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全球食物浪費達13億噸 亞太區行動牽動全世界

▲泰國曼谷的一處果菜市場丟棄了大量的蔬果菜葉,而這樣的場景也常見於台灣。(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泰國曼谷的一處果菜市場丟棄了大量的蔬果菜葉,而這樣的場景也常見於台灣。(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採訪‧撰文/林玉婷

不小心擺到過期的食物,丟掉!中午便當不喜歡吃的菜色,倒掉!你有想過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FAO)統計,全球生產的食物中有3分之1遭到丟棄,每年約有13億噸,但同時,全球卻有10億人口正在挨餓。而糧食浪費更是每年在全球造成約94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這麼嚴重的全球糧食議題值得你我關注!《食力》於2019年7月25~26日獨家受邀參與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在台北舉辦的「降低糧食損失與浪費,以因應APEC區域糧食安全及氣候變遷」國際研討會,各國代表除了分享各經濟體近年推動降低糧食損失與浪費之策略與成果,也探討降低糧食損耗、糧食安全及減緩氣候變遷間之連結性。

亞太區佔全球4成人口 糧食浪費控制成果將牽動全球

本次會議計有來自澳洲、智利、印尼、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泰國、越南、美國及我國等14個APEC經濟體60餘位公私部門代表出席。

農委會說明,在糧食供應鏈中,約有3分之2的食物浪費發生在零售端,這類食物浪費透過掩埋方式處理後,成為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全球近4成人口居住在亞太區域,若能有效降低糧食損失與浪費,對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將有莫大助益。

非營利組織「ReFED」致力於減少美國的糧食浪費,執行董事Chris Cochran也強調,亞太區的生產總額佔全球54%、穀物生產量佔全球53%、魚類供應量更高達70%,如果APEC經濟體能達到2030年糧食浪費減量50%的目標,對於全球將有巨大貢獻。Chris Cochran也指出,唯有政府推動、資金投入、創新動能、產業配合,才有可能從源頭改善糧食浪費的狀況。

大自然若向人類索取糧食浪費處理費,得付上7000億美元!

▲你我看到的糧食浪費只是冰山一角,冰山底下深藏龐大的社會、經濟與環境成本。(圖/FAO)

▲你我看到的糧食浪費只是冰山一角,冰山底下深藏龐大的社會、經濟與環境成本。(圖/FAO)

根據FAO估計,每年全球有3分之1的糧食產量在收穫或製造後丟失或浪費在商店、家庭和餐飲服務中。若換算為經濟價值,相當於7500億美元的生產成本,或是零售價約1萬億美元!如果大自然要求人類支付食品垃圾處理費用,它每年至少可以收取7000億美元。因為這些被浪費的食物造成我們看不到的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化損害、水資源短缺、森林和土地侵蝕、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以及因為供應減少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等等。

若把「糧食浪費」當成國家,其製造的溫室氣體排放將是全球第三名!

▲若「糧食浪費」是一個國家,每年的碳排放量將高達44億噸。(圖/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若「糧食浪費」是一個國家,每年的碳排放量將高達44億噸。(圖/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如果糧食損失和浪費是一個國家,每年的碳排放量將高達44億噸,它將成為僅次於中國(107億噸)和美國(58億噸)的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其後緊追著的是印度和俄羅斯。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出席會議時強調,降低糧食浪費將能達成「三贏」:為農民、產業和家庭節省費用;越少食物浪費將能餵飽更多人;減輕對於水、土地與氣候的壓力。

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為依歸,針對亞太區的糧食浪費建立區域性目標

全球研究非營利機構「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研究員Brian Lipinski則強調「將浪費的食物掩埋」絕不是唯一的方法,還能作為動物飼料、生物分解處理、厭氧消化、堆肥等等,循環再利用才是解方!他也建議,為了更系統化解決APEC各經濟體的糧食浪費問題,首要目標應要針對亞太區建立區域性的指標,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2.3)」為基礎來發展,此外,各經濟體也應該使用共通的衡量標準,並對亞太區內浪費程度高的熱點區制定出具體行動。

農委會表示,本次會議與會者將檢視APEC成員在2020年達到降低10%的區域糧食損失與浪費目標的可能性,並將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針對亞太地區未來糧食安全與氣候變遷工作目標及行動方案提出建議,作為接下來在8月將於智利召開的第5屆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參考採認。

延伸閱讀
每天浪費將近15萬噸食物! 食物浪費大國美國如何解決剩食問題?
食物浪費的真相 從生產、製造甚至你家廚房
義大利推捐剩食可抵稅 鼓勵企業減少食物浪費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高血壓年奪4.5萬人性命 國健署推每年一周「722量血壓」

高血壓年奪4.5萬人性命 國健署推每年一周「722量血壓」

根據衛生福利部113年死因統計,高血壓疾病死亡率近年來首次不再攀升,但每年仍有約4.5萬人因高血壓相關心血管疾病而失去生命,仍須正視。國健署今(14日)攜手醫界啟動「千人響應護血壓,三大資源守護網」,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診間血壓通常無法反映個人實質血壓狀況,希望推廣民眾「722量血壓」,在一年之中找一週,早晚各量兩次血壓取平均,可以作為與醫師溝通、用藥的依據。

2025年11月14日 18:06

再談老婦殺腦麻兒案 石崇良:不可取但覺得很不捨

再談老婦殺腦麻兒案 石崇良:不可取但覺得很不捨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婦人親手悶死照顧超過50年的腦麻兒子,一審法官輕判她2年6個月徒刑,並建請總統特赦。衛福部長石崇良昨日在立法院表態支持總統特赦,今日再被問及此事時語重心長表示,這樣行為不可取,也不應該成為免除司法的理由,但「我個人情感上,還是會覺得不捨。」

2025年11月14日 16:18

代孕修法「暫持保留態度」 石崇良:還需凝聚共識

代孕修法「暫持保留態度」 石崇良:還需凝聚共識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衛福部《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侷限在單身女性、女同志,不包含代理孕母。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4)日受訪表示,代理孕母議題還有很多需要討論與凝聚共識的地方,所以在修法、立法仍屬與保留態度。

2025年11月14日 15:12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280萬糖友失智風險翻倍 專家:曾發生低血糖更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愈來愈多,醫界估計全台可能已有280萬人。因應今天世界糖尿病日,台灣神經學學會在臉書提醒,糖友的失智風險比多數人想像更高,相較一般人,發生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分別增2.4 倍、1.6 倍,如曾出現低血糖,未來失智機率也會加倍,糖友平常務必注意控糖,以免認知功能不知不覺流失。

2025年11月14日 11:21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人工生殖法草案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應尊重代孕者隱私

近期男同志代孕爭議不斷,有男同志赴美國代孕還上傳孕母生產過程畫面,更傳出身份疑似為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國健署署長沈靜芬今日出席活動受訪回應,《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已經送行政院,內容是有納單身女性、女同志,修法主要重點在於強調「女性自主權」,至於爭議事件,沈靜芬不予評論,但強調應該尊重代理孕母本身的隱私。

2025年11月14日 10:58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醫PO「代理孕母無碼私密照」 台北慈濟:私領域行為、已加強關懷

一名男同志日前分享赴美尋求代孕經歷,還公開孕母生產過程的無碼畫面,引發網友眾怒,他也被起底是醫師,目前任職台北慈濟醫院;院方今上午表示,醫師於個人社群媒體發布言論,屬私領域行為,應妥善面對與處理,已啟動關懷機制對此同仁進行輔導。

2025年11月14日 10:41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膝蓋卡可能是肌少症 醫教1招測肌力:不扶東西能連續站起5次

民眾若發感覺膝蓋卡卡,常會想是否老了、關節退化,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膝關節退化患者其實約25%合併有肌少症,所以當膝蓋不適,有可能是肌肉量不足,才導致膝蓋吃不消,關節未必已退化,平常可進行「不扶東西連續站起來5次」小測試,有助及早發現肌力衰退。

2025年11月14日 10:03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早餐常見肉品「藏致癌物」 毒性與香菸同級!專家示警

許多人早餐常吃的培根與火腿,恐怕潛藏健康危機。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近日引述英國科學家觀點指出,「立法規定培根像香菸一樣加上致癌警語,你贊同嗎?」英科學家呼籲應在這類加工肉品的包裝上加貼健康警語標籤,提醒消費者當中可能含有致癌化學物質「亞硝酸鹽」,其危險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與香菸、石棉同級的第一類致癌物。

2025年11月13日 20: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