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新聞直擊,為你掌握生活必需健康新知

子宮肌瘤會自動消失? 婦癌醫師:更年期是關鍵

PR Image Factory/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主持人/洪素卿
文字編輯/葉韋廷

子宮肌瘤一直以來都是多數女性擔心的疾病之一,而許多人口耳相傳到更年期就會自動消失,真的是這樣嗎?會不會變成惡性?今天每日健康邀請到 婦癌科專家/雙和醫院婦產部主任 賴鴻政醫師 來為大家解惑。

子宮肌瘤要不要動手術?

醫師表示,子宮是一個肌肉組成的器官,而肌肉因不同位置都有可能長出不同大小的瘤(多長出來的東西皆可稱瘤),即為所謂的子宮肌瘤,是相當常見的。

很多子宮肌瘤的患者照X光沒有明顯的異狀,也不痛不癢沒出血,其實也不用特別緊張,定期追蹤即可。

但有些確實會造成實際的問題,比如經血量過多,甚至多到讓人貧血造成體虛、或者月經來的時候就會非常疼痛、或造成壓迫讓人常常想要尿尿或是腰痠等,這些才會需要考慮是否需要動手術。

每日健康

子宮肌瘤會自動消失?

而許多人聽到需要動手術,難免就會開始緊張,開始想各種方法、問醫師是否可以不用開刀,甚至對「聽說更年期子宮肌瘤就會消失」有所期待,對此醫師表示這樣的期待其實有點過頭了。

確實因為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的減少、黃體素減少,子宮肌瘤理論上就不會再長大、甚至縮小。

但子宮肌瘤是一種「肉」而非「水泡」,所以不可能會消失不見,隨著身體老化、肌肉萎縮,會慢慢的縮小沒錯,但如果抱著能夠完全消失的期待恐怕是會太高。

而至於快到更年期了,到底要不要再忍,或者是要及早動手術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品質,則因每人不同的情況還需跟醫師做個別討論。

每日健康

醫師表示,子宮的惡性肉瘤通常不是從良性肌瘤長出來的,如果是惡性一開始就會是惡性,問題是在於在X光下無法區分該為良性還是惡性,除非是已經大到某種程度、甚至有潰爛的情形,那種當然就會高度合理的懷疑是惡性,否則一般是很難分辨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良性子宮肌瘤在停經之後就不會再繼續長大,所以若是一開始認為是良性的子宮肌瘤,在停經之後還繼續在長的話就要格外當心,恐怕不是肌瘤而是惡性肉瘤。

《延伸閱讀》子宮肌瘤不用慌,4症狀才需治療!名醫:就像痘痘,50%女性都會有!

《延伸閱讀》拖延治療恐導致心臟衰竭!醫:比子宮肌瘤更可怕的是這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率萬芳醫院深耕「在家住院」有成 劉燦宏拋「醫療人力荒」解方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住院不易、照護人力吃緊成為醫療難題。對此,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指出,該院引領推動「急性在宅醫療」(HaH),病人可在家完成住院療程,至今已成功執行逾110例,在全台名列前茅;面對快速老化趨勢,國內應儘速研議擴大HaH適用範圍,方可打造永續的高齡照護體系。

2025年07月27日 09:23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不罵人的暖男院長 劉燦宏談行醫初心:希望媽媽好起來

從沒罵過人的暖男劉燦宏,行醫初心來自與母親的深情陪伴。他表示,兒時看媽媽因病坐上輪椅,國中便立志當醫師,希望能親手讓媽媽康復,雖然後來知道母親的病無法治癒,仍選擇投入復健醫學領域,盼用專業幫助更多像媽媽一樣行動不便的病人,盡量讓他們能站起來,可以更踏實過日子。

2025年07月27日 09:24

40歲男戒掉2食物又養成1習慣 成功甩肉16公斤、血糖也穩定了

40歲男戒掉2食物又養成1習慣 成功甩肉16公斤、血糖也穩定了

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李晨瑜分享,她有一名長期在追蹤糖尿病的病患,最初建議對方要改變飲食減肥,但對方始終難以改變,不料近期回診時,發現對方甩肉16公斤,糖化血色素與胰島素阻抗都大幅改善,訊問後才得知對方戒掉2個最愛的食物,加上1運動習慣,才達到這個效果。

2025年08月22日 01:40

蛋白質輕鬆達標!5招補充15公克蛋白質的簡單方法

蛋白質輕鬆達標!5招補充15公克蛋白質的簡單方法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為1.1公克。 例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約需要攝取66公克的蛋白質,對於7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議攝取量則略高,為每公斤體重1.2公克,增加蛋白質攝取能顯著提升飽足感,並有效幫助減重與維持肌肉量。

2025年08月21日 20:10

糖尿病不敢吃碳水、甜食?小心控糖不成反傷身

糖尿病不敢吃碳水、甜食?小心控糖不成反傷身

許多人一聽到「血糖」,直覺反應是:「這是一個壞東西!」但事實上,血糖(葡萄糖)是人體最基本的能量來源,對我們的生命維持至關重要。真正的問題不是血糖本身,而是當血糖無法有效被利用時,才會成為健康的隱憂。

2025年08月21日 17:22

高雄爆今年首例本土日本腦炎 男昏迷住院...足跡接觸史曝光

高雄爆今年首例本土日本腦炎 男昏迷住院...足跡接觸史曝光

高雄市昨(20)日出現今年首例本土日本腦炎病例!一名居住於鼓山區的60多歲男性,有三高慢性病,每週會固定前往山區種植果樹,6日出現疲倦昏睡,9日嚴重昏迷被送往急診就醫,15日經醫院通報,證實為日本腦炎,目前仍住院治療中。

2025年08月21日 17:01

台灣研發「1劑近億元」罕病新藥12月納健保 一年13人受益

台灣研發「1劑近億元」罕病新藥12月納健保 一年13人受益

罕見疾病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基酶(AADC)缺乏症的病童會出現嚴重動作障礙,幾乎不太能活動,且因為發展遲緩,平均壽命僅7歲。健保署今(21)日舉辦共擬會議,通過一項由台大研發治療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由於藥品要價近億元,會採取價量協議、分期支付的方式給付,每年受益患者約13人,預計最慢11月實施。

2025年08月21日 16:59

中風爸看3次中醫被收27萬!台中衛生局開鍘 限期改善最高罰10萬

中風爸看3次中醫被收27萬!台中衛生局開鍘 限期改善最高罰10萬

台中大里一間中醫診所,遭家屬質疑中風放血治療收費過高,患者三次就診共花費27萬5900元,其中兩次藥材費用超過10萬元,收據未蓋章更引發爭議,台中市衛生局表示,該院所的收據涉嫌未依規載明收費項目及金額;交付藥劑時也未依規於容器或包裝上載明藥名、劑量等應記載項目,將依違反醫療法等相關規定限期改善,若2項違規未改善,可依法各處5萬元以下罰鍰。

2025年08月21日 16:04

年輕工程師不菸、無家族史!「1症狀」竟是肺結節 醫驚:不寒而慄

年輕工程師不菸、無家族史!「1症狀」竟是肺結節 醫驚:不寒而慄

胸腔外科醫師謝義山近日在臉書分享門診經驗,一名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的年輕工程師,沒有抽菸習慣,也沒有肺癌家族史,但因為持續咳嗽,主動要求自費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結果意外發現早期病灶。

2025年08月21日 14:37

蔡依林21:30睡覺養顏 醫建議「3班別」入眠時間:可喝咖啡提神

蔡依林21:30睡覺養顏 醫建議「3班別」入眠時間:可喝咖啡提神

天后蔡依林(Jolin)日前透露保養祕訣就是每天晚上9點半就上床睡覺,引發網友關注。但現在人工作型態不同,其實不同類型的「班別」,建議的睡覺時間也不一樣。有醫師以研究指出,以「白天、小夜、大夜」來區分,睡覺時間建議分別是「晚上9點、凌晨1點、早上9點」。

2025年08月21日 14:2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