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每日蔬果吃多少? 營養師教你選、教你吃!

▲蔬菜吃夠了嗎?(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蔬菜真的吃夠了嗎?(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foodNEXT

台灣作為水果王國,從香蕉、蓮霧、芒果到草莓,幾乎一年四季都是水果的盛產期,其中又以夏天的熱帶水果最為飽滿且多樣!但在四季更迭下,這些水果又該怎麼吃呢?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2019年7月28日舉辦「夏日消暑好『果』食」良食脈動講座,邀請宋明樺營養師,帶你了解如何攝取人體所應攝取的水果量與挑選水果的秘訣!

▲宋明樺營養師,帶你了解如何攝取人體所應攝取的水果量與挑選水果的秘訣。(圖/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宋明樺營養師,帶你了解如何攝取人體所應攝取的水果量與挑選水果的秘訣!(圖/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提供)

掌握蔬果579!水果雖營養但同樣無法取代蔬菜

宋明樺以國民健康署最新的每日飲食指南帶領民眾重新認識自己的飲食,她提及到,許多人在攝食時,通常都會攝取過多的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與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進而壓縮到胃可攝食的空間,而大大減少對於蔬菜、水果的攝取。

宋明樺表示,一般12歲以下的兒童每天應該要攝取3份蔬菜與2份的水果;12歲以上的女性則每日需要攝取4份蔬菜、3份水果;少年與所有男性每日則需要攝取5份蔬菜、4份水果。然而,許多成年人每日所攝取的蔬果含量甚至可能未達12歲以下孩童所應攝取的量。

宋明樺說到,其實一般我們到外面所點的燙青菜份量大約為1.5份,若無法精確估算則可以此稍加比較。但關於「水果是否能作為蔬菜的替代品」,她也提及「不可以,因為水果與蔬菜中的營養成分完全不同,無法完全取代」,此外在攝取水果時,也應稍加注意水果的甜度,因為水果中雖然含有許多膳食纖維、維生素或其他抗氧化物質,但其中所含有的糖份同樣是種熱量來源,因此選擇合適的水果、適量的食用才能吃得更健康!

選水果就選「當季當令」好吃、安心、便宜

宋明樺說到,常有人問到水果這麼多種,到底該要如何做挑選?她總是會回答選擇「當季當令」,宋明樺補充說到一般來說當令當季的水果,除了因為採收的季節剛好符合其生長的期程會較香甜外;此外也會因為較不需要過長的保存時間等,所含有的農藥等含量相對來說也會較低;最重要的是在價格上也會因為正值期而容易有較為親民的便宜價格。

而在夏日炎炎的氣候下,工作壓力、睡眠不佳等總容易讓人心煩氣躁、沒有胃口,但她也提及,夏天卻也正巧有許多寒涼性水果,如 : 瓜果類、奇異果、火龍果等皆具有消暑、解渴、利尿等效果。而以西瓜來說,除了可以快速補充水分、電解質和維生素C外,更是夏日消暑的良伴。

沒有有毒的食物 只有有毒的劑量

最後,宋明樺補充說道「沒有有毒的食物,只有有毒的劑量」,不管是水果、蔬菜或其他任何食物,皆是維持適量就好,同樣切勿食用過量;選擇食用的餐點時,也盡量選擇食物,而非選擇加工食品。最後她也提及到「全水果概念」,許多水果的果皮、果籽等也可能含有許多營養素能起到生理活性作用,例如葡萄皮、葡萄籽、橘子白絲纖維、西瓜白色的部分等,在可接受口感的前提下,也都可以嘗試食用。

延伸閱讀
草莓、藍莓健康的秘密,讓營養師告訴你!
何必捨近求遠?本土芭樂抗自由基能力超越眾多水果
常見的抗氧化營養素與食物有哪些呢?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味精傷身不健康?營養師揭驚人真相:雞粉、鰹魚粉也一樣

味精傷身不健康?營養師揭驚人真相:雞粉、鰹魚粉也一樣

相信大家常說味精吃多會口渴,但事實真是如次?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味精其實不會傷身,因為它從天然食材提取出來的,是單純的調味料,人們吃了之所以會口渴,是因為味精中含有13%的鈉鹽,攝取過量會口渴。

2025年02月16日 18:11

水果發霉削掉再吃?專家抖了 曝「最大隱憂」

水果發霉削掉再吃?專家抖了 曝「最大隱憂」

知名連鎖果汁店「日春木瓜牛奶」遭員工踢爆,有分店將腐爛木瓜「發霉部位削掉」打成果汁賣給顧客;日常中有不少長輩發現水果變爛、發霉卻捨不得丟,會將不能食用的部分削除再吃,是否有食安疑慮?毒物科專家招名威示警,千萬不要吃腐爛或發霉的食物,即使將發霉部分去除,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仍可能存在毒素。

2025年02月16日 17:29

手機細菌比馬桶高10倍!每天狂滑恐害生病 專家教「2招」正確消毒

手機細菌比馬桶高10倍!每天狂滑恐害生病 專家教「2招」正確消毒

智慧型手機如今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人幾乎全天候接觸手機,卻忽略了它可能是細菌和病毒的溫床。專家指出,這些病原體可能經由接觸傳播,引發流感、腸胃炎等疾病,建議民眾養成每日清潔手機的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2025年02月16日 16:02

火氣大嘴破超難好? 營養師教你「靠吃」加速復原

火氣大嘴破超難好? 營養師教你「靠吃」加速復原

熬夜、火氣大都可能導致嘴唇乾裂、嘴破,除了可以塗藥治療之外,也可以用吃來加速復原。營養師指出,若有嘴破,建議可以多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蛋白質和鋅,另也要多喝水、維持口腔清潔、少喝酒和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2025年02月16日 16:00

慢性腎臟病盛行率攀升!僅1成自知 醫示警「8大高危險族群」

慢性腎臟病盛行率攀升!僅1成自知 醫示警「8大高危險族群」

台灣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逐年攀升,但是只有約1成的病人知道自己腎臟有問題。醫師指出,腎臟健康常常受到忽視,很多人直到病變發生,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建議「糖尿病患、痛風患者、長期吃止痛藥者」等8大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腎臟健康。

2025年02月16日 13:52

骨科名醫吳明峯「流感併發心肌梗塞」猝逝!醫示警3族群當心

骨科名醫吳明峯「流感併發心肌梗塞」猝逝!醫示警3族群當心

高雄市知名骨科醫師、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吳明峯,12日驚傳因流感併發心肌梗塞病逝。對此,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謂文指出,感染流感可能會有發燒等問題,身體會承受壓力,心跳變快,這就有可能誘發心肌梗塞,尤其長者又是高危險群。

2025年02月16日 11:25

4食物「煮過也別給小孩吃」!兒科醫:大人也可能中毒

4食物「煮過也別給小孩吃」!兒科醫:大人也可能中毒

高溫加熱可以殺死活的細菌,也能除去某些細菌產生的毒素。不過,兒科醫師傑登警告,有「4種食物」即使煮過,也不該讓小孩食用,包括銀杏果(白果)、含酒精料理(薑母鴨、羊肉爐)、蜂蜜及未保存好的食物。其中他強調,含有天然毒素的銀杏果,烹煮後雖可降低毒性,但無法完全消除,成人一次吃10~50顆可能中毒。

2025年02月16日 10:25

40歲以上發生率高!醫揭「泌尿道結石」4大常見原因

40歲以上發生率高!醫揭「泌尿道結石」4大常見原因

泌尿道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科疾病,特別是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中發生率較高。醫師指出,發生泌尿道結石的原因很多,常見原因包括飲水不足、飲食習慣、家族遺傳和其他疾病,如副甲狀腺疾病。

2025年02月16日 09:30

她染流感狂咳數周竟「嚴重心臟衰竭」 喘到無法平躺睡覺是警訊

她染流感狂咳數周竟「嚴重心臟衰竭」 喘到無法平躺睡覺是警訊

一名40多歲女性得到流感後持續咳嗽、氣喘,多次到診所醫院就醫沒改善,甚至因為半夜睡覺會喘,得坐著才能睡,到心臟內科就醫,經檢查才發現有出現嚴重的心臟衰竭。醫師指出,並非感冒都會導致病毒侵犯心臟,導致心臟功能下降,但如果患者剛好免疫力低下或者壓力、休息不足,病毒便可能趁虛而入,如果喘到無法平躺,是心衰竭嚴重警訊,要趕緊就醫。

2025年02月16日 09:09

30歲女橫紋肌溶解症半夜急診 醫看「整天行程」懂了

30歲女橫紋肌溶解症半夜急診 醫看「整天行程」懂了

外科醫師陳榮堅提醒,一名30歲女性聚會續攤玩整天,忘記補水,導致橫紋肌溶解症被送急診,住院治療一周才康復。

2025年02月16日 07:4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