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七七/歐洲熱浪45.9℃ 超高溫提前來襲!

▲▼             。(圖/志祺七七youtube)

▲各國政府陸續推出自己國家對熱浪的因應措施。(圖/志祺七七youtube)

圖文/志祺七七

從今年六月以來,比我們緯度更高的歐洲已經因為熱浪的侵襲,有十多個人被熱死;而法國更是出現可怕的 45.9 度超高溫!

這個超高溫發生在南法的一個小鎮上,當地民眾表示,雖然知道夏天很熱,「但這種『地獄式』的熱,我們真的沒遇過。」還有人直接形容這是「世界末日式」的夏天。

而且這樣的高溫不只熱,還對城市帶來了許多潛在的危機。

例如強烈的陽光紫外線跟人造污染物質交互作用,出現了「低空臭氧污染」,造成空氣品質下降,害大家雖然覺得家裡很悶熱,卻又無法開窗通風。還有,高溫也可能導致鐵道變形,所以當地政府因為怕過度使用會出現意外,所以減少了國鐵的班次。

另外,一些偏鄉跟設備老舊的學校也宣布停課,就是怕學生在上學的路上還有上課的過程中身體出狀況。

除了法國之外,歐洲許多地區也都籠罩在這樣的高溫之中,高溫紛紛突破 35 度,而各地政府也陸續推出自己的因應措施:例如法國教育部延後了原定在 6 月底的中學大考、巴黎市宣布在夜間開放部分的公園、維也納也在鬧區安裝了噴霧器、灑水在主幹道的瀝青路面上,還免費開放了很多個游泳池。

歐洲國家之所以會這麼認真的看待熱浪,並且從政府開始做出各種應對,除了因為這是非常狀態之外,也因為大家都記得 2003 年超級熱浪來襲的時候,全歐洲7萬人被熱死的經驗。

所謂「熱浪」的定義,是一個地區連續5天的溫度,都超過當地平均最高溫5度;所以說熱浪指的是一種「極端熱」的狀態,但不是一個絕對的溫度。

▲▼             。(圖/志祺七七youtube)

▲熱浪的定義。(圖/志祺七七youtube)

以台北來說,如果連續五天氣溫超過攝氏 39.3 度,就符合熱浪的標準。

歐洲其實是屬於溫帶氣候帶,照理來講夏天頂多 25 度左右,所以過去歐洲人的防暑設備或觀念,都沒有很普及,更不用說現在這種動輒35度以上的熱浪,帶來的衝擊恐怕就會更嚴重。

就設備上來看,歐洲國家的居家與公共場合,大多數都是沒有冷氣的,隨著夏天越來越熱,醫院裡的病人,也就更有致死的危險。

除了氣溫很高之外,有時候熱浪來襲的濕度也很高。潮濕會讓人的體感溫度比實際高個兩三度,而潮濕到一個程度,人體就會開始難以排汗;當熱能都集中在身體裡、排不出去的時候,就會中暑導致意識昏迷、脫水、或者使得本來就有健康問題的人出現併發症,而這就是熱浪會致死的主要原因。

雖然在政府的宣導下,人們對熱浪的防範意識已經比前幾年好很多了,但除了熱浪以外,全球還有各式各樣異常的極端氣候,在等著我們。

例如,因為世界各地的氣候越來越極端,倫敦民間發起了「反抗滅絕」運動,他們從 2018 年 10 月開始,一共聯合了 59 個國家的人民,在自己的生活地區,利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方法,佔領公共場所或癱瘓交通,來抗議政府面對氣候變遷的時候,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作為。

過去科學家們總是呼籲大家要「節約能源」來減緩衝擊,但隨著狀況急轉直下,夏天越來越熱、冬天越來越冷,原本很「異常」的極端氣候,已經逐漸成為「日常」,科學家於是轉而呼籲大眾,應該要提早準備更多的相關知識,來應對未來可能遭遇的危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丁斌煌做陰莖手術害死患者 衛生局揭「2次改名、待過4間診所」

丁斌煌做陰莖手術害死患者 衛生局揭「2次改名、待過4間診所」

北市中山區錦州街安和美診所17日替一名男性做陰莖增大術,該診所和執刀醫師丁斌煌被爆多次違規,然後再改名營業。台北市衛生局今也公布歷次違規情形,經查丁斌煌曾改兩次名,過去曾服務和擔任負責人的診所有4家。

2025年09月18日 17:18

蔡依林、郭富城「睡眠時間差很大」 醫揭關鍵:不是睡夠就好

蔡依林、郭富城「睡眠時間差很大」 醫揭關鍵:不是睡夠就好

天后蔡依林的「晚上9點半睡覺」和香港天王郭富城的「固定早上6點睡覺」持續引發討論,很多網友疑惑到底哪個比較正確?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很多人以為只要「補足8小時」就能維持健康,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使睡眠時數足夠,若日夜顛倒,長期下來仍會對健康造成隱性傷害。

2025年09月18日 15:49

皮膚紅斑脫屑「自己抹藥膏」!台東男關節僵硬腫痛 醫曝恐怖後果

皮膚紅斑脫屑「自己抹藥膏」!台東男關節僵硬腫痛 醫曝恐怖後果

台東一名郭先生多年來身上反覆出現大片紅斑與脫屑,以為只是頑固濕疹自行買藥膏治療,未料後來關節逐漸出現腫痛與僵硬,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經台東馬偕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黃奕帆醫師診斷,確診為「乾癬性關節炎」,經照光治療與免疫調節藥物控制後,病情才逐步改善。

2025年09月18日 15:31

男做陰莖增大術猝死「診所屢改名營業」 衛生局:民眾查不到

男做陰莖增大術猝死「診所屢改名營業」 衛生局:民眾查不到

北市中山區錦州街安和美診所17日再爆醫療事故,45歲男病患砸40萬元做「陰莖增大術」,在手術結束後死亡。對此,台北市衛生局也證實,診所醫師過去已有七次違規紀錄,但該診所過去因為醫療事故改名,民眾確實沒辦法查到改名紀錄。

2025年09月18日 15:24

試管嬰兒補助「11月再加碼」 第1次申請最高15萬

試管嬰兒補助「11月再加碼」 第1次申請最高15萬

衛福部國健署自110年7月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截至114年8月底,已協助超過2萬6千對夫妻迎接逾3萬名新生兒。補助將於114年11月1日起再加碼,實施「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調高多項補助金額,首胎第1次申請補助最高可達15萬元,其後各胎的第1次補助也由現行6萬元增加為15萬元,平均可涵蓋77%的療程費用。

2025年09月18日 15:10

醫曝「陰莖增大術」關鍵 想持久還得顧睪固酮

醫曝「陰莖增大術」關鍵 想持久還得顧睪固酮

近日一名男性在中山區錦州街安和美診所進行陰莖增大術,疑似麻醉不當,在手術結束後死亡。針對該項手術,專業醫師表示,一般而言,術後龜頭的周長平均可增加2公分以上,由於部分病患在異體真皮植入龜頭後也可能會減低龜頭的敏感度,相對也能增加男性持久度。

2025年09月18日 14:45

化療其實無法「治癒」癌症 醫:病人最好自己決定是否要做

化療其實無法「治癒」癌症 醫:病人最好自己決定是否要做

許多癌症病人在生命最後階段都經歷過化療,不少家屬會痛心問:「是不是化療害死我家人?」對此,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吳教恩在臉書分享,化療在晚期癌症中有不同定位,目的並非「治癒」,而是延緩惡化或緩解症狀,是否接受化療,最好由病人自己決定。

2025年09月18日 13:36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流感季提前來襲 診所醫1天驗出8例陽性:連我喉嚨都怪怪的

疾管署日前才剛提醒流感季提早報到,診所醫師馬上「體驗」到流感威力。耳鼻喉科醫師李典憲在臉書分享,流感患者最近明顯增加,門診一天下來竟驗出8人A型流感快篩陽性,藥局的克流感等抗病毒藥幾乎開完,夜診結束後,連自己「喉嚨都有點痛痛怪怪的」。

2025年09月18日 12: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