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咪聰明選 3種奶瓶刷材質誰最好用?

圖/mamibuy

▲3種奶瓶刷材質,誰最好用?(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新手媽咪面對五花八門的奶瓶刷材質,是否覺得眼花撩亂,無從下手?其實奶瓶刷材質大致可分成海綿、尼龍、矽膠三大類,每種材質各有優缺點,也各有媽咪追捧,以下分析給你聽!

3種奶瓶刷材質:海綿、尼龍、矽膠

1. 海綿奶瓶刷

優點:海綿質地柔軟,用起來較不傷瓶身。
缺點:海綿奶瓶刷若沒有放置乾燥地方,很容易生長黴菌,定期替換海綿刷頭也是一筆積少成多的費用。

▲▼             。(圖/記者mamibuy攝)

▲奶瓶刷。(圖片來源:Olivia Baby萌版嘻遊記

2. 尼龍奶瓶刷
優點:洗淨力較好,根根分明的刷毛較容易帶走奶垢。
缺點:不適合拿來刷塑膠奶瓶,容易刮傷奶瓶內層;另外,刷毛密度高容易藏汙納垢,需定期替換奶瓶刷。

▲▼             。(圖/記者mamibuy攝)

3. 矽膠奶瓶刷

優點:
刷毛採用食用級矽膠製成,耐高溫、好晾乾不容易滯留水漬,使用壽命長。
缺點:有媽咪反應矽膠奶瓶刷不容易起泡,所以刷起來的流暢度較弱一點。

▲▼             。(圖/記者mamibuy攝)

▲奶瓶刷。(圖片來源:愛麗克絲的雙寶樂園

正確洗奶瓶的6步驟

小心,錯誤的洗奶瓶方式可能會傷害寶寶健康,到底怎樣清洗奶瓶才是最好的呢?建議6步驟如下。(資料: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吳霈蓁)

1. 先將奶瓶清潔劑加入盆中,再將水加滿
2. 奶瓶中殘留的奶水,先用清水洗淨,再將奶嘴、擠乳器等零件拆解,再放入盆中
3. 將奶瓶浸泡在盆中約15分鐘,水盡量淹過奶瓶
4. 刷洗奶瓶及零件,各個縫隙都要清潔
5. 流動清水下,裝滿水、稍微晃動、倒掉,重覆五次
6. 洗乾淨的奶瓶放進消毒鍋

陳年奶垢有辦法洗淨嗎?
寶寶喝完奶後最好能盡快清洗奶瓶,最好使用溫水洗,溫水有利於加快油脂的分散,使之從奶瓶表面脫落下來,確保最少的奶液殘留。若隔一會兒才洗,瓶子上會殘留奶的油脂,奶瓶會變得黏膩難清,瓶身上看起來也會霧霧的。

如果瓶身已卡陳年奶垢,使用嬰幼兒專用清潔劑也洗不乾淨,網路上也有不少媽咪推薦使用小蘇打粉。這種天然物質無毒性,可以將奶瓶浸泡在小蘇打水中,過一陣子再清洗,會有不錯的去奶垢效果,主婦們可在家動手試試看。
推薦閱讀:奶垢清不掉?清潔3妙招,讓奶瓶、衣物像新的一樣

延伸閱讀
天然無添加點心!寶寶版雞蛋糕做法,10分鐘搞定

本文擷取自「新手媽咪聰明選!3種奶瓶刷材質,誰最好用?」作者MamiBuy編輯部,由新手父母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疾管署日前才剛提醒流感季提早報到,診所醫師馬上「體驗」到流感威力。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在臉書分享,流感患者最近明顯增加,門診一天下來竟驗出8人A型流感快篩陽性,藥局的克流感等抗病毒藥幾乎開完,夜診結束後,連自己「喉嚨都有點痛痛怪怪的」。

2025年09月18日 12:32

45歲男動陰莖增大術死亡 衛生局證實「診所7次違規」不排除停業

45歲男動陰莖增大術死亡 衛生局證實「診所7次違規」不排除停業

北市中山區錦州街安和美診所17日再爆醫療事故,45歲男病患砸40萬元做「陰莖增大術」,不料疑似麻醉不當,在手術結束後失去呼吸心跳。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也證實,診所醫師過去已有七次違規紀錄,累計開罰新台幣27萬元,昨第八度前往稽查,又發現多項缺失,不排除處以停業處分。

2025年09月18日 11:44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為倡議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世界病人安全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也響應舉辦「病人安全週」,今年聚焦於為新生兒和兒童提供安全照護,呼籲病人安全意識應從孕育新生命的第一天開始,並一路延續至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讓守護成為全民共識。

2025年09月18日 11:15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長輩動作變慢或是走不穩,可能不是失智,而是跌倒撞到頭導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ICU醫師陳志金表示,「我們需要對跌倒的長輩多一點警覺,也需要多一點雞婆,多多關心周遭的人。」

2025年09月18日 11:10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上任後,針對醫護人力短缺提出3大解方,包括「開放外籍護左、高薪聘回流醫師和台大內急診醫師進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不過卻遭到聯醫醫師反感直言「勿以台大看天下」。他認為,這是相當不受尊重的安排,呼籲聯醫尊重自己的基層。

2025年09月18日 11:07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疑鑽漏洞

北市驚傳45歲男性在醫美診所接受「陰莖增大術」,疑麻醉不當,於術後死亡,操刀醫師為丁斌煌(原名丁立文、丁秉煌)。對此,有醫師指出,聽到姓「丁」馬上知道是哪位,他出事多次,且數度改名,敦促衛生機關加強防堵爭議醫師藉改名持續執業,也提醒民眾注意醫療院所有無完善的術後監測系統。

2025年09月18日 11:02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很多人早上趕上班上課,所以會不吃早餐。不過,營養師提醒,研究發現經常跳過早餐的人,糖尿病風險高 33%,就算體重一樣,風險還是高。另外,吃飯也要吃對時間,養成和生理時鐘同步的飲食習慣,不用刻意挨餓,也能幫助減重、顧代謝、降慢性病風險。

2025年09月18日 10:41

助台大急診轉診逾3700人 北市聯醫:樂見共同執業、跨院照護

助台大急診轉診逾3700人 北市聯醫:樂見共同執業、跨院照護

台大醫院急診壅塞是常態,規劃和北市衛生局、北市聯醫討論「共同執業、跨院照護」模式。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表示,與台大醫院急診已合作逾十年,合作延伸至住院病房,中興院區每月平均接收16位病人,和平院區則收治於一般病房,每月平均接收6.5位病人,只要病患願意接受轉診,成功媒合率可達9成。

2025年09月18日 10: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