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吃鍋不必再揪人!各大超商和超市搶攻個人鍋商機

▲全聯販售的上海老湯底養生麻辣火鍋湯底包,只要準備火鍋料,在家就能吃到名店火鍋。(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全聯販售的上海老湯底養生麻辣火鍋湯底包,只要準備火鍋料,在家就能吃到名店火鍋。(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撰文/曾昱翔、李群方

台灣人就是喜歡吃火鍋。冷冷的寒風中,沒有什麼比一鍋熱騰騰的火鍋更溫暖人心的了。美食家王瑞瑤就認為,火鍋與團圓的意象緊密不可分。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劉孆婷也分享,小時候家裡聚餐,幾乎都是吃火鍋為主。一群人圍著桌上的火鍋,邊吃邊閒話家常、交流感情,火鍋就這樣和溫暖、開心的意象連結在一起,成為了台灣人特有的一種文化。

社會形態變化巨大 單人經濟學逐漸發威

台灣的社會型態在這幾十年來不斷改變。從過去動輒10多人的傳統大家庭,漸漸變成以3~4人的核心小家庭為主。近年來雙薪卻沒有子女的頂客族越來越多,甚至現在許多人寧願保持單身也不願意籌組家庭。

隨著這股單身化、小家庭化的浪潮席捲台灣,火鍋市場也逐漸開始轉型。從過去總是多人共鍋聚餐,到今日越來越多人希望能自己吃鍋。根據《食力》統計,2017年全台個人鍋型的連鎖火鍋店就高達1578家,佔了整個連鎖火鍋市場近9成的店數。

然而對單人或小家庭來說,吃火鍋有個很大的問題:不好準備。雖然火鍋本身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料理,但自己在家準備時,常常不是沒有好湯頭,就是火鍋料量太多,生鮮食材的備料更是花時間。這樣的問題,使得小家庭就算想在家吃鍋,也很難達成。不過在超商和超市等通路開始推出個人化、簡易化的鍋物料理後,這件事開始有了轉變。

超商主打個人即食鍋物 超市瞄準核心小家庭

各家超商早在十多年前開始,為了因應這樣單身化的社會結構,就推出了個人化、小包裝的即食鍋物商品。包括7-11、全家、萊爾富、OK等4大超商都沒有缺席。以全家為例,近年來除了推出許多台灣人喜歡又熟悉的口味,像沙茶豬肉鍋與麻辣牛肉鍋之外,還積極地與火鍋名店合作,就是鎖定單身消費族群想要輕鬆享受鍋物,但又不想大費周章跑去火鍋店消費的心理。

全聯福利社(簡稱全聯)則在2014年首先推出火鍋祭活動,主打常溫包裝湯底,推出後大獲消費者好評,甚至帶動了一股通路銷售火鍋湯底的熱潮。像是頂好、愛買等超市,都沒有錯過這股商機。參與全聯火鍋祭的品牌更從原先2014年僅有的9種日式鍋物,到目前已有超過30種異國、名店鍋物出現。另外,由於小家庭在家吃鍋時,常會因不知如何決定食材份量而困擾,所以全聯也同時推出了多款生鮮食材和火鍋拼盤與之搭配。

通路業者是帶動在家吃鍋的最大推手,不同的通路因客群的不同,在販售的產品上具有差異性,暢銷湯底前三名也各有千秋,但卻擁有同個目標,「讓消費者在家也能享受名品鍋物」。

就這樣,當通路將食材分量、名店湯頭都準備好讓消費者方便使用後,小家庭享用火鍋的障礙已被一掃而空,於是開始了在家也能輕鬆吃鍋的時代。

▲三大超市通路湯底口味銷售前三名。(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三大超市通路湯底口味銷售前三名。(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名店光環、異國風當道 消費者熱愛嘗鮮

為了征服消費者的味蕾,通路業者都不約而同採用了一個相同的策略:和知名火鍋品牌合作。比方說,全家過去曾和麻辣火鍋名店馬辣進行合作,共同推出了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麻辣牛肉鍋;全聯則也曾和小蒙牛、馬辣、十味觀等店合作推出了不同的湯底包,從麻辣鍋到酸菜白肉鍋都有。

同時,由於台灣消費者對異國風味接受度高、十分熱愛嘗鮮,這兩大通路也推出了像是日式火鍋、韓式部隊鍋、泰式火鍋等不同口味供消費者選擇。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鍋!單身經濟學仍有龐大商機

全球趨勢觀察家大前研一於《一個人的經濟》中指出,現代的單身貴族們,其實是不願意省錢屈就廉價商品的。反而是販售精緻昂貴的小型食品超商,會遠比傳統的綜合大超市更加受這個族群的歡迎。這是各家企業、各種產品想要在單身經濟潮中獲利的最大要點。

火鍋產業也不例外,在這個以個人獨享為主的時代,通路緊跟著這股風潮,往小型、精緻化的路線前進。全聯從2014年推出火鍋湯底包之後,到2017年為止,業績已經成長了整整10倍,足以顯示出單身經濟學的龐大商機。而且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這波浪潮仍有許多發展空間。可以預想的是,未來產業內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

延伸閱讀
從五層盤到包裝湯底皆首創!鍋底之王小蒙牛用創新撈過界
跟火鍋最百搭的沙茶醬 原來擁有南洋血統!
你一定吃過,卻不知道是什麼的魚漿煉製品!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男樂當小農撿毛孩糞便施肥 遭鉤蟲寄生竟引發中風險死

男樂當小農撿毛孩糞便施肥 遭鉤蟲寄生竟引發中風險死

一名58歲男性日前連續腹瀉5天,並感覺胸悶、全身無力,緊急就醫後,醫療團隊本認為是心肌炎,未料轉入加護病房僅1天,竟又發生腦中風,經抽絲剝繭,發現禍根竟是鉤蟲感染引發罕見的全身發炎反應,取出體內鉤蟲並用藥雖解除死亡警報,仍住院整整18天才返家,且出院時需協助才能行走。

2025年11月26日 10:03

20款化粧品驗出蘇丹紅 石崇良:將列後市場查驗項目

20款化粧品驗出蘇丹紅 石崇良:將列後市場查驗項目

國內首度在化妝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6)日表示,本案是食藥署主動查驗發現業者輸入問題原料,目前為止追查12家業者有相關產品、涉及20品項,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最高500萬元罰鍰。至於後續管制,由於化妝品管理主要在「成品」,也就是製程面的管理,未來後市場監測會有一段時間把蘇丹紅列為查驗項目之一。

2025年11月26日 09:38

GG長痣! 醫:可能是癌症

GG長痣! 醫:可能是癌症

男生注意!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提醒,若男性GG上長痣,可能是癌症,「當你覺得GG上有奇怪的東西,就可以找醫生幫你治療。」

2025年11月26日 08:19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黃金7小時睡眠時間曝 「5分鐘腦袋關機」9技巧

許多人有失眠問題,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如何5分鐘入眠「訓練腦袋關機」,並分享9大睡好覺秘笈,像是放棄「章魚性格」、白天要喝足夠的水。

2025年11月26日 06:02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聯新國際醫院25日指出,日前一名14歲的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該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的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所造成。

2025年11月25日 23:38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走路人人都會,但你可能不知道,只要「方向反過來」,身體就像被重新啟動一樣,卡路里燃燒速度增加、姿勢變挺、平衡變好,甚至連大腦都會一起被訓練。國外健身圈近年掀起「倒著走路」風潮,國外網站《Cleveland Clinic》邀請運動生理學家喬丹.博爾曼解析倒走為何在年輕人與中高齡族群中快速竄紅。

2025年11月25日 20:10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在民團、立委要求之下,衛福部「狼醫查詢平台」今年8月正式上線,但遭民間團體批評「連半套都沒做好」,涉案醫師更改姓名、執業地點恐就查詢不到。醫事司表示,正在補強系統資訊,包含串接司法院資訊,還有明年1月會增加納入性平懲戒資訊;另針對涉案醫師改名等疑慮,系統會將新舊名字一併呈現。

2025年11月25日 19:34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食藥署今再度公布蘇丹紅化妝品最新清查結果,更新統計至今共涉及20項產品。食藥署今表示,除了要求所有受影響產品立即全面下架、不得販售之外,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新臺幣500萬元罰鍰。

2025年11月25日 19: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