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化粧品新法上路臺灣接軌國際 消費者保護更升級

▲化粧品新法上路讓臺灣接軌國際、消費者保護更升級。(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化粧品新法上路讓臺灣接軌國際、消費者保護更升級。(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編輯部
口述/吳秀梅(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

歷經多年後,再次大幅修訂的《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自2019年7月1日正式上路,取代了實施47年的《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同時也為業者提供2~5年的緩衝準備期,並協助臺灣化粧品產業與國際無縫接軌,跟上資訊透明化的時代腳步。然而,這將對你、我及業者帶來什麼影響呢?

▲化粧品新法上路讓臺灣接軌國際、消費者保護更升級。(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化粧品新法上路讓臺灣接軌國際、消費者保護更升級。(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未來,你買的化粧品都來自於GMP工廠製造

未來,無論你是在專櫃、連鎖通路或網路上購買的化粧品一定來自於符合化粧品優良製造(GMP)標準的工廠所製造,而且產品都是由藥師或具化粧品專業技術人員駐廠監督調配製造而成,品質、安全雙提升。

倘若你仍覺得不安心,可隨時上網查閱廠商上網登錄資料,內容涵蓋產品成分、用途、使用方式、及輸入業者資訊…...等,另外業者生產產品前也必須就產品添加成分、原料來源、安全性評估等相關資料建置「產品資訊檔案」,而且這些「產品資訊檔案」皆已由醫學、藥學、毒理學或化粧品學者……等具專業知識背景的安全資料簽署人員(SA)確認過。

同時,你也會發現未來國內再也沒有「含藥」化粧品了!為避免消費者被「含藥」標示誤導,誤以為化粧品具有醫療效能而過度期待,新制中將其修正為「特定用途化粧品」;但2024年7月1日後,所有化粧品都將「一視同仁」,沒有其他稱謂與區分了!

新法與國際接軌,有利業者進軍國際市場

為什麼《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要大幅增修呢?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解釋:「過去,只有含藥化粧品在上市前需要查驗登記,導致我們無法詳細掌握國內到底有多少化粧品正在流通;但新法上路後,所有國內、外化粧品都必須完成產品登錄並建立產品資訊檔案,一方面保障消費者安全;另一方面新法與歐盟、東協等國際規定同步,不僅有利於國內化粧品業者進軍國際市場,輸入臺灣的化粧品新品也能因大幅縮短行政流程,提早與國際同步上市。」

為了與國際接軌,食藥署全面盤點國內、外現行制度,比如:目前國際化粧品法規納管的品項中,非藥用牙膏和漱口水國際間以化粧品管理,所以在新法裡將其納入管理範疇接軌國際,但給予業者有2年緩衝期;而歐、美、日未有化粧品廣告事前審查制度,新法順應國際趨勢,刪除廣告事前審查制度條文,但針對誇大不實、宣傳醫療效能的違規業者提高罰則;另為配合國際除罪化趨勢,新法亦廢除刑事法改為行政法,但針對不肖業者加重罰鍰並新增吹哨子條款。

▲《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8大修法重點。(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8大修法重點。(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6月到荷蘭參加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時,聊到臺灣化粧品新法上路,大家都覺得是件好事,因為各國法規越來越協和了!」吳秀梅署長道出,臺灣推動《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國際間都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

主動通報、被動查驗和內部檢舉,三管齊下

以往,消費者若使用化粧品後發生不良反應,可至「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通報;如今,《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上路後,更加健全了管理法條。

吳秀梅署長指出,除了要求業者須擔負起主動通報的義務外,另新增「邊境查驗」,針對輸入臺灣有害衛生安全疑慮的化粧品進行抽驗和問題化粧品的「下架回收規定」,同時輔以「吹哨子條款」,針對化粧品添加汞、鉛…...等違法成分和製造工廠不符合GMP標準之特定項目,鼓勵內部員工檢舉不法,獎金最高為實收罰鍰的10%,有助於嚇阻不法業者。

「為了這次修法,同仁們陸續舉辦超過150場的教育訓練和說明會,冀望協助業者儘早熟悉新法;部分新法也在合情、合理、合法下分階段實施,讓業者有充裕的時間調整準備。」吳秀梅署長由衷地表示,《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從產品上市前的源頭管理、品質把關和掌握產品流向,到上市後,業者主動通報的義務、配套的罰則與政府的邊境查驗、下架回收,不僅讓法源及管理層面更加周全,同時也提升業者的競爭力和消費者權益,堪稱是政府、產業和民眾的三贏局面。

延伸閱讀
食藥署署長:為了幫臺灣保健食品走出國際,推動保健營養食品GMP勢在必行!
食品史上的1月1日 食品藥物管理署成立
謠言亂竄民心難安 食藥署闢謠專區追追追!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兒少條例擬委外辦理「主動巡網」 薛瑞元:最快2周內完成招標書

兒少條例擬委外辦理「主動巡網」 薛瑞元:最快2周內完成招標書

衛福部4月19日邀集相關部會召開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法方向會議,針對4大修法方向討論,包括加重刑責、簡化封網流程等。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有關修法,院版一定是緩不濟急,另外修法提及修訂主動偵查兒少性影像等,但因需要科技搜尋,這部分會委外執行,預計一、兩周內可完成招標規劃書。

2024年04月24日 15:56

「諾羅病毒」蟬聯9年食物中毒王!醫示警:嘔吐物粒子空飄也會感染

「諾羅病毒」蟬聯9年食物中毒王!醫示警:嘔吐物粒子空飄也會感染

近期食物中毒導致腹瀉事件頻床,且相關案件都檢出「諾羅病毒」感染。衛福部食藥署今指出,諾羅病毒是近9年食物中毒的第一名,過去3年就有437件、多達5077人因諾羅病毒上吐下瀉。毒物醫師也提醒,除了食物會造成感染之外,感染者的排泄物或嘔吐物也有傳播風險,「細小嘔吐的粒子」飄浮到空中也可能會造成感染。

2024年04月24日 14:18

男肛門出血「摸到小肉塊」以為痔瘡 醫驚見「直腸4.6cm大息肉」

男肛門出血「摸到小肉塊」以為痔瘡 醫驚見「直腸4.6cm大息肉」

高齡82歲的黃爺爺前陣子開始上廁所肛門出血,用手摸還摸得到一小肉塊,但他以為是痔瘡,將小肉塊推回去就好,但沒想到出血情況持續將近一個月,就醫檢查才發現是一顆4.6公分大的息肉在直腸裡,由於形狀寬扁,無法透過大腸鏡切除,最後經過肛門微創手術切除息肉,所幸最後病理報告為大腸原位癌,不需化療或放療。

2024年04月24日 14:02

舒緩災後恐懼!向專業醫求助別硬撐 醫曝3穴位可安心凝神

舒緩災後恐懼!向專業醫求助別硬撐 醫曝3穴位可安心凝神

4月23日在不到12小時內發生上百次地震,其中包含兩次芮氏規模6以上的全台有感地震,讓許多民眾輾轉難眠,尤其是4月3日才發生過花蓮大地震,更加重許多人心中的恐懼,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陳中奎醫師分享,如何透過中醫穴位按摩,來幫助民眾安心寧神。

2024年04月24日 13:30

她腦麻染新冠呼吸衰竭!家人盼減輕痛苦 「救命神器」助尊嚴善終

她腦麻染新冠呼吸衰竭!家人盼減輕痛苦 「救命神器」助尊嚴善終

新冠疫情期間,「高流量潮濕加熱鼻導管」被視為救命神器而廣為人知,其實它在安寧緩和醫療也有角色。30歲的方小姐因為腦性麻痺而長期臥床、意識狀況不佳,感染新冠後更因為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且經過數個月仍無法脫離。她的家屬照顧她已經長達20年,這次狀況後,開始思考如果無法好轉,要如何減少苦痛,接受安寧緩和療護。

2024年04月24日 12:45

花蓮男生日連開7種心臟手術 睜眼聽到「生日快樂」淚崩

花蓮男生日連開7種心臟手術 睜眼聽到「生日快樂」淚崩

花蓮1名徐姓民眾日前因出現心臟衰竭等喘不過氣症狀就醫,檢查發現患有嚴重心臟病。經門諾醫院心臟外科團隊歷經8小時的手術、包括一次換掉主動脈等7種複雜手術後「成功重生」,當天還恰巧是他70大壽,能睜眼再聽一句「生日快樂」,不禁讓他流出淚相當感動。

2024年04月24日 12:13

地震一整晚!30歲年輕男狂心悸 照心電圖驚「震出心律不整」

地震一整晚!30歲年輕男狂心悸 照心電圖驚「震出心律不整」

從4月初開始,台灣不斷發生地震,胸腔科名醫蘇一峰今(24)日上午就在粉專分享案例,一名30歲年輕男性被「震出心律不整!」原來是因為男子本身個性就容易緊張,在四月強震之後,常覺得緊張有心悸的感覺。在23日震了一整晚後,狀況更嚴重了,照心電圖發現頻繁發生心律不整,「情緒緊張精神壓力可能是心律不整的原因」。

2024年04月24日 11:59

小林紅麴不良反應累計58人!食藥署專家會議:轉消保處求償

小林紅麴不良反應累計58人!食藥署專家會議:轉消保處求償

日本「小林製薬」公司含紅麴的5項機能性保健食品,接獲民眾服用後出現腎臟疾病相關通報,而台灣有業者輸入小林製薬紅麴原料製成保健食品,根據食藥署統計,目前已累計58人通報不適。食藥署今表示,經過專家會議討論,目前「尚無法進行相關性認定」,後續會函轉給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處理後續事宜。

2024年04月24日 11:32

台北慈濟開刀房爆偷拍 薛瑞元:要求衛生局1周交調查報告

台北慈濟開刀房爆偷拍 薛瑞元:要求衛生局1周交調查報告

台北慈濟醫院一名護理師在PTT爆料,護理師在病患開刀麻醉時,用手機拍下生殖器及準備隆乳的胸部,甚至出手搓揉,被院方提告並依無故洩漏職務上秘密、散布猥褻照片、妨害秘密及妨害性隱私送辦。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要求衛生局1周交出調查報告。

2024年04月24日 11:13

下雨天易爆「4大呼吸道問題」 醫示警!

下雨天易爆「4大呼吸道問題」 醫示警!

因鋒面抵達台灣上空,今(24)日各地有雨,尤其中北部、東北部要留意較大雨勢,未來一週都容易下雨。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提醒,小心下雨也是引發「呼吸道疾病」的常見主因。他接著分析,包括感冒和流感、氣喘及過敏、肺炎與支氣管炎,恐因環境潮溼更容易傳播病毒、細菌,另外因鼻內分泌物變濃稠而易造成鼻竇炎。

2024年04月24日 10:3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