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久站釀靜脈曲張 醫教2招預防改善躺著就能做



圖文/每日健康
主持人/洪素卿
文字編輯/葉韋廷

貼心提醒:本片最後(04:45),醫師也教大家如何正確的包紮靜脈曲張傷口,敬請觀賞影片參考醫師的詳細動作。

生活中難免不乏一些情況需要久站,包括通勤、上班等等,常會造成腳部出現腫脹感,沒想到這居然是靜脈曲張序章。而靜脈曲張是會漸進式的不斷惡化,若沒妥善處理照護,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潰瘍等!今日每日健康請到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整形外科醫師 林運男醫師,要來跟大家聊聊靜脈曲張的嚴重性,以及治療及預防方式,一起看下去吧!

靜脈曲張台灣常見,堪稱「國民病」

在台灣男性65歲以上盛行率是25%,女性則會多到一倍至50%左右,而除了造成外觀的影響,也會對身體造成健康的危害。醫師表示,靜脈是長長的一條,從心臟一直到腳底,這段都會有病變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靜脈曲張莫輕忽,嚴重恐截肢!傷口處理分6級,慎防蜂窩性組織炎!

每日健康

靜脈曲張嚴重恐蜂窩性組織炎

病變前期會出現腫脹,若是較嚴重的話則會出現局部皮膚濕疹,再更嚴重的則會出現蜂窩性組織炎、或是起水泡。而靜脈曲張長年若沒有妥善處理、保養,就會出現出血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潰瘍出血。

靜脈曲張不能只治療傷口

醫師也表示,靜脈是「內因性」的,也就是靜脈的病變,是藏在皮膚底下,如果不積極處理內身心的疾病,這些症狀都會反覆地出現。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處理系統性的問題,只有處裡傷口的話是不容易好的。

《延伸閱讀》靜脈曲張恐是血管病變要開刀? 魏崢醫師:這些症狀出現要當心

每日健康

傷口難癒關鍵:細菌自造防護盾!

若以一般的紗布處裡傷口,細菌會在紗布上慢慢增長,包括所謂的「綠膿桿菌」,其容易一顆、兩顆、三顆不斷地聚集,慢慢融合成一個群體,就會形成一個生物膜,其可視做細菌自己建造的防護罩。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看到傷口上面黃黃的、一層厚厚的、怎麼弄也弄不掉,這就是生物膜了。如此一來抗生素就無法侵入到生物膜裡面了。

生物膜形成了該怎麼辦?

醫師表示,通常到這個地步,代表已經沒有妥善處理3~5年了。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會為病人做一個細菌培養,再給病人使用口服或皮膚的抗生素,並教導病人如何使用敷料,用敷料去軟化它。

一般紗布 v.s    特殊處理敷料

就像洗澡需要肥皂,處裡傷口也要有相對應的方法。醫師指出,同時以一般紗布和特殊處理的敷料做比較,前者在18天後是依然無法癒合的,後者因為含有界面活性劑及抗生素的成份(如:銀離子),同樣處理18天後傷口就可以癒合了。其原理是靠界面活性劑把生物膜破壞,再由銀離子滲透其中進行殺菌。一個月後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原本黃黃的地方都掉了,肉芽也可以開始生長。

《延伸閱讀》靜脈曲張好不了? 淺藏三大併發症比浮腳筋更可怕

每日健康

靜脈曲張要如何照護避免惡化?

.久站腫脹應該使注意保養

而避免事態變成到最後如此的麻煩、變成難以癒合的慢性傷口,預防絕對是勝於治療的,如何避免傷口惡化至此就是其中的關鍵。醫師表示,現代人的生活有時候會長期久站,就會有局部的腫脹感,此時就要開始注意保養。而最好的方是就是穿著彈性襪、或回家休息的時候抬腳休息(抬腳起來會開始覺得有點麻即可)。

.若出現傷口應盡早就醫

靜脈曲張好發於內踝的皮膚,且病程是漸進式的惡化,若無妥善處理及保養,就會持續的惡化下去。所以如果有發現傷口,應盡早就醫,尋求專業治療,唯有專業的醫師及使用專業的敷料做治療,以及轉介給專科醫師,這樣疾病才能有效的控管

《延伸閱讀》靜脈曲張OUT,三分鐘「三式伸展操」從預防到改善一手包辦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下周擴大後市場稽查

4萬顆芬普尼蛋違規偷賣 石崇良:下周擴大後市場稽查

彰化芬普尼蛋爆發後,已經宣佈全面下架和禁止上架,但近期又爆出問題蛋仍持續流入市面。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已經請地方衛生局進行查明,蛋行若有違規也會依法裁處,另外,在後市場查驗部分,下禮拜開始就會擴大稽查,會持續到年底。

2025年11月16日 16:33

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 整合健康促進、保護等業務

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 整合健康促進、保護等業務

總統賴清德今宣布衛福部未來將成立「兒童專責單位」來照顧兒童。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表示,已經向行政院提出,未來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發展署」,整合兒童健康促進、預防保健和保護等業務。

2025年11月16日 16:07

台灣壓力指數全球第二 醫示警「長期緊繃會害命」:恐爆血管

台灣壓力指數全球第二 醫示警「長期緊繃會害命」:恐爆血管

接下來即將進入冬季,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醫師提醒,情緒緊繃、焦慮與長期睡眠不足,都會造成血壓波動與自律神經失衡,許多人在工作壓力下出現胸悶、心悸,卻自以為只是疲勞,但這可能是血管過度收縮或血壓上升的警訊。

2025年11月16日 14:52

心悸手抖、暴瘦卻吃不停 醫揭「甲狀腺亢進」8警訊:嚴重恐休克

心悸手抖、暴瘦卻吃不停 醫揭「甲狀腺亢進」8警訊:嚴重恐休克

「甲狀腺」負責調節全身的能量代謝與體溫,醫師指出,當它分泌過多荷爾蒙時,身體的代謝速度就會過快,進而出現「心悸、手抖、怕熱、出汗多、體重下降但食慾旺盛、月經不規則、頸部腫大或突眼」等症狀,這就是所謂的「甲狀腺亢進症」。若未即時治療,嚴重者可能引發「甲狀腺風暴」,導致高燒、心律不整甚至休克,為急重症狀況。

2025年11月16日 10:49

「非籠飼蛋」比較健康?10大雞蛋迷思一次破解!

「非籠飼蛋」比較健康?10大雞蛋迷思一次破解!

彰化文雅畜牧場雞蛋檢出芬普尼,引發社會對「雞蛋來源安全」及「籠飼與人道飼養」的廣泛討論。然而,網路流傳的部分說法將飼養方式與安全風險混為一談,甚至誤解籠飼制度是污染根源。事實上,雞蛋的安全與動物福利,取決於管理制度與環境控制,而非單一飼養形式。《食力》採訪畜產專家,以下整理10項常見迷思,釐清事實真相。

2025年11月15日 22:37

台灣兒癌痊癒者「14%出現慢性健康問題」需治療 第2次癌症最棘手

台灣兒癌痊癒者「14%出現慢性健康問題」需治療 第2次癌症最棘手

兒童癌症相較於成人癌症治癒率更高,但是痊癒後的慢性健康問題不容小覷。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顏秀如團隊建立全國首個兒童癌症長期追蹤系統,分析4年追蹤結果,中位年齡17.9歲的兒癌痊癒者,平均每人有4.2項慢性健康問題,其中約14%需醫療介入,其中又以發生第二次腫瘤最為棘手,疾呼個案應該維持定期追蹤,及早發現治療。

2025年11月15日 21:31

芝麻醬「這樣放」恐變一級致癌物!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在吃毒

芝麻醬「這樣放」恐變一級致癌物!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2025年11月15日 19:05

行李轉盤驚見巨大DHC?脆爆紅影片揭露「速攻藍莓閃亮登台」限時組合價開搶

行李轉盤驚見巨大DHC?脆爆紅影片揭露「速攻藍莓閃亮登台」限時組合價開搶

Threads上近日瘋傳一段影片,讓不少網友直接看傻。畫面中的行李轉盤,原本正常地滑過一件件行李,下一秒竟出現一包比行李箱還大、也是國人最熟悉的DHC,這個「巨大化DHC」,讓原PO忍不住發文問,「朋友傳這個影片給我,這是真的嗎?」

2025年11月15日 17:1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