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的人有哪些症狀? 藥師揭毒品對人體的危害


圖文/常春月刊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明訂,所謂的毒品,係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你或身邊的人生是否因為接觸毒品而產生巨大變動呢?雖然毒品能帶來短暫愉悅,讓人感到脫離現實桎梏,但也因為短暫嘗試即可能造成一輩子傷害。吸食毒品後究竟會對人體產生怎樣的危害呢?

毒品成癮 停止使用會產生戒斷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張怡婷指出,毒品又可依照其成癮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分為四個等級,其中列為第三級毒品的K他命(愷他命、Ketamine),由於價格便宜且取得容易,成為青少年濫用的大宗。

張怡婷進一步補充,成癮性是人對毒品產生了心理及生理的依賴,一旦停止使用便會產生極不舒服的戒斷症狀;濫用性是指未經醫師處方,卻以持續使用或獲得這類藥品,而社會危害性則是因為吸食毒品後可能做出對社會或人民造成危害的行為。
 


毒品作用方式分3大類 長期服用會使膀胱受損

依照毒品作用方式可將其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迷幻劑、中樞神經興奮劑及中樞神經抑制劑。迷幻劑顧名思義是會讓人產生幻視、幻聽或妄想;中樞神經興奮劑,會產生比咖啡還強的精神亢奮、很high的效果,而中樞神經抑制劑,就會有比酒精還強的暈眩、放鬆等茫茫然的欣快感。

張怡婷說,K他命屬中樞神經抑制劑,在醫療上可做為全身麻醉藥品使用。因為對呼吸系統抑制的副作用發生率較低,所以常用於兒童或老人的手術麻醉。K他命為液體劑型,蒸餾後可變成粉末,經過鼻孔或K菸吸入呼吸道後,可產生暈眩茫茫然之欣快感,但在感受短暫愉悅的同時,除了造成記憶力下降及認知功能的障礙之外,也會導致膀胱黏膜受損,造成不可逆的膀胱纖維化,使膀胱喪失儲存尿液的功能;一旦膀胱纖維化後,患者便時時刻刻離不開尿布。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持有或施用需依法處置

由於K他命被列為第三級毒品,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規定,凡持有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無正當理由持有或施用第三級或第四級毒品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應限期令其接受四小時以上八小時以下之毒品危害講習;另外,以強暴、脅迫、欺瞞或其他非法之方法使人施用第三級毒品者,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

防止毒害上身 拒毒八招學起來

張怡婷說,必要時可參考紫錐花運動提供的「拒毒八招」來防止毒害上身。分別為「堅持拒絕」、「告知理由」、「自我解嘲」、「遠離現場」、「友誼勸說」、「轉移話題」、「反說服法」及「反激將法」來拒絕有心人士引誘吸毒。

若不幸誤觸毒品,或是發現生活周遭有人使用毒品,抑或是對毒品有任何的疑問時,除了法務部提供24小時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請請你,幫幫我)外,台北市亦有反毒一條鞭專線02-23932393,都可提供相關的諮詢及服務。

常春月刊提醒您: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吸食毒品有害身心健康!

延伸閱讀:

4種人格特質容易產生「成癮」! 精神科醫師揭背後原因
賭博成癮怎麼戒? 諮商心理師這樣建議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華盛頓外科學》自問世以來,即為國際間外科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內容涵蓋從基礎外科原則、各系統外科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到手術技巧與臨床決策等完整知識體系。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集結全體主治醫師群,耗時1年多完成最新版《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全書中文化,讓國內醫學生、醫師及相關人員可以用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為一大創舉。

2025年09月16日 19:46

全台3成兒少過重!恐讓身高「開高走低」 成長提前結束+胖到生病

全台3成兒少過重!恐讓身高「開高走低」 成長提前結束+胖到生病

很多家長關心孩子能不能長高,其實更需關注的是肥胖問題!專家示警,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破3成,而體重超標不僅可能導致性早熟,還會讓成長曲線「開高走低」,成長期高峰提早結束,更會讓慢性病提早上身。提醒家長要以紀錄掌握孩子成長,注意生長曲線、BMI數值、長高速率與是否有性早熟徵兆。

2025年09月16日 19:01

全台首隻醫療輔助犬「歐巴」今天退休了 北榮護理師收養

全台首隻醫療輔助犬「歐巴」今天退休了 北榮護理師收養

「歐巴」是全台灣第一隻駐點於醫院的輔助治療犬,已在台北榮總陪伴病人超過六年,是醫院裡最受歡迎的特別員工。隨著歐巴年齡增長,之前就預計在今年退休。北榮今天特地在院內替歐巴舉辦退休儀式,強調牠永遠是北榮的榮譽員工,醫院會持續陪伴牠過退休生活,而歐巴退休後,會由照顧牠的護理師繼續收養。

2025年09月16日 16:57

8歲女童脖子長年流膿發臭 醫揪「鰓裂囊腫」:胚胎遺留病灶

8歲女童脖子長年流膿發臭 醫揪「鰓裂囊腫」:胚胎遺留病灶

一名8歲女童自小右側頸部就有一個小洞,偶爾流出分泌物,家長原以為只是單純皮膚膿包,僅帶孩子至一般診所治療,卻未見改善。近日分泌物轉為黃濁並散發惡臭,伴隨疼痛,緊急就醫才確診為「第二對鰓裂囊腫」,醫療團隊隨即安排住院手術,成功切除病灶。

2025年09月16日 16:21

睡不著怎麼辦?美國專家大推478呼吸法 助快速入眠還能舒緩焦慮

睡不著怎麼辦?美國專家大推478呼吸法 助快速入眠還能舒緩焦慮

在社群平台上掀起討論熱潮的「4-7-8呼吸法」,不少網友實測後狂讚「比數羊還快睡著」、「做幾次就直接斷片」,只要簡單三個步驟,就能幫助身心快速放鬆,對長期被焦慮、壓力困住的現代人來說,是一種天然又便利的方法。源出自瑜伽的調息法,後來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整合醫學中心創辦人威爾博士推廣。

2025年09月16日 15:56

流感疫情提早「本周進入流行期」 單周就醫破10萬人次

流感疫情提早「本周進入流行期」 單周就醫破10萬人次

流感疫情提早報到!疾病管制署最新監測顯示,上周流感門急診就醫突破10萬人次,已經逼近流行閾值,副署長曾淑慧表示, 預期本周就會進入流行期,提醒高風險民眾務必趕在10月1日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時,就按時接種「左流右新」,才能及早獲得足夠保護力。

2025年09月16日 15:42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其中2例本國籍赴印尼旅遊染病,另2名外國籍個案分別曾經到東非多國旅遊,以及長年居住印度。疾管署監測今年瘧疾病例數已累計20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為近19年(2007-2025年)同期最高,提醒民眾赴流行地區注意。

2025年09月16日 15:07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發病隔日亡「疫情10月進流行期」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發病隔日亡「疫情10月進流行期」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年09月16日 14: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