年11月17日 16:04

食藥署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違規遭罰

食藥署稽查外送飲食 人从众、六扇門、早安美芝城違規遭罰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度美食外送平台暨雲端廚房餐飲業稽查專案」結果,針對與美食外送平台合作的餐飲業者,基隆的「人从众厚切牛排」1件紅茶腸桿菌科超標;基隆的「川崎拉麵」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不符規定;台南「早安美芝城(西門概念店)」產品責任保險不符規定、台東「六扇門時尚湯鍋」基因改造資訊標示不符規定,已全數開罰。

2025年11月17日 14:16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病逝 石崇良憶恩師哽咽: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受訪時透露,陳耀昌是自己在台大的老師,過去在擬定細胞治療特管辦法,老師是首席顧問。他語帶難過直說「我真的覺得很惋惜,我沒辦法再諮詢他了。」

2025年11月17日 12:53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瘦瘦針與腸癌「死亡率砍半」有關 研究:愈胖體質逆轉愈明顯

被稱為「瘦瘦針」的GLP-1類藥物,可能有助大腸癌死亡率下降。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分享一項最新瘦瘦針相關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使用後,5年死亡率僅1成5左右,未使用者則超過3成7,差距達1倍以上,引起各界關注。

2025年11月17日 12:1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