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北京職場的3個關鍵能力 體會殘酷的「個人英雄」戰場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圖文/XChange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這得先從我認知的北京說起:“一個講求成果與速度的地方,也是相對缺乏制度的地方” 這導致了什麼?當組織無法按照運作規範制度來穩定產出成果,就只能依賴內部的個體自主運作進行生產。而組織能不能成功,很高的概率取決於是不是有優秀的個體 (由於組織更迫切的需要優秀個體,所以升遷快、跳槽和挖角頻繁)。就生產層面來看,組織內的個體各自運作,打的是個人戰,信仰的是個人英雄主義。你可以說是亂世出英雄,也可以說這是人人都想成為英雄而造就的亂世。

另外,組織既然不是一台有序的生產機器,沒有既定的 input & output 生產邏輯,那麼資源該投入哪裡,資源怎麼分配,需要生產什麼,由誰來生產?循著個人英雄主義的邏輯,這些問題的答案很明顯:將資源和機會大量的傾斜到代表英雄的個人或群體,把資源壓在少數人身上,將組織整體的產出成果寄望于少數人的工作;由組織中的資源分配者來評判誰是英雄,誰將擁有幾乎消化不完的資源與機會 (人治、集權的特色)。

很多人在探討為什麼北京如此瘋狂的加班?英雄為了消化他得到的大量資源與機會,必須加班;其他人焦慮地爭著竄上去成為英雄,必須加班。所以為什麼瘋狂的加班?因為亂世賞英雄,而且幾乎只賞英雄。

沿著大環境的脈絡,總結三個亂世英雄的關鍵能力:

1)打個人戰的「執行力」

這裡只在乎成果不在乎過程,執行力的價值不體現在執行,而是執行後的產出。在執行前需要先搞清楚 What to do & How to do,鎖定最有價值的工作進行高效的生產。

“What to do” 識別什麼是高價值的工作- 能最大程度的解決關鍵人物/對象的痛點的工作,就算現有選項不明確或不充足,也能自己開一條路、找到資源做出成績。大家喜歡說“搞事情” (類似於“生事”的意思),即是期待個體即便在無指示的情況下也能自行運轉。期望組織裡的個人能由下往上的解決上述的組織結構問題:資源該投入哪裡?資源怎麼分配?需要生產什麼?誰來生產?

“How to do” 必須重點考量“怎麼做最快“,先做出來贏一半 (俗稱佔地盤),執行力高的人能創造出對時間和資源消耗最小的方案,並快速的繞開各種障礙將成果實現。

2)亂世求存的「適應力」

為了能應付快速變遷的環境和現實,需要在意識層面做到居安思危,隨時對環境保持敏銳,能夠及時意識到問題與風險,並且將這四個問題想的足夠清楚:我要的是什麼 — 發生/可能發生什麼問題 — 如何調整策略 — 什麼時候該行動。

3)成為英雄的「表現力」

想取得資源與機會必須成為英雄,就像滾雪球,拿到資源的人更有機會成功,一旦取得一些成功便會拿到更多的資源。這算是溝通能力,拿到資源得人需要高調,需要替你的計劃、進展、成果做宣傳,讓大家知道你是個英雄,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層級再往上爬一些,關鍵能力要反著排了。

從生產行為的不可取代性來評估重要性,最關鍵的能力是「表現力」,表現結果即個人品牌,是不可移轉的資源,只有自己親自投入才能提升團隊獲取資源的能力;再來是「適應力」,唯有對資訊掌握足夠充分才能根據環境變化做出有品質的判斷與決策,由於無法達到100%的資訊透明,因此這是一項管理者無法完全下放的任務;至於「執行力」,嗯,再找一位英雄就好了。

這些原則其實在哪都是通的,只是環境不同,同一件事的利弊會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其實創業與募資的道理也相似。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病例死亡,引發關注。疾管署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評估,近年全球通報新型A型流感人類個案,多與直接接觸禽鳥、家畜或受污染環境有關,民眾要避免接觸禽畜,落實「5要6不」。

2025年11月23日 14:42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