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歐洲熱浪45.9℃ 超高溫提前來襲!

▲▼             。(圖/志祺七七youtube)

▲各國政府陸續推出自己國家對熱浪的因應措施。(圖/志祺七七youtube)

圖文/志祺七七

從今年六月以來,比我們緯度更高的歐洲已經因為熱浪的侵襲,有十多個人被熱死;而法國更是出現可怕的 45.9 度超高溫!

這個超高溫發生在南法的一個小鎮上,當地民眾表示,雖然知道夏天很熱,「但這種『地獄式』的熱,我們真的沒遇過。」還有人直接形容這是「世界末日式」的夏天。

而且這樣的高溫不只熱,還對城市帶來了許多潛在的危機。

例如強烈的陽光紫外線跟人造污染物質交互作用,出現了「低空臭氧污染」,造成空氣品質下降,害大家雖然覺得家裡很悶熱,卻又無法開窗通風。還有,高溫也可能導致鐵道變形,所以當地政府因為怕過度使用會出現意外,所以減少了國鐵的班次。

另外,一些偏鄉跟設備老舊的學校也宣布停課,就是怕學生在上學的路上還有上課的過程中身體出狀況。

除了法國之外,歐洲許多地區也都籠罩在這樣的高溫之中,高溫紛紛突破 35 度,而各地政府也陸續推出自己的因應措施:例如法國教育部延後了原定在 6 月底的中學大考、巴黎市宣布在夜間開放部分的公園、維也納也在鬧區安裝了噴霧器、灑水在主幹道的瀝青路面上,還免費開放了很多個游泳池。

歐洲國家之所以會這麼認真的看待熱浪,並且從政府開始做出各種應對,除了因為這是非常狀態之外,也因為大家都記得 2003 年超級熱浪來襲的時候,全歐洲7萬人被熱死的經驗。

所謂「熱浪」的定義,是一個地區連續5天的溫度,都超過當地平均最高溫5度;所以說熱浪指的是一種「極端熱」的狀態,但不是一個絕對的溫度。

▲▼             。(圖/志祺七七youtube)

▲熱浪的定義。(圖/志祺七七youtube)

以台北來說,如果連續五天氣溫超過攝氏 39.3 度,就符合熱浪的標準。

歐洲其實是屬於溫帶氣候帶,照理來講夏天頂多 25 度左右,所以過去歐洲人的防暑設備或觀念,都沒有很普及,更不用說現在這種動輒35度以上的熱浪,帶來的衝擊恐怕就會更嚴重。

就設備上來看,歐洲國家的居家與公共場合,大多數都是沒有冷氣的,隨著夏天越來越熱,醫院裡的病人,也就更有致死的危險。

除了氣溫很高之外,有時候熱浪來襲的濕度也很高。潮濕會讓人的體感溫度比實際高個兩三度,而潮濕到一個程度,人體就會開始難以排汗;當熱能都集中在身體裡、排不出去的時候,就會中暑導致意識昏迷、脫水、或者使得本來就有健康問題的人出現併發症,而這就是熱浪會致死的主要原因。

雖然在政府的宣導下,人們對熱浪的防範意識已經比前幾年好很多了,但除了熱浪以外,全球還有各式各樣異常的極端氣候,在等著我們。

例如,因為世界各地的氣候越來越極端,倫敦民間發起了「反抗滅絕」運動,他們從 2018 年 10 月開始,一共聯合了 59 個國家的人民,在自己的生活地區,利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方法,佔領公共場所或癱瘓交通,來抗議政府面對氣候變遷的時候,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作為。

過去科學家們總是呼籲大家要「節約能源」來減緩衝擊,但隨著狀況急轉直下,夏天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冷,原本很「異常」的極端氣候,已經逐漸成為「日常」,科學家於是轉而呼籲大眾,應該要提早準備更多的相關知識,來應對未來可能遭遇的危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秦良丰奇蹟生還 主治醫陳元皓曝康復過程「最難忘一幕」

在2018年漢光演習中,傘兵秦良丰跳傘發生意外,從大約130層樓的高空墜落,經搶救後,不但生還,並恢復行動力。身為秦當時的主治醫師,陳元皓說,照顧軍中弟兄責無旁貸,當時醫療團隊接手後,所有成員都抱著「一定要讓他好起來」的決心投入,不過最後能成功,關鍵還是秦「過人的勇氣」。

2025年11月01日 09:24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在媽媽的背上發願行醫 三總院長陳元皓:醫療要深入軍心與民心

近年兩岸情勢緊張,中共頻繁軍演,民間也開始準備避難包,而三軍總醫院身為台灣軍醫體系核心,如何在軍事與醫療之間取得平衡,備受關注。對此,院長陳元皓表示,三總不只是戰時後盾,平時更是民眾健康的重要依靠,將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推廣民防教育,期許能帶領三總更加深入軍心與民心。

2025年11月01日 09:23

流感疫苗一個月431萬人搶打創紀錄 羅一鈞示警12月疫情捲土重來

流感疫苗一個月431萬人搶打創紀錄 羅一鈞示警12月疫情捲土重來

疾病管制署今(1)日開放公費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第二階段接種,疾管署長羅一鈞公布最新數據,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一個月總計接種431.7萬劑,創下史上最旺紀錄,若打氣持續,月底將討論是否額外增購流感疫苗。羅一鈞也示警,流感疫情預期本月中才會脫離流行,但隨著秋冬氣溫逐漸下降,疫情可能在12月中下旬捲土重來。

2025年11月01日 14:28

衛福部推「鏟子超人」免費心理諮商方案 今起一年內可有3次服務

衛福部推「鏟子超人」免費心理諮商方案 今起一年內可有3次服務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事件發生至今,第一線救災人員與投入災區復原工作的志工,身心承受高度疲憊與情緒張力,甚至影響後續生活。衛生福利部今(1)日起推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救災人員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馬太鞍溪方案),提供投入救災人員及志工,1年內每人3次心理諮商服務,盼成為救災英雄及鏟子超人「安心」的後盾。

2025年11月01日 13:28

石崇良再揭衛福部人事!3名副署長人選確定「健保署要再等等」

石崇良再揭衛福部人事!3名副署長人選確定「健保署要再等等」

衛福部長石崇良9月1日上任後,加速推動衛福部人事佈局,本週陸續公布疾管署、國健署、食藥署3位副署長人選,繼先前已曝光疾管署副署長林明誠,石崇良今(1)日透露,國健署副署長由原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升任,食藥署副署長是該署主任秘書蔡淑貞接任。

2025年11月01日 13:02

老是聽到水聲閉眼就見泥流!門諾醫進災區撫慰災民創傷後遺症

老是聽到水聲閉眼就見泥流!門諾醫進災區撫慰災民創傷後遺症

馬太鞍堰塞湖潰決造成光復鄉重創,洪水退去已逾一個月,街道泥濘大多清除,多數家戶的水電設備也逐步恢復正常。然而,在環境漸漸回復秩序的同時,災民心裡的創傷仍在延續。有人擔心睡得太沉,不敢吃安眠藥,看不見的傷,比泥水更添淤堵。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鍾德日前走進災區安撫受創心靈,為災民送藥、諮商,也送去一句句「你不再孤單」的問候。

2025年11月01日 12:34

左流右新第2階段開打!120家全聯、大全聯設站「打疫苗送香蕉」

左流右新第2階段開打!120家全聯、大全聯設站「打疫苗送香蕉」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左流右新」第二階段今(1)日開打,疾管署和全聯福利中心再次合作,在全台120家全聯及大全聯門市設置疫苗接種站,讓民眾日常採買時就可以在社區就近打疫苗,還會有健康禮一串香蕉可立即補充體力。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防疫大使謝祖武與曲艾玲今在全聯南港旗艦店示範接種,人潮眾多,一個早上下來已經有近400人施打,氣氛相當熱烈。

2025年11月01日 11:50

深耕台灣逾30年 藥廠三度獲頒優良外商獎

深耕台灣逾30年 藥廠三度獲頒優良外商獎

在台深耕超過30年的外商製藥公司「台灣諾華」,今年第三度榮獲經濟部金商獎「優良外商」肯定,並獲副總統蕭美琴接見。台灣諾華總裁Keizo Miyazawa表示,獲獎是對公司持續投資台灣、引進創新醫藥的認可。

2025年10月31日 23:14

打造AED救命地圖!公私協力推動公民行動「讓圖資精準化」

打造AED救命地圖!公私協力推動公民行動「讓圖資精準化」

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搶救心臟驟停患者,可降低到院前死亡率,讓民眾及時找到AED是一大關鍵。厚生會全⺠急救委員會、愛陌生協會、開放文化基金會與實現會社共同推動「Taiwan AED Google Map 全民建置行動」,提升查找的精確性與方便性,讓每一台救命設備就能發揮最大價值,進而多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

2025年10月31日 19:06

歷經2次流產!孕婦堅持生下「內臟外露」寶寶 醫連夜開刀救命

歷經2次流產!孕婦堅持生下「內臟外露」寶寶 醫連夜開刀救命

大陸杭州一名34歲盧姓女子(化名)婚後歷經2次流產,今年初終於又懷上期待已久的孩子,但懷孕12週產檢時,超音波顯示胎兒大部分肝臟位於腹腔外,被診斷為「巨大型臍膨出」,讓她一度陷入絕望。所幸在盧女生下寶寶,由醫護團隊連夜搶救照顧,女嬰成功康復活下來。

2025年10月31日 18: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