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芋粿變成「芋粿巧」 轉變關鍵竟是礦工口袋

▲「阿蘭草仔粿」已傳承三代,堅持使用逾1年的老米,以確保口感Q彈。(圖/食力 foodnext 提供)

▲「阿蘭草仔粿」已傳承三代,堅持使用逾1年的老米,以確保口感Q彈。(圖/食力 foodnext 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食力》編輯部

草仔粿是清明時節祭拜祖先所用的小點心,最早在清朝時已有相關記載,其實草仔粿是閩南人的說法,客家人稱其為青團、艾糍粑,而這種各地都常見的美食,卻在九份大受歡迎,成為遊客訪問九份時必吃的美食!

草仔粿外皮Q彈、咀嚼時帶著淡淡草香,再搭配各種不同風味的內餡,鹹的像是菜脯米、筍絲,甜的像是紅豆等,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使得原本僅是清明節的祭祖點心,現已成為許多人喜愛的傳統小吃。

▲草仔粿外皮Q彈,內裡可以包入不同配料,最常見的口味就是菜脯米。(圖/食力 foodnext 提供)

▲草仔粿外皮Q彈,內裡可以包入不同配料,最常見的口味就是菜脯米。(圖/食力 foodnext 提供)

確保Q彈口感!「阿蘭草仔粿」堅持使用老米

九份老店「阿蘭草仔粿」第三代傳人許智維透露,他們製作草仔粿好吃的秘方在於不添加太白粉,全是純糯米和在來米製作而成,並堅持使用逾1年的老米,以確保口感Q彈。

「阿蘭草仔粿」的歷史,第一代是從賣豆漿、油條和油蔥粿、芋粿巧等早餐起家。只是每逢清明節,許多礦工都會買草仔粿祭祖,看到顧客的需求,第一代老闆開始兼賣草仔粿,沒想到販賣之後大受好評,但因當時淘金風潮消退,九份漸漸沒落,於是第一代的商店也隨之關門大吉。

▲「阿蘭草仔粿」的手藝已傳承三代,到現今已成為九份知名美食。(圖/食力 foodnext 提供)

▲「阿蘭草仔粿」的手藝已傳承三代,到現今已成為九份知名美食。(圖/食力 foodnext 提供)

看到九份重生商機!二代返鄉創業一舉成名

直到因為電影《悲情城市》爆紅,九份觀光商機湧現,「阿蘭草仔粿」第二代返鄉創業,才開始專門經營草仔粿和芋粿巧。許智維也從長輩口中得知芋粿巧的名稱由來,他說:「芋粿是熱食。每到冬季天冷,有些礦工會將熱騰騰的芋粿放到口袋裡且握於手中,等到要吃時再拿出,此時芋粿已呈彎曲狀(台語叫作巧),後來就暱稱它為芋粿巧了!」

▲「阿蘭草仔粿」兼賣芋粿巧,都是遊客必買的小吃點心。(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阿蘭草仔粿」兼賣芋粿巧,都是遊客必買的小吃點心。(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奇特的是九份不產芋頭,卻有許多與芋頭相關的產品,不管是芋圓或是芋粿巧,都在當地的特色美食裡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讓人們很容易的把芋頭相關製品與九份劃上等號。

米食點心好吃的秘訣在時間!

而鮮少人知道傳統米食點心好吃的秘訣之一,就是使用貯存1~2年的老米。因為在貯存的過程中,米粒中大部份與種子生理活性有關的酵素活性會逐漸下降,pH值也隨之降低變為酸性,澱粉的結構亦產生轉變,直鏈澱粉與游離的脂肪酸所形成複合物將會抑制澱粉顆粒膨脹,所以要拿來加工的米,直鏈澱粉最好超過25%,此時的老米呈現不透明狀、質地變硬且甜度下降,加上陳放後的米,水分降低,用來磨成米粉、製作出米食較不易變得黏滑軟爛,口感較佳。

▲製作草仔粿時,選用1年以上的老米會讓表皮更加Q彈。(圖/食力 foodnext 提供)


▲製作草仔粿時,選用1年以上的老米會讓表皮更加Q彈。(圖/食力 foodnext 提供)

延伸閱讀
新北瑞芳小鎮,用「吃」重新點亮褪色黃金城!
九份人的Q彈古早滋味!「阿柑姨芋圓」從雜貨店變身山城代表
「山城創作坊」為一杯茶的堅持而來!落腳飲茶文化重鎮九份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同步開打 台中醫院專區出現「捲袖人潮」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同步開打 台中醫院專區出現「捲袖人潮」

114年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今(1)日開打!衛福部台中醫院特別在院內長照大樓地下一樓第八會議室設置「流感專區」,提供「左流右新」雙疫苗接種服務,方便符合資格民眾一次完成雙重防護。台中醫院更同步前進校園、里民活動中心,共規劃21場施打場次。今開打首日,流感專區就有103人完成接種。

2025年10月01日 20:13

「5類藥物」配柚子恐增副作用 藥師示警:時間錯開吃也不行

「5類藥物」配柚子恐增副作用 藥師示警:時間錯開吃也不行

除了葡萄柚之外,服藥者也要小心吃「柚子」!一位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的老婦人,因出現肌肉痠痛、尿液深褐色而就醫,醫師深入詢問後才發現,她每天固定吃一顆柚子,導致藥效「過頭」,出現不適症狀。亞東醫院藥學部林怡伶藥師也提供「葡萄柚、柚子藥物作用」圖,有在服用相關藥物的民眾要特別注意。

2025年10月01日 17:56

新冠疫苗開放民眾自費打 雙北一劑4500元

新冠疫苗開放民眾自費打 雙北一劑4500元

今年秋冬新冠疫苗不再是全民公費接種,限縮為10類高風險對象,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至於不屬於公費對象者,疾管署已經協調10縣市10家醫院提供「自費新冠疫苗」,其中台北市為台大醫院、新北市為台北慈濟醫院,每劑疫苗費用為4500元。台北慈濟今日已經開始供應自費疫苗,一早有63人接種,台大醫院目前還在行政程序,預計本週五上網公告。

2025年10月01日 17:48

智慧醫療落地雲林!台大雲林分院「達文西」手術突破百例

智慧醫療落地雲林!台大雲林分院「達文西」手術突破百例

手術室裡,四支機械手臂精準揮舞,彷彿延伸出醫師的雙手──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的真實場景!該院自2024年12月正式啟用「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系統」,短短不到一年,截至2025年9月底已完成 107例手術,今(1)日特別舉行「百例成果記者會」,宣告地方智慧醫療正式邁進新里程。

2025年10月01日 17:42

流感疫情提早「10月有一波高峰」 石崇良:疫苗接種要加快

流感疫情提早「10月有一波高峰」 石崇良:疫苗接種要加快

流感已經進入流行期,疾管署監測上週接近13萬人因為類流感就醫,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日表示,今年流感疫情比往年早,9月下旬已經一路上升,預估10月會有一波高峰,今年公費流感疫苗一樣是在10月1日開打,但疫苗不是早上打下午就有效,得兩週才能產生免疫力,呼籲疫苗接種速度得要加快,在最短的時間內普及施打。

2025年10月01日 16:32

北榮首創「滑雪運動員全方位檢測」 可精準判斷預防傷害

北榮首創「滑雪運動員全方位檢測」 可精準判斷預防傷害

「出國滑雪」不再是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專利,已延伸至親子、家庭與休閒族群,不過滑雪玩法多樣,各自可能帶來不同的傷害。對此,北榮復健部結合運動科學與運動醫學,發展滑雪全方位檢測以及板類專項的運動傷害分析,首創「滑雪運動員全方位檢測體系」,提供身體素質完整評估和精準判斷預防傷害。

2025年10月01日 16:09

女網紅直播5小時不敢上廁所 憋到「感染尿血」急就醫

女網紅直播5小時不敢上廁所 憋到「感染尿血」急就醫

網紅直播是不少年輕人嚮往的行業,不過長時間且高壓的工作模式,也可能埋下健康隱憂。一名約25歲的女性直播主,每次直播至少五個小時,為避免粉絲流失而不敢上廁所,長期憋尿導致泌尿道感染,甚至合併膀胱過動,出現頻尿與血尿等症狀。

2025年10月01日 15:16

「鏟子超人」傳發燒腹瀉 衛福部長喊話別逞強:現場多為2類患者

「鏟子超人」傳發燒腹瀉 衛福部長喊話別逞強:現場多為2類患者

全台許多民眾自發性成為「鏟子超人」前往花蓮縣光復鄉擔任志工剷除淤泥、協助復原重建,卻陸續傳志工因救災病倒,發燒、腹瀉甚至橫紋肌溶解症。急診醫師出身的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日受訪指出,目前災區醫療量能充足,目前回報多以處理外傷以及零星流感個案,尚未有腹瀉或流感群聚發生;也提醒沒有習慣長期勞動的民眾,一下子不要太逞強。

2025年10月01日 15:1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