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芒果長黑斑變得更甜、更搶手? 真的還是鬼扯!

▲芒果的黑斑一般主要造成之原因為芒果黑斑病或炭疽病,而在儲運過程所造成的碰撞斑塊也會使得芒果表皮顏色加深變暗、組織較軟,與疫病所造成之黑斑還是有明顯差異,但不管是哪一種,基本上都會掉價,並沒有「變更貴、更好吃」之說! (圖/食力 foodnext)

▲芒果的黑斑一般主要造成之原因為芒果黑斑病或炭疽病,而在儲運過程所造成的碰撞斑塊也會使得芒果表皮顏色加深變暗、組織較軟,與疫病所造成之黑斑還是有明顯差異,但不管是哪一種,基本上都會掉價,並沒有「變更貴、更好吃」之說! (圖/食力 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蔡幸儒

近日在網路上流傳一則三立新聞以「芒果、香蕉長黑點就壞了?專家曝反轉真相:變更貴、更好吃」為題的新聞,文中提及,芒果在表皮變黑、產生黑點後,除了更加香甜外,價格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但究竟芒果上的黑斑是怎麼來的?長了黑斑的芒果真的會變得更甜、更加搶手嗎?

芒果黑斑怎麼來?

芒果栽培時除了有許多介殼蟲類、東方果實蠅、薊馬、芒果蛾會啃食芒果造成的蟲害外,亦有許多由真菌或細菌所感染所帶來的病害,其中芒果的黑斑病與炭疽病便是我們常見容易在芒果果實上造成點狀、塊狀黑斑的主要原因。

造成黑斑的原因之一:芒果黑斑病

芒果黑斑病是芒果細菌性病害的一種,許多農友又稱之為「臭頭病」,受感染之芒果果實會有凸起之病斑出現,並會漸漸轉黑,呈現黑色凸起粗糙之外表皮,後期病斑處更可能會有龜裂流膠的現象。

▲感染黑斑病之芒果,表面有明顯黑色凸起斑塊,且有龜裂現象。(圖/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臉書專頁)

▲感染黑斑病之芒果,表面有明顯黑色凸起斑塊,且有龜裂現象。(圖/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臉書專頁)

造成黑斑的原因之二:芒果炭疽病

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真菌性病害的一種,受感染之芒果果實,初期會有紅褐色斑點,之後漸漸擴大形成黑色圓形凹陷病斑,真菌入侵果肉後會使得芒果易腐敗、較不耐儲運。

▲感染炭疽病之芒果表面出現黑色凹陷之病斑(右)。(圖/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官網)。

▲感染炭疽病之芒果表面出現黑色凹陷之病斑(右)。(圖/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官網)。

而除了以上這兩種主要會造成芒果黑斑,芒果的「蒂腐病」也會造成芒果在蒂頭附近會有水浸狀的斑出現。

長黑斑的芒果不僅更甜價格還更好?

而除了上述兩種疫病所產生的黑斑外,雖然碰傷同樣會使得芒果出現較部分區塊顏色較深、質地較軟的狀況,但一般碰傷的斑塊與芒果疫病所呈現的外觀還是不太相同。

根據中國生產力中心外聘顧問、農業經濟專家黃文弘也表示,這些造成黑斑的細菌或真菌主要是以果實中的糖分作為營養來源,因此當芒果漸漸成熟、糖分含量上升時,這些菌自然也會長得比較好。因此,並不是因為長了黑斑所以比較甜,而是因為比較甜所以黑斑長得更好!

台大園藝系畢業、致力推廣本土果醬的「在欉紅」創辦人林哲豪也補充說到,炭疽病的形成與會促使果實成熟的乙烯氣體有關, 因此其雖然與水果成熟程度有正向相關性,但卻非品質或賣相的指標。成熟的最末期(或說是過熟)黑斑的型態一定最為旺盛,但也可能會因糖分的過度利用,反而使得糖度下降。此外也因為儲架壽命較短,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會較低。

因此在黑點不多、味道香甜,價格又相對便宜的狀況下,這種長了黑斑的醜芒果也會有不少的消費者喜歡。

黑斑芒果能不能吃?

黃文弘也提到,雖然長了黑斑的芒果可能賣相較差,但一般在少量黑斑出現的前期階段,割除掉黑斑部位還是可以安心食用!不過若是有大片黑斑且已腐敗深入到果肉的情形,那也請各位惜食的消費者放下你手上的芒果,珍惜一下自己的身體和台灣的醫療資源!

最後林哲豪也表示,黑斑病或炭疽病僅對水果有礙,大可安心食用,唯受炭疽感染的芒果果實,可能會因皮表的抵抗力下降,而易沾染外部黴菌,同樣建議盡快享用,不宜再拖延儲放!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芒果控必看!6大指標教你辨別「好芒果」
水果又大又甜的秘密-作物育種的學問
人工催熟的水果到底能不能吃?

參考資料
芒果黑斑病易於雨季傳播,臺南區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台南農業改良場
芒果有害生物選別手冊 -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退休師煮菜「越煮越鹹」竟白內障+散光釀禍 醫揭手術治療時機

一名65歲老師在退休後熱衷於烹飪與園藝,但最近半年來視力逐漸模糊,特別是夜間開車時,對向來車的燈光會出現嚴重的眩光與光暈,不僅如此,平時看食譜和手機也變得越來越吃力,做園藝時會誤剪花草,還把食譜上的鹽巴3匙看成8匙,讓家人頻頻跟她反映做菜越來越鹹,最後就醫才知道是白內障合併散光。

2025年11月27日 19:34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男大生燒2周「竟是急性血癌」 醫列4大警訊:常被當成感冒

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急性血癌病患,常見四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醫師提醒,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就醫時機。

2025年11月27日 19:09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神經外科名醫馬辛一病逝 學長回憶:一切以病人為主的好醫生

曾任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的名醫馬辛一,日前因車禍受傷住進三軍總醫院,原本狀況穩定,期間並接受親友探視,未料今傳出過世消息,震驚醫界。對於相關詳情,三總稱,事涉病人隱私,仍在詢問家屬意見,細節不便透露,有進一步訊息會對外說明。據了解,死因與車禍無直接關聯,而有其他病因。

2025年11月27日 18: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新北流感疫苗剩8萬劑 65歲以上接種抽iPhone 17

近期氣溫下降,呼吸道病毒更為活躍,高風險者要盡快接種流感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本年採購103萬劑公費流感疫苗,目前剩餘約8萬劑,只要65歲以上市民在12月31日前接種流感疫苗或COVID-19疫苗,還可參加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iPhone 17 Pro Max等多項大獎。

2025年11月27日 16:54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醫揭胰臟癌9大風險因子 「無症狀時揪出」7成有機會開刀治療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患者長期存活情形不佳,對此醫師說,早期辨識9大風險因子是關鍵,尤其是4項與個人型態有關的危險特徵,包括年齡超過60歲、長期抽菸、長期喝酒與肥胖,符合者更應積極篩檢,只要能在無症狀時經篩檢確診,超過7成都還能開刀治療。

2025年11月27日 16:28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眼球卡骨頭!他車禍「臉骨全碎」剩複視後遺症 醫揭恐怖警訊

苗栗一名25歲陳先生去年因嚴重車禍導致全臉骨折,雖經手術成功「拼回」臉龐,卻留下看東西一個變兩個的「複視」後遺症。這不僅讓他下樓梯時容易踩空,連玩手機遊戲都無法數算金幣,嚴重影響生活;經台中榮總跨科團隊接力治療,最終透過眼外肌手術,才成功讓他擺脫疊影地獄,重獲清晰視界。

2025年11月27日 16:25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