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不准哭! 三代同堂軍人家庭的9歲男孩故事

圖/mamibuy

圖文/Mamibuy

我長大要當一個好爸爸

「男生不准哭。你的小鳥被割掉了嗎?」

「我長大要當一個好爸爸,就是那種不會亂發脾氣,會與孩子好好溝通的好爸爸。」

這一段看似稀鬆、平常的話,卻把我惹哭了。

因為那是出自一位九歲男孩,從肺腑發出來的心聲。

那是男孩長大的願望,是自我期許,更是他此時此刻的盼望,也是一個只能冀望於未來的自己,一個今日難以實現的盼望。

男孩的父親並不是傳統所認知的壞爸爸。相反的,他可能還是鄰居間評價甚佳的父親,只是崇尚著「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的古老定律。

一個從小被修理大的孩子,在行為舉止上可能會傾向畏畏縮縮、唯唯諾諾,但是這孩子卻完全打破我過去的刻板印象。

一見面,我還來不及打招呼,他便己先啟動見面禮。

「嗨,醫生好。我有一個優點,就是我不怕生。」

九歲的孩子,如此直白又早熟的開場白,真是罕見。

我一路享受於他「不怕生」而散發出的春風煦陽。我只需微笑著傾聽,而他似乎掏心掏肺,全部傾瀉而出,但接著我聽到的內容,卻讓我彷若遭受雨打雷劈,全身濕淋淋,打從心底冷颼颼的抖顫個不停。

男孩生長在一個三代同堂的軍人家庭。爺爺是退伍軍人,只有父親一個兒子。父親繼承父業,是現役軍人。其實,男孩還有兩個妹妹,不過,因為男孩既是老大,又是家裡唯一的男兒,所以爺爺與父親將種種光耀門楣的期許,全部押在男孩身上。

於是,爺爺雖然愛孫心切,總對男孩噓寒問暖,關照得無微不至,但是卻少了老人家對孫兒常見的慈眉善目的疼愛。

爺爺不是含飴弄孫,爺爺對待男孩,比較像是執行鐵的紀律,訓練鋼的意志。

天氣熱,爺爺不准男孩吹冷氣;天氣冷,爺爺不准男孩洗熱水澡,因為要鍛鍊強健的體魄。

吃飯時,爺爺不准男孩以嘴就飯,必須雙手捧碗,以飯餵口;咀嚼時,必須雙唇緊閉,不可以嘴巴張大地咬,露出牙齒來,更不准發出聲音。

如果一不小心,男孩把飯粒掉到地上了,下場將會悽慘無比。

爺爺會叫男孩把飯粒撿起來,再數數看,總共掉了幾粒米。

每掉一粒米,就罰站十分鐘。如果不小心掉了一坨飯,一數十來粒,那麼,一站就是一、兩個鐘頭。

偏偏男孩天性樂觀,常大笑、愛唱歌。放學時,男孩開開心心返家,唱唱跳跳,甚至大嗨起來,大呼小叫,總免不了招來爺爺的怒目喝止。

爺爺對考試成績要求嚴格,規定男孩每一科都必須考九十五分以上。如果沒有達到標準,當週的星期天,就是失去自由的禁足日。

男孩擁有天使心,說著爺爺的嚴厲,仍不忘幫爺爺說好話。

「有時候真的被管得很煩,心裡就會有一個聲音跑出來:『你是我爺爺,又不是我爸爸,幹嘛管我。』不過,我很快知道這是不好的聲音。

「像我有一位好朋友,考九十六分,考得很好,對不對?但他還是躲在廁所裡偷偷地哭,因為只要沒有考一百分,一百分喔,他爺爺就會打他。我如果有考九十五分以上,我爺爺根本不會對我怎樣啊。」

孩子啊,這是比慘大賽嗎?只要有人比你更慘,你就感到欣慰了嗎?

考試幾分及格呢?六十分啊,表示只要考六十分以上,這個科目,你已經大部分都瞭解了。就算考不及格,也沒有人應該為考試分數而受處罰啊,因為沒有人應該為「老師的教學,學生聽不懂」或者「我對這個科目比較笨拙,比較沒有興趣」而被罰。

考試考不及格,不是做錯事,更不是做壞事。

可是比起爸爸,爺爺根本是「愛的教育」,父親才是真正「鐵血教育」的實踐者。

男孩的父親週五才回家,每週只回家一趟。

有一回在幼兒園,上數學課時,男孩突然跳來躍去地大嗨起來,結果被老師帶到園長室去冷靜一下。

當父親回家知道了這件事,完全不問緣由,把男孩叫來,命令他脫下褲子,狠狠揍了男孩的屁股,直到瘀青片片。

男孩像是處在動輒得咎,隨時隨處都可能挨揍、挨巴掌的環境裡。

當男孩看電視看太久、看太晚,爸爸喝令:「電視關起來。我數到三。」

如果在數到三之前,還沒有把電視關掉、屁股離開沙發,爸爸就會把他拖到地上,一腳飛踹過來。

男孩晚上睡覺,翻來覆去睡不著時,也要小心爸爸隨時又要打人。

爸爸會先警告:「再翻下去,看我怎麼修理你。」

有時孩子一下忘記了,不小心翻了身。爸爸是絕對說到做到,孩子又是吃一頓巴掌。

男孩說:「我最討厭國語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國語也是害我被打的主因。國語要一直背。如果寫錯了答案,爸爸心情好的時候,只會罵我是白癡,但他心情差的時候,我就倒大楣了。」

男孩從小學會看父親的臉色,也會模仿父親的模樣。

他像懺悔般地說著:「我有一些壞習慣,是跟爸爸學的。像學爸爸罵人,罵很難聽的話;還有在一年級的時候,會跟同學搶盪鞦韆。搶輸了,我就打同學。老師過來勸我們,我連老師都打。因為我很生氣。我爸爸生氣的時候也是這樣啊。他生氣就會打我。」

但是,男孩的爸爸並非一直都像凶神惡煞。平常心情好的時候,根本是兒子的大玩偶。爸爸會跟男孩玩躲貓貓,會與男孩並肩打遊戲,就算無聊到只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只要爸爸興致一來,也會跟男孩從沙發滾到地板上抓癢、打鬧。

從言談之間,看得出來,男孩很愛爸爸。

男孩的媽媽也說:「是啊,你不要看他被爸爸修裡得這麼兇。每一個星期,爸爸要去上班時,他都哭得好傷心,哭喊著叫爸爸不要走……」

可是,爸爸的回應都是:「男生不准哭。你的小鳥被割掉了嗎?」

我告訴男孩和母親,如果爸爸再這樣打小孩,實在應該打 一一三的求救電話了。

男孩說他曾經跟一位愛心志工媽媽講過,他被爸爸家暴。

結果,那位愛心媽媽回他:「一定是你先調皮搗蛋。這樣不是家暴啦。」

男孩的母親也跟父親談過打罵教育對孩子的傷害,但父親卻不以為然。

「我就是在打罵教育下長大的,我不是熬過來了嗎?等孩子長大,就會瞭解我的用心良苦。」

只能說這男孩天賦異稟。他有豐沛無比的愛與樂觀,打不消,揍不退。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男孩給了自己一個宏大的期許──要當一個不發脾氣,會好好講道理的爸爸。

男孩在與我道別時,竟然主動問我:「我可以抱你一下嗎?」

然後男孩送給我一個抱滿懷的大擁抱。

連我都感受到他給的愛。

【延伸閱讀】經期做愛,好處多還是壞處多?男生女生都要看!

本文擷取自「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李佳燕醫師的親子門診」,由寶瓶文化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秋老虎害「秋燥」 醫推保養重點:多按2穴位緩解

秋老虎害「秋燥」 醫推保養重點:多按2穴位緩解

就中醫的觀點上,認為我們的身體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所作所為也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例如在冬天的時候,溫度下降冷颼颼,影響到身體的循環,手腳特別容易冰冷。

2025年10月19日 02:01

網曝台大住院醫師申請排行 「婦兒急」錄取率100%醫嘆沒人要來

網曝台大住院醫師申請排行 「婦兒急」錄取率100%醫嘆沒人要來

國內醫療環境惡化,近年來年輕醫師逃離急重科別,內外婦兒急診等科「五大皆空」,近來網路上盛傳明年度台大醫院住院醫師申請排名,倒數前三名為小兒科、婦產科、急診科,錄取率高達100%,急診醫師感嘆這實際上反映出的是這些科別已經「沒有人要來」了;台大院方則低調表示,該數據不完全正確。

2025年10月18日 18:51

加熱菸全下架「業者說數量難估」 國健署長撂重話:看到就罰

加熱菸全下架「業者說數量難估」 國健署長撂重話:看到就罰

加熱菸昨日開賣就因包裝未標示尼古丁含量遭勒令下架,但是今(18)早網路上有網友分享還能購入。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強調,昨晚已經緊急通知業者下架,今日中午更正式函文通知菸商與販售業者,後續只要發現不合法產品就會開罰;遭下架的8品項加熱菸要再次上市前,需先通過國健署評估,否則不得販售。

2025年10月18日 17:52

微波食物有毒? 中醫師揭真正風險來源:2地雷才是關鍵

微波食物有毒? 中醫師揭真正風險來源:2地雷才是關鍵

微波加熱食物會致癌?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醫師闢謠,微波加熱屬非電離輻射,不會產生放射性或致癌,但可能破壞部分維生素與抗氧化物質。她也強調,健康風險主要來自超加工食品與不合格容器,建議正確加熱並選用玻璃器皿以確保健康。

2025年10月18日 14:59

加熱菸上架首日即下架!石崇良喊追業者責任:送審樣本與出廠不同

加熱菸上架首日即下架!石崇良喊追業者責任:送審樣本與出廠不同

加熱菸因為8品項包裝都未標示尼古丁含量,上市首日即遭下架。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8)日表示,該款加熱菸業者申請,檢附樣本有標示尼古丁含量,但是出廠上架的菸品和送審版本竟然不不一致,後續會繼續追查業者責任,同時檢驗該批加熱菸尼古丁含量是否符合規範。

2025年10月18日 12:48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111年就有超過17,000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醫師指出,台灣女性的乳房密度普遍偏高,約8成屬於「高密度乳房」,X光影像中呈現白色實質組織,容易與腫瘤影像重疊,影響判斷精準度,建議乳房檢查要分齡,不同技術搭配互補。

2025年10月18日 11:27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不少民眾對「隔夜菜」心存疑慮,一聽到這三個字便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風險等,甚至視為「健康殺手」,只要過夜就堅決倒掉。然而,根據《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只要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危害,真正應避免隔夜的,其實是海鮮類熟食、半熟蛋、涼拌木耳與豆漿這4種高風險食物。

2025年10月17日 22:17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加熱菸全面下架!加熱菸今日才在超商通路開始販售,雙北陸續查獲包裝標示違規,國民健康署今(17)日晚間宣布,經與販售通路確認,某業者8品項菸品容器均未標示尼古丁含量,已通知販售業者全面下架。

2025年10月17日 21:59

留言版