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化粧品新法上路臺灣接軌國際 消費者保護更升級

▲化粧品新法上路讓臺灣接軌國際、消費者保護更升級。(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化粧品新法上路讓臺灣接軌國際、消費者保護更升級。(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編輯部
口述/吳秀梅(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

歷經多年後,再次大幅修訂的《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自2019年7月1日正式上路,取代了實施47年的《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同時也為業者提供2~5年的緩衝準備期,並協助臺灣化粧品產業與國際無縫接軌,跟上資訊透明化的時代腳步。然而,這將對你、我及業者帶來什麼影響呢?

▲化粧品新法上路讓臺灣接軌國際、消費者保護更升級。(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化粧品新法上路讓臺灣接軌國際、消費者保護更升級。(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未來,你買的化粧品都來自於GMP工廠製造

未來,無論你是在專櫃、連鎖通路或網路上購買的化粧品一定來自於符合化粧品優良製造(GMP)標準的工廠所製造,而且產品都是由藥師或具化粧品專業技術人員駐廠監督調配製造而成,品質、安全雙提升。

倘若你仍覺得不安心,可隨時上網查閱廠商上網登錄資料,內容涵蓋產品成分、用途、使用方式、及輸入業者資訊…...等,另外業者生產產品前也必須就產品添加成分、原料來源、安全性評估等相關資料建置「產品資訊檔案」,而且這些「產品資訊檔案」皆已由醫學、藥學、毒理學或化粧品學者……等具專業知識背景的安全資料簽署人員(SA)確認過。

同時,你也會發現未來國內再也沒有「含藥」化粧品了!為避免消費者被「含藥」標示誤導,誤以為化粧品具有醫療效能而過度期待,新制中將其修正為「特定用途化粧品」;但2024年7月1日後,所有化粧品都將「一視同仁」,沒有其他稱謂與區分了!

新法與國際接軌,有利業者進軍國際市場

為什麼《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要大幅增修呢?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解釋:「過去,只有含藥化粧品在上市前需要查驗登記,導致我們無法詳細掌握國內到底有多少化粧品正在流通;但新法上路後,所有國內、外化粧品都必須完成產品登錄並建立產品資訊檔案,一方面保障消費者安全;另一方面新法與歐盟、東協等國際規定同步,不僅有利於國內化粧品業者進軍國際市場,輸入臺灣的化粧品新品也能因大幅縮短行政流程,提早與國際同步上市。」

為了與國際接軌,食藥署全面盤點國內、外現行制度,比如:目前國際化粧品法規納管的品項中,非藥用牙膏和漱口水國際間以化粧品管理,所以在新法裡將其納入管理範疇接軌國際,但給予業者有2年緩衝期;而歐、美、日未有化粧品廣告事前審查制度,新法順應國際趨勢,刪除廣告事前審查制度條文,但針對誇大不實、宣傳醫療效能的違規業者提高罰則;另為配合國際除罪化趨勢,新法亦廢除刑事法改為行政法,但針對不肖業者加重罰鍰並新增吹哨子條款。

▲《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8大修法重點。(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8大修法重點。(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6月到荷蘭參加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時,聊到臺灣化粧品新法上路,大家都覺得是件好事,因為各國法規越來越協和了!」吳秀梅署長道出,臺灣推動《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國際間都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

主動通報、被動查驗和內部檢舉,三管齊下

以往,消費者若使用化粧品後發生不良反應,可至「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通報;如今,《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上路後,更加健全了管理法條。

吳秀梅署長指出,除了要求業者須擔負起主動通報的義務外,另新增「邊境查驗」,針對輸入臺灣有害衛生安全疑慮的化粧品進行抽驗和問題化粧品的「下架回收規定」,同時輔以「吹哨子條款」,針對化粧品添加汞、鉛…...等違法成分和製造工廠不符合GMP標準之特定項目,鼓勵內部員工檢舉不法,獎金最高為實收罰鍰的10%,有助於嚇阻不法業者。

「為了這次修法,同仁們陸續舉辦超過150場的教育訓練和說明會,冀望協助業者儘早熟悉新法;部分新法也在合情、合理、合法下分階段實施,讓業者有充裕的時間調整準備。」吳秀梅署長由衷地表示,《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從產品上市前的源頭管理、品質把關和掌握產品流向,到上市後,業者主動通報的義務、配套的罰則與政府的邊境查驗、下架回收,不僅讓法源及管理層面更加周全,同時也提升業者的競爭力和消費者權益,堪稱是政府、產業和民眾的三贏局面。

延伸閱讀
食藥署署長:為了幫臺灣保健食品走出國際,推動保健營養食品GMP勢在必行!
食品史上的1月1日 食品藥物管理署成立
謠言亂竄民心難安 食藥署闢謠專區追追追!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她生產隔日下床昏厥險喪命 醫示警剖腹產「靜脈血栓」比例增

她生產隔日下床昏厥險喪命 醫示警剖腹產「靜脈血栓」比例增

29歲的何小姐剖腹產生下一名女寶寶,懷孕生產過程都相當順利,沒想到產後隔天下床活動突然昏倒緊急送醫,還一度失去呼吸心跳,研判是生產後發生肺栓塞,緊急搶救還一度接上葉克膜,住院23天才出院,所幸沒有留下任何神經學症狀。醫師指出,剖腹產為靜脈血栓的危險因子,且近年來比例有增加趨勢,建議剖腹產婦女生手術後需儘快下床活動。

2025年10月14日 16:44

流感單周爆75重症、10死!疫情是否過高峰「2周後是關鍵」

流感單周爆75重症、10死!疫情是否過高峰「2周後是關鍵」

疾病管制署公布最新監測,上週國內新增75例流感重症病例,創下本流感季新高,另有10例死亡;另上週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達13.7萬人次,較前一週略降。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就診人次下降可能與連假部分醫療院所休診有關,疫情實際趨勢接下來二週是觀察重點,根據往年經驗,很可能會持平或緩升之後出現下降,等到12月初疫情再次上升,疫情高峰也還需再觀察。

2025年10月14日 16:03

高雄再爆本土登革熱!楠梓30多歲女發燒骨痛確診 感染源在同公司

高雄再爆本土登革熱!楠梓30多歲女發燒骨痛確診 感染源在同公司

疾病管制署今(14)日公布新增1例高雄市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高雄市楠梓區30多歲女性,10月7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骨頭痛及全身無力等症狀至診所就醫,於當日通報採檢送驗後確診登革熱,檢出登革病毒第一型,和先前鼓山三民群聚不同型別,後續基因序列分析顯示,先前確診的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和她在同公司、不同樓層,兩人的病毒序列一致。

2025年10月14日 15:06

700萬療程納健保!罕病男靠「血友病新藥」重生 首年達零出血

700萬療程納健保!罕病男靠「血友病新藥」重生 首年達零出血

血友病治療迎來重大突破!一名罹患發生率僅5萬分之一的B型重度血友病患傅先生,因體內產生抗體導致傳統治療失效,數十年來飽受自發性出血與併發症之苦,包括消化道大出血、腦出血及拔牙後出血,甚至出現休克、癲癇等併發症,多次生命危在旦夕。但去年傅先生成為全台首位接受健保給付、「新型再平衡藥物」治療的患者後,成功達到超過一年「零出血」的目標,不僅擺脫了隨時可能危及生命的夢魘。

2025年10月14日 14:57

流感疫苗2周「212萬人搶打」創5年新高 疾管署宣布加購20萬劑

流感疫苗2周「212萬人搶打」創5年新高 疾管署宣布加購20萬劑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疾病管制署今(14)日公布公費流感疫苗開打2周已經接種212萬人,創5年同期新高,為因應民眾踴躍接種之需求,且考量近期流感疫情風險仍高,疾管署已依契約規定加購20萬劑流感疫苗。隨著10月份多個連續假期到來,呼籲民眾要落實以肥皂勤洗手、注意咳嗽禮節,有發燒或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衛生好習慣,符合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資格者也請儘早完成接種。

2025年10月14日 14:12

糞便潛血不做腸鏡「死亡風險增6成」 國健署:切除息肉阻癌病變

糞便潛血不做腸鏡「死亡風險增6成」 國健署:切除息肉阻癌病變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根據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位居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3名,造成死亡人數7,007人。對此,國健署提醒,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定期篩檢可減少34%晚期發生率,降低40%死亡率,若篩檢陽性,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罹癌風險將增加30%,超過一年不做大腸鏡死亡風險增加64%。

2025年10月14日 13:14

殺蟲劑成分「甲氧滴滴涕」列禁用 環境部:影響神經、生殖系統

殺蟲劑成分「甲氧滴滴涕」列禁用 環境部:影響神經、生殖系統

為保障民眾健康與生活環境,環境部近日預告修正「環境用藥禁止含有之成分及檢驗方法」,將「甲氧滴滴涕」正式列為禁止使用的成分。未來不論是製造、販售、進出口或使用,只要環境用藥產品含有此成分,都將被禁止。

2025年10月14日 12:45

10家廠商進口美國「春麥」赭麴毒素A超標 1228公噸退運銷毀

10家廠商進口美國「春麥」赭麴毒素A超標 1228公噸退運銷毀

食藥署今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知名餐廚用品業者金德莊股份有限公司的「德國Othello砧板」溶出試驗結果不符規定,另國內多家廠商從美國進口的「春麥(SPRING WHEAT)」檢出真菌毒素含量不符規定。

2025年10月14日 11:3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