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 讓我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蘋果!

▲蘋果長久保持新鮮的關鍵因素是「讓蘋果入睡」。怎麼樣讓蘋果睡著呢?(圖/食力 foodnext)

▲蘋果長久保持新鮮的關鍵因素是「讓蘋果入睡」。怎麼樣讓蘋果睡著呢?(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編輯部

萬人迷「蘋果」,因為一句「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變成人人愛的水果之星,我們在任何一天走進超市購物時,幾乎一定可以買的到蘋果。

美國蘋果的產季主要約在每年的8到11月之間,根據品種和地理位置而會有所不同,那為什麼他們在其他季節仍然能夠吃到保持新鮮及脆度的蘋果?

讓蘋果睡著,就能保持新鮮度!

蘋果長久保持新鮮的關鍵因素是「讓蘋果入睡」。怎麼讓蘋果睡著?氣體成分的組成可以影響到蔬果保鮮期,而商業運用的技術稱為控氣貯藏(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簡稱CA貯藏),這並不是一項新技術,在數十年前就有人發現CA貯藏可以運用於延長蘋果的保鮮期上。

操作原理是將蘋果保存於低溫的CA貯藏室中,連續控制氣體的組成成分。大氣中的氧氣含量約21%、二氧化碳約0.04%,透過控氣系統將氧氣降低、二氧化碳提高(不同的水果,調整條件不同),就能抑制蘋果的呼吸作用,而進入休眠狀態、減緩自然衰老的時間,達到延長保鮮期的效果,甚至採收後能夠在CA貯藏下保存長達1年!

果皮打蠟,也能維持新鮮度!

除了CA貯藏的技術外,另一種方法則是在果皮上打蠟。台灣國產的蘋果產量不高,因此多習慣食用來自美國、智利、紐西蘭等等國家的蘋果,而經過長途的海運(至少3個禮拜),蘋果表面的微小孔洞,會透過呼吸作用使得水分流失,因此廠商會在蘋果表面噴上一層薄薄的「食用蠟」,以避免水分散失、果皮皺縮。

雖然蘋果本身已有天然的果蠟,但經過了採收、揀選、清洗、包裝,天然的果蠟會消失,因此才需要上一層食用果蠟。而食用蠟對並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可放心食用!

你可能不知道,你口中吃的蘋果可能是好幾個月前從華盛頓採摘的!透過科學的發展,利用CA貯藏、食用蠟等等的技術,讓我們即便不是在產季時,隨時隨地都能吃到新鮮、脆甜的蘋果!

延伸閱讀
新「不褐變的蘋果」讓美味營養保持更久
認證與冷鏈技術 是台灣農產外銷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
發達的冷凍技術 是現代飲食革命的推手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腸道=人體最大免疫器官!歐瀚文醫師「防病菜單」大公開

腸道=人體最大免疫器官!歐瀚文醫師「防病菜單」大公開

大S流感併發重症病逝,引發國內流感疫苗搶打,而諾羅病毒引起發燒、腹瀉更是讓人叫苦連天。近日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更示警,推估新冠疫情於3月恐升溫。在病毒大亂鬥的時代,提升個人免疫力是關鍵,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院長歐瀚文醫師指出,「人體最大免疫器官」就是腸道,如何透過「吃」顧好腸道黏膜,他也不藏私一次公開。

2025年02月20日 20:30

水煮維生素C流失70%! 醫推「1烹調法」保留最多營養

水煮維生素C流失70%! 醫推「1烹調法」保留最多營養

不少人為了養生、減肥,餐餐都吃水煮,以為這樣最健康。但高齡醫學內科醫師傅裕翔點出,水煮蔬菜造成水溶性營養素隨水流失,其中維生素C流失高達70%,且長時間這樣吃,恐致健康油脂攝取不足,影響荷爾蒙平衡。他列出6種烹調法之優缺點,若以營養保留度來看,低溫冷凍把食材脫水的「凍乾」最佳,其次是舒肥、壓力鍋的料理方式。

2025年02月20日 20:18

CT、MRI得排隊等1個月!專家籲開放健檢中心設置儀器「檢查分流」

CT、MRI得排隊等1個月!專家籲開放健檢中心設置儀器「檢查分流」

國人健康意識抬頭,會注意預防疾病、做健檢的人越來越多,但也出現民眾排隊等磁振造影(MRI)或電腦斷層(CT)檢查,專家臨床觀察,現在排程都拖比較長,民眾檢查至少要三周或者一個月後。醫事放射師公會指出,若能讓醫院外的醫療機構如健檢中心設置電腦斷層掃描儀(CT)及磁振造影機(MRI),將可以讓有疾病急需檢查與自費健檢患者分流,避免民眾久候,衛福部醫事司明(20)日下午開會討論可行性。

2025年02月20日 19:44

染新冠後遺症!認知能力恐衰退20歲 流感再中鏢「死亡風險倍增」

染新冠後遺症!認知能力恐衰退20歲 流感再中鏢「死亡風險倍增」

2024年底國內外疫情升溫,台灣與鄰近國家日本、韓國患者人數皆創下數年來新高,使得民眾開始意識到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指出,國外研究發現,有14%的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流感及新冠病毒,而這類患者在住加護病房、插管等重症及死亡的風險將倍增,甚至可能讓認知能力衰退20歲。

2025年02月20日 18:43

隱形眼鏡消失驚人真相! 女整形手術中「掉出5片」卡眼皮多年

隱形眼鏡消失驚人真相! 女整形手術中「掉出5片」卡眼皮多年

中國一名33歲女性因臉部不對稱問題找上整形醫師,手術中才發現她眼皮下竟卡著5片隱形眼鏡長達數年。原來她曾多次察覺左眼隱形眼鏡「消失」,以為只是隱眼自行掉落,不曾懷疑還殘留在眼睛裡。儘管這種情況極為罕見,醫師仍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2025年02月20日 18:10

洗腎洗死病患!日男醫師「導管刺穿血管」沒發現 搶救5小時亡

洗腎洗死病患!日男醫師「導管刺穿血管」沒發現 搶救5小時亡

日本香川縣坂出市立醫院發生一起醫療事故,一名男醫師在替病患進行透析治療時,在將導管插入患者頸部血管的過程中,不慎刺破血管,但是醫師卻未發現,繼續療程,導致該名病患死亡。

2025年02月20日 17:40

新冠疫情下月恐升溫 醫示警:14%可能重複感染流感

新冠疫情下月恐升溫 醫示警:14%可能重複感染流感

藝人大S流感併發重症猝逝,引發國內流感疫苗搶打,疾管署緊急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今(20)日正式開打。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和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出面提醒,流感及新冠病毒經常共同或接續流行,國外研究發現,有14%的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流感及新冠病毒,重症死亡風險倍增。前疾管署署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示警,新冠疫情升溫已有蛛絲馬跡,近期臨床病人有增加趨勢,推估3月疫情恐升溫,民眾應及早接種最新版JN.1新冠疫苗,不要等疫情起來才打。

2025年02月20日 17:38

又要變冷了!發熱衣怎麼穿最暖?專家解答 4類人穿要注意

又要變冷了!發熱衣怎麼穿最暖?專家解答 4類人穿要注意

發熱衣是經過設計的衣服,透過鎖住人體的體溫,並將汗水、濕氣等快速蒸發,以達到身體保溫的效果,通常使用先進的纖維技術,融合導熱和保溫材料,創造出能夠隔絕外在低溫和保持內在溫度的保溫層。

2025年02月20日 17:35

頭一遭在走廊照X光!20年急診醫嘆:下次躺地插管可能是你

頭一遭在走廊照X光!20年急診醫嘆:下次躺地插管可能是你

近期全台各大醫療院所急診室大爆滿,醫療量能吃緊,導致許多病患無法及時獲得適當醫療。一名急診醫師近日在社群平台發文,分享第一線慘況,直指急診室擠爆,甚至有病患因空間不足,只能在走廊直接照胸部X光,讓他感嘆,「還真是頭一遭。」

2025年02月20日 16:36

藍推「長照保險制」 衛福部:目前財源足夠

藍推「長照保險制」 衛福部:目前財源足夠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需求日益攀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在立法院新會期將推動「長照保險法」立法。對此,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回應,目前的財源是足夠的,但也尊重立委的提案權。

2025年02月20日 15: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